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鍛煉時長加倍,健康益處也會翻番嗎?(圖)

[複製鏈接]

5950

主題

8072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2903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仲國民 發表於 2013-5-2 07:5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來源: 紐約時報

  2013-5-1

  問:我每周六天,每天進行30分鐘心肺鍛煉,如果每次增加到60分鐘,帶來的好處是否也能翻番?

  答:如果你想知道的是,將鍛煉時長加倍是否也能令健康益處加倍,那麼,根據大多數指征來看,情況並非如此——帶來的健康益處只會出現微弱的增加。

  2011年有一項值得注意的研究:各個年齡段進行輕度鍛煉(每天約15分鐘,也就是你目前鍛煉時長的一半)的人,早死的危險降低了大約14%,相當於多活了三年。而那些鍛煉時長為兩倍——也就是跟你一樣,每天30分鐘的人,早死的危險進一步降低,不過降幅僅有4%。其他科學家使用這個數據推斷出,那些進行非常艱苦的鍛煉,將運動時長從每天50分鐘增加140%達到120分鐘的人,其早死的危險只會進一步降低約5%。

  鍛煉強度超過一定的水平,甚至有可能適得其反。研究者曾追蹤了5.2萬名成年人長達15年,結果發現,那些以9到10分鐘的慢速跑完一英里,每周跑5到20英里的人,得到了理想的長壽益處。而那些跑得最快和跑得最遠的人,平均而言,其壽命相比完全不跑步的人並未出現顯著增長。

  換言之,如果你的目標是活到82歲,那麼你現在的鍛煉強度可能已經十分理想。密蘇里州堪薩斯市聖盧克斯美國中部心臟研究所(St. Luke』s Mid America Heart Institute)的心臟病專家詹姆斯·奧基夫(James O』Keefe)著有一本有關對跑者研究的專著,他說:「儘管每周慢跑90分鐘,這對於想要在2016年裡約熱內盧奧運會馬拉松項目奪金的運動員來說遠遠不夠,但如果你的目標是要活得健健康康,觀看2048年奧運會,那麼,這個運動量正是醫生推薦的水平。」

  


  

  


  附:每周鍛煉四次效果最佳

  對於健身,人們普遍存在這樣的顧慮,那就是如果你沒有天天運動,就無法取得足夠的健康益處。但一項值得向大家推薦的新研究則提供了不同的看法,這項研究表明,輕鬆愜意的鍛煉日程也許比每天孜孜不倦的鍛煉,會對人們更為有益。

  這項研究發表在本月的《運動與鍛煉中的醫學與科學》(Exercise & Science in Sports & Medicine),阿拉巴馬大學伯明翰分校(University of Alabama at Birmingham)的研究者們找來了72位年齡在60歲到74歲之間、平素較少運動的女性,將她們隨機分配到三個健身小組中的一組。

  一個小組每周有一天進行舉重鍛煉,而在另一天進行像慢跑或騎自行車這樣的耐力練習。

  另一個小組每周安排兩天舉重練習,兩天慢跑或騎自行車。

  而第三組的鍛煉方式你或許已經猜出來了,她們每周進行三天的舉重練習,三天的耐力練習,總共鍛煉六天。

  研究者全程監控參與者鍛煉,鍛煉起初很輕鬆,其目的是改變參與者的肌肉和耐力。在四個月時間裡,鍛煉的強度和時長逐漸提升,最終這些參與的女性可以慢跑40分鐘,舉重練習也能達到同樣的時間。

  研究者希望能藉此發現每周鍛煉多少次剛好合適,在每周投入一定時間的精力鍛煉后,能恰如其分地增強參與者的體能。

  此前一些研究發現,每周只鍛煉一兩次對體能幾乎毫無裨益,而每天幾乎都從事高強度練習的人,相比那些鍛煉次數較少的人,在日常生活中表現得更為懶散。研究者推斷認為,較為嚴苛的健身日程會令中樞神經系統對這種過度運動產生回應,在這種下意識的內部反應中釋放出生理信號,令人們感覺自己很疲憊不堪、昏昏欲睡,並且不願意繼續動起來。

  而在這項實驗中,研究者為了判斷在參試者中這種情況是否存在可能性,始終監控著參試女性血液中細胞因子的濃度,這種物質據信與壓力有關,神經系統會根據它來判斷人體是否在過度運動。他們還監測了這些女性有氧能量、肌力、體脂和情緒的變化,並通過運用複雜的熱量測量技術來計算她們每周消耗的能量。

  在四個月的實驗結束時,雖然減重並非本次實驗的目的,但所有女性的耐力和力量都有所增強,體脂率則隨之下降。研究者並未要求她們改變自己的飲食習慣。

  值得注意的是,在三個小組中,參試者體能的增加幾乎無甚區別。每周運動兩次的女性,在力量和有氧能量方面跟每周運動六次的女性無異。三個小組的細胞因子濃度同樣沒有顯著的差異。

  不過,每周運動四次的女性總體而言,消耗的能量比其他兩個小組的女性更多。除了在運動時消耗的能量,相比實驗之初,她們每天還多燃燒了225大卡熱量。

  每周運動兩次的女性相比實驗之初,每天消耗的能量同樣有所增加,除了運動時所消耗的卡路里,她們每天多燃燒了將近100大卡熱量。

  至於每周鍛煉六次的女性,她們日均消耗的能量相比實驗之初則出現了顯著的減少,儘管鍛煉得如此勤奮,可每天她們燃燒的熱量卻少了近200大卡。

  領導該實驗的是阿拉巴馬大學伯明翰分校的加里·亨特(Gary Hunter)教授,他說,在進行了幾個月的鍛煉后,「我們認為這些每周鍛煉兩次或四次的女性感覺更加精神奕奕,在體能上也更為強健了。」他在與這些女性聊天後發現,她們開始選擇爬樓梯而非坐電梯,並且享受走路的樂趣。

  那些每周鍛煉六次的女性產生的反應則十分不同。「她們向我們抱怨說,每周鍛煉六次佔用了太多時間,」亨特博士說。這些參試者並未聲稱自己感覺疲憊,或覺得心有餘而力不足。她們的身體沒有製造出過高濃度的細胞因子,向身體釋放出要悠著點來的看不見的訊息。

  確切地說,她們感覺時間不夠用,於是有意選擇開車而非步行,同時不耐煩地避免爬樓梯。

  儘管這項研究給大家提了個醒,但堅持每周鍛煉六次的人大可不避因此感到鬱悶。研究結果表明,只要你能有意識地監控自己的活動量,就不至於不知不覺地變地懈怠不愛動。

  不過亨特博士說,這項研究更為重大的發現是「少比多好」,這樣的訊息很有可能讓大家都能產生共鳴。他說,每周鍛煉四次的女性「額外消耗的能量最多。」但每周只運動兩次,「相去也不是太遠。」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23:4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