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學者:美對中政策不斷"試錯" 北京要有耐心

京港台:2022-7-19 04:13| 來源:世界新聞網 | 評論( 8 )  | 我來說幾句

中國學者:美對中政策不斷"試錯" 北京要有耐心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圖: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復旦發展研究院副院長吳心伯

  今年以來,拜登政府先後推出了將中國排除在外的印太經濟架構,及抗衡一帶一路的全球基礎設施與投資夥伴關係計劃,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吳心伯分析,從歐巴馬政府開始,美國就不斷推出各種針對中國的戰略、倡議、行動,構成了美國對中政策不斷「試錯」的獨特現象。他認為,這可能成為常態,北京要有戰略耐心,「中國處理對美關係的關鍵是強實力、穩根基」。

  吳心伯在中國環球時報發表署名評論指,自歐巴馬政府開展對中戰略競爭以來,美國就不斷推出各種針對中國的戰略、倡議、行動。在歐巴馬執政時期,有亞太再平衡戰略和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在川普時期,有印太戰略、清潔網路計畫等,還發起了規模空前的貿易戰。

  他認為,這些倡議或計畫,有的效果大打折扣,有的一地雞毛,還有的無疾而終,但美國還是樂此不疲要推出新的對中政策設計,重複那些很大程度上屬於無效的循環。該如何看待這種現象?

  吳心伯分析,首先,要看到美國對中政策越來越被國內政治驅動。華盛頓對中政策行為往往基於國內政治的需要,而非基於對政策可行性的審慎評估。例如,川普執意對中發動貿易戰,是為了拉攏白人藍領選民,爭取選票,以鞏固執政基礎和獲得連任。

  其次,決策者過高估計自身的能力和美國的實力。華盛頓的政治文化特點之一,就是自視為世界的中心。這種自大心態往往忽視了其戰略與政策設計的合理性及執行層面的問題。例如,拜登政府執政伊始,便推出以競爭為主、兼顧對抗與合作的對中政策。這一「三分法」的政策設計在邏輯上存在難以克服的內在矛盾。

  第三,不願面對現實,低估中國。冷戰結束以來,美國憑藉其綜合實力優勢,在對中關係中長期處於主導和主動地位。但是過去十年來,中國隨著綜合國力的穩步提升和大國外交的展開,在對美關係中發揮著更大的能動性。華盛頓的決策者並未充分認識到這一點。「拜登政府的對華政策設計看起來似乎比川普時期要高明一些,卻同樣在實踐中不斷碰壁。低估和誤判中國使得美國對華政策跌跌撞撞,行之不遠。」

  吳心伯說,與川普政府和拜登政府類似,未來的美國政府還會在對中政策上不斷「試錯」。對美國形形色色的對中政策設計既要重視,又不能太當真。要重視,是因為美國推出的戰略、倡議、行動等反映了美國對中戰略與政策的動向及重點,在實踐中會對中方產生這樣或那樣的干擾,甚至會嚴重損害中方利益。不能太當真,是因為這些對中設計一廂情願的多,能夠實現的少,如果太當真,就會被美方牽著鼻子走。

  他並稱,北京對此要有戰略耐心。鑑於中美及雙邊關係都在發生重要變化,中國處理對美關係的關鍵是強實力、穩根基。其次是「以我為主」,不隨美方起舞。第三是把重點放在與第三方打交道上,而不是圍著美國轉。

        更多國際觀察 文章    >>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2-7-19 12:09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