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德哥爾摩:真的沒有完全一點的了解,它很大,我們所到之處,太局限。
斯德哥爾摩是一個由諸多島嶼構成的城市,據說是由小漁村發展而來。這似乎是每一個北歐城市的共同起點:小漁村。也許,當年除了小漁村,其餘的地方都不宜居吧。但不管怎樣,能把小漁村經營成大城市,應該也不簡單。
斯德哥爾摩用燦爛的陽光迎接我們,一掃在赫爾辛基的霧氣。

船到碼頭,天氣真好,瑞典的第一印象。
其實這應該是第二印象,我們第一天到的赫爾辛堡才是第一印象,只不過太過匆忙,就沒什麼印象,只知道舉世聞名的宜家是從那裡發源。
進城的路,陽光燦爛,一如既往的北歐式平板街市。

還是有一些不一樣的建築

我們的目標是市政廳,恰好現在是諾獎頒獎季,多放幾張照片啦。
我們到了后等導遊聯繫入場,這裡似乎只接待團體,不接待個人。
市政廳的天井

據說這都是用特製的磚建的,有些歷史感,一色的紅磚。
入內后,先在宴會廳聽講解,宴會廳就這麼大,每次頒獎晚宴,人數限制的很嚴。

宴會廳一端是台階,通去二樓,注意到拐角的小講台了嗎?那就是獲獎人發言的地方。

拉近一點,看看仔細,現在是罩著的。

一樓側牆有諾貝爾的側面像。

上樓之前在看一下內牆,也是特製的磚。

樓上有幾個大廳,也有許多正在使用的辦公室,和市議會開會的會堂,這會堂不讓拍照。
看到那個星形標記了嗎?據說出席宴會的嘉賓從樓梯上走下來的時候,眼睛盯住那星,記者就可以拍到你最佳表情。
一些辦公室的門上方有雕像,這不是名人故居什麼的,他們是修建這座大樓的工匠。

先看到的是金色大廳,這是頒獎晚會的舞廳。

這都不僅是金色了,真是用金箔裝修的。
圖案是北歐的民間神話傳說,相當於瑞典的口述歷史,完全不同於現代的宗教。

金碧輝煌

神話傳說的圖像,從二樓看下宴會廳

從裡面出來,再看大廳外面的結構,塔頂有三個王冠,和瑞典國旗一致,說的是北歐三個王國是一家。
瑞典,丹麥,挪威,芬蘭一開始就走向共和了,另類。

然後也才知道,市政廳是給新人辦婚禮的所在。

好多新人在拍照。
一直沒辦法把這大廳的全貌拍下來,正好人家有這樣一個得窺全豹的模型。

接下來的項目是借遊船看市容,走船觀花。
我們上船的地方在老城區,有一處是曾經的皇宮,現在空置整修,它外面也是有雕塑,方尖碑,小廣場。

陽光不再呀。

皇宮不用了,皇家衛隊還在。

這裡的舊城區有點像哥本哈根的新港。

下面的是諾獎博物館,沒時間進去,就要上船了。

接下來就是隨船觀花了,怎麼說呢,從船上看,這城市很多樣化,不像在路上看到的那麼北歐平板風。

挺多修飾

現代雕塑

房子居然也是一棟一棟的

不知是真的船還是裝飾

建築式樣挺多的。

這是下船的碼頭
還看到了靜靜的街區,很有韻味。

從這裡我們去了皇家花園,這是皇家現在還住在那裡的所在。下集再說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