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標題: 滑鼠五十載 [列印本頁]

作者: sammy00210909    時間: 2013-2-25 10:50
標題: 滑鼠五十載
1963年,美國加州帕洛阿爾托市的斯坦福研究院內,道格拉斯·恩格爾巴特在同事比爾·英格利希的協助下,發明了世界上第一款滑鼠。這是一隻笨重的木頭盒子,盒內裝了互相垂直的兩隻輪子,兩隻輪子的滾動路徑可變為垂直兩軸上的運動軌跡。由於盒子的尾部連有一根繩子,整個裝置就像是一隻老鼠,因此兩人便給新設備取名「滑鼠(mouse)」。
  恩格爾巴特沒能想到滑鼠後來竟會如此流行,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更沒想到這種流行居然會持續數十載之久。從五十年前笨重的「木頭盒子」,到今天輕盈的蘋果「神奇滑鼠」,在這個科學技術日新月異、電子產品飛速更替的年代,滑鼠依然存在於我們的視野中。
  恩格爾巴特的女兒克里斯蒂娜說她父親對於許多科技發展都有正確的預測,而唯獨對於自己的發明——滑鼠,卻完全沒料到它會存在如此之久,「他總是覺得肯定會有新的探索計算機的方式出現」。
  1968年,德國公司德律風根研究併發布了一款滑鼠,與恩格爾巴特設計的滑鼠不同,這款滑鼠底部含有一個滾動球,這便是最早的滾動型滑鼠。從1970年開始,這款滑鼠便作為德律風根牌電腦的標配。此後,也有其他電腦配備了滑鼠,但直到1984年蘋果公司的第一代Mac電腦(Macintosh 128K)登台,滑鼠才迎來了它的黃金年代。第一代Mac電腦配備了升級版的Lisa滑鼠。此前不久,微軟也為了讓用戶操作Word時更加方便,推出了首款與PC機兼容的滑鼠。
  此時的滾動型滑鼠屬於機械滑鼠,可朝所有方向滾動的滾動球替代了此前的兩隻垂直方向的輪子。在上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滾動型滑鼠幾乎成了所有電腦的標配。好多人最早接觸計算機的記憶都離不開這樣一個滾動型滑鼠和一個滑鼠墊。
  隨著科技的進步,光學滑鼠乃至激光滑鼠的推出,滑鼠的操作體驗變得越來越舒適,滑鼠墊也逐漸被淘汰,變得不那麼必須了。而以無線滑鼠為代表的各種無線電腦配件的發明更是把人們從桌面上眾多「纏綿悱惻」的「線團」中解救出來。
  滑鼠自身不斷革新的同時,恩格爾巴特認為的新的探索計算機的方式正悄然佔據市場。在觸摸板、觸摸屏、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的一波波衝擊下,辦公室內早已像空氣一般存在的滑鼠點擊聲似乎在漸漸淡去。在這個后PC時代,恩格爾巴特數十年前認為的更替終於發生了:「點擊時代」正在離去,「觸摸時代」已強勢來臨。
  以IOS系統和Android系統為代表的智能手機和平板時代早已到來。而微軟也緊隨其後,推出了面向觸摸屏的Windows 8系統和Surface平板。無論是智能手機還是平板電腦,最大的特點之一便是高靈敏度的多點觸摸技術。
  當輕輕地觸碰屏幕便可自如完成選擇、放大、縮小等操作時,當年只能在諸如《少數派報告》等片子中對著鏡頭想象的人們,今天終於能親身體驗。而滑鼠之父恩格爾巴特的兩個20歲出頭的外孫也已不再使用滑鼠了。
  如果說「上了年紀」的人們對於「點擊時代」還存在懷舊或者依賴,那麼「零零后」 們可是毫不猶豫地選擇邁入「觸摸時代」。10歲美國小朋友約瑟芬·阮說她只用過一次滑鼠,「感覺太慢了」,她不喜歡滑鼠的體驗。正在上五年級的阮喜歡在iPad上查單詞,她的20個同班同學和她一樣。而6歲的吉伯·瓦斯奎茲更是從沒聽說過這個跟老鼠名字一樣的東西。美國的幼兒園及中小學逐漸發現iPad對於教學的輔助作用,根據投資研究公司Needham&Co研究人員查爾斯·沃爾夫的調查,今年秋季學校採購的iPad超過了PC機。
  而YouTube上一段高點擊率的視頻更是說明了「觸摸」在孩子們心中已深深紮根。視頻上一名還不怎麼會走路的嬰兒拚命地在一本時尚雜誌上滑動手指,「對於我1歲的女兒來說,一本雜誌看起來就是台壞掉的iPad。」視頻的上傳者在視頻結尾處說道。
  滑鼠走過了半個世紀,它還走得動嗎?




歡迎光臨 倍可親 (https://big5.backch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