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標題: 習近平訪美在即 美政府部門拒絕出席反華聽證 [列印本頁]

作者: 寒冬開梅    時間: 2012-1-30 07:48
標題: 習近平訪美在即 美政府部門拒絕出席反華聽證
2012-01-29 18:27  四月網

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1月26日召開聽證會,探究中國在全球範圍內尋求資源對美國的影響。委員會委員達馬托在聽證會上抨擊中國對資源的消耗造成了全球性影響;委員施雷恩進一步指出中國對自然資源的需求顯示了資源安全和國家安全的聯繫,而南海問題則是這一聯繫的突出體現。值得一提的是,委員會曾向美國國務院、能源部、商務部和國防部的多個部門發出作證邀請,但是在美國高度重視中國國家副主席習近平2月訪美的節骨眼上,沒有一個部門同意出席作證。

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委員達馬托(左)、施雷恩(右) 針對中國對水源、燃料、非燃料礦產資源和漁業資源的消耗,委員會前主席達馬托(Richard D'Amato)在聽證會上表示,儘管毛澤東時代的中國政策強調在經濟、能源和政治上自力更生,然而中國本身的自然資源已經無法滿足其龐大人口和出口導向型經濟。他說,中國自1993年以來一直是一個石油凈進口國家,此外中國還大力尋求海外礦產資源以補充國內供應,並且隨著中國傳統漁場枯竭,中國捕魚船越開越遠,甚至開到了非洲、拉丁美洲及與周邊國家有爭議的海域。委員會前主席施雷恩(Daniel Slane)進一步表示,中國對自然資源的需求突出體現了資源安全和國家安全日益增長的相互聯繫,中國資源政策已經在全球範圍內造成安全影響。他並且指出,資源和國家安全的聯繫在中國南海問題上最為明確。中國南海是全球貿易以及全球40%石油的通衢樞紐,是中國進行大部分能源進口的通道。此外,該地區還有潛在的大量未開發石油和天然氣。 在美國外交政策「重返亞太」的背景下,中國南海問題成為關注焦點。美國國務卿希拉里早在2010年就表示,中國南海航行自由是美國的「國家利益」。美國海軍作戰部部長格林納特本月10日出席華府智庫新美國安全中心南海戰略報告發布會,更公布未來10年至15年,美國將有超過1/3的美軍戰艦部署在西太平洋地區。該報告為美國參與和深入南海事務建言獻策,認為美國21世紀的「亞太領導力象徵」在於南海,為了應對中國在南海的「霸權」,美國需要增強海軍實力,在亞太編織「軸輻式」安全夥伴網路,努力建立「多邊機制」解決南海主權爭端,同時保障所謂的「航海自由和開放」。此次召開聽證會抨擊中國資源消耗的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曾在2011年度報告中指出,中國軍方可能對美國的軍事信息系統展開全面的網路攻擊,擾亂美軍在西太平洋部署軍隊。委員會還列舉了中國三大罪狀:一是未按照WTO對成員國的要求,建立知識產權保護體系;二是沒有遵守承諾降低貿易壁壘,並公平對待外國產品和服務;三是中國政府重新依賴國有系統,控制主要經濟領域。但是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唐納(Mark Toner)在2011年11月16日報告發布當天表示對報告並不知情,並認為報告不會影響美國對中國的政策。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委員會在本次聽證會之前邀請了美國務院海洋和國際環境及科學事務局、國務院能源局、美國能源部政策和國際事務辦公室,美國商務部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和美國國防部國防後勤局等5個部門,但是在美國高度重視中國國家副主席習近平2月訪美的節骨眼上,沒有一個部門同意出席作證。  

美方希望借高規格接待下屆中國國家主席的機會,建立可以「推心置腹」的私人關係。白宮甚至已改由去年8月訪華時與習近平全程互動的副總統拜登主導對華事務。美國助理國務卿坎貝爾不久前公開表示,美國希望借習近平訪美之機,顯示美方對加深美中關係、增進兩國人民友誼,並在一系列事務上加強對話的強烈願望。但隨著2012年的總統及國會大選的臨近,奧巴馬在任何中美議題上都必須為爭取連任考慮。由於不僅共和黨,民主黨人、尤其是工會成員,都要求政府對華強硬,奧巴馬不得不在對中國事務上採取微妙手段。奧巴馬24日發表的國情咨文中4次提到中國,並宣布成立「執行工作組」(Enforcement Task Force)來落實美國的貿易規則。雖然這個工作組的名字沒有提到中國,但其目標正是監督中國的貿易及其他商業違規行為。觀察家認為此舉一方面是「選舉政治」,也同時緩和習近平訪美期間,共和黨控制的眾議院可能提出的激烈反華議案

作者: 伊夏    時間: 2012-1-30 22:41
中美關係一直很微妙!
作者: 小康人家    時間: 2012-1-30 22:50
雙方都盡量想避免擦槍走火。




歡迎光臨 倍可親 (https://big5.backch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