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媒稱中國經濟顯示強大韌性 習李不同調?

京港台:2022-5-28 06:03| 來源:自由亞洲 | 評論( 30 )  | 我來說幾句

官媒稱中國經濟顯示強大韌性 習李不同調?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中國官媒日前發文強調國內經濟顯示強大韌性、基本面長期堅固,如此說法卻與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召開十萬幹部會議「救經濟」的舉措相反,反其道而行的背後釋出什麼信號?

      中國經濟日報5月25日刊發一篇編輯部文章《全面辯證看待當前經濟形勢》,闡述中國經濟雖面對壓力仍顯示強大韌性,外資「加碼」、產銷增長,指三、四月部分經濟指標轉弱是新冠疫情衝擊帶來的短期變化,是受外在影響的階段性波動,「但面對新的下行壓力、更嚴峻挑戰,我國經濟依然顯示出強大韌性」,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近日的論調相符。

      這與李克強日前警告清零政策引發經濟放緩的訊號恰恰相反。李克強在5月25日罕見召集十萬幹部進行「全國穩住經濟大盤電視電話會議」,在會中直指經濟困難,要求努力推動經濟重回常軌。

      

      中國新華社5月25日播發署名經濟日報編輯部的文章《全面辯證看待當前經濟形勢》(網路截圖)

      彭博:基層官員左右為難

      在紐約的政治經濟學者秦鵬分析,如此大相逕庭的表述背後,帶有政治鬥爭的意涵。他告訴本台:「所有人都知道是現在的清零政策,導致經濟現在嚴重下行,當你去強調經濟問題的時候,言者無心聽者有意,對於堅持清零政策的人,會覺得是對中共現在清零政策的否定和批判。」

      包括彭博社、華爾街日報在內的國際媒體,近兩天紛紛以「習李傳達不同信號」為題,報導習近平與李克強在平衡防疫與經濟之間不同調的舉措,指習近平繼續強調推動「清零」,與此同時李克強卻敦促官員提振經濟,以達到預定的經濟增長目標,彭博社指基層官員因此左右為難,並引用8名匿名官員的話表示,這種困境導致「一個通常因迅速實施上級命令而備受讚譽的國家陷入癱瘓。」

      5月18日,習近平在一場貿易相關峰會上發表視頻講話,他談到世界因新冠疫情而面臨的經濟挑戰,但未提及中國自身的經濟下滑。近幾個月中國本土新冠疫情再度爆發,官方堅持習近平的「動態清零」政策,採取包括封城、大規模核酸檢測和隔離措施,這些政策對商業活動造成嚴重衝擊,許多產業因此停擺,全球供應鏈受到影響,更引發在華外企強烈反彈。

      中國經濟學者彭定鼎接受本台訪問時就直言,現行的國內經濟受到非常大的衝擊,嚴重衰退,現在「防疫」造成的社會損失,已經遠超於「疫情」帶來的損失。

      「非常嚴重,這種嚴重性你怎麼估計都不過分,等於倒退一二十年。如果之後供應鏈斷裂再持續顯現,整個下半年會越來越嚴重。因為市場經濟是需要很長的供應鏈的,這個供應鏈一旦斷掉,後果極其嚴重。」彭定鼎說。

      外企加碼點贊?專家:大內宣

      李克強在本月十九日的一場會議上,會晤美歐日多個商會的負責人,承諾在做好防疫的同時,將幫助協調解決復工達產、人員入境、物流運輸等問題。不過在經濟日報《全面辯證看待當前經濟形勢》一文中,卻仍表示外資「加碼」,是對中國市場潛力和經濟前景實打實的「點贊」。

      經濟日報的文章受到中國官媒新華社青睞轉發,引起社會關注,經濟日報社社長兼總編輯鄭慶東寫道,這篇長文「有力引導輿論,為穩經濟大盤、促經濟增長發揮了壓艙石應有的作用」。

      秦鵬認為,這篇文章帶有大內宣的效果,抓住了政治風向和中共的需要:「你說他們真的那麼樂觀嗎?我倒不認為。對官員來講他們都知道這個(經濟)問題現在很麻煩,但對官員來說保黨、保自己的官位、保自己的權威,在某種意義上比經濟、比救民生救企業重要的多。」

      中國美國商會也在5月9日發布調查表示,近六成受訪在華美資企業已下調2022年度營收預期,超過一半的企業表示已經推遲或減少在華投資。此外,中國歐盟商會也在五月初發布一項調查指,多達23%的歐洲企業正在考慮將業務遷出中國,這是十年來的最高比例。今年四月,中國歐盟商會主席伍德克(Joerg Wuttke)曾致函國務院副總理胡春華,表明「動態清零」政策令其會員的物流和供應鏈受到嚴重影響。

     

        更多大陸資訊 文章    >>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2-5-29 12:00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