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標題:
大氣「國十條」將出 京津冀PM2.5濃度要降25%
[列印本頁]
作者:
舟行天下
時間:
2013-8-20 22:00
標題:
大氣「國十條」將出 京津冀PM2.5濃度要降25%
在6月份國務院部署大氣污染防治十條措施后,作為其細則的《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下稱大氣「國十條」)的出台和實施備受關注。
經濟觀察報記者獨家獲悉,大氣「國十條」已經完成部委會簽,將於近日出台。其主要是對2013年到2017年期間在PM2.5治理、淘汰落後產能和煤炭消費比重方面給出具體的量化目標。
其中,大氣「國十條」對京津冀、長三角和珠三角三個重點區域的PM2.5治理提出了相比《重點區域大氣污染防治「十二五」規劃》更為嚴格的消減目標,其中京津冀消減比重最大,要求到2017年PM2.5濃度下降25%。
此外,大氣「國十條」還特彆強調加強工業大氣治理,其中淘汰落後產能是重點,特別對鋼鐵、水泥和平板玻璃等提出了具體淘汰目標,同時,國十條還對於大氣污染的重要污染因素「煤炭」進行了總量控制,計劃到2017年,煤炭佔一次能源的消費比重降為65%。
國十條:PM2.5從嚴
今年6月14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了大氣污染防治十條措施,這是在去年12月公布《重點區域大氣污染防治「十二五」規劃》(下稱「十二五規劃」)后,國家再次對大氣污染防治出手重拳,也是對上述規劃的落實進行「落地」分解。
「大氣『國十條』實際上是對大氣污染防治『十二五』規劃進行補充和延伸,而且作為行動計劃,更具有操作性和具體量化的目標,6月份國務院部署了十條相應的措施,大氣「國十條」就是對這些措施的細化,為下一步的防治行動指出方向,利於各省市制定和採取治理措施。」一位不願具名的環保業內人士表示,「2013年和2017年是十二五規劃和十三五規劃的重要時間節點,行動計劃選取這中間五年,是因為這期間是最具備開展工作的時間。」
對於大氣「國十條」的出台,記者從多方獲悉,目前已經完成部委會簽,將於近日出台。
對於大氣「國十條」的重點內容,主要是針對PM2.5治理、淘汰落後產能和煤炭消費比重方面給出了具體的量化目標。
其中,PM2.5治理方面,大氣國十條除了提出建立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重點區域的聯防聯控機制,還對三個重點區域的PM2.5治理提出了嚴格的消減目標。三個重點區域中,京津冀的濃度消減最高,要求到2017年下降25%,三個區域最少的也要求下降15%。
其實,在大氣「國十條」即將出台之際,各地已經紛紛透露了2013-2017年的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其中,北京計劃到2017年,PM2.5濃度控制在60微克/立方米左右,較2012年下降25%以上;天津市發布的《美麗天津建設綱要》也提出到2017年PM2.5年均濃度下降25%;石家莊市宣布,到2017年底,PM2.5濃度在2013年基礎上下降30%;上海的行動計劃則是在2017年PM2.5的年平均濃度下降20%。
根據去年底發布的《重點區域大氣污染防治「十二五」規劃》,要求到2015年,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大氣污染嚴重的地區,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要比2010年下降6%,全國其他重點區域的PM2.5年均濃度要下降5%。其中,北京PM2.5年均濃度的下降比例要求最高,為15%,上海的下降比例為6%。
也就是說,大氣「國十條」不僅相比「十二五規劃」要求更高,而且也給地方治理提出了更高更嚴的要求。
淘汰落後產能之後
進入8月份,環保部發布了今年6月份及上半年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和74個城市空氣質量狀況。其中,京津冀地區空氣質量平均達標天數比例為31.0%,低於74個城市平均值23.8個百分點,重度污染以上天次佔26.2%,高於74個城市平均值15.9個百分點。
而且,上半年北京市達標天數比例為38.9%,天津市達標天數比例為36.5%,石家莊市達標天數僅為9.9%。
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相對較好,長三角地區空氣質量平均達標天數比例為57.5%。珠三角地區空氣質量平均達標天數比例為79.8%。
對於影響空氣質量的根本原因,環保部認為污染物排放量大是主因,燃煤、機動車、工業、建築和交通揚塵是主要的排放源。
對此,國十條除了PM2.5的從嚴目標,還提出了工業大氣治理和調整能源結構的行動方案。
其中,最為主要的是淘汰落後產能,大氣「國十條」特別針對鋼鐵、水泥和平板玻璃等提出了具體的淘汰產量目標。
根據工信部發布的《「十二五」期間工業領域19個重點行業淘汰落後產能目標任務》,到2015年將淘汰煉鐵落後產能4800萬噸,鍊鋼4800萬噸,電解鋁90萬噸,水泥3.7億噸,平板玻璃9000萬重量箱等。
而按照大氣「國十條」的要求,鋼鐵、水泥、電解鋁、平板玻璃也被列為淘汰產能的重點行業,根據大氣『國十條』的要求,上述任務須在2014年完成,也就是說,要提前一年完成,此後,到2017年,還將再淘汰一批產能目標。
據經濟觀察報記者獨家獲悉,上述四類將再淘汰上述產能數量的四分之一左右,如煉鐵和鍊鋼將各再淘汰1500萬噸。
雖然《重點區域大氣污染防治「十二五」規劃》提出了對鋼鐵等行業的產能淘汰,但沒有給出具體的淘汰量,所以說國十條在這方面彌補了上述規劃的缺憾。
此外,大氣「國十條」還對於大氣污染的重要污染因素「煤炭」進行了總量控制,計劃到2017年,煤炭佔一次能源的消費比重降為65%。「大氣『國十條』是環保部牽頭,發改委和能源局等都參與了制定,能源結構調整這方面主要是能源局在擬定。」上述人士表示。
今年1月份,國務院下發的《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稱,「十二五」期間將對能源結構進行優化,到2015年,天然氣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7.5%,煤炭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降低到65%左右。該文件也為國家能源局擬定,但沒有像天然氣一樣給出明確數字,國十條對能源結構的擬定,意味著煤炭的消費比重終於明確。
「現在的問題是淘汰了落後產能,減少了煤炭的使用,其他能源,比如天然氣是否能夠頂上煤炭的空缺,現在的問題是『缺氣』,」一位地方環保官員表示,「現在天然氣行業處於壟斷格局,而且該行業企業系統比較獨立,地方政府很難去要求它們保證供應量,所以這個問題最棘手。」「再一個就是落實,如果僅僅是提出了具體的目標,不能落地,就會出現難以完成任務的窘境。」上述官員同時表示。
有消息稱,工信部對今年鋼鐵行業的淘汰落後產能目標是煉鐵263萬噸、鍊鋼781萬噸,煤炭行業則要淘汰煤礦1256處,其中關閉退出509處,改造升級479處,兼并重組268處。但是,到目前為止,淘汰落後產能工作進展得並不順利,據統計,無論是從產能還是企業數量,通過關閉退出形式完成的產能淘汰不及整體淘汰目標的50%。
除此之外,經濟觀察報報還獨家獲悉,在全國大氣污染防治行動中,中央財政還將獨辟專項資金進行支持,該資金將按照省市進行資金分配。
目前,環保部除大氣「國十條」外,還在編製《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和《農村環境整治行動計劃》,《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有望在大氣「國十條」后發布。
歡迎光臨 倍可親 (https://big5.backch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