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跑偏就做四輪定位?

作者:RunP123  於 2017-5-3 13:50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我的車車

關鍵詞:四輪定位

       汽車行駛一段時間後,因不平路面的顛簸、更換底盤零件等,導致跑偏的情況,這事說小可小,說大可大,輕則造成啃胎,重則爆胎,多數車主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去做四輪定位!其實,汽車跑偏的原因有很多種,要理智分析才能對症下藥.

 

兩側胎壓不平衡

當兩側胎壓不平衡時,會導致跑偏現象。因為胎壓不平均,接觸地面的面積就會有所不同,胎壓更低的輪胎摩擦力會更大,就導致車輛往虧氣的一側跑偏,車友們一定要把胎壓給「搞好了」!

胎壓必須隨時檢查,而胎壓的檢查必須是在輪胎冷卻的情形下進行,否則高溫會使胎壓升高,量起來不準。如果經常跑高速,可以在參考值的基礎上提高5%~10%(例如參考胎壓是2.3bar,則可充到2.4~2.5bar)。如果車上有胎壓監測系統,那就勤快點看。最後,別忘了常檢查備胎壓力情況。

 

車輪兩側剎車力度不一

汽車在不同路面、不同彎道四輪受力、速度等都不一致,一側剎車力度大於或小於另一側,就會產生「差速」,制動力不一致,磨損有偏差是很正常的。在剎車時出現的跑偏,一般是由剎車泵出現問題,剎車片不能正常回位導致。不過,現在大部分的ABS系統都帶有EBD(電子制動力分配),有的更標配ESP(電子車身穩定系統),各車輪的制動力是「按需分配」。

剎車系統的檢查重點是剎車液的量,確認是否達到收納罐的基準線。剎車液比前一次檢查大量減少時,發生故障的可能性很大,建議每5000公里對制動蹄片檢查一次剩餘厚度。

 

懸掛擺臂形變

發生過正面碰撞事故的車可能會損傷到懸掛系統,還有長期行駛在顛簸路面,懸掛系統擺臂發生形變或鏈結部位鬆動、輕微位移等都會造成跑偏,車齡較長的車可能是與老化有關係,只是下擺臂等部件出現變化或間隙過大,調整或更換零件就可以了。

 

車身配重

如果車內重物靠一側擺放,就會導致輪胎摩擦力不對稱造成跑偏。沒辦法,先給愛車「減負」吧,不要放置太多閒置物品。

還有一些特殊情況讓你誤認為跑偏,在高速行駛,橫向風會造成跑偏;路面是傾斜的,中間高,兩邊低,車會向右跑偏。

 

什麼情況下需要進行四輪定位?

更換新胎時。剛換的新輪胎,四輪定位參數並不能確定是否在規定的範圍之內,是有必要進行四輪定位的,否則會加重輪胎的磨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發生碰撞後,如果車輛在被撞以後有底盤和懸架的損傷,那就該做四輪定位了。

行駛性能受影響,直線行駛時跑偏,方向盤不能自動回輪,方向盤發抖、發飄或過重。

輪胎異常磨損,胎冠兩肩磨損、中間磨損、波浪形磨損,兩肩呈鋸齒形磨損等,所有不均勻磨損應視為輪胎異常磨損,可能是四輪定位及動平衡不良造成。吃胎只磨損輪胎的面的一頭,很危險,隨時可導致輪胎在高速爆胎,時刻記得檢查。

日常維護,新車在駕駛3個月後,之後儘量每半年或一萬公里做一次四輪定位。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20:44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