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萬人無法準時入學 美國最冷開學季來了?

京港台:2025-8-21 22:30| 來源:留學生日報 | 評論( 8 )  | 我來說幾句

15萬人無法準時入學 美國最冷開學季來了?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2025年秋季,美國高校迎來一個前所未有的「開學寒冬」——簽證暫停、審查收緊、大量學生滯留原地。

  國際生數量驟降、學費損失慘重,城市經濟同步受損。當「全球最強高等教育系統」逐步築起高牆,美國正在失去的不只是15萬名留學生,還有人才、聲譽和未來。

  

  根據國際教育者協會(NAFSA)與JB International的預測,若美國簽證在7月和8月未能恢復正常節奏,2025年秋季將有多達15萬名國際學生無法按時赴美入學。這相當於新入學國際生減少30%–40%,整體國際學生註冊率下滑約15%。

  

  圖源:www.nafsa.org

  從數據看,美國國務院在2025年1–4月間簽發的F-1學生簽證數量同比下降12%;5月進一步下滑至22%;6月則一度因暫停面簽幾乎全面停擺,跌幅可能高達80%–90%。

  這些變化並非個案:

  亞利桑那州立大學表示,今年秋季國際新生人數將從去年的超1.5萬人降至約14,600人;

  康奈爾大學、賓州州立大學等多所高校報告國際生入學數「遠低於預期」;

  一位伊朗學生Noushin自2024年9月簽證面試后,至今未收到結果,項目已被迫推遲兩學期。

  不僅簽證難辦,流程也明顯變得更「政治化」:社交媒體內容需公開審查、申請人被要求「表達對美國的友好態度」,甚至因「表達巴以立場」「轉發示威圖像」等內容而遭「行政審查」延期或拒簽。

  

  留在美國的留學生也未能倖免。據美國國務院數據,2025年已吊銷超過6000份學生簽證,其中約4000份為「違法行為」(包括DUI、輕罪等),另外200–300份因「支持恐怖主義」而被取消。

  

  最引發爭議的是「政治表達」被列入審查標準:塔夫茨大學博士生Rümeysa Öztürk因與同伴在校報發表一篇批評校方對以色列問題立場的社論,被國土安全部認定「涉嫌支持哈馬斯」,關押長達數月,儘管法院已明確該言論受到憲法第一修正案保護。

  這類案例被多個高校組織、法律機構視為「簽證成為意識形態審查工具」的前兆。哥倫比亞大學Knight自由表達研究所執行主任Jameel Jaffer指出:

  「這類做法更常見於極權政權。」

  

  國際學生不是孤立變數,而是美國大學賴以維繫的經濟支柱之一。根據NAFSA估算,國際學生每年為美國經濟貢獻超400億美元、支撐超過36.8萬個就業崗位。

  因此,15萬名學生無法報到,意味著:

  學費流失約70億美元;

  約6萬個直接或間接工作崗位受到影響;

  多所高校因預算緊張開始砍課程、合併校區、精簡專業。

  而這一影響已經直接滲透到了美國多所高校當中:

  賓州州立大學系統宣布將關閉7所區域校區;

  康涅狄格大學因赤字取消全部數學交叉專業;

  加州大學多個分校已凍結國際項目擴張計劃;

  西伊利諾伊大學註冊人數自2010年以來下降47%,宿舍關閉、教職裁撤、校區社區經濟全面衰退。

  與此同時,美國的「招生人口懸崖」(Enrollment Cliff)也同步來襲:2025年起,46個州的18歲新生人口下降5%左右,未來傳統本科生源將持續走低。國際生無法彌補的缺口,終將使更多高校陷入「招生-財政-裁員」死循環。

  

  

  「國際學生空缺」不僅傷及高校財政,更衝擊城市整體生態——住房、超市、交通、圖書館、就業市場,都和學生密切相關。

  根據《波士頓環球報》測算:馬薩諸塞州一地將損失6.19億美元,加州損失約10億美元,紐約損失約9.88億美元。

  

  國際學生對各州經濟貢獻圖 來源:brookings.edu

  這也解釋了為何各高校在「用力補救」:有的開放香港/首爾校區臨時代讀,有的加快本土多元招生,有的推動證書課程、混合授課等新模式。然而效果甚微,多數學生「要麼冒險赴美,要麼乾脆轉向他國」。

  與此同時,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新加坡等國家則推出更靈活簽證路徑、更長OPT時長,迅速填補美國留下的空位。國際教育競爭格局正加速重塑,美國的「唯一性優勢」正在鬆動。

  

  當前局勢下,對於留學生及家長來說,最重要的是調整路徑而非盲目堅持:

  申請材料務必提前準備,預約簽證儘早啟動;

  留意項目所在州與學校對國際生的態度和簽證配合度;

  考慮橋樑項目(如社區學院轉四年制)、雙錄取、混合課程;

  提防「好看但不穩」的項目,把握能提供長期支持的專業與資源網路;

  多國聯申不再是備選,而應是「必選方案」。

  留美仍然可能,但已經不再是「拿到offer就萬事大吉」的時代了。

  「最冷開學季」不只是某一批留學生的困境,而是全球高等教育格局的一次劇烈拐點。當簽證成為政策工具、學生成為政治代價,美國高教的「吸引力神話」也在一張張空椅子中逐漸崩塌。

  如果說曾經「赴美留學」是一代人的夢想,那麼如今,問題是這個夢想是否還值得追逐。              

        更多學術教育 文章    >>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2 20:38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