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37: 1-21】【約西亞的兒子西底家代替約雅敬的兒子哥尼雅為王,是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立在猶大地作王的……。】在耶利米書第三十七章中講到:【約西亞的兒子西底家代替約雅敬的兒子哥尼雅為王,是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立在猶大地作王的。但西底家和他的臣僕,並國中的百姓,都不聽從耶和華借先知耶利米所說的話。】在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第二次入侵猶大(王下24:2),次年擄走猶大王約雅斤后( 王下24:15-16),就立約雅斤的叔叔西底家為王,作為巴比倫所立的傀儡王,來管治猶大。而當時的危機不但不能讓猶大人聽從耶和華借先知耶利米所說的話,反而從「西底家和他的臣僕,並國中的百姓,都不聽從耶和華借先知耶利米所說的話」。可見猶大從君王、臣僕一直到國中的百姓都拒絕聽神的話。【西底家王打發示利米雅的兒子猶甲和祭司瑪西雅的兒子西番雅去見先知耶利米,說:『求你為我們禱告耶和華我們的神。』那時耶利米在民中出入,因為他們還沒有把他囚在監里。法老的軍隊已經從埃及出來,那圍困耶路撒冷的迦勒底人聽見他們的風聲,就拔營離開耶路撒冷去了。】西底家既「不聽從耶和華借先知耶利米所說的話」,卻又打發人去見先知耶利米,這說明他根本就不是尋求神的旨意,只是要得著神的拯救和賜福。自從西底家即位以後,耶利米繼續警告猶大,但是國中從上到下「都不聽從耶和華借先知耶利米所說的話」。所以此時西底家派人去找耶利米,只是要請他代求,好讓那「自欺」的美夢:「迦勒底人必定離開我們」成真。「法老的軍隊已經從埃及出來」,指埃及王出兵支持西底家對抗巴比倫(結十七17),巴比倫軍隊就暫時放棄圍困耶路撒冷城,準備迎戰埃及。戰況的緩解使耶路撒冷得以苟延殘喘,讓百姓興奮了一陣。但之後面對巴比倫的嚴陣以待,法老卻迅速撤軍、保存實力,使西底家與百姓的希望徹底破滅,耶路撒冷於主前586年淪陷。
【耶和華的話臨到先知耶利米說:『耶和華以色列的神如此說:』猶大王打發你們來求問我,你們要如此對他說:『那出來幫助你們法老的軍隊必回埃及本國去。迦勒底人必再來攻打這城,並要攻取,用火焚燒。耶和華如此說:』你們不要自欺說『迦勒底人必定離開我們』,因為他們必不離開。你們即便殺敗了與你們爭戰的迦勒底全軍,但剩下受傷的人也必各人從帳棚里起來,用火焚燒這城。『】這是神給西底家並猶大國人的回應。神給西底家的回答是:「那出來幫助你們法老的軍隊必回埃及本國去。迦勒底人必再來攻打這城,並要攻取,用火焚燒」。神就是籍先知耶利米告訴西底家,法老的軍隊只是虛張聲勢,很快就會撤軍自保,巴比倫必將攻取、焚燒耶路撒冷。因此「耶和華如此說:』你們不要自欺說『迦勒底人必定離開我們』,因為他們必不離開」。而且神又說:「你們即便殺敗了與你們爭戰的迦勒底全軍,但剩下受傷的人也必各人從帳棚里起來,用火焚燒這城」。這是宣告神的審判絕不改變。尼布甲尼撒在法老撤軍之後,回師繼續圍城十八個月,直到徹底摧毀耶路撒冷(王下25:1-10)。【迦勒底的軍隊因怕法老的軍隊,拔營離開耶路撒冷的時候,耶利米就雜在民中出離耶路撒冷,要往便雅憫地去,在那裡得自己的地業。他到了便雅憫門那裡,有守門官名叫伊利雅,是哈拿尼亞的孫子、示利米雅的兒子,他就拿住先知耶利米,說:『你是投降迦勒底人哪!』耶利米說:『你這是謊話,我並不是投降迦勒底人。』伊利雅不聽他的話,就拿住他,解到首領那裡。首領惱怒耶利米,就打了他,將他囚在文士約拿單的房屋中,因為他們以這房屋當作監牢。】此時巴比倫的軍隊因怕法老的軍隊,暫時「拔營離開耶路撒冷」,於是「耶利米就雜在民中出離耶路撒冷,要往便雅憫地去,在那裡得自己的地業」。耶利米可能是為了買贖他叔叔的兒子哈拿篾在【亞拿突的那塊地】(32:7)。可是當「他到了便雅憫門那裡,有守門官名叫伊利雅,是哈拿尼亞的孫子、示利米雅的兒子,他就拿住先知耶利米,說:『你是投降迦勒底人哪!』」「便雅憫門」,是耶路撒冷北面通往便雅憫地的門。而這守門官伊利雅卻是無知無畏,巴比倫的短暫撤軍使他以為埃及足以倚靠、耶利米的預言不會應驗。而且那時不但守門官一口咬定先知投敵,眾首領對先知的逼迫也更肆無忌憚,因為先知確實曾宣講【出去歸降圍困你們迦勒底人的必得存活。】(21:9)所以他們以為耶利米是要出城去投降巴比倫大軍,如同他所宣告的信息。但「耶利米說:『你這是謊話,我並不是投降迦勒底人『」。因為耶利米往便雅憫地去,是要在那裡得自己的地業。可是「伊利雅不聽他的話,就拿住他,解到首領那裡。首領惱怒耶利米,就打了他,將他囚在文士約拿單的房屋中,因為他們以這房屋當作監牢」。耶利米在城門口被捕之後,先是被眾首領「囚在文士約拿單的房屋中」,然後被西底家「交在護衛兵的院中」,接著被眾首領下在【瑪基雅的牢獄里】(38:6),然後又被西底家轉移到【護衛兵的院中】(38:28)。一直到耶路撒冷淪陷,才被巴比倫的護衛長尼布撒拉旦帶出牢獄(39:14),最後在拉瑪被釋放(40:1)。
【耶利米來到獄中,進入牢房,在那裡囚了多日。西底家王打發人提出他來,在自己的宮內私下問他說:『從耶和華有什麼話臨到沒有?』耶利米說:『有!』又說:『你必交在巴比倫王手中。』耶利米又對西底家王說:『我在什麼事上得罪你,或你的臣僕,或這百姓,你竟將我囚在監里呢?對你們預言巴比倫王必不來攻擊你們和這地的先知,現今在哪裡呢?主我的王啊,求你現在垂聽,准我在你面前的懇求:不要使我回到文士約拿單的房屋中,免得我死在那裡。』】耶利米被囚在牢房,在那裡囚了多日之後,西底家王就打發人提出他來,想知道耶和華是否對他說了什麼話,於是「在自己的宮內私下問他說:『從耶和華有什麼話臨到沒有?『」這話表明西底家已經相信耶利米是真先知,所以想從他那裡打聽「耶和華有什麼話臨到」。而西底家並非不明白神的旨意,但巴比倫軍隊可能已經捲土重來,繼續圍攻耶路撒冷,他既想求神拯救、又要偏行己路,所以猶疑不定,只好「私下」詢問先知。但耶利米勇敢地宣告:「你必交在巴比倫王手中」,也就是說,巴比倫必將擄掠此城和君王。接著耶利米問西底家:「對你們預言巴比倫王必不來攻擊你們和這地的先知,現今在哪裡呢?」那些說了多年假預言的假先知,早已在危機臨到時消聲匿跡了,但即便如此,西底家卻仍然不肯相信真先知,因為他只相信自己願意相信的。然而因先知耶利米還有未盡的使命,所以他請求王「不要使我回到文士約拿單的房屋中,免得我死在那裡」。但他並不因此討好王而修改神的信息,而是毫不客氣地說:「你必交在巴比倫王手中」。因為耶利米知道自己不只是在求王,他也是在仰望神信實的拯救(1:19)。而神的話是西底家不想聽到的,但神的話語斬釘截鐵,沒有給西底家與百姓一點迴旋的餘地。【於是,西底家王下令,他們就把耶利米交在護衛兵的院中,每天從餅鋪街取一個餅給他,直到城中的餅用盡了。這樣,耶利米仍在護衛兵的院中。】西底家王聽了耶利米的要求后,就把他囚禁在「護衛兵的院中『。「護衛兵的院中」,位於猶大王的宮中(32:2),條件比牢房好一點,耶利米也有較大的自由,甚至可以接待訪客。耶利米每日也有定量的食物供應,「直到城中的餅用盡了」,先知所預言的飢荒就成了事實(21:9)。神並沒有應許先知免受患難和逼迫,但卻應許:「他們要攻擊你,卻不能勝你;因為我與你同在,要拯救你」(1:19)。而耶利米在王的面前,堅定不移地宣講神的話語,他毫不猶豫地宣告聖城即將被毀的逆耳忠言,甚至被打、監禁都不能動搖他忠於神,以及忠實地傳講神話語的堅定心志。為此,願我們今天即使身陷危險的境地,也要像耶利米那樣忠於神,並且忠實地傳講神話語!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