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在博客公開了我和孩子的英文書信通訊記錄后,一些國內的讀者不禁大吃一驚。
你去美國這麼多年了,怎麼還說good good study and day day up 這樣的中國式英語
呢?你這英語也太差勁了吧。
沒出國前,我就知道「好好學習,天天向上」並不是good good study and day day up
。我之所以在信中和在美國出生的孩子提這個,這是明顯的玩笑話。中國人不挺幽默的
嘛,這麼明顯的玩笑,怎麼會看不出來呢?我用中國式英語幽了一默,我的孩子倒是高
高興興地買賬了,旁觀者卻拿起了放大鏡。我這人膽兒特小,一旦被網中人用放大鏡監
督,我的心就會咚咚咚咚跳個不停。不是激動,是緊張的。
簡單舉個例子,說說中國式英語的複雜和厲害吧。在國內時,我學過「到達什麼什麼地
方」的句型。我的幾位英文老師多次語重心長地教育我,如果你到了小地方,要用
arrive at,如果你到了大地方, 要用arrive in. 注意啊,at和in 是不一樣的。等我
到了美國之後,想用這個句型表達「我到了美國」的時候,美國人卻面面相覷,他們根
本就不知道我在說什麼,還差點兒把我誤會成火星人。
我胡思亂想了很長時間,也沒搞懂中式英語和美國英語的巨大差距到底來自何方。或許
這種說法是書面語?或許這種說法是美國十八世紀的口語常用表達法?反正在今天的美
國,這個句型我基本沒聽到過。如果想表達誰誰誰到家了,美國人特別懶,他們根本不
會考慮該用arrive in 還是arrive at,只用三個字,回家的感覺便意猶未盡了: I am
home(我回來了), Dad is home( 爸爸到家了), Mom is home( 媽媽到家了)。
在中國時,我的英文老師反反覆復告訴我們,home 是副詞,house才是名詞。按照中國
式的語法教育,I am home 是錯誤的。而這個錯誤,美國人卻天天嘮叨個沒完。美國人
犯了如此大的語法錯誤,我和誰講理去?其實咱就是一凡人,又不是什麼語言大師,咬
文嚼字有什麼必要呢。入鄉隨俗,忘了語法,忘了句型,才是硬道理。
呵呵,知道這個。。。 您來美六十年了!!!好長一段歲月,一定有很多故事。作者: 來美六十年 時間: 2013-8-4 01:59
故事太多了!!!!!!!作者: 魔之右手 時間: 2013-8-8 21:34
呵呵,引以為戒。作者: Upasaka 時間: 2013-9-6 02:58
口語、俚語、習慣用語是不能化在標準英文中的。有些slangs在美國的正規英文教育或考試中是錯的。
另外I am home並不算錯,home 可以是名詞、動詞、甚至副詞如 home cooking; home furnishings. home care for the elderly。作者: 雨軒閣 時間: 2013-9-9 14:23
講的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