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老子《道德經》第七十九章 有德司契,無德司徹 (天人救贖篇 下)

作者:豬扒戒  於 2018-10-20 07:12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老子《道德經》八戒傳習錄|通用分類:文史雜談

老子《道德經》第七十九章 有德司契,無德司徹 (天人救贖篇 下)

和大怨,必有餘元;
是以聖人執左契,而不責於人。
有德司契,無德司徹。
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主旨:本章承接第七十八章,講天對人的救贖。天人拯救的核心環節之一,就是解決人罪的問題。這個問題不解決,人就沒有辦法與道謀面。本章的「怨」就是指這罪。對應於《道德經》第一章的「欲」,同一個意思。

人也許要問:我一不偷二不搶,何罪之有呢?這個罪就是人自娘胎里就有的欲。自亞當夏娃犯罪之後,欲才進入人體。老子《道德經》第一章就說了:有欲不能見道的面,只能在有形的層面。因為世界的真實,既包括有形的世俗世界,即形而下。還有無形的屬靈世界,即形而上。形而上的世界也不僅僅有道,還有對抗道的邪惡勢力。看不見道的情況下,就只能被形而上的邪惡勢力予取予奪了。因為道按規矩行事,沒有你的授權道不干預我們。但靈界邪惡勢力不按理出牌。因此,人類實際上被形而上的邪惡勢力操控,也就是中國文化說的「五欲」。

人知道不能貪犢,但還是貪了。人知道婚外情不好,但還是進去了。有人知道不能沉湎於物,但好煙好酒好色…就是戒不掉,他們是被物所控。有人不理解什麼是為物所控,毒癮是一個活寫真。毒品可以把人逼得尋死尋活,甚至殺人放火都干,就是戒不掉。很少有人去考慮,去相信,這是一種屬靈的征戰。看不到形而上的,僅憑肉體人想抗拒形而上的邪惡勢力,是不可能的。直到把你拖進地獄,推上斷頭台。

誰要是能把慾望控制住,誰就牛大了。《黃帝陰符經》云:「天有五賊,見之者昌」,就是說形而上有五種邪惡慾望。誰能控制得了,誰就一飛衝天了。

這個欲就是人的罪,也稱「罪性」,以區別「罪行」。就是從亞當犯罪開始,我們因之與上帝隔絕。我們被欲綁架,我們控制不了自己。我們不能不犯罪,我們還在犯罪,正在犯罪。因此,我們就與公義的上帝為敵為仇了。我們盡幹些上帝恨惡的事。儘管我們為罪綁架而幹壞事,不等於我們不用承擔責任。毒癮發作犯罪,不是照樣判刑嗎?

當人一旦開一點眼,看到這個現實:我的媽呀!我這個罪人,可是出不來這個坑了。恰似被瓦崗寨的草寇,逼著殺了第一個人犯下命案,那麼這之後只能一路犯下去,再無出頭之日了嗎?這個開眼是需要道光照的。

突然看見我們的生身父母——道。道說:「孩子回來吧,只要你願意。欠下的命債讓你哥哥去替你頂罪,你哥哥樂意犧牲自己把你換回來…」

於是我們看到了自己的哥哥被人釘在十字架上,我們被赦免罪行,獲自由了。

父母是誰?道是誰?我哥哥又是誰?…一句兩句我也跟你解釋不清。但是救恩來了,趕緊先從萬人坑裡上來再說。然後再進入兩經去尋找所以然吧。

有點背景之後,再看老子如何描述這救贖之道。

和大怨,必有餘怨;
安可以完善?

和大的怨,還不能徹底解決怨的問題。總是解決不盡,留尾巴。那怎么才可以完全徹底解決這個怨呢?

怨有大有小。殺父之仇,奪妻之恨,可謂人間大怨。帝國主義的燒殺淫掠也可謂大怨。但比較起天人之怨,其他的怨皆小怨。而且其他怨的根源,就是天人有怨。犯罪的人欠天太多,一旦天人解怨,百怨皆解。

「和」的方法也不夠力,就是做點好事,去補償中和一下。基督之前,世人和天之怨常用獻祭的方法。古代君王均知祭天。即代己代民以和天怨。泰山的封禪,就是祭天的意思。「禪」字就是「獨一真神」的意思。但這種「和」的方法僅是安撫一下上天。人不能自控而停止犯罪。而且即使剛剛「和」了天怨,且在未繼續犯罪之前,還是達不到回天家的標準。對於想更加親近我們的天來說,和的力量太弱。

「善」就是義。法律名詞的「義」,就是「沒有罪」,潔白無瑕。因為尚有餘怨,我們還達不到潔白無瑕的無罪狀態,即不可以為善。也就無法走近上帝。

自亞當以來,欲入人的靈魂里了。沒有人不犯罪,沒有人可以從罪中脫身。或者說,世人沒有不欠債,也沒有人能還得起這個債。也就是說,脫離罪債不是人能力範圍之內的事,而且還在不停地犯。

是以聖人執左契,而不責於人。

所以道的方法是:雖知我們欠了巨債,卻不找我們要。聖人就是上天的僕役,是道的代理人。從聖人而出的就是道的意思,即天意。

天的意思是我們欠的債不再要了,一筆勾銷了。這太好了,但是似乎覺得於法律的公義性有違。有罪不罰的話,法律豈不成了兒戲?

不是不罰,是有人替我們代罰。「受國之垢,受國不祥」,即是把我們的罪債怨憂擔當了。

猶太版道德經中,先知以賽亞與老子年代大致相諾,在基督到達人間五百多年前,就預言了道的救贖。「那知他為我們的過犯受害,為我們的罪孽壓傷。因他受的刑罰我們得平安,因他受的鞭傷我們得醫治。」

道的救贖既不是偶然的,也不存在不成就的可能。天地人為一個道所造。追到這裡就發現:兩經記載的一致性。道是屬於全人類的,也是屬於所有宇宙中的被造之物。我們豈有以「外道」,或我之傳統之局限,而自絕與天之救贖之外呢?

所以說,老子《道德經》既是我們的,也是全世界的。而天賜救贖耶穌,既是世界的,也是我們的。我們絕不會放過不取。

有德司契,無德司徹。

有德行的人雖握著別人的借債契約,卻不追人討要。
無德行的人像稅吏一樣,拿著借據賬本,帶的兵丁上門追討,不還就告官下監。

即使是「無德司徹」也沒有什麼違法不合理。借債還錢,好借好還嗎。所以就我們每個人的罪債而言,我們被處罰,下地獄是理所當然的。我們罪大惡極,罪行確鑿,不殺不足以平天憤民憤。

我們雖被魔鬼誘惑犯罪,但不要以為全是魔鬼的錯,我們就沒有責任。良心已置於每個人的心中。你有沒有抵擋誘惑?還是昧著良心漁利他人?你的每一個心思意念,道都明了,都有備份。就你該當的責任,也是殺無赦。當魔鬼與天使爭奪摩西的屍體時,魔鬼說:摩西殺過一個埃及人,應當去地獄。所以進烈火地獄,也是根據人的行為來的,並非沒有原因。所以說無德之人找你討債,是你確實欠了人家的債。追討你是正常,放過你是恩典。

魔鬼會放過你嗎?不可能。所以救我們的恩典來源,還是造我們的道。道施恩典,屈尊受刑,以救我們。所以「有德」,「無德」的本意是:施加恩典 VS 沒有恩典。恩典就是一個額外的禮物。這個禮物的代價,就是上帝的兒子基督來替我們賠上性命。無罪的代有罪的,高貴的代卑賤的受罰

再翻譯一遍:
施與恩典的話,就不再追債。
不施恩典的話,則按律繩之以法。

這兩句話對應猶太版道德經的新約與舊約。舊約里,人人都處在律法之下,有債當還,合理合法。新約就到了恩典時代,誰向上帝呼求,上帝就免誰的債。因為免你債的前提是:有人上了十字架。

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天道公義,不徇私情,常常與沒有罪的義人同在。

這一句話看似一句可有可無的結尾語,其精義毫不遜色。我們每個人作為道的孩子,道對我們都是公平的。誰是義人,誰沒有罪,道就與誰在一起。罪沒被赦免的話,絕沒有機會親近上帝。當我們接受了他的恩典,我們就無罪,而且潔白成為義人了。這個恩典就是道,也就是他兒子的靈。當道一旦進入我們的心理,我們就成為善人,與天為一了。

總結:天人之怨是最大的怨。世人被罪綁架,且不停犯罪逆天。人自身沒有了結該怨的能力。當從天而來的恩典臨到世人時,誰接受這個恩典,誰就不再作罪的奴隸,誰就成了潔白無瑕的義人,也就是善人。從而可以與天為友,與天同行,與天為一。

沒有接受這恩典的,將根據個人所欠的債,按律執行。

這個恩典就在你的眼前,而且免費。當你心裡面接受,口裡面承認時,就必得赦免其債。你就成了新造的人。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3-29 03:46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