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百老匯隨想

作者:重返伊甸  於 2018-12-17 00:05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隨想|通用分類:其它日誌|已有3評論

關鍵詞:隨想




2016年12月26日,我們一大早來到曼哈頓地區,女兒帶我們觀光,遊覽,包括林肯中心,卡耐基音樂廳,時代廣場,帝國大廈和紐約公立圖書館等,圖書館全部是大理石建築,像宮殿一樣豪華,我喜歡圖書館的寧靜,當年我幾乎走馬觀花地參觀了京城所有的博物館,印象最深的還是國子監(古代大學堂),那裡感受不到宮廷的勾心鬥角,你死我活,彷彿能聽到古代學子的朗朗讀書聲,我覺得對文化教育的重視程度和國家繁榮總是息息相關的。中午女兒請我們到素食館吃了一頓可口午餐。晚上帶我們去百老匯看經典音樂劇(Fiddle on the roof)«屋頂上的提琴手»,說其經典,該劇在我出生那年就開始在百老匯上演,不間斷地演到我上學(1964-1972年),連續演出3000多場。如今半個多世紀過去了,上千個座位的劇場仍然座無虛席(其中有很多猶太人觀眾,也見到少數亞裔面孔)。仍然一票難求(女兒提前兩周訂的票),堪稱奇迹不足為過。

故事背景是在猶太人艱難生存的俄國沙皇時期, 劇的主角貧苦農夫父親泰維想將自己的五個女兒依照家族的傳統(婚姻由父母做主)嫁出去,而女兒們又偏偏有自己獨立的愛情嚮往。泰維的誠實,憨厚,幽默,機靈和幻想是一大看點,最重要的是愛,他愛上帝,常常和上帝對話,自言自語,他愛妻子和女兒。該劇適合各種人群,其成功不僅在於音樂,故事,希望,愛情,人性,寬容以及幽默,更在於悠久的民族傳統和獨特的生活方式以及對信仰的執著,即是喜劇也是悲劇,說其是喜劇,是泰維對女兒的理解和寬容,使女兒婚姻得到自由。說其是悲劇,是沙皇驅逐村子里的猶太人,他們被迫賣掉房子和牲畜,遠走他鄉,悲傷,凄涼,田園牧歌消失了,伴隨的是顛沛流離的生活。但劇里始終貫穿一種積極向上的精神力量,這是一種站的高,望的遠的精神,拉小提琴(生活)不容易,站在屋頂上拉就更不容易了,這種挑戰需要勇氣和技巧才能掌握平衡,猶太人獨特的傳統價值令提琴手腳下有根基,從而達到平衡自如。這種獨特的傳統源於屋檐下的愛,這種愛又源於上帝,在屋頂上拉小提琴還表現了猶太人對自由的渴望,該劇活潑,幽默,令人回味,容易引起觀眾共鳴,就連我這樣的音樂藝術門外漢,懂一點蹩腳英文的外族人都感動的多次落淚,難怪在現場能聽到開心的歡笑聲和微弱的哭泣聲

中國也擁有像古箏一樣悠久,醇厚,博大精深的歷史,據說中國京劇也曾在百老匯有繞樑三日的影響,但我覺得和「屋頂上的提琴手」相比,其實際影響程度還只限於屋檐下,原因可能是缺少深根地固的傳統宗教底蘊。 這種底蘊能使劇中人即使窮得像冬天裡的松鼠,卻可以開心到忘我一樣的翩翩起舞。泰維也夢想能成為一個有錢人,渴望過上富人的生活,希望有更多的時間讀聖經,有更多的時間禱告。他經常與老天爺對話,向上帝發問,他幽默、善良,把傳統視為理所當然,一成不變,簡單、枯燥,但是自得其樂,比如在把大女兒許配給富裕的喪偶屠夫時說:我一直想要個兒子,只是沒想到和我一樣年紀,在災難面前向上帝發問:我們是上帝揀選的民族,能不能不揀選一次?等。

農夫的生活處境也很像我的父母長輩,雖然很窮,整天在忙碌,生活簡單,所不同的是猶太人心不累,沒有同胞間的階級鬥爭,他們心靈有寄託,有信仰,有聖經,有道德底線,有了問題,可以找生活中(活著)的拉比解答和開導。中國歷代也不乏聖人(死去的),但沒有穩固的信仰根基,有了問題,心裡茫然,自然缺少團結和友愛,有了權利就容易忘掉自我,沒有基本的道德律法約束,也就不難解釋為什麼老虎越抓越大,層出不窮,不難解釋有人定勝天的豪言壯語(古人敬天的天壇也只能用於觀光罷了),不難解釋我們有對同胞踏上一萬隻腳,永世不得翻身的名言。不難解釋湖南無家可歸的流浪者寧願凍死,餓死,也不肯走進政府的救助站的新聞報道,也不難解釋為什麼歷代有無數猶太精英,卻很難找到猶太乞丐的原因。(多年前,我曾有個來自伊朗的穆斯林同學,課餘送外賣,兜里揣著個猶太人的小黑帽子,每當客戶是猶太人(門框上有象徵上帝十條律法的標誌)時,他就將小帽子戴上,總能得到很多很多小費)。同樣也不難解釋美國總統特朗普說:中國官員若像他們對待世界各國人民那樣對待他們本國人民,才有資格和美國比肩。全世界都害怕中國官員像對待本國人民那樣對待世界人民,所以,中國沒法成為世界領導,沒資格成為世界領導,中國,從來就不是美國的競爭對手,請中國官員不要高估自己。這是一句一針見血,值得幾代中國人去思考的一段話,不是嗎?

 我曾經不滿足於父輩的農村生活,我曾努力尋找城市的現代活法,我也曾經為生活在大城市而自豪過。我們的生活節奏是高速的,電話和電郵可以快速傳遞信息,各種交通工具可以節省時間, 可是節省的時間都去哪兒了?與家人團聚的時間反而越來越少,這樣的生活反而讓我們感覺越來越累,每天上,下班,窮人累,富人也累。我們時不時感到迷茫,身體狀況也遠遠不及我們的父輩,我發現其實落後的田園生活也許更適合我們,這也許是人類的共性吧,要不上帝怎麼把亞當和夏娃偏偏放到伊甸園,而沒放到華麗的宮殿里呢?現代的生活壓力又迫使我們不得不在城市工作,我嘗試著在兩者之間尋找一個平衡點,經過努力,慶幸的是這個夢想並不是很遙遠,一年比一年接近,一年比一年開心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3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3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3 個評論)

回復 fanlaifuqu 2018-12-17 00:21
充實的一天!
回復 重返伊甸 2018-12-17 02:21
fanlaifuqu: 充實的一天!
的確是,謝謝評論!
回復 ruthrobert 2019-5-31 15:28
   說的真多000000000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3-27 17:43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