倍可親

標題: 看看,坐輪椅的日本殘疾人是如何出行?(組圖) [列印本頁]

作者: 菊花包子    時間: 2013-12-19 14:41
標題: 看看,坐輪椅的日本殘疾人是如何出行?(組圖)
  作者:徐靜波

坐輪椅的日本殘疾人是如何出行?今日上午在東京的一個列車車站坐車時,看到一位車站工作人員幫一位坐輪椅的女性送上車。因為列車與站台之間有一個空隙,為了防止輪椅上車不便,需要墊一塊專用的塑料板,讓輪椅能夠安全地駛上車廂內。為了完成這一套程序,列車多停了幾十秒。

  

  

  

  

  

  

  我注意到,東京每一趟列車,總有一節或兩節車廂有輪椅專停的位置。而且車廂外面繪有輪椅的標誌。

  在東京,你能經常看到輪椅殘疾人一個人搭乘列車或地鐵。雖然看起來,讓輪椅殘疾人搭乘列車和地鐵只是一件小小的事情,但是要做成這麼一件小小的事,至少需要具備四大條件:

  第一,車站內必須安裝有升降式電梯或者供輪椅殘疾人使用的階梯輪椅運送車可以從檢票口直達站台;

  第二,車站明確有義務和責任主動為輪椅殘疾人提供坐車系列服務;

  第三,列車上必須有專供輪椅停靠的專用位置;

  第四,車站與車站之間必須有接送輪椅殘疾人的聯絡體制,以便在殘疾人在到達車站下車時必須有人在站台迎接並負責送她出站。

  這四點其實是一個從硬體到軟體的服務系統。建這一個系統看起來很難,仔細想想,其實只需要四個字「愛心?責任」。

  

  在沒有升降電梯的車站,工作人員需要開動這種專用運送設備幫助殘疾人上下樓梯。

  

  車廂內輪椅殘疾人專用的位置

  鐵路公司和地鐵公司為殘疾人提供乘車方便,是這些公司的義務和社會責任。而要盡到這一份義務和責任,就必須建立起上述四點的硬體與軟體設施。政府不會出資補貼你去建升降式電梯,但是鐵路和地鐵公司必須自己投資建設。因為這是衡量一個企業有沒有社會公德心和奉公精神的標誌。對於這一種「民意考核」,作為大企業,在日本是不能無視的。

  同時,讓殘疾人回歸社會,融入社會一般生活,也是衡量一個國家社會保障制度和護理制度是否完善的一個標誌。因此,在日本的市政府里經常可以看到殘疾人工作人員,他們也和正常人一樣,接待市民的來訪,承辦各種手續。而一家企業僱用多少殘疾人,也將成為該企業是否屬於「善之企業」的衡量標準。所以,與殘疾人一起工作,關愛殘疾人也就自然而然地成為一種社會規則。

  因此,在日本,殘疾人有一個法定的名稱,叫「身體不自由者」,這一名稱,避免了對於殘疾人的一種歧視。

  

  不能說,日本沒有歧視殘疾人的事情。但是,總體來說,「關愛弱者」是日本社會道德和國民行為規則,正因為如何,輪椅殘疾人才敢一個人坐列車坐地鐵出行,因為她自己也覺得,鐵路地鐵公司提供這些服務是應該的,而且是必須的。


作者: 韓冰    時間: 2013-12-20 08:46
以人為本,一種行業的好與壞,不是它的先進程度,要看它對每一個人的尊重,特別是對有智障人員的尊重。




歡迎光臨 倍可親 (https://big5.backch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