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職場等級制:微軟亞太總裁相當於中石化副局長

[複製鏈接]

1620

主題

2225

帖子

3335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33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田大力 發表於 2012-5-18 07:0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讀庫》的出版人張立憲說過一句經典的話:「人活在世,許多時間和精力都是用來跟別人比,最大的追求,最大的快感,就是『我有,而你沒有』,『你有,我比你還有』,諸如金錢、地位、學問、見識、面子、腦子、房子、大房子、性感、感性、手錶、項鏈、襪子、內褲,概莫能外。」


  而等級,則是攀比的一般等價物。你開的是賓士E300,我開的是賓士S600,萬一遇到一個不懂車的,搞不清楚兩者的價差,不是虧大發了嗎?所以最清楚明了的辦法莫若微軟員工的等級制:李開復剛進微軟時是15級,唐駿離開微軟時比李開復還低3級,諸如此類把攀比簡化為簡單的數學題,從而搞清楚彼此的相對地位。


  若是不同國界、不同體制的人相撞,又要把各自的等級體系進行「翻譯」,才能對號入座。有微軟員工這樣翻譯過微軟高管和中石化高管之間的級別關係:微軟的亞太區總裁,相當於海外部的副總裁,大致相當於中石化的副局級管理人員,而微軟大中國地區,隸屬亞太區,大中國總裁,比亞太區總裁低一級,相當於中石化的正處級幹部;而中國區總裁又要低半級, 相當於中石化的副處級幹部。無獨有偶,我遇到過一位中國的鎮長也試圖搞清楚我的級別。當我告訴他我供職於英國的《金融時報》時,見他不懂,便跟他說這是份很有名的報紙。他想了一下,問我:「你們報紙是什麼級別的呢?」。在他的思維邏輯里,有沒有名,並不能成為確立地位的因素,只有換算成和《人民日報》一樣的級別,他才能將我準確定位。


  級別高的人當然就有了很多特權。以台灣的綜藝電視界為例,如果是新人,偶爾上一次電視節目,會被主持人整得很慘:讓你表演能否吃得到自己的腳趾頭,讓你站在高台上回答問題,答不出來就會被推到下面的水池中去,出外景節目時會被要求吃油炸螞蚱,等等。當然,這些情節並不是為了整你,而是為了節目效果,為了收視率。但等級高的藝人可以拒絕此類苦差,就像王菲或者周杰倫一樣,只需要安安靜靜地坐在沙發上回答問題即可,而且遇到不想回答的,還可以拉長臉小小地發個脾氣。


  在綜藝電視節目十分發達的台灣地區,就連採訪大牌藝人的機會也是要看採訪人的等級的。通常只有名主持人才有機會採訪他們,這些名主持一般都有自己坐莊的周播或日播節目,經常邀請大明星來訪談。因為雙方在各自領域的等級不相上下,看上去很有點把酒言歡的架勢。知名度低的主持人只能作為助理主持出現,而且是和其他的助理主持輪流出現。萬一在節目錄製過程中不當插話或者故意搶話,搞不好還會被主持人雪藏。中國內地十年前尚無此類綜藝節目,那時的中國電視剛剛市場化,年輕的電視記者完全搞不清楚該對劉德華這種等級的明星提供什麼提問待遇,對他就像對其他等級的明星一樣直來直去地問:「你真的沒有結婚嗎?」讓天王巨星很下不來台。後來劉德華對台灣的綜藝界主持人提到這段經歷時一臉的無奈。


  有些行業內的等級是相當隱蔽的。拿我熟悉的寫作這件事來說。等級最高的,像海岩,他寫的劇本不僅別人不敢改,他甚至還可以指定誰來演;等級最低的,有的人寫了東西,連自己的名字都沒資格署。稍微有點知名度的,會被媒體邀請開個專欄,完全沒有知名度的,可以選擇投稿,這很像如今的海選,別忘了當年海岩才是從「文字海選」這條路上成名的。搞不清楚這種隱蔽等級的外行人,就會問出一些像新人電視記者一樣的話來。比如有其他行業的朋友對我說:「我要是退休了,就到你們媒體開個專欄……」看在熟人的面子上,我不好發作。其實我很想對他說:「就憑你?還專欄呢。你投了稿,我有沒有空看還不一定呢。」

1264

主題

3083

帖子

7985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7985
沙發
籽棠 發表於 2012-5-18 13:47 | 只看該作者
職場人際關係錯綜複雜,職權分明,等級觀念重,在意稱呼,在意對其地位、權威、榮譽的尊重。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06:5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