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標題: 紅旗過汀江,分田分地忙 [列印本頁]

作者: 掏光養賄    時間: 2011-12-27 07:39
標題: 紅旗過汀江,分田分地忙
本帖最後由 掏光養賄 於 2011-12-27 12:52 編輯

紅旗過汀江,分田分地忙——紀念毛主席誕辰118周年
作者:二兩撥千金    文章發於:作者博客(新浪)    2011-12-26      

這是我收藏已久的一張照片,比起人們常見的「神采奕奕」的形象,毛主席這張照片顯得灰暗,卻更真實。今天,我用它紀念毛主席誕辰118周年。  

據說這是1929年8月份照的,皺皺巴巴的舊軍帽和洗得起泡的衣領可佐證這點,毛澤東還沒有換裝新的八角帽和帶紅領章的軍服。36歲的他剛剛得了一場惡性瘧疾,靠著千辛萬苦弄來的一點奎寧才掙脫了死神的索鏈——雕刻般的額紋、深陷的眼窩、憔悴的眼神、暗淡的臉頰上還掛著鬢角流下的汗漬,這一切表明他還沒有從深度疲乏中緩過勁兒來。  

瘧疾俗稱打擺子,多為瘧蚊引起,驟寒驟熱,冰火兩端,寒時渾身顫抖,熱時皮灼欲裂,伴有劇烈頭痛、心悸嘔吐及通體盜汗,面白而赤,再赤而紫,反覆發作。如果你了解或得過瘧疾,或許能體會毛那時的狀態——幾乎沒人敢肯定他還能活下去,以至於這個消息輾轉到莫斯科時訛傳成毛已病亡。第二年春天,共產國際還專門刊登訃告說毛澤東在福建死於肺病,號召中國工農群眾「銘記他的業績,完成他未竟的事業」。   

福建?毛不是帶著隊伍上了井岡山嗎?  

沒錯,此時他在福建上杭縣蛟洋,閩西——這是比病痛更讓他痛苦的一件事,他不但剛剛被剝奪了紅四軍前敵委員會書記的職務,而且被迫離開了由他親手創建的紅四軍,帶著譚震林等人到中共閩西特委去「指導地方工作」。  

這幾乎是兩年前一幕的翻版。當他帶著秋收起義的隊伍強攻長沙時,發現敵我力量懸殊過大,便果斷決定上了敵方力量薄弱的井岡山——此舉引起了上海中共中央的憤怒,指責他「臨陣脫逃」,違背了武裝奪取城市的「大局」;共產國際的代表更說這是「最可恥的背叛」,很快,毛就被開除了中央臨時政治局候補委員(一度誤傳為開除黨籍)。  

顯然,國際化大都市上海,遙控著山溝里的一切。  

每當毛澤東感覺革命隊伍已凝聚成形可以有番作為的時候,總被一隻無形的手撥偏了方向。這次也不例外。幾個月前,上海派來一位「欽差大臣」,帶著剛剛從蘇聯學習的先進馬列理論來具體指導這支「泥腿子」部隊,結果可想而知,除了引起紅四軍領導內部的混亂,沒起到任何作用;為此,毛還不得不離開了自己創建的、經過三灣整編的工農武裝——毛澤東的痛苦就在於此,他總是被同一戰壕里的自己人射中。雖然他堅持解決紅軍當前的生存問題是第一位的,但上海中央的計劃仍是佔領大城市,依靠工人階級的暴動奪取政權。當然,這也是上級共產國際的指示,更是已經取得革命勝利的蘇共中央的意思。  

痛病交加,僅僅是毛坎坷命運的開始,也是他窮其一生與命運抗爭的開始。  

他相信自己的實踐和思索,他的同事們卻更相信已在蘇聯成功的馬列理論;他注重實際的調查和因地制宜的戰略戰術,他的同事們則在等待上級或更上級的命令(甚至後來在抗戰時期等待蔣介石的命令)。在那些留過洋、鍍過金、或頂著新舊官銜的同事們眼裡,他已經被個性、被家長作風、被山大王了。只有走在農工隊伍里,穿著同樣粗糙的軍裝,吃著同樣粗糙的飯菜,他才感到自己是個有用的人,才能如魚得水。  

這樣的局面再一次深深的困擾著他。說再一次,是因為四年前,他幾乎為同樣的局面所窒息,那時他身處國民黨的權力核心地帶,有著國共雙重身份。  

1925年10月,集黨政軍大權於一身的國民政府主席兼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汪精衛,邀毛澤東代理國民黨宣傳部部長,國共合作進入蜜月期——這也是毛在青年時代難得享受的片刻輕鬆——黨國不但替他租了洋房,還允許他將妻兒接來廣州以享天倫。不過,毛很快發現,在這種溫情脈脈的家庭生活沙窗背後,卻上演著驚心動魄的權力爭奪。  

在國民黨高層,汪精衛、蔣介石、胡漢民等幾大派系的明爭暗鬥已進入高潮,而中層幹部要麼拚命尋找權力靠山,要麼拚命為靠山舔屁眼兒,誰都沒空理會孫中山提出的「聯俄、聯共、扶助農工」。儘管「扶助農工」從字義本身就帶有居高臨下的民國范兒,但是現實中,卻沒有人哪怕是假裝秀一下這種士大夫風範——除了招兵外,農工在他們眼裡仍舊是賤民——毛所在的國民黨宣傳部不過是為這種明顯的社會裂痕塗上胭脂。  

這種感受令毛窒息。毛清楚,汪精衛欣賞他的才幹,對他不錯,但那只是權勢人物對幕僚的關照;他們屬於完全不同的階級,是兩條船上的人,只不過形勢發展使兩條船暫時靠在了一起。  

在汪沉溺於鞏固權力的美夢時,廣東、湖南等地風起雲湧的農會運動卻深深地激蕩著毛澤東。毛就是農民的兒子,農民在中國社會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怎樣的不相稱,國共兩黨內沒有人比他更清楚。他感覺,如果不投身到這場社會最基層的農會運動而閑掛著所謂的部長身份是多麼蒼白與無聊。  

從1926年開始,毛以極大的熱情參與了農民運動講習,而農民反饋的熱情也大大超出了毛的預料——實際上,這不過是被西方資本、軍閥、地方政府和士紳階層盤剝得赤條條的中國農民最後的反抗。毛看到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勢,而為上述階層代言的國民黨陣營則受到了來自資本的巨大壓力,國共反目,毛汪告別,已是箭在弦上。  

1927年4月和7月,蔣、汪先後對共產黨舉起了屠刀。毛澤東再也無法忍受陳獨秀的秀才懦弱而聽任工農喋血街頭,自告奮勇回湘發動了秋收起義。 
記得有人假設過,如果毛不與汪分道揚鑣,甚至與蔣合作,以他的能力沒準也能混成國民黨幾大山頭之一。我感覺說這話的人剛剛吃了搖頭丸而造成腦電波短路。毛如果想混,他在1918年來京遊學時,完全可以在北大慢慢混成每月300大洋的待遇,何至於長年累月拎著腦袋東奔西走?況且,他的出身、學歷和裙帶關係決定了他不可能混成國民黨體制內的「黃四郎」,他的救國熱情和平民意識也決定了他只能成為抗爭不公社會的「張麻子」。  

看著照片上的毛澤東,我想起一句湖南諺語,「洞庭湖的麻雀——經過了風浪的。」我分明能感到他內心的愉快,那是掙脫了束縛的洞庭麻雀般的愉快,風浪又算得了什麼!他寧願穿著皺巴巴的土布軍裝,踏著草鞋在山溝里飢一頓飽一頓的鬧革命,也不願意裹著緞襖、披著裘皮在主席台上裝逼;他寧願站著死,也不願跪著生。資產階級崇尚的一切——金錢,地位,榮譽——對他來說都不起作用,去廣州之前,他就在湘江邊寫下「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的心聲。  

看著照片上的毛澤東,我也想起孟子的那句「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我又分明能感到他內心的痛苦,那是準備迎接天降大任的痛苦——他不但要集中精力對付外敵,還要克服困難去教育和團結內部的同志,尤其是那些臉上貼著布爾什維克教條的同志。如何教育和團結?只能用教條先生們自己犯下的錯誤,即瞎指揮造成的無謂犧牲,也就是用紅軍戰士的鮮血,來教育和團結他們!除此以外他無能為力。這是何等的殘酷!與之相比,疾病又算得了什麼!  

當然,除了愉快和痛苦,工農群眾對紅軍的無私支持給了毛澤東最大的安慰,他知道自己選擇的道路是正確的,革命的前景是光明的。離開紅四軍之前,他寫了一首《清平樂·蔣桂戰爭》:  

風雲突變,軍閥重開戰。灑向人間都是怨,一枕黃粱再現。   
紅旗躍過汀江,直下龍岩上杭。收拾金甌一片,分田分地真忙。   

這是苦難歲月里的真實喜悅。為什麼紅旗能躍過汀江?因為分田分地真忙。為什麼能分田分地真忙?因為紅旗躍過汀江。紅軍的勝利與農民的解放,二者互為依託,既辯證又統一,統一在中國土地革命的強烈要求之下,統一在反抗一切外來壓迫和剝削的時代背景之下——毛一把抓住了中國革命最核心的環節。  

革命先輩習仲勛曾在韶山題詞說,毛澤東思想是億萬人民革命意願和實踐的結晶,它過去是、現在是、將來也是我們一切工作的指導思想。這話說到了根子上。億萬人民的革命意願,毛澤東不但感受到了,他還用自己的生命去實踐,他早已將生死病痛置之度外。如果,他還能將黨內的打擊迫害置之度外,將黨員之間的個人恩怨置之度外,用全部精力朝解放的目標奮鬥,那麼,還有什麼能阻擋天降大任於斯人呢?照片上的毛澤東就處於這樣的關鍵時刻,一旦突破內心的掛礙,他將進入一個全新的覺悟境界。  

事實上,毛澤東做到了。兩個月後,他又寫了一首《採桑子·重陽》:  

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勝似春光,寥廓江天萬里霜。  

讀毛的詩,任何時候都看不到一點點消沉。蕭瑟的秋景,在他眼裡勝似春光,而寥廓江天萬里霜則表明,他已走入了更為廣闊的人生新境界。  

那些對人民力量感到悲觀的人,對反帝鬥爭灰心喪氣的人,應該好好看看主席這張照片,現時的中國與那時的中國,究竟哪一個更讓你絕望?  

那些崇拜資本仰慕西方的人,唱空中國鼓噪崩潰的人,真得好好看看主席這張照片,再苦難的歲月里也有一批中國的脊樑,千萬不要蒙蔽自己的眼睛。  

那些引狼入室的奸賊,渾水摸魚的歹人,別為一時的「榮耀」而得意,主席正看著你們,人民正盯著你們。當凝聚著億萬人民革命意願的目光射進你們的眼睛時,無論什麼牛鬼蛇神都將被打回原形。  

紀念毛主席誕辰118周年!  

紀念他敢於反抗一切外來壓迫和剝削的鬥爭精神!  

紀念他為建立新中國所承受的痛苦和磨難!  

紀念他的百折不回!  

作者: 雲海暖流    時間: 2011-12-27 08:03
之所以能讓毛澤東百折不撓的是一心一意以國為己任. 所以, 他能成為一代偉人.
作者: houton2008    時間: 2011-12-27 09:04
唯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
作者: 和諧2008    時間: 2011-12-27 12:31
天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弗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
作者: weihua99    時間: 2011-12-28 02:27
毛澤東——中國人民的好兒子﹑中華民族的脊樑﹑毛澤東思想是中華文化和世界文化的精華,他是一盞明燈永遠指引著中國人民克服一切困難,從勝利走向勝利。
作者: 掏光養賄    時間: 2011-12-28 04:30
雲海暖流 發表於 2011-12-27 08:03
之所以能讓毛澤東百折不撓的是一心一意以國為己任. 所以, 他能成為一代偉人.

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作者: 掏光養賄    時間: 2011-12-28 04:38
houton2008 發表於 2011-12-27 09:04
唯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煙。
作者: 掏光養賄    時間: 2011-12-29 05:36
『時事評述』版二版主華盛頓人以「不適合的分類」為借口,將主帖「移動」到『史海鉤沉』版!


《紅旗過汀江,分田分地忙——紀念毛主席誕辰118周年》,主帖主題為紀念毛主席誕辰118周年

難道華版二不準在時事版紀念毛主席???!!!還是華版二不準我老掏在時事版紀念毛主席???!!!







歡迎光臨 倍可親 (https://big5.backch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