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標題: 紐約時報: 前妻李丹宇眼裡的薄熙來(圖) [列印本頁]

作者: 大千世界    時間: 2012-10-28 08:59
標題: 紐約時報: 前妻李丹宇眼裡的薄熙來(圖)
本帖最後由 大千世界 於 2012-10-28 09:45 編輯

黃安偉,  DAVID BARBOZA 聯合報道2012年10月08日

轉貼者註:這是紐約時報的另一篇文章。也許能作為大家觀看紐時時的參考。李丹宇的父親李雪峰曾是華北局第一書記,及文革初期的北京市委書記。李丹宇比谷開來整整大了9歲。

  

  薄熙來和李丹宇早年的合影,日期不詳。他們在文化大革命末期(1975年)相戀。

北京——在失勢前幾個月,薄熙來曾要求他第一任妻子的哥哥前往中國西南部大城市重慶,到某座政府大院去與他會面。

時任重慶市委書記的薄熙來指著一疊材料說,他拿到了一些法醫鑒定報告,可以證明有人一直在試圖毒害他的第二任妻子谷開來。之後,他要求對方走進院子、關掉手機。薄熙來說,他懷疑投毒的幕後主使是他和前妻的兒子李望知(英文名為Brendan Li)。李望知畢業於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目前在北京從事金融行業。

「這是真的嗎?」薄熙來問。看到妻兄堅稱這種擔心純屬無稽之談,薄熙來似乎放了心。

在近期的兩次採訪中,薄熙來的前妻、62歲的李丹宇講述了上述故事。之前那件政治醜聞轟動全國,還擾亂了中共十年一次的領導人換屆,添上這樣的情節之後,看起來就更像一出莎士比亞戲劇了。

薄熙來的浮沉已經表明,中國政客的起落不僅與政治鬥爭相關,還會受到家庭內訌的影響。

在王朝時代,宮廷變故通常都是由皇室內部的迫害妄想和相互嫉妒引起的。從中國第一位帝王秦始皇到慈禧太后,再到毛澤東,中國的統治者往往會懷疑有人要謀害自己或自己的近親,總是在尋找躲在暗處的刺客。當今的紅色貴族家庭,特別是那些角逐領袖寶座的人,也會產生類似的恐懼。

倒台之前,薄熙來一直被認為是今秋權力交接中某個最高職位的熱門人選。但他在今年春季遭到拘押,這樣的希望隨之化為泡影。

今年9月28日,中共宣布,63歲的薄熙來已被開除黨籍,並將可能面臨一系列刑事指控。此前,53歲的谷開來已因殺害英國生意夥伴尼爾·海伍德而被定罪;官方稱,谷開來承認於去年11月投毒殺害了海伍德,因為她認為海伍德對她的兒子造成了威脅。這樣的說法可稱是早期那些疑心病的一個新變態。

接受《紐約時報》採訪時,李丹宇詳細講述了她與薄熙來的婚姻,讓人們對這個革命領袖後代的早期生活和思想有了難得的了解。這也是李丹宇首次接受新聞機構的採訪。按照她的描述,薄熙來是一個執迷共產主義的理想主義者。

她說,「當時我們相信,必須把其他地方的人民從資本主義的地獄中拯救出來。」

李丹宇也是一名人稱「太子黨」的共產黨官員後代。她說,雖然自己和谷開來長期不和,自己的兒子李望知卻從未有過殺害谷開來的圖謀。

另一名家庭成員確認,李丹宇的哥哥曾和薄熙來見面,並且聽薄熙來講到了所謂的陰謀。這名家庭成員也堅稱李望知是無辜的。李望知和他的舅舅都拒絕對此發表評論,薄熙來和谷開來則仍然在押。

雖然沒有證據,李丹宇仍然懷疑,首先指責她兒子意圖謀殺的是谷開來,而那些所謂的法醫證據則有可能是王立軍炮製的。這位前公安局長已因幫助掩蓋海伍德謀殺案而被判刑。李丹宇表示,她擔心谷開來想把李望知送進監獄,或是以其他方式傷害李望知。

李丹宇說,「谷開來確實有這麼偏執。」說到薄熙來的時候,她表示,他「生性善良,因此不願相信這些證據。」

李丹宇的言語之中洋溢著對兩人浪漫情史的懷念之情。在文化大革命已近尾聲的1975年,兩人相戀,情史由是發端。李丹宇表示,1981年痛苦分手之後,兩人沒有保持聯繫。

錯綜複雜的家族關係網反映了中國「紅色貴族」圈子的封閉本性。李丹宇的哥哥李小雪娶了谷開來的姐姐,後者的父親是一位將軍。

薄熙來在重慶約見的正是李小雪。會見的時間是去年10月,就在海伍德遇害幾周之前。

與谷開來有合作關係的律師李肖霖在接受電話採訪時說,谷開來和她的家人認為,之前的幾年中,一直有人用某種重金屬物質毒害她。李肖霖和李丹宇沒有親屬關係。

李肖霖說,他不知道谷開來的指控對象是誰。他表示,8月出庭受審時,谷開來的雙手明顯在發抖,這就是中毒造成的。他還說,谷開來甚至接受了醫生的建議,開始通過編織衣物來恢復對手部肌肉的控制。

與薄家關係密切的幾位人士表示,他們聽說過谷開來遭人毒害的事情,而最近幾年,薄家的疑心病發展到了極其嚴重的地步。但薄家的三名友人表示,他們不相信谷開來捏造證據陷害李望知。他們說,李丹宇長期怨恨谷開來,還多次對薄熙來和谷開來進行私人攻擊,目的是敗壞他們的名聲。這三名友人都要求匿名。

李丹宇和薄熙來都出身於精英家庭,兩家是世交。兩人的愛情故事始於1975年。薄熙來的父親在文化大革命遭到清洗,他自己也坐了幾年牢,當時剛剛獲得釋放,在一家工廠工作。

李丹宇當時是一名軍醫,她的家庭也在文革中遭受了打壓。「他那時經常閱讀馬克思(Marx)列寧(Lenin)選集,」李丹宇說。「是一個樸實、上進的青年。」

由於工作的原因,兩人居住在不同的城市。他們每三天就給對方寫一封信,薄熙來還在一首詩的末尾同時表達了自己的政治熱情和浪漫情懷:

擎戰旗,

更笑望丹宇,

奮力向前。

「丹宇」意為「紅色的宇宙」。兩人於1976年9月結婚, 次年生下兒子李望知。

後來,薄熙來去北京大學讀書。李丹宇說,當時他從圖書館借來了英文圖書,爭取每天讀8頁。薄熙來告訴她,「中國總有一天會向世界敞開大門,所以我們需要學習。」

薄熙來的父親當上副總理之後,兩人搬進了北京的領導人住地中南海。李丹宇表示,儘管如此,當時的薄熙來並不期望加入中南海那些人的行列。薄熙來從歷史專業轉到了新聞專業。

1981年6月20日,李望知4歲生日當天,兩人關係開始破裂。薄熙來提出離婚,李丹宇覺得非常吃驚。她說,「當時他很傷心,邊哭邊抱緊我和兒子。」那天晚上,薄熙來告訴她,「我對你已經沒有感覺了。」

李丹宇搬出了中南海,但卻不同意離婚。兩人最後對簿公堂。1984年,法院判定兩人離婚。谷開來在一本書中寫道,1984年,她和薄熙來在大連相識。但李丹宇表示,很有可能,兩人在北京大學讀書期間就已經開始秘密交往,當時薄熙來還沒離婚。

為了避免離婚,李丹宇告訴相關官員,谷開來破壞了她的婚姻。李丹宇在採訪中表示,身為律師的谷開來曾經威脅她,如果她堅持不離婚,就要採取法律手段。

李丹宇表示,在接到《紐約時報》的採訪請求后,她「終於鼓足了勇氣,可以講述我的故事」。如今,她和兒子都在等待共產黨對薄熙來的最終判決。

「最初的幾年,我們擁有純真的愛情,」她說,「即便他30年都沒來看過我,我還是忘掉了那些不愉快的事情,只記得那些美好的光陰。人不能生活在仇恨里。」

黃安偉(Edward Wong)是《紐約時報》駐京記者。Mia Li、Xu Yan、Amy Qin對本文有研究貢獻。

翻譯:許欣、柳沉



作者: 小康人家    時間: 2012-10-28 21:46
本帖最後由 小康人家 於 2012-10-29 02:54 編輯
接受《紐約時報》採訪時,李丹宇詳細講述了她與薄熙來的婚姻,讓人們對這個革命領袖後代的早期生活和思想有了難得的了解。這也是李丹宇首次接受新聞機構的採訪。按照她的描述,薄熙來是一個執迷共產主義的理想主義者



本文顯然是讚揚薄熙來的。奧巴馬的總統就任演說可是明確講「一手打法西斯主義,一手打共產主義的。」
作者: fred_yu_job    時間: 2012-10-29 01:40
難以理解的是:紐約時報為什麼趟中國這個渾水?

北京有句土話,叫做「無利不起早」。

在用現在時髦的話說:「元芳,你怎麼看?」 ---- 「此事必有蹊蹺!
作者: 裘世石    時間: 2012-10-29 08:49
fred_yu_job 發表於 2012-10-29 01:40
難以理解的是:紐約時報為什麼趟中國這個渾水?

北京有句土話,叫做「無利不起早」。

經典!
作者: 小辣辣    時間: 2012-10-30 06:23
fred_yu_job 發表於 2012-10-29 01:40
難以理解的是:紐約時報為什麼趟中國這個渾水?

北京有句土話,叫做「無利不起早」。

從薄瓜瓜選擇紐約時報來否認他擁有紅色法拉利以來,  紐約時報的屁股好像一直坐在薄家.
作者: fred_yu_job    時間: 2012-10-30 07:25
小辣辣 發表於 2012-10-29 17:23
從薄瓜瓜選擇紐約時報來否認他擁有紅色法拉利以來,  紐約時報的屁股好像一直坐在薄家. ...


錢,很多的錢。。。

可是,這也太簡單了吧?
作者: 大千世界    時間: 2012-10-30 07:41
fred_yu_job 發表於 2012-10-30 07:25
錢,很多的錢。。。

可是,這也太簡單了吧?

當然另有目的,其實是採用了文革手法,支一派,打一派,挑動群眾斗群眾。達到搞垮中國的最終目的。
作者: fred_yu_job    時間: 2012-10-30 07:43
大千世界 發表於 2012-10-29 18:41
當然另有目的,其實是採用了文革手法,支一派,打一派,挑動群眾斗群眾。達到搞垮中國的最終目的。 ...


真的想知道紐約時報和共和黨的關係;和奧巴馬、柯林頓的關係。。。




歡迎光臨 倍可親 (https://big5.backch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