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標題:
美國議員親口說出利潤真相:一部iPhone中國只賺4美元
[列印本頁]
作者:
彩貝一一
時間:
2012-3-22 10:16
標題:
美國議員親口說出利潤真相:一部iPhone中國只賺4美元
——中國製造之痛:一部iPhone只賺4美元
以前都是小道消息或內部知情人士透露,現在是美國議員親口說出來了:一部在中國組裝的iPhone,中國只能從中賺取4美元,其他的都由蘋果公司賺去了。任何一個頭腦清醒一些的中國人都會想:這難道不是中國製造的一塊大的傷痛嗎?
一、美國議員親口說出利潤真相
也許以前聽到的都是猜測或傳聞,但今天聽到是卻是美國議員親口所言。上周六開始,美國首位華裔國會眾議員趙美心以美國國會亞太裔小組主席的身份率國會代表團訪問中國,她其中的一番話讓國內震驚。
在討論中美雙方有相關合作項目問題時,趙美心提到:「一部售價260美元的iPhone,在中國組裝,中國只能從中賺取4美元,其他的都由蘋果公司賺去了。」
雖然趙美心女士此次也算回到故鄉廣東江門新會省親,所言未必非常正式,並且iPhone「售價260美元」不知是哪種型號,但是從常理判斷,一方面,趙女士的話的確證實iPhone在組裝中國在成本相當低;另一方面,不論哪種型號的iPhone,蘋果公司的利潤率相當高。
二、中國消費者對蘋果貢獻巨大
在看到前面這兩個數字一高一低的同時,我們還不得不看到另一現象,那就是中國消費者在全民追捧蘋果產品的同時,為蘋果獲得巨額利潤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在今年7月左右蘋果公布的截至2011年6月25日2011財年第三季度財報數據中,該季度蘋果實現營收285.7億美元,同比增長82%;實現凈利潤 73.1億美元合攤薄后每股盈利7.79美元,同比增長125%。其中,蘋果美洲地區營收101億美元,同比增長63%,亞太營收63億美元,同比增長 284%,歐洲歐洲、中東及非洲地區的收入為71億美元,同比自長71%。
而在今年7月的蘋果分析師會議上,蘋果對外強調了中國市場的重要性,他認為中國是整體業績增長的關鍵。中國大陸、香港和台灣幾個地區的營收同比增長6倍,至38億美元。基本可以這樣講,蘋果所賺的每九塊錢至少有一塊錢來自中國。
鑒於此,蘋果將加大中國市場的拓展力度。蘋果此前曾經表示,將於明年年底前在中國大陸開設25家零售店,而目前蘋果在大陸地區共有4家零售店,兩家在北京,兩家在上海。
三、議員的話折射中國製造之痛
我們暫時不去討論蘋果巨額利潤的取得是否合理合法,我們應該先聚集到中國製造的問題上來。即使這個問題看起來不簡單,其中也許有許多複雜的因素與專業術語,但是其中基本的道理大家都懂的,那就是:西方國家把最賺錢的創意設計與專利抓在手中,把最不賺錢的組裝體力活交給包括中國在內的發展中國家。
實際情況是,我們在喊著要從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變的同時,仍然對組裝業務青睞有嘉,甚至樂此不疲。耳朵里經常聽到的是,某省某市大張旗鼓地歡迎某特大型代工商落戶當地,為當地創造了多少就業機會。然而我們為此付出了什麼代價?
代價往往是很難用數字計算清楚的,但是至少我們可以比較容易看到的代價包括:土地、原材料、環境污染、勞動力傷害及其他資源消耗。還有些可能不太容易看到的代價:我們在用最便宜的成本組裝的產品被我們自己大量消費,讓大量的錢被外國人賺去。同時,我們自己的技術總是進步不大,總是跟在別人後面邯鄲學步。
形成對比的是,最近韓國政府覺得一些國外公司太強大了,建議韓國的三星及LG等大型企業要放棄國外公司的平台,聯合起來開發自己的系統。許多人感嘆:中國人有這樣想過嗎?其實,記得連朝鮮、古巴等國也都已經開發出相應的系統。我想,也許這些國家開發的東西市場認可還一定高,但至少這些國家在考慮的是自己國家重要技術的前途,當然中間還是國家安全因素的考慮,而我們很國家部門與企業卻常常無憂無慮。
我們不能奢望短時間內我們會在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變過程中出現重大突破,但是我們需要為這種突破下定決心、制定計劃、創造環境、鋪平道路,但是這四點在中國似乎都沒有讓我們看到有什麼明顯的舉措,也許我多慮了,但我心中的確感覺痛。我想,任何一個中國人其實都不願意看到中國製造之痛的繼續,哪怕是「果粉」們。
作者:
想飛的兔子
時間:
2012-3-22 10:33
買幾分薄地種蘋果去
作者:
自娛
時間:
2012-3-22 10:35
呵呵,那參與iphone製造的其他國家,有沒有抱怨,一步iphone某國只掙x元
例如內存條,成本10.8,就算它利潤高,50%,哪台灣就可以抱怨,一部iphone台灣只掙5元
同理,韓國啊,菲律賓啊,只要參與製造,都可以這麼講
作者:
彩貝一一
時間:
2012-3-22 10:59
回復
自娛
3樓 的帖子
是啊,沒核心技術,只能賣勞力了
作者:
彩貝一一
時間:
2012-3-22 10:59
回復
想飛的兔子
2樓 的帖子
好!算上我一個!
歡迎光臨 倍可親 (https://big5.backch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