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迦太基必須毀滅!

作者:Brigade  於 2018-11-12 08:46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轉文|通用分類:文史雜談|已有3評論

迦太基必須毀滅!
迦太基必須毀滅!
現迦太基遺址,圖片來源於網路

迦太基城坐落於今天的突尼西亞海岸,曾是提爾人於公元前8世紀早期建立的殖民地。城市的選址無可挑剔,它屹立於兩條最重要的泛地中海貿易路線交匯點上,即連接西班牙和提爾的東西線,以及將希臘、義大利與北方地區串聯起來的南北線。

迦太基的影響覆蓋了廣大的北非地區,同時還包括馬爾他島、西西里島、撒丁島、伊比沙島和西班牙南部,但它並沒有轉化為我們所熟知的帝國統治。迦太基人的興趣在於對貿易壟斷的把控,只要這些方面不受威脅,別的事務基本上就任由當地人自行其是。西西里島是一處迦太基人深入插手政治事務的地方,而其原因則恰恰是迦太基人的商業利益已經受到了威脅。


布匿戰爭


鑒於迦太基人在西西里島上的投資規模及該島在經濟上的重要地位,羅馬人的任何干預肯定都是不受歡迎的,這一點想必不足為奇。事實上,羅馬和迦太基長期以來一直是盟友關係,雙方簽署的第一份條約可以追溯至遙遠的公元前509年。不過當時的迦太基人是資格老到的玩家,而羅馬則對其充滿了敬畏。然而,在羅馬人掌控了義大利半島之後,兩者之間的猜忌與日俱增,直到最後這兩個超級大國之間的戰爭已然不可避免,而戰場就設定在西西里島。

事件的導火索是西西里人的墨西拿鎮以及比它規模更大得多的敘拉古城。多年以前有一夥四處游散、號稱「戰神之子」的義大利雇傭兵佔領了墨西拿。他們當初是受雇來保衛這座城市的,但後來居然屠殺了城內男子,並霸佔了他們的妻女。而如今這些傢伙卻憂心忡忡,害怕自己的城市將會被武力侵佔,自己的市民成為更大的城市敘拉古的臣民。為了對衝風險,他們同時向迦太基和羅馬請求援助。羅馬派了一支部隊上島,很快就同神經過敏的迦太基守軍陷入了對峙僵持的局面。由此,羅馬和迦太基之間的一場大衝突終於在公元前264年爆發,史稱「布匿戰爭」。

第一次布匿戰爭持續了超過20年,而在其中大部分時間裡雙方均無法佔據上風。在陸地上,戰事幾乎只在西西里島進行,難熬的消耗戰令哪一方都無力打破僵局。雙方大規模的激戰不多,其中一場發生於公元前261年的阿格里真托城,這是迦太基人在布匿戰爭中首度使用了戰象。然而它們無濟於事,羅馬人憑藉優秀的步兵令戰場的天平向己方傾斜。後來他們洗劫了這座城市,並將城內人口販賣為奴,其中也包括希臘人在內。

扎馬戰役。16世紀的畫作,迦太基人扮演著土耳其人的角色,而羅馬人則象徵著歐洲人,這幅畫是當時將迦太基東方化的先驅之作

僵局最終在海上打破,然而令人驚詫的是,戰鬥的結果居然不是迦太基這一方獲勝。戰爭伊始,羅馬人基本上是一個旱鴨子民族,沒有什麼海軍可言。不過後來他們俘獲了一條迦太基船,利用其便捷的「拼裝」編號系統依樣畫葫蘆,一塊木板接著一塊木板地複製,由此才扭轉這種態勢。與迦太基人在海上的首次碰撞是一場徹頭徹尾的恥辱之敗。執政官格奈烏斯·科爾內利烏斯·西庇阿有一個貼切的諢名,叫「阿斯納」或稱「毛驢」,他率領一支由17艘戰船組成的小型艦隊沖入利帕里群島的海港並將其攻佔下來。可是「阿斯納」很快就被一支更龐大的迦太基艦隊團團圍困。「阿斯納」適時放棄船隻,逃到了岸上。最終羅馬戰船被統統燒為灰燼,而「阿斯納」本人也被俘——在通向海上勝利的征途中,羅馬此一開端雖然可恥,但也並非完全在意料之外。

羅馬人不會因為此類小小的挫折而舉步不前。他們仍然還剩有130多艘船,而且還研發出了一種巧妙裝置,即「接舷弔橋」,或稱「烏鴉弔橋」。迦太基海軍固然強大得多,但此物可以抵消對方的勝率優勢。

「烏鴉弔橋」是一種登船橋樑,寬度超過1米,長度達20米。圖片來源於百度百科

迦太基人並未察覺到這項創造發明,理所當然地自信滿滿。他們在米列城沿岸即今天米拉佐的位置打響了布匿戰爭的第一場大海戰。迦太基人的戰鬥技巧相當嫻熟,深諳傳統的擊沉敵艦戰法,懂得如何撞擊敵人並在船體吃水線以下部位鑿壁開洞。得意揚揚的迦太基艦隊一擁而上,喪失了隊形,悉數落入羅馬人設置的圈套之中。面對第一波迦太基來船,羅馬人運用「烏鴉弔橋」取得了極大成效,敵軍隊伍中的旗艦被迫逃離。這是一次最恥辱的失敗,不可一世的迦太基海軍居然被一群初生牛犢打得落花流水。

儘管「烏鴉弔橋」大獲成功,但由於天氣惡劣和激烈廝殺,雙方仍均在海上蒙受了巨大損失。公元前249年,在無能的醉漢普布利烏斯·克勞狄烏斯·普爾喀的領導下,羅馬遭受了最刻骨銘心的大慘敗。但最終羅馬依然獲得了戰爭的勝利,原因只是他們對義大利的征服能夠為自己提供更龐大的人力物力儲備。假如一支艦隊打光了,那麼他們就再造一批船,再派一批人。反觀迦太基這邊,雖然在戰事開端之時看起來佔盡了優勢,但到了公元前3世紀40年代中期,他們已被經濟上的枯竭拖垮。迦太基人的問題在於,西西里島一直以來是國庫的重要收入來源,而這場戰爭卻使這些資金斷了流。

公元前241年,迦太基不得不舉手投降,原因只是他們無力再繼續鏖戰下去了。迦太基放棄了海外財產,被迫向羅馬支付巨額賠償金。不僅如此,作為古代世界最強大的海上力量,迦太基還遭受了喪失艦隊的恥辱。


第二次布匿戰爭


然而迦太基並未善罷甘休,倖存的最佳名將哈米爾卡·巴卡被派往西班牙南部,通過奪取該地區豐富銀礦的辦法來重振迦太基衰落的國運。不過其中大部分的旅途,哈米爾卡和他的部隊不得不靠雙腿行走。這一跡象告訴我們昔日的海上霸主究竟落魄到了怎樣的田地。哈米爾卡先征服了最富礦場所在區域,接著對採礦流程進行了徹底的重構,此後礦場的利潤很快就變得可觀起來。人們在里奧廷托發現了可追溯到那一時期的660萬噸礦渣,其中大部分是銀渣,迦太基人和羅馬人雙方異常龐大的採礦規模由此可見一斑。時至公元前228年,迦太基人用這些西班牙白銀付清了巨額戰爭賠償的最後一筆款項。

從西西里島厄律克斯挖掘出來的迦太基錢幣(公元前4世紀至公元前3世紀),運用了典型的迦太基圖案

哈米爾卡繼續留在西班牙。巴卡家族起先由哈米爾卡領導,而後由他的女婿哈斯杜魯巴接任,最後輪到他的親兒子漢尼拔執掌。這個家族在西班牙南部建立起了一個強大的攝政國,他們利用充沛的白銀供應發展起一支坐擁50000名步兵、6000名騎兵和200頭戰象的龐大軍隊。隨著迦太基人以此等速度復興起來,他們與羅馬人的再度碰撞就只是一個時間問題。羅馬非常關注事態的發展,他們派出大使前往西班牙,而後又帶著最後通牒遣人至迦太基,但漢尼拔對此置若罔聞。於是迦太基與羅馬之間的第二次戰爭遂於公元前218年打響了。

第二次布匿戰爭同第一次衝突截然不同。首先,迦太基人已沒有任何海軍可言,因此所有的戰鬥幾乎都在陸地上進行。其次,大部分的廝殺均發生於義大利的土地上。公元前218年,漢尼拔率軍出征,從西班牙南部的大本營啟程,一路向義大利進發,其中還包括了一支戰象縱隊。此番動作令羅馬人大驚失色。這是一段史詩般的征途,他們需要跨越比利牛斯山和阿爾卑斯山,實屬一項此前從未有人做到過的蓋世壯舉。


坎尼戰役


在義大利,漢尼拔贏得了一系列令人震驚的勝利,而羅馬人卻日益地不知所措、士氣低落。公元前216年,漢尼拔在義大利東南部的坎尼粉碎了羅馬軍團,此一決定性勝利將這一連串大捷推到了頂峰。通過仔細研究羅馬軍隊的陣型,漢尼拔已經注意到其中央位置的步兵局促地緊貼在一起,很難調動施展開來。於是漢尼拔便布置了一個極度反常卻又戰術精妙的陣型。他在自己的中軍位置以階梯形戰線的形式稀稀拉拉地安放幾支輕裝步兵縱隊,而戰線的兩端則配備精銳的重裝步兵,形同於故意留出了一個弱化的中央地帶,最後他再將騎兵安插在左右兩翼。

此雕像據說是漢尼拔半身像,但尚有爭議

仗一開打,羅馬步兵迅速殺向那個弱化的中軍方位,一頭扎進迦太基陣型中央的真空地帶。與此同時,迦太基位於兩翼的精銳部隊牢牢堅守戰線。這就意味著當羅馬人向前推進時,迦太基的陣線演變成了月牙形狀,陷阱由此顯現了出來,而羅馬人則三面被圍。更為雪上加霜的是,迦太基騎兵在打敗羅馬騎兵之後,便從敵方背後殺奔過來。羅馬人此刻已毫無退路,血腥屠戮隨之而來。坎尼是羅馬有史以來最大的軍事慘敗。據估計有70000名羅馬士兵被殺,外加10000名被俘。29名高級指揮官和80名元老院議員也同時殞命沙場,還包括羅馬執政官保盧斯在內。

隨著羅馬軍隊的湮滅,似乎羅馬城盡在漢尼拔的擺布之中。而這位迦太基名將卻讓手下精疲力竭的部隊暫且休整,給予了羅馬人喘息的時機來重新集結,此事為歷史上的一大謎團。這一停戰之舉甚至連漢尼拔自己的下屬都大惑不解,據說其中一人如是評價道:「諸神沒有把所有天賦賜予一個人。漢尼拔啊漢尼拔,你知道如何贏取勝利,卻不懂得應該怎樣好好地利用它。」其實漢尼拔之所以沒有直取要害,無非只是遵循他那個時代的戰爭法則而已。漢尼拔的主要目的不是徹底消滅敵人,而是迫使他們來到談判桌前。經過坎尼一役,漢尼拔很可能認定自己已經達成了目標。漢尼拔欲將羅馬降格為僅僅是義大利中部的一支力量,而其餘義大利城市需得到解放。此外,撒丁島以及迦太基人原有的西西里部分也應重新回到迦太基的懷抱。可是,假如漢尼拔自以為戰爭已經結束,那麼他就大錯特錯了。

戰爭之父漢尼拔 Hannibal (2006)海報,圖片來源於豆瓣

羅馬想方設法拉起了新隊伍,戰爭繼續進行。他們明白,要在開闊的戰場上挑戰那位傑出名將是荒唐愚蠢的。精明又實際的羅馬人選擇避其鋒芒,不跟對方發生正面接觸。當迦太基軍隊在義大利的土地上來回遊走時,羅馬軍隊採取悄悄尾隨並從其身後游擊襲擾的戰法。與此同時,羅馬還派遣部隊前往西班牙並最終征討北非,以此來給迦太基方面施加壓力。這套策略奏效了,日見窘困的漢尼拔於公元前203年被迦太基召回國內來守衛本土。然而,他於公元前201年在扎馬戰役中完敗給了一位年紀更輕卻資質奇高的羅馬將軍,此人的名字叫西庇阿·阿非利加努斯。迦太基人別無選擇,只能再次求和。

經歷了如此一段曠日持久、生靈塗炭的衝突之後,其和平條件是非常嚴酷的。迦太基需在50年內支付10000塔蘭特(相當於26000公斤)白銀,這是第一次布匿戰爭結束時羅馬索要數量的近10倍。此外,迦太基在未經羅馬允許的情況下不得發動任何戰爭。換句話說,迦太基幾乎被降格為羅馬的附庸國。


迦太基必須毀滅


羅馬出於多種角度的考慮,才對迦太基重新掀起敵對行動。老一輩羅馬議員依然記得當年漢尼拔在義大利的國土上四處耀武揚威,投射下一團團恐怖的陰霾,因此他們懷著極大的戒心來看待迦太基的再度復興。對迦太基採取行動的最大倡議者是元老院議員老加圖。他曾以大使團隊一員的身份拜訪過迦太基,回國之後此人在每次演講的結尾均會明確喊出「delenda est Carthago!」,即「迦太基必須毀滅!」平日里比較拘謹嚴肅的加圖甚至還一反常態地搞起了舞台表演藝術。在一次演講當中,加圖從寬袍里掏出幾顆熟透的無花果,告訴聽眾們這些果子來自迦太基,是三天前剛剛運來的。事實上這幾顆無花果很有可能來自加圖自己的莊園,但他所要表達的意思已經傳達到了,即迦太基再度繁盛了起來,已成為羅馬的一大威脅。

迦太基確實上演了一幕令人叫絕的經濟復興,提前許多年償清了巨額賠款。迦太基人顯然也意識到在羅馬國內有不少傢伙正在叫囂著要來殲滅自己,於是他們建造了一個獨具匠心的圓形內港,將戰艦藏於其內,容量可額外多增170艘。羅馬這一邊則提出了一系列無理要求和公然挑釁,從而開啟了迦太基最終覆滅的倒計時。羅馬人荒唐地責令迦太基人離開自己的城市,前往距離大海至少15公里的地方另闢新居,由此便將事態推向了頂峰。迦太基拒絕了這些條件,全體民眾開始瘋狂備戰。所有的公共場所,包括那些神廟,均轉型為製作工坊。男人女人們在裡邊輪班勞作,每天生產100塊盾牌、300把刀劍、1000枚投擲物和500枚飛鏢以及長矛。此外,女人們還紛紛剪下自己的頭髮,充當投擲器的繩線。

大膽臆測的畫作,描繪了強攻迦太基畢爾薩山的情景

羅馬對迦太基的圍攻持續了三年之久,該城最終於公元前146年落入西庇阿·伊米利埃納斯的手心,此人是西庇阿·阿非利加努斯收養的孫子。羅馬軍團一路殺上迦太基的行政和宗教中心畢爾薩山,此間的屠戮可謂史無前例。西庇阿僱用了幾批特別清理小組來拖走街道上的屍體,好讓部隊能夠推進無阻。許多建築物都被點了火,以將裡面的守軍驅趕出來。在有些地方,斷壁殘垣之上被高溫燒焦的痕迹依然可見。最終,有50000名城市居民投降,他們均被賣作奴隸,而其餘人則悉數被殺。城市陷落之後,市中心大部分區域被焚,西庇阿同時還下令將城牆和堡壘統統拆毀。待西庇阿將所需之物全部搜刮完畢之後,他便將這座城市交給手下的將士們,任由他們將其洗劫一空。西庇阿最後還甩下了一句話,詛咒凡是膽敢在廢墟上重建者必遭天譴。

迦太基人的領土被大量沒收,遂成為羅馬國有的公用土地,此外還有許多奴隸被拍賣,凡此種種都令公私財富大量流入羅馬人的國庫。


推薦閱讀

古代世界:追尋西方文明之源

[英] 理查德·邁爾斯 著

金國 譯

2018年3月出版


這是一人類進步的歷程是一條充滿了開化啟蒙與暴戾恣睢的征途。蓋世偉業成就之日,亦是血流成河之時,恰如一曲創造與毀滅的交響樂。理查德·邁爾斯追溯至我們遙遠的過去,那些人物和地點或流芳百世或遺臭萬年,邁爾斯使它們變得鮮活起來:從美索不達米亞地區的首座城市到古埃及的死亡祭儀,從發明字母的腓尼基航海者們到殘忍暴虐的亞述帝國,繼而一路追尋至雅典和羅馬這些偉大的城邦國家。

迦太基必須毀滅:古文明的興衰

[英] 理查德·邁爾斯 著

孟馳 譯

2016年8月出版


這是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記錄了迦太基文明的完整歷史。從它在黎巴嫩腓尼基人聚居點的起源,到作為一個地中海帝國被神化和一代傳奇英雄漢尼拔的橫空出世,以及與羅馬之間至死方休的血戰——地中海爭霸的戰火將迦太基的都城夷為平地,其全部屬民被屠殺或者變賣為奴……文明的興衰和絕不妥協的鬥爭,其背後是西方邏輯下的歷史進程。


即將出版

坎尼的幽靈:漢尼拔與羅馬共和國最黑暗的時刻

[美]羅伯特·L.歐康納 著

葛曉虎 譯

2018年5月出版


一場地中海霸主之爭,一位軍事奇才的復仇之戰,一段歷時17年的征戰,一群忍辱15年的老兵洗刷冤屈最後的機會——漢尼拔之戰。

公元前216年,迦太基在坎尼戰役中擊敗羅馬,由此也獲得無數尊重與敬畏。這是漢尼拔最出人意料、充滿創新以及血腥無情的軍事勝利,在那之後沒有任何將軍可以企及。羅伯特•L.歐康納作為軍事史上最受人尊敬的大家之一,第一次完整地講述了坎尼之戰的始末,為讀者帶來了這場天啟之戰激動人心的記錄。

發佈於 2018-05-21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1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1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3 個評論)

回復 Brigade 2018-11-12 09:12
與希臘爭霸
從前6世紀開始,迦太基開始與欲染指地中海西部的希臘人發生衝突。大約在前535年,迦太基人聯合伊特拉斯坎人,在科西嘉島近岸打敗了其中一支希臘人的艦隊。但是在前480年,敘拉古的領主格隆和阿克拉加斯的領主特隆所統率的希臘軍隊卻在西西里島大敗迦太基的軍隊。此後百年間,迦太基與希臘為了爭霸地中海而紛爭不斷。

直到前4世紀初,希臘在經歷伯羅奔尼撒戰爭后元氣大傷,開始停止在西西里殖民。而在希臘的皮洛士於西西里為希臘城邦作出最後一次對抗迦太基的戰事後,迦太基與希臘的紛爭大致告一段落。但取而代之的,卻是與更可怕的對手 - 羅馬所發生的戰爭。

布匿戰爭
前264~前146年,迦太基與羅馬發生了3次戰爭,史稱布匿戰爭。

第一次布匿戰爭
羅馬在前4世紀統一義大利后,開始向地中海進發,這與迦太基的利益產生衝突。但戰事還是由羅馬人先挑起的,羅馬人以保護其在西西里的同盟國為由,不顧以往與迦太基所簽署的三份友好聲明,出其不意的渡海進攻迦太基在西西里島的殖民地。

迦太基的海軍當時名震地中海,但羅馬初建的海軍卻接連擊敗迦太基的海軍,使得在西西里的迦太基軍隊沒有足夠的支援。但是有趣的是,在這種情況下,素質一向不如羅馬陸軍的迦太基陸軍卻在名將哈密爾卡的帶領下,與羅馬陸軍打了個平手。在這種情況下,戰爭持續了23年(前263年-前241年),最後迦太基向羅馬求和,以迦太基全面撤出西西里島,並對羅馬以賠款為和約的條件終止戰爭。

第二次布匿戰爭
迦太基的貴族甘於接受和約的條款,但哈密爾卡卻心有不甘,矢志報仇。可惜他卻在完成這個心愿前便逝世了,他這個遺願便由他的兒子 - 漢尼拔所繼承。漢尼拔為了培植足以與羅馬抗衡的力量,率軍進佔伊比利亞半島,並將在那裡建立了新迦太基。在羽翼豐滿后,在前218年他率軍橫越被視為羅馬天然屏障的阿爾卑斯山,聯合當地的高盧人,在義大利半島各處擊潰羅馬軍隊,其中在坎尼戰役后,羅馬約7萬人的軍隊更被全殲。可是羅馬同盟的基礎太厚,漢尼拔不能完全將其瓦解,這使得羅馬獲得喘息機會。

在前212年起,羅馬轉入反攻狀態,直攻迦太基,使得漢尼拔被逼回師去援救。結果漢尼拔因千里馳援,致使兵力下降,而其兵士亦顯得疲態畢露,最後於扎馬戰役被科爾內利烏斯·西庇阿擊敗。迦太基被逼於前201年與羅馬人簽訂了條款苛刻的和約,條約規定迦太基失去阿非利加以外的一切領地,將整個艦隊交給羅馬,並償付巨額戰爭賠款,迦太基失去所有伊比利亞半島的領土,海軍解散,只能有10艘防海盜的船。

這場戰爭共打了16年(前218年-前202年),而經此一役,迦太基已經再無力與羅馬爭鬥了。

第三次布匿戰爭
不出十年迦太基又欣欣向榮,前149年,羅馬人為免迦太基回復元氣,決定先發制人,圍攻迦太基。迦太基在沒有事先與羅馬協議攻打努米底亞,違反了第二次布匿戰爭的合約,於是羅馬借口發動了第三次布匿戰爭。迦太基人在頑強抵禦三年後,於前146年春被羅馬軍統帥小西庇阿所攻滅。此役后,羅馬決定把迦太基城夷為平地,放火燒掉了迦太基的城市,大火延燒了17天,灰燼有一米深。羅馬軍隊挨房搜索,五萬居民被賣為奴隸。而迦太基港口亦被毀滅,迦太基亡國,並且在數世紀內成為羅馬帝國在北非的重要政治、經濟、文化和宗教中心。

第三次布匿戰爭只持續了三年(前149年-前146年),比前兩次都要短,可見羅馬先發制人的決定並不錯誤。而據說迦太基周圍的田野被撒了鹽,要它不能有任何生命生存。

由於沒有直接的史料記載撒鹽的記錄,我們無法證明這一事件的真實性。但從更早時代的赫梯人以及亞述人的時代來看,毀滅城市后在廢墟上撒鹽相當常見。這一習慣延續到當時,也許已經成為一種形式。
回復 Brigade 2018-11-12 09:15
古代超級大國對抗戰:不給對手生存空間,徹底消滅對手,滅國,殺盡和奴役。
回復 malian 2018-11-12 12:53
Brigade: 古代超級大國對抗戰:不給對手生存空間,徹底消滅對手,滅國,殺盡和奴役。
這是對的,現代也應該這麼做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19 18:18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