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郵:我們多算了新冠實際死亡人數,這是個問題

京港台:2023-1-16 01:05| 來源:紐約時間 | 評論( 14 )  | 我來說幾句

華郵:我們多算了新冠實際死亡人數,這是個問題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編者按:溫麟衍(Leana S. Wen)是喬治華盛頓大學米爾肯研究所公共衛生學院教授,《生命線:醫生為公共衛生而戰的旅程》一書的作者。此前,她曾擔任巴爾的摩市衛生專員。她在《華盛頓郵報》撰寫專欄,指出美國目前死於新冠的人可能被大大高估,而這破壞了人們的安全感和對疫苗有效性的信心。

  

  根據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的數據,美國每天約有400人死於新冠。按照這個速度,每年將有近15萬人死於新冠。

  但這些美國人是死於新冠還是感染新冠后死亡?

  理解這一區別對於正確看待新冠病毒造成的持續損失至關重要。確定感染導致住院或死亡的可能性有助於人們衡量自己的風險。它還使衛生官員能夠評估疫苗效力何時減弱,以及需要未來幾輪的加強針。

  與我交談過的兩位傳染病專家認為,歸因於新冠的死亡人數遠遠大於新冠的實際死亡人數。埃默里迪凱特醫院的主治醫生、美國傳染病學會喬治亞分會的前主席羅賓·德雷特勒(Robin Dretler)估計,在他的醫院,90%被診斷為新冠的患者實際上是因其他疾病住院的。

  他說:「由於每個住院患者都接受了新冠檢測,許多人檢出陽性只是偶然。」例如,槍擊受害者或心肌梗塞病人的病毒檢測可能呈陽性,但感染與他們就醫的原因無關。

  德雷特勒也見過併發多重感染的患者。「化療導致白細胞計數非常低的患者可能因為細菌性肺炎或足部壞疽而入院。他們可能也感染了新冠病毒,但新冠病毒並不是他們生病的主要原因。」

  如果這些患者死亡,新冠可能會與其他診斷一起被添加到他們的死亡證明上。但新冠病毒並不是導致他們死亡的主要原因,而且往往根本沒有發揮作用。

  德雷特勒趕緊補充說,死亡上報不盡準確並不是出於不良意圖。陰謀論認為,醫院試圖誇大新冠疫情以達到某種邪惡目的,這是無稽之談。但是,他說,「無意中誇大風險會讓焦慮者更加焦慮,讓懷疑者更加懷疑。」

  另一位傳染病醫生希拉·多倫(Shira Doron)一直在研究如何更準確地對嚴重疾病的病因分類。在評估了新冠患者的醫療記錄后,她和她的同事們發現,是否使用類固醇地塞米松,可以很好地判斷病人是否主要是因為感染新冠而住院治療。因為對於低氧水平新冠患者來說,地塞米松是現行的標準治療方法,如果一個檢測呈陽性的人在住院期間沒有服用地塞米松,那他們可能是由於其他原因住院的。

  多倫的工作對馬薩諸塞州一年前改變住院報告起了重要作用,這個州已經在統計中列明了新冠住院總人數和接受地塞米松治療的人數。最近幾個月,在感染新冠並住院的患者中,只有約30%是主要因感染新冠而住院的。

  

  馬薩諸塞州同時統計了感染了新冠的住院人數和主要因新冠而住院的人數。

  這與多倫在她所在的塔夫茨醫療中心(Tufts Medical Center)的經歷相吻合,她還在那裡擔任醫院流行病學家。在大流行早期,很大一部分新冠陽性住院病例是由新冠引起的。但隨著越來越多的人通過接種疫苗或感染產生了一定的免疫力,因此而住院的患者越來越少。她說,在一些日子裡,因新冠住院的人數占報告總數的比例低至10%。

  確定新冠的真實住院人數具有直接而實際的目的。「它可以更好地預測醫院的容量,」多倫告訴我。「如果我們的醫院床位滿了,而且原因歸咎於新冠,我們可能會認為,當感染浪潮結束時,這些床位都周轉回來。但如果人們因為其他原因生病,病床可能會一直滿著。」

  多倫承認,數據中存在灰色地帶,新冠病毒可能不是死亡的主要原因,但可能是造成死亡的原因之一。例如,新冠感染可能會使患有慢性腎病的人陷入腎衰竭。她和她的同事也在收集這方面的數據。

  德雷特勒和多倫都面臨著一些人的批評,他們說他們在對新冠刻意輕描淡寫。這根本不是他們的目標。他們在整個大流行期間醫治新冠患者,並見證了疾病的演變。早些時候,新冠經常導致健康的人死亡。今天,他們醫院裡大多數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都是因為別的原因而住進來的。他們希望公眾看到他們所看到的,因為正如多倫所說,「高估新冠死亡人數破壞了人們的安全感和對疫苗有效性的信心。」

  需要明確的是,如果新冠死亡人數最終是目前報告的30%,這仍然高得無法讓人接受。但這些知識可以幫助人們更好地評估旅行、室內用餐和尚未恢復的活動的風險。

  最重要的是,知道究竟誰死於新冠可以幫助我們確定哪些人最脆弱。我們需要通過更好的疫苗和治療來保護這些患者。

 

        更多美國要聞 文章    >>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3-1-17 11:37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