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利令智昏 智令心昏 心令性昏/雪峰

作者:tszh  於 2018-7-14 12:58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傳道|通用分類:信仰見證|已有1評論

關鍵詞:, , , , 修鍊


       短暫人生跌宕起伏悲喜交加,泡沫人生聚散無常遺憾萬千,尚未到達人生終點站,就已形神俱散肝腸寸斷,尚未明白怎麼回事又沉淪苦海輪迴不已。

       什麼東西如此厲害讓人生花景失色淚灑黃土?答案是:利、智、心。

       利令智昏。翻看歷史畫卷,利字當頭,淹沒了多少英雄豪傑和嬌媚容顏,悲劇一波接一波,悔恨一浪高一浪,風捲殘雲般地把唯利是圖而失去理智者們碾軋在了人類歷史的河床下,令人不勝唏噓,感慨。

       利,不論是權之利,財之利,還是名之利,只要圖謀,就會失去理性和理智,最終將會把親情友情和大好年華,甚至美好未來直至寶貴生命葬送在利慾的無底深淵。試看為利而奔波的人們,他們的眼中心中只有利,為利可以不顧一切,而其結局,沒有幾個不是悲慘的。

       利,以服務於他人而得之,則善;利,以功德而得之,則全。其餘,皆禍。

       智令心昏。心如鏡,明鏡可察看天下事物的來龍去脈,令人心清意明,神氣活現。鏡若蒙塵,則視物不清,無法看清看透事物真相。由之,人會迷茫,常常會做出錯誤的判斷,做出錯誤的行為。

       當一個人知識淵博,智慧高深,恃才傲物,目空一切的時候,心是昏的。試看天下著書立說的人們,講經說法的人們,寫長篇大論的人們,兜售道德倫理的人們,都是高智商的人們。但是,他們的心大多是昏暗的。這就叫智令心昏。相信和聽從了這些智令心昏者們的說教和指導,猶如在走向沙漠,走向死亡。

       心令性昏。心,應萬事萬物萬象而生。無大千世界,則無心。現象出,心則生;現象滅,心則亡。心隨境轉。以心轉境者,寥寥無幾。人有千萬事,心有萬千結。心是鏡,只反映客觀現實,心不是客觀現實本身,所以,靠心是靠不住的。

       當我們凡事靠心之幻象而做出歸納判斷進而做出決斷付諸行動的時候,我們是被現象所蒙蔽所欺騙了,心是會不斷變化的,心心相印時會心領神會恩愛異常,心心相離時會貌合神離同床異夢,心能靠得住嗎?誰敢確信自己的心不變?自己的心都會變,你敢相信別人的心不變嗎?

       靠得住的是性。「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本性之性才是事物的原貌。達摩祖師在《血脈論》中清晰地明示:「若欲覓佛,須是見性,見性即是佛。若不見性,念佛誦經持齋持戒亦無益處。」「若不見性,縱說得十二部經教,儘是魔說。」「若見本性,不用讀經念佛,廣學多知無益,神識轉昏。」

       俯視人間,車水馬龍,燈紅酒綠,熙熙攘攘,摩肩接踵,此乃皆幻象。活著時,覺得一切真實無虛,死了一切歸於沉寂。活了一世,忙碌了一輩子,結果卻歸於空寂,難道不是悲劇嗎?不知道自己從哪兒來,又到哪兒去,渾渾噩噩一生,難道不是一場悲劇?佛釋迦牟尼早已明示:「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但是,一旦見性,情形有天壤之別。融入性中,即是永恆;活在性中,即達天堂。

       我說的「八無境界」即是正果,但若不見性,很難進入八無之神妙境界。

       結論是:不要逐利,不要顯智,不要靠心,綻放本性。

       2018-07-13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發表評論 評論 (1 個評論)

回復 浮平 2018-7-14 20:24
逐利的動力,或者需求,為享用也會為安全,而安全感不可能只來自於內。這就是信仰的力量為何在專制社會難以達到想要的效果的原因,依然邊拜邊信邊逐利。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3-27 12:58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