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標題:
0 奧巴馬連任的最大籌碼是「擊斃拉登」
[列印本頁]
作者:
weihua99
時間:
2012-11-8 14:32
標題:
0 奧巴馬連任的最大籌碼是「擊斃拉登」
作者:姬鵬
當奧巴馬連任的號角從美國之聲傳來之時,我正在街邊的一角與同學大談美國如何民主,朝鮮為何自封。這樣的消息傳來其實並不是很意外,從一年前的5月2日,正當世界經濟緩慢進入復甦,正當法國在利比亞這場國際戰爭搶盡美國風頭,正當英國威廉王子和平民王妃凱特舉行世紀婚禮,引起全球人矚目,正當美國兩黨謀劃下屆總統,美國總統奧巴馬出人意料的向世界宣布:「本拉登被美軍擊斃」,全球的目光不得不又被美國這位黑人總統吸住,歡呼與報復同時交織,10年反恐戰爭終將有果。本拉登之死,雖有違這場阿富汗戰爭的初衷目的「逮捕本拉登」,但對任內政績不彰的奧巴馬總統來說,本拉登之死,勢必為連任美國總統賺足了人氣。
曾經的老死不相往來,卻成了對手在王座上的最大保證,「擊斃拉登」是張好牌
追捕本拉登十年來,在面臨大選的前一年,突然擊斃,是不是有一些「巧合」,我想這樣的猜想有一定的根據在於,911十周年、面臨大選。但是對於擊斃的地點,並不是原來認為的恐怖分子的落腳點,而是旁邊就有一個軍事院校,這說明美國及其盟國對於本拉登的行蹤已經非常熟悉,筆者認為,擊斃「拉登」就是一場為奧巴馬連任搞得「親民秀」。對於民眾,本拉登被擊斃顯示美國人對恐怖主義「報復到底」的決心,撫慰911受害者家屬的心靈,滿足對美國民眾心理有非常大的撫慰作用。對於奧巴馬,之前的民意測驗結果不樂觀,可是在擊斃本拉登完成小布希沒完成的任務,得到很多民眾的歡迎,並且在短期內支持率上升很多,加分效果十分明顯,也為這次能連任個打下了一個雙保險。
奧巴馬在消費「本拉登」這張王牌的過程中,不斷地挖掘其最大的剩餘價值,將「本拉登」的籌碼含金量使用到了極致。這也是為什麼奧巴馬在經歷民眾冷落的情況下能狂瀾於白宮。我們不妨細細回味這其中的真正權術。
首先,奧巴馬為了謀求連任,「奧巴馬」競選團隊推出了一則名為「一次機會」的競選廣告,高調宣傳總統下令擊斃拉登的「壯舉」,並藉機「開涮」對手羅姆尼。從此舉頗有幾分「田忌賽馬」的意味,奧巴馬執政這幾年美國經濟不景氣,而羅姆尼則擁有豐富的經管經驗,單拼經濟難有優勢,索性拿一年前的舊聞說事,借拉登之死為己加分。至於選民買不買賬,外人不好妄言。倒是羅姆尼團隊的反駁頗為犀利,「你們(選民)現在的日子好過三年半之前嗎?」一針見血。可是奧巴馬團隊卻用「911事件」有力的回擊了羅姆尼團隊,並且贏得了相當的人氣。畢竟是眾望所歸的「為民除害」,怎能不受民擁戴呢?
其次,美國對阿富汗戰爭「正義性」的「力證」。回到11年前,華盛頓以阿富汗塔利班政權庇護本 拉登為由發動戰爭,可是在去年五月之前,塔利班武裝未被消滅,駐阿美軍倒是闖禍連連,白宮面臨巨大的國內外壓力。 奧巴馬在擊斃拉登一周年之際訪阿,既希冀藉此證明當初發動阿富汗戰爭的「正當性」,也可以「首惡殞命」為由繼續或者加快執行撤軍計劃,儘早從這一泥沼中脫身。
慢慢的我們發現,「拉登」只是奧巴馬的一張強有力的白宮入場券,並非是什麼「恐怖之王」,海豹突擊隊也好,美國大兵也好,真正參與這場「親民秀」的棋子們才真正能體會到其中的陰險,馬丁路德金有一個夢想,奧巴馬也有一個夢想,不管他們用了什麼方法手段讓自己繼續延續夢想,我們都不由自主的感受到從美國之聲中傳達出的「民主之音」,願這樣一位黑人總統能又一次讓自由之聲響徹美洲大地。
歡迎光臨 倍可親 (https://big5.backch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