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瞎說,我們這些經歷過80年代的人還沒失憶呢

京港台:2022-9-23 04:14| 來源:讀宋史的趙大胖 | 評論( 15 )  | 我來說幾句

別瞎說,我們這些經歷過80年代的人還沒失憶呢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01

  這段時間網上突然出現一種風潮,瘋狂懷念80年代,說什麼那時候沒有房貸、車貸的壓力,生活得簡單快樂而幸福。

  我用徐志勝的口頭禪來表達我的感受:「我看完我都懵了。」

  的確,那時候沒有房貸和車貸的壓力,那是因為根本就沒有房子可以買,也根本買不起車子。

  我是70年代中期出生的,80年代的時候我已經有非常深刻的記憶了,我想跟大家聊聊那一段「沒有房貸」的日子。

  我父母都是中學老師,先是在鄉村中學,十多年以後調到了區里(也就是鎮里)的中學當老師,我從有記憶開始的時候就跟著父母一起住,直到上了高中以後住校才開始跟父母分開。

  在我的記憶里,我們家一共住過三套房子。

  這個套,其實只是一個量詞,並不是指的套房。

   02

  我們家住的第一套房子是鄉村中學的教室宿舍,一個土木結構的三層樓,整個學校就是一個四合院,以前是當地一個地主的房子。

  

  當年住過的房子已經沒有了,清明節我跑步回老家的時候拍了一張照片,左下角磚塊這一片,大約就是我們房子的位置

  我父母因為是雙職工(夫妻都在學校當老師),所以被學校照顧分到了頂樓最角上的一間屋子。屋子被隔成了兩間,大的我父母住,小的我自己住。。具體多少平方我不記得了,但是肯定很小,因為我自己的房間擺了一張小床和一個小書桌、一個小碗櫃、一個小飯桌之後,剩餘的空間已經很小了。我們一家三口吃飯都得坐得很擠,要是來個客人就得把碗櫃、書桌往我床的那邊挪,好把位置騰出來。

  這個房子夏天很涼快,冬天也很涼快,我冬天最大的樂趣就是在窗口搭著一根小板凳,伸手出去掰屋檐垂下來的冰凌玩兒。

  我房間的窗口其實也是我們自己開的,以前只有我父母的房間里才有窗戶。鑿開牆壁之後,裡面是厚厚的楠竹片,這可能就是中國的鋼筋混凝土吧。

  這個房子沒有廁所,上廁所、洗澡都要去學校另一頭一個偏僻的、墳山旁邊的公共廁所,這對於一個只有幾歲的孩子來說,挑戰實在是有點大。

  尤其是半夜想要拉屎的時候,那簡直是人生的一大考驗。廁所沒有燈,這種小事情捨不得浪費手電筒的電池,有星光的時候就借著星光,實在是看不見才用手電筒,而且蹲下以後馬上就得關掉。我後來想,我現在不怕鬼,多半是小時候已經把怕鬼的份額用完了。

  屋子也沒有廚房,我們自己砌了一個小灶炒菜,在學校食堂里打米飯。這麼多年沒失過火,也算是我們祖上積德了。我至今記得,每周二我父母都要參加學校的政治學習,我從小學放學回來之後還要學著炒菜。是的,七八歲的時候就開始學著炒菜了,現在手指頭上還有當時切茄子切出來的傷疤。

  因為我們家住頂樓,這個房子又是幾十年的老房子,所以每次下暴雨的時候房頂都要漏水,我們就得用盆子在家裡接水。我至今都記得,我床的正上方有一個漏雨點,每次都能準確地漏在我的臉上,怎麼檢瓦都檢不好。

  03

  這兩間房子我們一直住到了1986年,我在那裡度過了非常愉快的童年,然後隨著父母去了區里的中學。

  區中學的老師更多,雙職工也多,我父母初來乍到當然分不到好的房子,學校給我們安排了一間屋子讓我們過渡。

  這個房子有多大,我就能很清晰地回答出來了。

  我們宿舍這棟樓一共兩層,樓下是教室,樓上是教師宿舍,樓上樓下的格局是一樣的,只不過把一間教室隔成三間當教師宿舍用。

  一間教室是6米×9米,也就是54平方米,所以我們這一間房子是它的三分之一,也就是18平方米。

  我們一家人在18平方米的房間里大概住了一學期還是一年,我已經記不清了。屋子擁擠到什麼程度呢,因為實在是沒地方擺書桌,我因為是教師子女,可以享受一定的「特權」,去教師的辦公室做作業。

  在享受寬敞的學習環境的同時,也要承受身邊全是老師監督的心理壓力。

  這個房子沒有廁所,上廁所還是要去學校另一頭墳山旁邊的公廁去——我也不知道為什麼學校都喜歡把廁所修在墳山旁邊,可能這就是緣糞吧。

  但是因為這個房子是磚土結構的,在防火的問題上稍微寬鬆了一些,所以每家每戶都在家門口砌了一個柴灶。

  每到做飯的時候,整個過道全是煙,有燒柴火的煙,有炒菜的油煙,有生煤炭爐子的煙,沿著過道的兩頭騰騰往外冒,跟火車出隧道一樣。

   04

  住了一學期還是一年之後,學校有一個老師搬走了,因為他結婚了,他愛人是醫院還是政府的,可以分宿舍。

  經過學校的協調,我們一家三口跟他旁邊的這個老師換了房子,然後這兩間挨著的房子就分給了我父母。好在這個房子本來就是以前隔斷的,整改起來也方便,我們自己動手把兩間房中間的隔斷拆了一個門出來,這樣我們終於可以住上套房了。

  足足36平方米,一間教室的三分之二,我再也不用去辦公室這種龍潭虎穴做作業了。

  我上初二的時候,生了帶狀皰疹,滿胸滿背都是水泡,沒辦法去上課,正好我們班教室就在我家樓下,我每天就坐在窗口聽老師講課,自己在家學習,傳音效果相當之好。

  倒不是我多麼熱愛學習,我爸媽都是老師,老喜歡抽查我的學習情況,如果不會就要挨罵。

  這個房子不但沒有廁所,還沒水龍頭,只有在室外安了兩個公用的水龍頭。我們學校在山上,那時候水壓不夠,每到用水高峰期,街上用水的人多了,學校的水就上不來,我們就坐在水龍頭邊,聽著水龍頭裡發出咳痰的聲音,盼望著街上的人趕緊用完水。

  對了,每次水龍頭髮出咳痰聲音的時候,會有很大一股吸力,我們都喜歡把手放在水龍頭下緊緊按著,直到手上被吸出一個圓圓的印子。

   05

  我們家真正住上有廚房有廁所有陽台的房子,是九十年代初的事情了,父母單位第二次集資建房,兩室一廳,非常流行的銅條瓜米石打磨光滑的地面。

  便宜是很便宜,但是沒有產權,只有使用權,如果調走了就要把這個房子退出來。

  我們家在這裡住了一年,我父親就調到了縣裡一所中學,我也去了縣裡上高中,我母親從雙職工變成了單職工,這套房子於是就按照規定退了出來。

  學校另外一對雙職工老師補償了我們家當年集資的錢,似乎還額外給了一些錢,然後讓我母親重新搬到了單身宿捨去,直到她退休之後回來跟我一起生活。

  整個八十年代,我們家房子的情況我記得非常清楚。

  確實沒有房貸,那是因為完全沒地方買房子。我們家一家三口擠在一個18平方米的房間里的時候,學校有很大一批老師都住在兩室一廳的集資房裡。我羨慕嗎?羨慕得很,但是沒辦法,他們先來,該他們住,我們想都別想。

  說實話,我的童年並不算苦,父母都有教師工資,生活至少不是最差的那一個等級。連我都不願意回到那個年代,我真不知道是哪些人在嚮往。

  即便是住在學校第一批集資樓的老師,他們的生活也不方便,因為房間里沒廁所。沒廁所的原因,是修建集資樓的時候,一位領導拍著桌子說:「房間里怎麼可能修廁所,不曉得好臭!」於是他們就只能去旁邊的公廁,或者在家裡使用尿盆。

  06

  的確,現在的房價很貴,房貸的壓力很大,但是我很害怕這種走極端的思維方式越來越多。

  因為現在的房價貴,所以就要回到那個年代去;因為現在貧富差距很大,所以就要回到大家都很窮的日子;因為現在競爭很激烈,所以就要回到當初配給制的年代。

  網上有不少人,專門負責歌頌80年代的生活,什麼幸福輕鬆、青山綠水,搞得我都很詫異,以為我跟他們生活的不是同一個80年代。

  很多經歷過這個年代的人還沒失憶呢,那時候的環境是什麼樣大家清楚得很,那是一個在縣城裡用鼻子就能找到造紙廠的年代,那是長江邊上堆滿了五顏六色廢水泡沫的年代,那是河溝里流淌著黑色的水漂浮著幾尺長的絮狀物的年代,那是冬天洗澡都要跑幾趟拎幾瓶開水去公共廁所的年代。

  至於有人說的所謂的平等啊、人與人之間簡單快樂之類的話,你能騙得過你自己就好,你當你自己的麻醉師,不要去騙其他人。

  我就簡單說一句,你以為包分配,是真的能把你分到你想去的地方嗎?做夢吧。

  我始終堅持一個觀點,要向前。

  人要向前,社會也要向前,觀念也要向前。

  老是期望回到過去,那不是正常人的想法,至少不是平常人的想法。

  我這麼說吧,我現在過的日子說不上好,但是比80年代強多了,至少不用一家三口擠在18平方米的房子里生活。

  誰讓我回去過那樣的日子,誰就是我的仇人。

 

        更多大陸資訊 文章    >>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2-9-26 04:37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