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標題: 欣賞一篇字吧! [列印本頁]

作者: Draught    時間: 2013-4-4 09:29
標題: 欣賞一篇字吧!
想不想寫成這樣?要寫成這樣,不臨帖行嗎?


作者: ymliu    時間: 2013-4-4 09:50
拉人好字.帶問好.看筆鋒有些散,是否要換筆了.有空請他過來玩玩吧.
作者: 心畫    時間: 2013-4-4 11:01
先生的字真好,不過沒了風格,剛從十路那裡學看來的,看著象小時候描紅本上的歐體字,寫黑板報也用它.要寫一樣的,肯定是要對著一板一眼臨的.這跟你的行書差別很大.
作者: Draught    時間: 2013-4-4 11:18
心畫 發表於 2013-4-4 11:01
先生的字真好,不過沒了風格,剛從十路那裡學看來的,看著象小時候描紅本上的歐體字,寫黑板報也用它.要寫一樣 ...

不是我寫的。我要是能寫這麼好,夢裡都能笑醒了!

我不覺得這樣的字沒有特點。寫歐的人多了,你找來田蘊章、孟繁禧、甚至黃自元的字來看,每人都有自己的特點。

科學需要積累,書法為什麼不要?沒有紮實的基本功,只能當民間科學家,也只能當民間書法家。多讀帖,至少可以提高欣賞能力。多臨帖,才能提高實踐能力。沒有多讀多臨,憑一己想象去創新,你一個人能拼得過千年古人的經驗積累?最終不過是在低水平上自娛自樂而已。

作者: 十路    時間: 2013-4-4 11:33
本帖最後由 十路 於 2013-4-4 00:42 編輯

很熟悉的字體,寫得很漂亮。 個人觀點是:

1)基本功包括很多方面,最重要的是將筆畫 (橫豎撇捺豎彎鉤等)練得扎紮實實,運筆自如,筆畫不好就有點像五音不全唱出來的曲子;我本人不將形體視為基本功。如同油畫中調色、透視、光線,用筆和一些表達技巧屬於基本功,構圖不算,這正是給人參考和發揮之處。再好的古典油畫,也不是學畫油畫的人都需要去臨摹大師原作。 而是學會技巧去畫新的。 在道理上有一定的參考意義,但不完全相同。

2)多看各種不同的好字體,讓一幅幅的字進入自己的腦海,隨時浮現,是欣賞也是參考。 我個人到國內看碑文一天不會覺得累。 朋友要帶我去玩,我的第一選擇是去看書法展,但是我不一定記得哪篇書法是誰寫的,出處等等,記性比較差。 但是有時還後悔看多了,有些字怎麼也出不來古體那個套路,比如香,風,就那兩種寫法,順手就出來了,就寫不出自己的體,與那兩種不同的體。

3)可以根據自己的喜愛和老師的建議臨帖。臨多少也根據自己的目的而變。 想先臨到像某種古體是一種做法,儘早用比較好的筆畫和看到的各種字帖來實踐自己的體也不錯。各有利弊,如果臨好一種古體,想出來是不容易的,也會被古體所套住,形體是不容易變的,有的觀眾認為有幾分古韻就是美,有的會認為沒有新意就不美。 自己去實踐需要有個好的眼睛和悟性,每一篇寫完,能看出哪裡好,哪裡彆扭,美在哪裡,不美在哪裡,而不是像誰的不像誰的,然後參照一些自己喜歡的個別字形,知道怎麼去改進。需要說清楚的是,自由體也不可能完全脫離古體,看得多就是一種潛移默化,但不是死板地臨防某種字體結構。 確實是各有利弊,不去絕對化。

4) 藝術與科學和體育競技都不同,沒有一個客觀標準,和可測值。 自己喜歡+觀眾喜歡,是最重要的,專家是否喜歡,要看他用的標準與你自己的審美是否一致和你寫字的目的。   從我個人來說,自己要看著舒服(好壞都騙不了自己的眼睛),認識和不認識的朋友喜歡,真心要你的字,能給他們帶來快樂,不管是像誰的,不像誰的,能打動人的藝術品讓人眼前一亮,wow,好漂亮啊,想得到,想掛起來是目的, 所以需要不斷練習,不斷提高,沒有終點就是目的。
作者: 心畫    時間: 2013-4-4 11:52
本帖最後由 心畫 於 2013-4-4 11:58 編輯
Draught 發表於 2013-4-4 11:18
不是我寫的。我要是能寫這麼好,夢裡都能笑醒了!

我不覺得這樣的字沒有特點。寫歐的人多了,你找來田蘊 ...


謝謝明示.難怪沒了先生的風格.
看先生列舉的書家都是北派的,而且在電視上,媒體里也是出場頻率高的,有些還出了不少教學影集,跟著學的弟子門生眾多啊.先生是不是師從其中哪位?
為何同一人的字給臨成了具有不同特點的字?是不能臨的一模一樣嗎?也不能完全再現原帖的精神面貌?古人的東西既然已經留下,現在的還有特色可言嗎?
紮實的基本功,如果是指臨,指讀,同意,但那些靠包裝吹捧出來的,就要想一想了.現在的書法是作為一種職業.這個意義上寫出的字,難免不沖滿商業氣氛.生意應酬的時間可能比寫字的時間還多.書法創新,也是為了包裝自己.
書法不是說字臨寫多了,帖讀多了,就能創新.好象一堆人都還在老套套里打轉轉.潛移默化的被古人束縛了.嘗試創新的大有人在,時間是檢驗的標準,能流傳千百年的古代作品就是最好的說明.
至於民間書家和宮廷書家(暫指先生所說的那三位)能不能留傳下來,就讓後人來評論吧.
有千萬張COPY和商業化的宮廷書家作品和一張民間書家飽含激情的用心之作,你會選哪個呢?

作者: 十路    時間: 2013-4-4 12:03
本帖最後由 十路 於 2013-4-3 23:05 編輯
心畫 發表於 2013-4-3 22:52
謝謝明示.難怪沒了先生的風格.
看先生列舉的書家都是北派的,而且在電視上,媒體里也是出場頻率高的,有些還 ...


我會欣賞宮廷標準古體字,更希望收藏民間自由體中能真正打動我的作品。

我指的自由體不是說完全脫離古體,是個性比較強,有味道的,可能臨帖多,也可能臨帖少,與天賦有關,這些都不重要。
作者: 心畫    時間: 2013-4-4 12:08
十路 發表於 2013-4-4 12:03
我會欣賞宮廷標準古體字,更希望收藏民間自由體中能真正打動我的作品。

我指的自由體不是說完全脫離古 ...

宮廷書家的商品作您不要?
作者: 十路    時間: 2013-4-4 12:14
本帖最後由 十路 於 2013-4-3 23:44 編輯
心畫 發表於 2013-4-3 23:08
宮廷書家的商品作您不要?


作為藝術品珍藏我珍惜的是它的唯一性和美觀性 (唯一性包括了內容)。 作為朋友的作品,無論是什麼我都珍惜。

用臨帖的古體寫出了新的篇章,在內容和布局等方面有自己的藝術成分也一樣是唯一。 完全按照古體古篇板塊,是另一種臨摹作品,不錯,值得佩服,但是不同。 就好像再來個李雲迪,彈奏同一首歌鋼琴曲,我會非常敬佩和欣賞,但被打動的程度可能會,也可能不會去買他的CD,要看他的特點。
作者: 心畫    時間: 2013-4-4 12:17
十路 發表於 2013-4-4 12:14
作為藝術品珍藏我珍惜的是它的唯一性。 作為朋友的作品,無論是什麼我都珍惜。  ...

太感動了,您是藝術的守護者.
作者: 十路    時間: 2013-4-4 12:46
本帖最後由 十路 於 2013-4-4 08:55 編輯
心畫 發表於 2013-4-3 23:17
太感動了,您是藝術的守護者.


心兄這容易被感動啊,那您適合搞藝術,搞傳統書法還得沉得住氣,臨帖時不能太激動




還有一點我要說明白。 不要以為貼臨得像了就成了真正的宮廷派,學院派,被「家」們欣賞,與民間書法劃清了界限,高一等了,變成雅派了。 要麼你完全複製古人的體,成為一台複印機。 要想改變字體有個性,就不那麼容易讓所謂的權威們都承認。 有人會說你有個性,有人可能會說你啥都不是。 連啟功那麼過硬的字,也有人把他貶得一錢不值,不是嗎? 有的所謂被吹得很棒的字在我眼裡也啥都不是。你不欣賞就說你不懂,修養不夠。  這裡也有朋友臨帖多年,只要字體變化大一點就有可能不被接受,也會被貶得不值錢,這是正常的,要有心理準備。 藝術無絕對標準,說你好,說你不好理由多得很,複雜的很,都有可能,都是別人的感覺,有功夫可能無個性,有個性可能無功夫。自己要清楚追求的是什麼,天賦如何,而且心態要好,相信自己的眼睛。
作者: 內華達    時間: 2013-4-4 20:16
老兄,只能說你的歐體楷書有一定基礎,但還要繼續臨。很多筆畫都還沒到位,豎畫,長橫,鉤尤其需要加強。
作者: 心畫    時間: 2013-4-4 21:57
本帖最後由 心畫 於 2013-4-4 22:05 編輯
十路 發表於 2013-4-4 12:46
心兄這容易被感動啊,那您適合搞藝術,搞傳統書法還得沉得住氣,臨帖時不能太激動


最不喜歡這個藝術.
這都是前衛時髦的人
作者: 十路    時間: 2013-4-4 22:01
本帖最後由 十路 於 2013-4-4 09:04 編輯
心畫 發表於 2013-4-4 08:57
最不喜歡這個搞和藝術.
這都是時髦的人搞


好, 不藝術就科學


提個問: 只有兩大類 藝術和科學   (肯定不屬於文學,法律,經濟,政治)

書法是屬於藝術還是科學?
作者: 心畫    時間: 2013-4-4 22:04
十路 發表於 2013-4-4 22:01
好, 不搞藝術就搞科學


最好都別和字粘邊,聽上去那個

作者: 十路    時間: 2013-4-4 22:07
心畫 發表於 2013-4-4 09:04
最好都別和搞字粘邊,聽上去那個

太民間了?

改成  從事?
作者: 心畫    時間: 2013-4-4 22:22
本帖最後由 心畫 於 2013-4-4 22:24 編輯
十路 發表於 2013-4-4 22:07
太民間了?

改成  從事?


不太清楚,反正那個字我是受用不起.大師,大家,可以搞吧,也願意搞吧?
作者: 十路    時間: 2013-4-4 22:30
搞了半天是受用不起,還以為你是瞧不起
作者: 心畫    時間: 2013-4-4 22:32
本帖最後由 心畫 於 2013-4-4 23:05 編輯
內華達 發表於 2013-4-4 20:16
老兄,只能說你的歐體楷書有一定基礎,但還要繼續臨。很多筆畫都還沒到位,豎畫,長橫,鉤尤其需要加強。 ...


先生又有高論,我看還行,當然不如DRAUGHT老師的字風格強.這字再練,可能也就是這樣了.
不過現在都比我強.
作者: 十路    時間: 2013-4-4 22:53
本帖最後由 十路 於 2013-4-4 10:05 編輯

一般8-9成已經很漂亮了,細看,不用照原帖,每個字我基本都說得出一點點毛病和不像的原因,自己也知道。 想99%像可以繼續臨,想80%像就差不多了。 道理很簡單,你想學我的行草字就永遠不會有我寫得漂亮,寫得比我的行草更漂亮就不像我的了,不可兩者兼得。 要說書法深奧,就在此處 (與繪畫的異同之處)。哈,真有意思,書法藝術中方位與靈氣的測不準原理(尤其體現在行、草中)。
作者: 心畫    時間: 2013-4-4 23:08
十路 發表於 2013-4-4 22:53
一般8-9成已經很漂亮了,細看,不用照原帖,每個字我基本都說得出一點點毛病和不像的原因,自己也知道。 想 ...

您是搞科學的,啥都和科學做了類比.
就是沒見實踐
作者: 十路    時間: 2013-4-4 23:12
本帖最後由 十路 於 2013-4-4 10:14 編輯
心畫 發表於 2013-4-4 10:08
您是搞科學的,啥都和科學做了類比.
就是沒見實踐


我是搞」哲學「的。

你不喜歡別人」搞「,自己還是要 」搞「
作者: 心畫    時間: 2013-4-4 23:14
十路 發表於 2013-4-4 23:12
我是搞」哲學「的。

你不喜歡別人」搞「,自己還是 」搞「

見你用那字,我以為你喜歡.所以就手高了一次.別動氣下次用手高
作者: 十路    時間: 2013-4-4 23:16
心畫 發表於 2013-4-4 10:14
見你用那字,我以為你喜歡.所以就手高了一次.別動氣下次用手高

不要緊,這個」搞「實際上用得最廣,就是莫把它想高了,也莫想低了就行,就是你說的實踐。
作者: 心畫    時間: 2013-4-4 23:19
十路 發表於 2013-4-4 22:01
好, 不搞藝術就搞科學

中國書法繪畫是文化,覺得比藝術上一個層次,涵蓋面要廣,深,遠.不知可以這麼解釋嗎?
作者: 十路    時間: 2013-4-4 23:28
心畫 發表於 2013-4-4 10:19
中國書法繪畫是文化,覺得比藝術上一個層次,涵蓋面要廣,深,遠.不知可以這麼解釋嗎? ...


沒有上下之分,只有不同,藝術的一種形式。 國畫既不是寫實也不是抽象,它的意境結合文字表達的比較完美。是一種特殊的藝術形式。 單獨的書法是用文字表達內容,幾何圖形表達視覺圖案,兩種結合表達意境。 也是另一種特殊的藝術形式。
作者: 也味齋亦樵    時間: 2013-4-4 23:29
本帖最後由 也味齋亦樵 於 2013-4-4 23:30 編輯
十路 發表於 2013-4-4 22:53
一般8-9成已經很漂亮了,細看,不用照原帖,每個字我基本都說得出一點點毛病和不像的原因,自己也知道。 想 ...


學書法,臨帖不是為了像。對稍有書法訓練的人而言,臨帖時筆畫像不像的意義並不大,只是細心與否的反映。臨帖是為了從用筆的角度,去獲得書法的靈感和精神氣質。用筆是最難學到的,也是書法里最寶貴的東西,書法二字里,書是寫,法是用筆的法度。一個毛筆漢字作品,如沒有這個法度,就談不到書法,可以說是書戲,或者墨戲,但不應該說是書法。法度是前人千百年來智慧的沉澱,是一脈傳承下來的,是書法里最困難,也是人們孜孜追求的,書法之美,書法之所以迷人,全在於此。

我看一幅臨帖,不是看像和不像,而是看字的感覺是否對頭。上面這個字,我覺得有很大問題,提出來和作者商榷:

首先用筆上的問題,大內高手說的不錯,有不少不精到的地方,很多挑,短橫,豎,寶蓋的橫鉤,都寫的不好。也許是筆的質量問題吧,但更重要的是,因為用筆的軟弱,沒寫出歐字的精神,這比單純的像和不像,更至關重要。歐字中宮緊,有很強烈的隸書的味道,瘦硬而華麗,但此作顯得軟弱,轉折和起筆處沒寫出古老的隸書味道,收筆問題稍小。我以前小時候寫過幾年歐,但遠非寫歐高手,但網上有很多寫歐高手的作品,如果真想學楷書,可以多參考。

字形在訓練到一定程度以後,就不應該是最主要考慮的問題,大家看書法,稍稍有書法訓練的人,看的更多的,是用筆。當然,作者的歐字還是不錯的,不是挑毛病,其實我和旱兄一樣,也是很佩服作者的功力的。

下面是一個清朝人臨寫的歐陽詢的九成宮,他寫的粗看起來很好,但我覺得毛病也有,主要是顏體楷書的東西多了些,而歐體的隸書味道,同樣沒寫出來。
個人之見,書法在於深入,既然想學好,就需認真。不針對個人,只對字說字。歡迎商榷。

作者: 十路    時間: 2013-4-4 23:33
」用筆是最難學到的,也是書法里最寶貴的東西「 完全贊同。解釋的很好。

作者: 心畫    時間: 2013-4-4 23:46
十路 發表於 2013-4-4 23:28
沒有上下之分,只有不同,藝術的一種形式。 國畫既不是寫實也不是抽象,它的意境結合文字表達的比較完美 ...

為什麼說書畫是文化,這和書畫歷史傳承是分不開的,古人書畫多閑情逸趣,少了這種文化氛圍,它就缺失了內涵,先天不足.


作者: 心畫    時間: 2013-4-4 23:47
本帖最後由 心畫 於 2013-4-4 23:49 編輯
也味齋亦樵 發表於 2013-4-4 23:29
學書法,臨帖不是為了像。對稍有書法訓練的人而言,臨帖時筆畫像不像的意義並不大,只是細心與否的反映。 ...


臨帖是為了從用筆的角度,去獲得書法的靈感和精神氣質。用筆是最難學到的,也是書法里最寶貴的東西,書法二字里,書是寫,法是用筆的法度。

學習了.那LZ提到的三位書法家是不是得到靈感和精神氣質了?
作者: 內華達    時間: 2013-4-5 00:01
,,,,,,,
作者: 心畫    時間: 2013-4-5 00:04
內華達 發表於 2013-4-5 00:01
,,,,,,,

沒有難度的東西,大部分人都能掌握,人們就不會喜歡。很多人寫字,喜歡去學沒有難度,容易上手的字,其實這最不明智。能輕易學到的字,都不是好字。這句話是當代一個年輕書法家說的,我覺得很有道理。

Read more: 欣賞一篇字吧! - 第2頁 - 彩虹山房 - 貝殼村

難以理解,有點深,玄.
作者: 內華達    時間: 2013-4-5 00:19
心畫 發表於 2013-4-5 00:04
沒有難度的東西,大部分人都能掌握,人們就不會喜歡。很多人寫字,喜歡去學沒有難度,容易上手的字,其實 ...

我牛皮吹的大了點,刪了吧。開會,回頭再詳加闡述。
作者: 十路    時間: 2013-4-5 00:28
心畫 發表於 2013-4-4 10:46
為什麼說書畫是文化,這和書畫歷史傳承是分不開的,古人書畫多閑情逸趣,少了這種文化氛圍,它就缺失了內涵, ...

沒錯。只是傳承可分兩大類。 一類是營造古人書畫的氛圍,體驗他們的文化,臨摹他們的作品,屬於比較完整的傳承。 另一類是傳承他們的技法和特點,用於自己的創作和現代文化。 兩種都需要。 不增加傳承的廣度增加不了傳承的深度, 增加廣度不會減少深度,即使增加不了深度,但至少增加了廣度。
作者: 十路    時間: 2013-4-5 00:31
心畫 發表於 2013-4-4 11:04
沒有難度的東西,大部分人都能掌握,人們就不會喜歡。很多人寫字,喜歡去學沒有難度,容易上手的字,其實 ...

想學你的字也很難吧?
作者: 心畫    時間: 2013-4-5 00:34
十路 發表於 2013-4-5 00:31
想學你的字也很難吧?

我這是轉述內先生的話,沒明白意思,你這一來,更讓我雲山霧裡.
作者: 十路    時間: 2013-4-5 00:45
本帖最後由 十路 於 2013-4-4 12:05 編輯

假想的 (dream): 等我退休后,開個寫字班,請位書法老師專門教筆畫和最簡單最基本的理論 (這個要嚴格)。 然後就讓小孩子自己寫字,好的字鼓勵,把它掛起來,不好看的告訴他哪裡不夠好看,怎麼改進,讓他不斷有興趣去練習提高,參考,想學帖的學,不想學的自己摸索, 不用描紅,把興趣放在第一,想試試在這樣的情況下,能否一步步寫出讓人喜歡的字。我前面講過,不照別人的描,不等於不實踐,不認真,不辛苦,亂來一通。就像我教人學英文,學中文一樣,都沒有用傳統方法,學得不差。 用自己的方法摸索,沒做之前即不去否定也不去吹牛,就是覺得可以實踐,這是觀念問題。
作者: ymliu    時間: 2013-4-5 01:28
十路 發表於 2013-4-4 11:45
假想的 (dream): 等我退休后,開個寫字班,請位書法老師專門教筆畫和最簡單最基本的理論 (這個要嚴格) ...

儂皆功.樣樣來噻.自己不教還請人來教,校長.
作者: 十路    時間: 2013-4-5 01:43
ymliu 發表於 2013-4-4 12:28
儂皆功.樣樣來噻.自己不教還請人來教,校長.


呵呵,校長可以選擇自己的教育理念(不去說別人的是錯,自己是對,只說不同),有人認為小孩子靠逼,模仿第一, 有人認為興趣第一,認真第一,實踐第一,創作重要。個人認為平衡重要。教師在某一個小方面有特殊知識就行,阿拉水平不夠。 教師不一定都懂教育, 得不斷更新理念,不斷改進方法。 校長也需要有 open mind,不斷學習,注重效果,不斷改進,在方法上沒有絕對的東西,也與目的有關。
作者: ymliu    時間: 2013-4-5 01:46
十路 發表於 2013-4-4 12:43
呵呵,校長可以選擇自己的教育理念(不去說別人的是錯,自己是對,只說不同),有人認為小孩子靠逼,模仿 ...

你要是,  就好了.
作者: 十路    時間: 2013-4-5 01:54
本帖最後由 十路 於 2013-4-4 13:05 編輯
ymliu 發表於 2013-4-4 12:46
你要是,  就好了.


下輩子可以。 這輩子先向部長學習。


還是夢。。。


比如: 我喜歡在教完孩子基本筆畫和一部分中文字之後。 就用國畫或者隨便什麼方法讓他們畫自己喜歡的東西,然後寫幾句他們想說的話,也可以是一兩句詩歌,歌詞等等。 可以反覆練習這幾個字,最後成為一篇作品,frame, show 給父母看,掛在自己的房間。。。教室。 把書法與他們的情趣相連,與生活相連,學了就用,不斷地用,在用中不斷地提高基本功。


作者: 也味齋亦樵    時間: 2013-4-5 02:03
那樣的方法已經試驗過的,朝鮮書法就是一直走的那個路子,不學古代中國的書法,總是希望寫出他們自己的東西,可是一直就在那裡玩創意,沒有什麼成就可言。當然,他們用毛筆寫漢字,自娛自樂,也是不錯的。日本的路子就是另外一個,嚴格學習晉唐,一切看王羲之馬首是瞻。日本的書法成就和影響力,都遠在朝鮮之上。很多日本古代書法家的字,甚至超過中國宋代以後的水平。很多中國人現在甚至在學習日本古代書法家,因為那些日本古人,繼承的是真正的晉唐古法。
作者: 十路    時間: 2013-4-5 02:07
本帖最後由 十路 於 2013-4-4 13:09 編輯
也味齋亦樵 發表於 2013-4-4 13:03
那樣的方法已經試驗過的,朝鮮書法就是一直走的那個路子,不學古代中國的書法,總是希望寫出他們自己的東西 ...


如果不嚴格教筆畫是不行的,我前面說過,如五音不全。 搞project 只是玩玩,不繼續提高也不行。

現在電腦方便,多種古人體很快就能找到。

如果寫自己的,再去查一些字體,照著寫也很有意思。
作者: 也味齋亦樵    時間: 2013-4-5 02:16
十路 發表於 2013-4-5 02:07
如果不嚴格教筆畫是不行的,我前面說過,如五音不全。 搞project 只是玩玩,不繼續提高也不行。

現在電 ...

筆畫是不能脫離實際書寫的,任何一個筆畫,單獨去學,都是很簡單的。但怎麼寫出上下文中的筆畫,才是最需要學習的。臨帖就是為了學到這些書法的氣韻,精神上的東西。
古代朝鮮書法,基本的筆畫質量也是不錯的,但他們也就停在那一步,搞創新,創意,一直覺得他們能夠寫出更精彩的書法,可他們的水平,直到今天,也就是我們在一元店裡看到的那些立志書法的水平,誇張的創意,驚人的字形,可行家一看,就是淺薄。沒有歷史的東西,最終都難逃淺薄。
作者: 十路    時間: 2013-4-5 02:18
本帖最後由 十路 於 2013-4-4 13:53 編輯
也味齋亦樵 發表於 2013-4-4 13:16
筆畫是不能脫離實際書寫的,任何一個筆畫,單獨去學,都是很簡單的。但怎麼寫出上下文中的筆畫,才是最需 ...


我認為恰恰氣昀,上下文,布局,風格不是臨出來的。是自己的情感用熟練的筆畫,藝術的感觀表達出來的。

有的字體適合抄奏摺,抄散文,比如文賦,蘭亭序等,不太適合抄詩歌短句。 單個的字很美,連起來沒有那麼多的connection。

行草比較容易表達,但不是臨出來的。 必須有熟練的行書(自己的體也好,古體也好,覺得好看就行),筆畫過硬,再根據內容傾入自己的情感來發揮。 你沒有那麼大的激情,對內容是麻木的,再好的單子功夫都不帶勁。 當然,如果結體太差,筆畫也不過硬,再大的激情也只是個發泄效果,沒有視覺感觀的美。

我看過不少臨出來的行草,彎來彎去,點一下,頓一下,好像是那麼回事,其實不同。 沒有flow of energy的傳遞效果。 但是,可能臨熟練后,再用到自己想寫的句子中,就有一種自然流暢的感覺,用不好就不自然,而是拘謹。  

草書,我本人不是那麼感興趣,雖然最容易表達情感。 因為認得的人實在太少,不懂內容就等於在看畫了,失去了書法一半的意義。


還想到一點很有趣, 書法的高度需要多方面實現,筆畫,結構,氣昀,上下文,布局,風格,章法等等, 而後面這幾條是需要有藝術天賦的人才容易實現(激情、創意、視覺審美為主),前面幾條需要工藝方面本性的人(耐心,守規矩), 你如果過於強調一方面就失去了另一方面的人才。 那種有激情和創意的人就難以坐在那裡搞枯燥的臨帖。 而另一種」規矩「人可以描到90%地像,你會發現最後差那麼一口氣。而現在的學生不可能像以前那樣靠壓制,有一種環境所造成的的傳統學習方法。所以就不容易看到你想看的書法高度。  仔細想想這個邏輯就明白了因果關係,需要兩方面的平衡。
作者: 也味齋亦樵    時間: 2013-4-5 03:50
古人云: 只有學而不得者,未見不學而得者。
再有書法天賦都需要學習古人,不學習古人,就沒有任何成功的可能。
並這並非說學習了古人就一定能寫好字。絕大多數人,都是學而不得。
而且,絕大多數人不是差一口氣,是差十萬八千里,不管他如何努力。
沒有一項藝術能僅僅靠學習就得到的。所以藝術才是藝術。這就是書法的魅力所在。

至於草書,學習書法的人大多數是認得一部分的,並不是很困難的事情,但在一個作品中,也不可能每個字都認識,所以即使是草書大賽,評委都是行家,也需要草書釋文。草書是書法的一個很重要的部分,是書法歷史中中承上啟下的一種書體,王羲之絕大多數傳世作品是草書,只有很少的行書和楷書。書法是抽象的,不需要完全認識所寫的字,書法的美,體現在筆意上,不管是否認識字。
作者: 也味齋亦樵    時間: 2013-4-5 03:54
本帖最後由 也味齋亦樵 於 2013-4-5 04:05 編輯

一個不懂書法的人,看王羲之的字,會說,一點都不好,不如我家隔壁老張的字有氣勢,大氣磅礴,氣韻生動,行雲流水,筆畫精到,整齊,。。。等等等等,反正好的不得了。這是我實際遇到的,不止一個。
所以。。。。。。。
作者: 本愚    時間: 2013-4-5 04:19
也味齋亦樵 發表於 2013-4-4 23:29
學書法,臨帖不是為了像。對稍有書法訓練的人而言,臨帖時筆畫像不像的意義並不大,只是細心與否的反映。 ...

同意亦樵兄的評點.到位;拉人的歐有些圓潤,而亦樵兄貼的有比較瘦硬.
作者: ymliu    時間: 2013-4-5 04:23
本帖最後由 ymliu 於 2013-4-4 16:25 編輯
也味齋亦樵 發表於 2013-4-4 14:50
古人云: 只有學而不得者,未見不學而得者。
再有書法天賦都需要學習古人,不學習古人,就沒有任何成功的可 ...


"書法的美,體現在筆意上"
有道理.

作者: 十路    時間: 2013-4-5 04:32
本帖最後由 十路 於 2013-4-4 16:16 編輯
也味齋亦樵 發表於 2013-4-4 14:50
古人云: 只有學而不得者,未見不學而得者。
再有書法天賦都需要學習古人,不學習古人,就沒有任何成功的可 ...


其實道理很簡單,就是要將書法分類。 不分類,就是將爵士與經典音樂媲美,沒有意義。 認為只有傳統書法是書法的全部,是美的全部,這是狹隘和霸道在作怪,在此前提下,所有的理論都成立,否定了這個前提,你就發現所有的理論未必成立。


在現在不分類的情況下當然沒有太多的爭論,就只有一條選擇,而且會走向每況愈下(從繁榮的角度來說)。 看清了這一條就行了。 人的老觀念不容易改變,幾代人之後事實會讓它改變。現在只是說說而已。沒有人說不臨摹古代油畫就畫不出好作品。
對於書法,一部分搞~100%傳承,一部分搞部分傳承,審美的標準隨觀念的變化而變,沒有絕對的,成不成功也是由標準而定,由觀眾而定,由人而定。 現在決定美的是持有一種觀念的人,慢慢就會改變。 分類后就解決了基本矛盾。 舞林稱霸也是傳統的芭蕾舞與現代舞同台。


不要談學不學古人書法,那有點太極端了,基本找不出一個完全不學古人書法而自創體的。 就是啟功這樣的人學了一輩子,在某些方面變化大一點就不容易被人接受,所以拿現代與古代相比,又以古代的風格為標準本身就不合理。比如,啟功的字在筆畫上變化非常大,橫豎基本是棍子,他的特點是筆畫有骨感(繪畫中的語言)結構靈秀又帶有建築美,古人的字多半是筆畫比較靈秀。誰美誰不美基本是主觀的東西了,各有所喜。


作者: 也味齋亦樵    時間: 2013-4-5 04:39
本帖最後由 也味齋亦樵 於 2013-4-5 10:32 編輯
ymliu 發表於 2013-4-5 04:23
樵兄語錄:"書法的美,體現在筆意上"
有道理


很多考古學家對很多王羲之,張旭,懷素的草書字,甚至很多行書帖里的草體,到底寫的是什麼,仍然有異議。但這並不影響人們世世代代欣賞王羲之張旭他們的草書。

作者: 也味齋亦樵    時間: 2013-4-5 04:46
本愚 發表於 2013-4-5 04:19
同意亦樵兄的評點.到位;拉人的歐有些圓潤,而亦樵兄貼的有比較瘦硬.

也許他的筆不太好。
作者: 十路    時間: 2013-4-5 04:46
本帖最後由 十路 於 2013-4-4 15:50 編輯
也味齋亦樵 發表於 2013-4-4 15:39
劉兄對於王羲之草書十七帖的字都能認識嗎?如果不能,劉兄就沒辦法欣賞了嗎?
不僅劉兄不能都認識,很多 ...


可以欣賞,我說過當畫欣賞,缺少內容就缺少部分意義。 古人的是已經寫過了的內容,學草書是為了寫新的內容。 新的內容人家看不懂就沒有那一層意義了。 用草書寫毛主席詩詞我還有點共鳴,因為熟悉,可以猜到,內容和外形有關聯,寫任何其它新的內容就只能當畫看了。 是這麼個區別。
作者: 也味齋亦樵    時間: 2013-4-5 04:48
本帖最後由 也味齋亦樵 於 2013-4-5 04:52 編輯
十路 發表於 2013-4-5 04:46
可以欣賞,我說過當畫欣賞,缺少內容就缺少部分意義。


對於你可以這樣欣賞,沒關係。。。。能欣賞就已經很好
作者: 內華達    時間: 2013-4-5 07:51
心畫 發表於 2013-4-4 22:32
先生又有高論,我看還行,當然不如DRAUGHT老師的字風格強.這字再練,可能也就是這樣了.
不過現在都比我強. ...

哪兒啊,你的硬筆我看過,也很強啊
作者: 心畫    時間: 2013-4-5 08:57
內華達 發表於 2013-4-5 07:51
哪兒啊,你的硬筆我看過,也很強啊

不敢當啊




歡迎光臨 倍可親 (https://big5.backch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