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人活著,可不是為了光吃這口飯的,不是說'吃飯是為了活著,活著不是為了吃飯',這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平淡的,看可到盡頭的生活,也是沒有什麼意思的,這種生活,就象是人走在一條筆直的長長的過道,路很長,路很直,但你已經看到了終點,所以就折騰到了澳大利亞,可偏偏在海外,在實現中,我們就會面對活著就是為了吃飯這個很現實的問題.沒有錢,就沒有飯,沒有錢,就無法SUPPORT FAMILY, SUPPORT CHILDREN. 就沒錢來買車買房,可錢從那裡來,就是要打工.
所以,'JOB'就纏著我們, 一個人忙來忙去,就是為了找工,打工,保工,丟工,然後再找工,...周而復始,這就是我們現在所在國的生活,IT IS LIFE,不光是對我們,對每一個人都一樣,因為工作太重要了.但真真在國外做過工的,就一定知道JOB IS NOT FUN. 這就是由工作而起的壓力.對我們更難的是,我們要在一片陌生的土地上,通過JOB,賣出自己的時間,力氣,知識,經驗等等一切我們有的,別人要的,才能換回我們要的錢.有個工,還要保住工,才能取得源源不斷的錢,才能夠支持源源不斷的開銷,才能夠維持源源不斷的生活.這容易嗎? 不容易. 有個台灣來的朋友,和我說起,中國人在外做好工的艱辛,說是你至少要付出雙倍的努力,才能和當地人平起平坐. 所以在這樣的環境里,我們便學會幹我們能夠乾的一切事,而不管是你喜歡的還是不喜歡的,這也就是生活的無奈.
另外,在WHAT YOU GET WHAT YOU PAY的前提下,錢賺的多,壓力就多,想錢賺得多,感到的壓力也就越大,都是這個道理. 對老中老外都是一樣一樣的.去年在給一家人做工,男的是搞建築設計的,女的是搞室內設計的,在澳房產連續好了這麼多年,應該是賺的可以的,感到壓力很大,人很累,便問我是怎麼對待這個問題的,我說你每星期賺一千,現在賺五百,你便會輕鬆些,因為一千是一千的壓力,五百是五百的壓力.他想了想,說有道理,是不是東方的哲理,我說不是,要求低,壓力就會小,人就會輕鬆些.這同樣也適合與我們老中,想過沒有,把目標減低一點,人也就會輕鬆一點.細想一下,自己的要求或是慾望是不是太高了,或是想要的太多了,其實我們在許多地方都已好過當地人了,其中關鍵的還是我們付出的多,也就是勤奮.
說來,人是真的很難長期保持在這種壓力之下的,所以說還是要想法來解脫. 要逃離'壓力',對老中老外也都是一樣的,只是老外是說'CHANGE LIFE ',反正是累了,煩了,要換一種活法. 有時也問問當地人的想法,除了沒辦法的還是要工作外,有點錢的人或者有個好的退休計劃的人會說,到海邊去,買了小小的CAFE,有點小小的INCOME,不要太忙的店,只是能混下去就行了.也有人會說找些容易的工,不要太多的錢,有點象是SEMI-RETIR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