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標題: 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之間有差別么? [列印本頁]

作者: 圓宇妙心    時間: 2012-5-18 10:03
標題: 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之間有差別么?
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之間有差別么?

看過因緣相應的經文才忽然明白緣起法則的奧妙。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當為汝等說法,初、中、后善,善義、善味,純一滿凈,梵行清白,所謂第一義空經。諦聽,善思,當為汝說。云何為第一義空經?諸比丘!眼生時無有來處,滅時無有去處。如是眼,不實而生,生已盡滅,有業報而無作者,此陰滅已,異陰相續,除俗數法。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說,除俗數法。俗數法者,謂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如無明緣行,行緣識,廣說乃至純大苦聚集起。又復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無明滅故行滅,行滅故識滅,如是廣說乃至純大苦聚滅。比丘!是名第一義空法經。」《雜阿含(三三五)經

南傳經文對照:
:
135     『迦旃延!此世間多依二[邊],或有,或無。迦旃延!若以正慧如實觀世間之
    集者,於世間不生無見。迦旃延!若以正慧如實觀世間之滅者,於世間不生有見。
    迦旃延!此世間多為近倚、取著、現貪所縛。然而不接近、此近倚、取著、意之攝
    受、現貪、隨眠3則不取著。則不攝受『我體』,現生者則苦生、現滅者則苦滅、不
    疑惑、不猶豫、無其他緣而智生。迦旃延!如是為正見。
    一七  迦旃延![一切是有]者,此是一邊:[一切是無]者,此是一邊。迦旃延!
    如來離此二邊,依中而說法。謂:緣無明而有行,緣行而有識,……乃至……如是
    而有此一切苦蘊之集。然而,無餘離滅無明,則行滅……乃至……如是而有此一切
    苦蘊之滅。』』    一八  『友阿難!如是具壽為同梵行者,欲哀愍、利益、所說教導、教誡者,我亦聞
    具壽阿難之說法,而現觀於法。』

作者: 圓宇妙心    時間: 2012-12-3 16:03
見緣起即為見佛
作者: metrotown    時間: 2012-12-4 14:08
從空間來說緣起,此有故彼有;
從時間來說緣起,此生故彼生。
緣起為從因說起,
緣生為從果說生。
作者: 圓宇妙心    時間: 2012-12-5 22:43
metrotown 發表於 2012-12-4 14:08
從空間來說緣起,此有故彼有;
從時間來說緣起,此生故彼生。
緣起為從因說起,

什麼啊,亂七八糟的!緣起法被割裂成了什麼?!世間,空間。。一切有為法不都是符合緣起法則嗎?!緣生為從果說生?看來你真是不了解緣起法則。

作者: 圓宇妙心    時間: 2012-12-5 22:46
看看佛經是如何說的吧

【雜阿含經】第296經 (第12卷)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當說因緣法及緣生法云何為因緣法。謂此有故彼有。謂緣無明行。緣行識。乃至如是如是純大苦聚集

云何緣生法。謂無明.行。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彼如來自所覺知。成等正覺。為人演說。開示顯發。謂緣無明有行。乃至緣生有老死。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彼如來自覺知。成等正覺。為人演說。開示顯發。謂緣生故。有老.病.死.憂.悲.惱苦。此等諸法。法住.法空.法如.法爾。法不離如。法不異如。審諦真實.不顛倒。如是隨順緣起。是名緣生法。謂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處.觸.受.愛.取.有.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是名緣生法

多聞聖弟子於此因緣法.緣生法正知善見。不求前際。言。我過去世若有.若無。我過去世何等類。我過去世何如。不求后際。我於當來世為有.為無。云何類。何如。內不猶豫。此是何等。云何有此為前。誰終當云何之。此眾生從何來。於此沒當何之。若沙門.婆羅門起凡俗見所系。謂說我見所系.說眾生見所系.說壽命見所系.忌諱吉慶見所系。爾時悉斷.悉知。斷其根本。如截多羅樹頭。於未來世。成不生法。是名多聞聖弟子於因緣法.緣生法如實正知。善見.善覺.善修.善入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二九六、因緣經:本經敘述緣生之法,則如來之降世與否,都常住法爾。


像如是的經教,乃結集者的我們,都同樣的聽過的: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於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
那時,世尊告訴諸比丘們說:「我現在當說因緣法,以及緣生之法。甚麼叫做因緣之法呢?所謂此有故,彼有,所謂緣於無明,而有行,緣於行,而有識…乃至像如是,而有如是的純大苦聚之彙集。
甚麼叫做緣生之法呢?所謂無明、行是。不論是佛陀出現在世間,
或佛未出現在世,此法都是常住,都是法住法界。那位如來自己有所覺知,而成就等正覺,而為人演說,開示顯發此義。所謂緣於無明,而有行。…乃至緣於生,而有了老死。不論是佛陀出現在世間,或未出現在世間,此法都是常住,都是法住法界。那位如來自己覺知,而成就等正覺,而為人演說,開示顯發此義。所謂緣於有生之故,而會有了生老病死憂悲惱苦。這些諸法,乃為法住、法空(法的定性)、法如、法爾的。法乃不離於如,法乃不異於如,為審諦真實,並不顛倒的。都像如是的隨順緣而起,這名叫做緣生之法。所謂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處、觸、受、愛、取、有、生、老、病、死、憂、悲、惱、苦,就名叫做緣生之法。
多聞的聖弟子,對於此因緣之法,以及緣生之法,能正知善見,不追求前際(宿世)之事,不會說:『我的過去世,或者為有?或者為無?我的過去世是何等之類?我的過去世是如何如何?』也不求后際(未來世),不會說:『我在於當來之世為有?為無?會為是甚麼類?會變成如何?』對於內(現在世),並不會猶預,不會說:『這是和甚麼相等類?為甚麼有此?為從前,會有甚麼人終會當它如之何呢?此眾生到底是從何而來的?在此沒亡后,當會去那裡呢?』如果沙門、婆羅門,起凡俗之見,而被系著的話,則為他們說:『被我見所系,被眾生見所系,被壽命見所系,被忌諱吉慶見所系。』那時,就能因之而悉斷、悉知。會斷其根本,有如截斷多羅樹頭那樣,在於未來世,會完成不生之法。這名叫做多聞的聖弟子,對於因緣法、緣生法,已如實而正知,而善見,而善覺,而善修,而善入」。
佛說此經后,諸比丘們,聽佛所說,歡喜奉行!




[二〇] 第十 緣
一 [爾時,世尊]住舍衛城。
二 世尊曰:『諸比丘!我為汝等說緣起及緣生之法,汝等諦聽,當善思念,我則為說』。
彼諸比丘奉答世尊曰:『大德!唯然。』世尊曰:
三 『諸比丘!何為緣起耶?諸比丘!緣生而有老死。如來出世,或如來不出世,此事之決定、法定性、法已確立,即是相依性。如來證於此,知於此。證於此、知於此,而予以教示宣布,詳說、開顯,分別以明示,然而即謂:『汝等,且看!』
四 諸比丘!緣生而有老死。諸比丘!緣有而有生。諸比丘!緣取而有有。諸比丘!緣愛而有取。諸比丘!緣受而有愛。諸比丘!緣觸而有受。諸比丘!緣六處而有觸。諸比丘!緣名色而有六處。諸比丘!緣識而有名色。諸比丘!緣行而有識。諸比丘!緣無明而有行。如來出世、或不出世,此事之決定、法定性、法已確立,即相依性。如來證知。此已證知而予以教示宣布,詳說、開顯、分別以明示,然而即謂『汝等,且看!』
五 諸比丘!緣無明而有行。諸比丘!於此有如不虛妄性、不異如性、相依性者,諸比丘!此謂之緣起。
六 諸比丘!何為緣生之法耶?諸比丘!老死是無常、有為、緣生、滅盡之法,敗壞之法,離貪之法,減法。
七 諸比丘!生是無常、有為、緣生、滅盡之法、敗壞之法、離貪之法、滅法。
八 諸比丘!有是無常、有為、緣生、滅盡之法、敗壞之法、離貪之法、滅法。
九~一六 諸比丘!取為……諸比丘!愛為……諸比丘!受為……諸比丘!觸是……諸比丘!六處是……諸比丘!名色是……諸比丘!識是……諸比丘!行是
一七 諸比丘!無明是無常、有為、緣生、滅盡之法、離貪之法、滅法。諸比丘!此等謂之緣生法。
一八 諸比丘!聖弟子對此緣起及緣生之法,以正慧如實善見故,彼憶起宿世,即:『我於過去世有耶?我於過去世無耶?何故於過去世有耶?於過去如何有耶?於過去世如何有耶?如何而有耶?』
一九 [彼聖弟子,]馳思未來:即:『我於未來世有耶?於未來世無耶?何故於未來世有耶?如何於未來世有耶?我於未來世何有?如何而有之耶?』
二〇 [又聖弟子],於今之現世就已有惑。即:『有我耶?無我耶?何故有我耶?如何有我耶?此眾生來自何處耶?彼將赴何處耶?』不知其理。
二一 所以者何?諸比丘!聖弟子如實對此緣起及此等緣生之法,以正慧善見故。』
此頌曰:
食與破群那 沙門婆羅門
迦旃延法說 支羅玷牟留
對愚之賢者 第十則為緣


第三 十力品


--------------------------------------------------------------------------------

作者: metrotown    時間: 2012-12-6 02:56
圓宇妙心 發表於 2012-12-5 06:46
看看佛經是如何說的吧

【雜阿含經】第296經 (第12卷)

我觀察你很久了,你引經據典的功夫不錯。

但只要你不開口說自己的話,你引的都是佛經佛語。但只要你開口說自己話的時候,你的話里就充滿傲慢,甚至是驕橫。你在這裡撒野已經很久了,你引這個經,引那個文,都只是想證明你自己很高明,佛經也都只是在為你背書了。你的所作所為,固然是讓菩提樹下熱鬧了不少,但卻也讓此地少了一片清涼。

不要以為版主慈悲,就可以為所欲為了。


作者: Djogchen    時間: 2012-12-6 04:01
你的題目完全是斷章取義,

原文是「(1)此有故彼有,(2)此生故彼生(3)此無故彼無,(4)此滅故彼滅。」意
思是宇宙間一切事物,都沒有絕對存在,都是以相對的依存關係而存在。這種依存
關係有同時的異時的兩種,異時的依存關係,就是『此生故彼生,此滅故彼滅。』
此是因而彼是果。同時的依存關係,就是『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此是主而
彼是從。前者是指縱的時間,後者是指橫的空間。因此,所謂宇宙,在時間上說,
是因果相續,因前復有因,因因無始;果后復有果,果果無終。在空間上說,是主
從相聯,主旁復有主;沒有絕對的中心;從旁復有從,沒有絕對的邊際。以這種繼
續不斷的因果,和重重牽引的主從關係,而構織成這個互相依存,繁雜萬端的世界。
  但不論是異時的因果關係,或同時的主從關係,其根本條件,皆不出五蘊。由五
蘊因緣和合,而構成山河大地和有情眾生的器世間與有情世間。  但是,五蘊世間,
森羅萬象,生滅變異,剎那不住;在這萬法生滅變異的過程中,究竟有沒有一個規
律或法則呢?有的,這法則,就是佛法上的『萬有因果律』。萬法皆空,因果不空,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是千經所指,萬古不變的真理

你只斷章了紅色的部分,卻忽略了綠色的部分,所以你引述的經典只是「說一切有
部」所解的一部分。請你留原文的意義是要說明兩點:--

(1)   1和3,2和4,是一個相對的關係

(2),「此」和「彼」是一個因果關係
作者: 圓宇妙心    時間: 2012-12-6 11:03
本帖最後由 圓宇妙心 於 2012-12-6 11:06 編輯
metrotown 發表於 2012-12-6 02:56
我觀察你很久了,你引經據典的功夫不錯。

但只要你不開口說自己的話,你引的都是佛經佛語。但只要你開口 ...


不要搞誅心之論!明明錯的一塌糊塗,還在誹謗別人!錯就是錯,對就是對,符合三法印的就是佛法,任何人的知見都要以佛經為依據,難道您的見解比佛經還高明?!可以使人清涼?!什麼邏輯啊,為什麼引用佛經都讓您不高興啊?!
作者: 圓宇妙心    時間: 2012-12-6 11:21
Djogchen 發表於 2012-12-6 04:01
你的題目完全是斷章取義,

原文是「(1)此有故彼有,(2)此生故彼生,(3)此無故彼無,(4)此滅故彼滅。」意

上面的經文是關於緣起法則的一個思考問題,引用的是第一義空經的南北傳對照經文。表達是一個道理。


 引用:在《阿含經》中,有一經名為《第一義空經》,其中佛陀說:「云何為第一義空經?諸比丘!眼生時無有來處,滅時無有去處。如是眼,不實而生,生已盡滅,有業報而無作者,此陰滅已,異陰相續,除俗數法。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說,除俗數法。俗數法者,謂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如無明緣行,行緣識,廣說乃至純大苦聚集起。又復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無明滅故行滅,行滅故識滅,如是廣說乃至純大苦聚滅。比丘!是名第一義空法經。」
  此段經文前部分講的是異時因果的苦諦,即世間任何具體的物質與精神現象,如眼、耳、鼻、舌、身、意等諸陰,皆是「此陰滅已,異陰相續」——此無故彼有、此滅故彼生的,一切既是無常生滅的,又都是相續不絕的,都是苦法。「凡盛必有衰,以衰為究竟。」(《阿含經》)而於此諸法生滅之中,一切都是業力所致,既沒有一個實有的「神」、「我」、「靈」有來有去,也沒有一個實有的「神」、「我」、「靈」或「作者」主宰生滅,即所謂的一切現象皆「無我」,此是「空」的含義之一,即俗諦的空義。

  此段經文後半部分講的是俱時因果的集諦與滅諦,即世間的一切隨著無明的生而生,隨著無明的滅而滅——此有故彼有、此滅故彼滅。無明滅,則一切物質與精神現象乃至諸苦隨之而滅,即是無形無相、不生不滅的涅槃境界。於涅槃境界中,離一切相,超越因果法,既無緣起法,也無四聖諦,正如《心經》所說:「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究竟涅槃。」這種涅槃的「無我」,是「空」的另一含義,即真諦的空義,又叫第一義空。其中,「俗數」中的「俗」與「數」,二者含義相同,都是指世間一切物質與精神現象,比如,「能知諸受已,現法盡諸漏,依慧而命終,涅槃不墮數。」(《阿含經》)俗數法,就是關於世間一切物質與精神現象如何俱時生起與完全滅盡的法則。

  佛陀所說的緣起法及四聖諦,常住現象界——世間,永無壞滅。「王所乘寶車,終歸有朽壞,此身亦復然,遷移會歸老。唯如來正法,無有衰老相,稟斯正法者,永到安隱處。」「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彼如來自所覺知。成等正覺。為人演說。開示顯發。」(《阿含經》)即使是「末法時期」,也不是「法不行了」,而是人們都去追逐如恆河沙數般的「主佛」、「無上師」之類的邪師,都不能依法而行了。

  什麼時候佛陀所講的緣起法則才會壞滅失效呢?只有見到緣起法則,才能離開一切物質或精神的現象界,到達無形無相的涅槃彼岸。於超越緣起法的涅槃境界中,超越了一切時間、空間和因果法則,不生不滅。唯有不變的,才是絕對和真實的,所以,只有拋開相對的生滅現象,才能見到絕對與真實。所謂的絕對,絕,就是滅絕、斷絕;對,就是對立、對待、相對。就如愛因斯坦所說:「空間、時間和物質,是人類認識的錯覺。」物理學家維韋卡南達也有類似說法:「時間、空間和因果律就像玻璃一樣,透過它們可以看見『絕對』……在『絕對』中既沒有時間和空間,也沒有因果律。」(《物理學之「道」》)


作者: 圓宇妙心    時間: 2012-12-6 11:23
Djogchen 發表於 2012-12-6 04:01
你的題目完全是斷章取義,

原文是「(1)此有故彼有,(2)此生故彼生,(3)此無故彼無,(4)此滅故彼滅。」意


關於萬法皆空,因果不空的錯謬

凈空邪師編造經文「萬法皆空,因果不空」
  凈空邪師說:「佛在經上說得好,萬法皆空,因果不空」
  緣起法即因果法,緣起法必自性空,所謂「空」是指空無自性,即諸法無我。
  請問,因是緣起的,沒有常恆不變的因存在,所以因是空的;果是緣起的,沒有常恆不變的果存在,所以果是空的;因果相續,其中沒有一個常恆住、不變異的自我,所以因果是空的。那麼,怎麼理解凈空邪師所說的「因果不空」呢?
  凈空邪師還說:「萬法皆空,因果不空。因果也是屬於萬法之一」。
  請教:萬法除因果法這一法之外,另九千九百九十九法如果不是因果法,凈空邪師指的又是些什麼法呢?


作者: 圓宇妙心    時間: 2012-12-6 11:34
Djogchen 發表於 2012-12-6 04:01
你的題目完全是斷章取義,

原文是「(1)此有故彼有,(2)此生故彼生,(3)此無故彼無,(4)此滅故彼滅。」意

這個標題其實蘊藏著一個深意,也就是十二緣起是俱生俱滅的。詳細請參看阿含經中關於緣起的經文。
作者: Djogchen    時間: 2012-12-6 20:42
本帖最後由 Djogchen 於 2012-12-6 08:10 編輯
圓宇妙心 發表於 2012-12-5 22:23
關於萬法皆空,因果不空的錯謬

凈空邪師編造經文「萬法皆空,因果不空」


有關」萬法皆空「因果不空」我個人的觀點是:---

在巴利論藏里把究竟法分為---心法,心所法,色法,和涅槃,「「因果不空」只能
軌跡於前三者,所以」生滅和有無「都是前三者,這個不可以成為一個真理,只可
以說一個定律,因為它只規範於三界之內,凈空法師所講的」修慧不修福,羅漢托
空缽「只是指羅漢修成之前一世所作的業。

而有關」業「的定律,巴利論藏里是把它列為」非心路程「,所以才有」萬法皆空,
因果不空「的定律。
作者: 發菩提心    時間: 2012-12-6 21:35
本帖最後由 發菩提心 於 2012-12-6 21:37 編輯

」萬法皆空,因果不空「前者是從勝義諦角度講,後者是從世俗諦角度講。達摩傳中有個故事,達摩到中國時,有位高僧說什麼都是空的,萬法皆空。給達摩敲了一下頭,問他疼不疼。罪性本空,有罪,說明有因果,但其性是空的,那是從勝義諦,聖人境界。佛陀時期,很多已經證得空性的聖人也一樣有宿世的果報,但這個果報並沒有影響他們的心,就是說他們的心不動,對他們來說,萬法皆空,沒有這件事在他們心中,沒這件事的分別。但在我們看來,這件事在我們心中,我們分別出這件事,我們的心動了。因果不空。
如果沒有理解佛經都是從不同角度講,是相對的,那麼會看到處處是矛盾,不懂的人就會說是錯的。所以才有佛理一說便已錯。所以達摩在印證他的弟子時,二祖一句話不說,拜了三拜,達摩說他得到了他的真傳。
我知道這句話說出來,又有人要造口業了。有意思。
作者: -ND-    時間: 2012-12-7 00:58
發菩提心 發表於 2012-12-6 21:35
」萬法皆空,因果不空「前者是從勝義諦角度講,後者是從世俗諦角度講。達摩傳中有個故事,達摩到中國時,有 ...

你自己上午說的話,下午你還記得么?
作者: 圓宇妙心    時間: 2012-12-7 10:10
Djogchen 發表於 2012-12-6 20:42
有關」萬法皆空「因果不空」我個人的觀點是:---

在巴利論藏里把究竟法分為---心法,心所法,色法,和涅 ...

1.請將所謂的阿毗達摩擱置吧,錯謬頗多,不能指導修行的,系偽造,而且出處就有明顯的錯誤。
2「.修慧不修福,羅漢托空缽本身就是對阿羅漢的誹謗,修慧就是修福,哪有不修福的阿羅漢?!關於這個問題的探討,在天鑒論壇有專輯,歡迎賢友去看。

3.「萬法皆空,因果不空」的錯謬在上貼中已經說明了,恕不重複了
作者: 圓宇妙心    時間: 2012-12-7 10:16
發菩提心 發表於 2012-12-6 21:35
」萬法皆空,因果不空「前者是從勝義諦角度講,後者是從世俗諦角度講。達摩傳中有個故事,達摩到中國時,有 ...

關於「萬法皆空,因果不空」是很明顯的邪教案,在下已經下上貼中說明了

看不懂凈空邪師編造經文「萬法皆空,因果不空」

  凈空邪師說:「佛在經上說得好,萬法皆空,因果不空」
  緣起法即因果法,緣起法必自性空,所謂「空」是指空無自性,即諸法無我。  請問,因是緣起的,沒有常恆不變的因存在,所以因是空的;果是緣起的,沒有常恆不變的果存在,所以果是空的;因果相續,其中沒有一個常恆住、不變異的自我,所以因果是空的。那麼,怎麼理解凈空邪師所說的「因果不空」呢?
  凈空邪師還說:「萬法皆空,因果不空。因果也是屬於萬法之一」。
  請教:萬法除因果法這一法之外,另九千九百九十九法如果不是因果法,凈空邪師指的又是些什麼法呢?

作者: 圓宇妙心    時間: 2012-12-7 10:17
-ND- 發表於 2012-12-7 00:58
你自己上午說的話,下午你還記得么?

緣生緣滅,有業力而無作者,並不是說沒有因果的存在,而是自性空,否則就沒有解脫的可能了
作者: Djogchen    時間: 2012-12-8 08:19
圓宇妙心 發表於 2012-12-6 21:10
1.請將所謂的阿毗達摩擱置吧,錯謬頗多,不能指導修行的,系偽造,而且出處就有明顯的錯誤。
2「.修慧不 ...

現在回答你的三個問題:--

(1)  你讀你自己認為是「原汁原味」的經藏那就是完全是正法,你不讀的巴利論藏
你就認為是偽法,這是甚麼邏輯?

(2),無論修慧或者是修福,為何要要別人去你所謂的「天鑒網」去看你所謂的「正
法」,而人家的「安詳禪」你又套上別人「相似佛法」的莫須有?

(3) 因果無論「空」或「不空」,個人做了都要自受
作者: Djogchen    時間: 2012-12-8 08:21
圓宇妙心 發表於 2012-12-6 21:10
1.請將所謂的阿毗達摩擱置吧,錯謬頗多,不能指導修行的,系偽造,而且出處就有明顯的錯誤。
2「.修慧不 ...

現在回答你的三個問題:--

(1)  你讀你自己認為是「原汁原味」的經藏那就是完全是正法,你不讀的巴利論藏
你就認為是偽法,這是甚麼邏輯?

(2),無論修慧或者是修福,為何要要別人去你所謂的「天鑒網」去看你所謂的「正
法」,而人家的「安詳禪」你又套上別人「相似佛法」的莫須有?

(3) 因果無論「空」或「不空」,個人做了都要自受
作者: Djogchen    時間: 2012-12-8 08:26
本帖最後由 Djogchen 於 2012-12-7 19:35 編輯

現在回答你的三個問題:--

(1)  你讀你自己認為是「原汁原味」的經藏那就是完全是正法,你不讀的巴利論藏
你就認為是偽法,這是甚麼邏輯?

(2),無論修慧或者是修福,為何要要別人去你所謂的「天鑒網」去看你所謂的「正
法」,而人家的「安詳禪」你又套上別人「相似佛法」一頂"莫須有"的帽子?

(3) 因果無論「空」或「不空」,個人做了都要自受
作者: 圓宇妙心    時間: 2012-12-8 12:40
本帖最後由 圓宇妙心 於 2012-12-8 12:49 編輯
Djogchen 發表於 2012-12-8 08:19
現在回答你的三個問題:--

(1)  你讀你自己認為是「原汁原味」的經藏那就是完全是正法,你不讀的巴利論 ...


1.不是我認為的原汁原味,是南北傳公認

四部《阿含經》是海內僧俗四眾,無論南傳還是北傳,乃至三乘各宗共許、唯一公認為佛陀金口所說之最真實可信的真經,為佛陀諸上座大比丘眾、上首大弟子、耆舊長老核心僧團所護持、所傳播,是佛法的根基和核心。

2論畢竟是論,能和佛經相比嗎?佛陀說要依止論嗎?!更何況是偽論
關於阿毗達摩的錯誤已經在前面簡單回復了,暫不探討了

3.關於修慧不修福的探討,在天鑒論壇有詳細的內容,如果你不想知道也無所謂了

4.關於安詳禪,請問佛經有這個名詞嗎?!其中不泛錯謬的地方,在下已經依法指出了,修行是有次第的,任何的方便都將導致佛法的流變。

5.我在探討的是佛理,有因必有果,因是緣起的,果是否是緣起的?!上文已經詳述了,恕不探討了

作者: 發菩提心    時間: 2012-12-8 21:24
本帖最後由 發菩提心 於 2012-12-9 00:11 編輯
Djogchen 發表於 2012-12-8 08:21
現在回答你的三個問題:--

(1)  你讀你自己認為是「原汁原味」的經藏那就是完全是正法,你不讀的巴利論 ...


原來這位不圓也不妙的網友來之備受爭議的天鑒網。這就不奇怪她的所做所為以及可以猜到的動機了
作者: Djogchen    時間: 2012-12-9 00:54
發菩提心 發表於 2012-12-8 08:24
原來這位不圓也不妙的網友來之備受爭議的天鑒網。這就不奇怪她的所做所為以及可以猜到的動機了 ...

何止這般?看來非要把這「菩提樹下」演變成乾隆皇帝的文字獄,再遠一些就是秦始
皇的「焚書坑儒」不可
作者: Djogchen    時間: 2012-12-9 01:31
圓宇妙心 發表於 2012-12-7 23:40
1.不是我認為的原汁原味,是南北傳公認

四部《阿含經》是海內僧俗四眾,無論南傳還是北傳,乃至三乘各宗 ...

阿毗達摩論是由證得阿羅漢果的長老根據佛陀的「小部」而作出的論藏,你這位大德卻發掘出
它的偽處和錯誤,我真是要好好地崇拜你,,因為你的功夫已超越了阿羅漢>

你說「安詳禪」佛經里沒有,那麼你們「天鑒論壇」的悲智同學的」金剛能摧毀XXXXXX
「佛經又有記載嗎?
作者: 發菩提心    時間: 2012-12-9 02:07
佛經沒有記載飛機,不知道我們能不能坐飛機。。何況就我初淺的了解安詳禪的修法卻是佛經記載的。
作者: 圓宇妙心    時間: 2012-12-9 19:38
本帖最後由 圓宇妙心 於 2012-12-9 19:39 編輯
發菩提心 發表於 2012-12-8 21:24
原來這位不圓也不妙的網友來之備受爭議的天鑒網。這就不奇怪她的所做所為以及可以猜到的動機了 ...


來自哪裡重要嗎?!如果我說去看佛經,要深入經藏,你的思維會不會認為我來自經藏了啊??我說月亮上有人,你會不會認為我來自月球啊???推薦什麼就來自什麼啊??呵呵呵,太低級的邏輯錯誤了
作者: 圓宇妙心    時間: 2012-12-9 19:41
Djogchen 發表於 2012-12-9 00:54
何止這般?看來非要把這「菩提樹下」演變成乾隆皇帝的文字獄,再遠一些就是秦始
皇的「焚書坑儒」不可 ...

不要搞誅心之論,深入經藏吧,為何要自取其辱呢??

原始純正佛陀教法,實際內觀禪修。認識遠離末法流變,遠離無益言論,或共說法,或聖默然。
作者: 圓宇妙心    時間: 2012-12-9 19:44
發菩提心 發表於 2012-12-9 02:07
佛經沒有記載飛機,不知道我們能不能坐飛機。。何況就我初淺的了解安詳禪的修法卻是佛經記載的。 ...


佛法是出世間的,不要總用世俗的思維來想佛法的事情,那永遠也想不懂,你了解就說,否則就是i誹謗佛經!
作者: 圓宇妙心    時間: 2012-12-9 19:47
Djogchen 發表於 2012-12-9 01:31
阿毗達摩論是由證得阿羅漢果的長老根據佛陀的「小部」而作出的論藏,你這位大德卻發掘出
它的偽處和錯誤 ...


呵呵,真誠地告訴你,反倒被誹謗,這就是末法時期的眾生,你願意看什麼那是你的事情,我只針對邪見。至於悲智大德不是你能評論和相提並論的,止語吧
作者: 發菩提心    時間: 2012-12-9 23:48
圓宇妙心 發表於 2012-12-9 19:44
佛法是出世間的,不要總用世俗的思維來想佛法的事情,那永遠也想不懂,你了解就說,否則就是i誹謗佛經! ...

你是說佛法非關世間法,那就是只度聖人啦。
作者: Djogchen    時間: 2012-12-10 07:15
圓宇妙心 發表於 2012-12-9 06:41
不要搞誅心之論,深入經藏吧,為何要自取其辱呢??

原始純正佛陀教法,實際內觀禪修。認識遠離末法流變 ...

不是"搞誅心之論"

我說"文字獄"一點也不過份,你由開此到現在都叫人看四阿含,其它任何經典你就下意識惡意攻擊,這和秦王"焚書坑儒"有何分別?這個論壇不是你圓某獨自個人的,除非你買了它下來。
作者: 圓宇妙心    時間: 2012-12-10 10:15
發菩提心 發表於 2012-12-9 23:48
你是說佛法非關世間法,那就是只度聖人啦。


什麼理解力啊,我說「佛法是出世間的,不要總用世俗的思維來想佛法的事情,」到了你那裡就理解為「我說佛法非關世間法」??

看來你還是不了解什麼是世間,

請看佛經:
貪慾嗔恚蓋  睡眠掉悔疑
如此五種蓋  增長諸煩惱
此五覆世間  深著難可度
障蔽於眾生  令不見正道

若得七覺支  則能為照明
唯此真諦言  等正覺所說
念覺支為首  擇法正思惟
精進猗喜覺  三昧舍覺支
如此七覺支  牟尼之正道
隨順大仙人  脫生死怖畏



作者: 圓宇妙心    時間: 2012-12-10 10:31
本帖最後由 圓宇妙心 於 2012-12-10 10:34 編輯
Djogchen 發表於 2012-12-10 07:15
不是"搞誅心之論"

我說"文字獄"一點也不過份,你由開此到現在都叫人看四阿含,其它任何經典你就下意 ...


呵呵,不要用世俗的思維來想佛法的事情,我說了我只對正法負責。對事不對人。
邪見對人的危害巨大。有的人甚至家破人亡,青春耗費。更有人因此與正法無緣,枉費了寶貴的人身。
得人身者如指甲土,失人身者如大地。

我之所以勸告大家學習南北傳四部阿含,也是希望大家能早日解脫。一片良苦,希望大家能夠理解。或許用詞過於嚴厲,也是希望能當頭警醒,快速回歸佛陀正法律。

其實其實,於當今末法,若有人能依佛陀正法律修行,真修者證果也是很快的,唯一難的就是在末法中邪師橫行、邪說遍地,很難聽聞到純正的佛陀正法律,如果誰能夠在我們這個充滿誘惑、煩惱與充斥邪說的環境里,排除恆河沙數邪師的干擾與影響,有幸聽聞到佛陀純正的正法律並依教奉行,則於此娑婆世界修行一天,等於在正法時期或者他方佛世界修行百年,證果之快將遠遠超過正法時期,此種人也是極其難能可貴的,可謂第一希有。
作者: Djogchen    時間: 2012-12-19 05:32
剛果 發表於 2012-12-18 06:53
請問Djogchen君:異時的依存關係,就是『此生故彼生,此滅故彼滅。』

所謂異時,「此陰滅已,異陰相續」 ...


這位仁兄似乎把「時和空」,,因和果混淆了!
此生故彼生,此滅故彼滅----
這是色法中的」名法「是指時間

緣起法:緣起法基本上是解釋生死輪轉(vatta)的因緣結構,開顯維持生死輪轉及
令它從一世轉到另一世的諸緣。在註疏里,緣起被定義為:諸果同等地依靠諸緣的
聚合而生起(paccaya-samaggim paticca samam phalanam uppado)。這顯示了沒
有單獨的因能夠產生單獨的果,也沒有單獨的果能夠緣於單獨的因而生起。反之,
永遠都是一組的緣產生一組的果。在十二因緣里只有說及一法是另一法的緣,這麼
說是為了指出在一組緣當中最為主要的緣,以及指出它與一組果當中最為主要的果
之間的關係

生,住,異,滅都是從時間去計算,可以是一剎那,也可以從一世到另一世,只談
生,不談滅,那裡有一個相對的世間,

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
這就一如心經里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兩句又如何能把它拆開?
作者: 圓宇妙心    時間: 2013-12-7 11:40
見緣起即為見法。




歡迎光臨 倍可親 (https://big5.backch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