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曾經的虔誠,尋蹤上海出版局

作者:ryu  於 2014-10-29 12:35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人在海上|通用分類:回國記錄|已有11評論

關鍵詞:出版局, 上海, 紹興路

說不清已經有多少年未再重訪舊問,倚望著「紹興路」的路標,一時心堵。
我靜靜地走向紹興路5號--上海出版局。
 
上海出版局,現全稱上海市新聞出版局,局名基於《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上海市人民政府機構改革方案〉的通知》(廳字〔2008〕17號)的規定而設立(當然以前就有),為市政府直屬機構。「上海市新聞出版局掛上海市版權局牌子。上海市新聞出版局設黨組書記、局長,上海市版權局局長, 上海市新聞出版局還設黨組成員、正、副巡視員...」
參加工作后,二位老闆都是全國作協委員,全國的,不只是上海的。
第一任老闆是38式地下黨出身,今天回顧的老闆是1950年出生的。
 
現在他還常去市新聞出版局,不過已經另外擔任上海作協的副主席、中國版協理事、上海文化發展基金會理事等「閑職」。
他,一個美男子,很有風度,然不拘言笑,眼皮似乎一直微腫,卻並不是少眠之故。下筆如筆端湍湍,談吐卻極端枯噪無味。
若多年未見面,想來卻是一切如舊,平靜的,熟識的,黙契有加。
 
他是一個一看就是一身正直的人,不過他卻很容忍身邊多有那些比「三濫」好不了太多的人們。現在回想起來,社會是不美麗的,更有很多欠美麗的事要有人代他去做,這樣才不會弄髒他的手。
老江身任中央総書記后不久他就升任上海市新聞出版局局長、上海市版權局局長,直至2008年由屆時就「京滬高鐵」等問題答問而揚名的上海市政府發言人接任了其的職務。
不過,自其後到今天的短短6年中,市新聞出版局局長換了三任。
那天我在局裡看見布告,說是10月21日至22日,全國「掃黃打非」工作小組專職副組長李長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反非法和違禁出版物司副司長楊夢東等一行五人組成的全國「掃黃打非」第一調研組,就籌劃2015年全國「掃黃打非」工作將來滬進行調研。在上海市「掃黃打非」辦公室主任、上海市新聞出版局局長徐炯,副局長闞寧輝等全程陪同下,深入到...
 
他,一如既往的話說得很少,「出版的改革還不太一樣,因為出版到現在為止,計劃控制的內容還是很多。全世界的出版業,集團是一小部分,更多的是單個的出版社,小出版社很靈活,他們各有各的活法」。
社會上有人說:他講話口氣已經官化了,短小達意,不夠作家味了。「這就是你真實的語風嗎?」
「我習慣用短語言。」
圖書市場現在比較亂,市場經濟有些亂是沒有辦法的,我們慢慢走下去看吧。他說。
出版嚴格被計劃控制的狀況已經有了很多變化,今後還會有很多變化的,回過頭去看,五年前十年前都不會想到現在是這個樣子。確實不能把出版單純作為技術性的活,多一點文化味,科學味比較有趣。他不認為上海的文壇有一種女性化、陰性化的趨勢,「這種說法,有一點過份,多幾個優秀的女作家,像張愛玲、王安憶、王小鷹、陳丹燕等是上海文學的驕傲,但是我們還有魯訊、巴金、柯靈...」
個人著作權受到侵權如何解決?
根據我國民法及著作權法的相關規定,在著作權受到侵犯時,權利人可以採取協商、調解、申請行政執法、仲裁、訴訟等途徑進行維權。
沒有了?
沒有了。
有國內的出版社仗勢欺作者的多嗎?
他答:上海灘有句老話,客大欺商,商大欺客。還有的是作者仗才欺出版社,特別才出道的。你應該知道,應該比我懂。
他還說:現在我們還不知道怎麼解決網上盜版的問題,中國保護版權的意識基礎比較差,有人總說,老祖宗講竊書不算偷。文化會不會在經濟大潮當中慢慢的衰落還想不到。
出版市場今後的發展,和國內其他行業相比有哪些機會與不足這還未知。外資或私營出版商,平面媒體運營商在上海發展的前景,機會與問題,包括書號,刊號,審批,發行,印刷,渠道銷售等等方面, 我們的出版現在還沒有讓外資和私營進入,但是出版社正和文化工作室合作,我想這個會有比較好的發展前景。如何看有待將來。
今年11月1日起將正式施行國家版權局與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新發布的《使用文字作品支付報酬辦法》,經濟、社會情況發生了巨大變化,作者強烈呼籲對稿酬標準做相應調整。現狀的《出版文字作品報酬規定》是1999年出台的。
 
下筆時筆端湍流的他,談吐卻極端枯噪無味。
不過,美好的回憶還是有的。
出版社報給作者的印數往往少於實際數字的10--15%,作為作者,權益真正受傷來自何方呢,
 
曾經的虔誠,希望人們都多一些虔誠,特別就是那些爬格子的人們。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1

支持
7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8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11 個評論)

回復 dwqdaniel 2014-10-29 18:23
原來掃黃打非辦公室也在那裡辦公哦  
回復 總裁判 2014-10-29 22:17
dwqdaniel: 原來掃黃打非辦公室也在那裡辦公哦   
第三張照片的味道,象中宣部組織拍攝的紀錄片,反映解放前國民黨反動專制政府如何壓迫人民,就是這個氣氛。
回復 徐福男兒 2014-10-29 23:48
紹興路,太熟悉了,我有一位老師就住在紹興路上,經常去請益。
回復 ryu 2014-10-30 05:14
徐福男兒: 紹興路,太熟悉了,我有一位老師就住在紹興路上,經常去請益。
就是現在已徒有文化街的虛名了。
回復 ryu 2014-10-30 05:16
總裁判: 第三張照片的味道,象中宣部組織拍攝的紀錄片,反映解放前國民黨反動專制政府如何壓迫人民,就是這個氣氛。
憶苦思典哪。
回復 ryu 2014-10-30 05:16
dwqdaniel: 原來掃黃打非辦公室也在那裡辦公哦   
我也才知道。
回復 ryu 2014-10-30 05:18
總裁判: 第三張照片的味道,象中宣部組織拍攝的紀錄片,反映解放前國民黨反動專制政府如何壓迫人民,就是這個氣氛。
出黃再掃黃、惹是再打非,反正都在那裡。
回復 徐福男兒 2014-10-30 08:42
ryu: 就是現在已徒有文化街的虛名了。
文化前面冠一個黨字,就徒有虛名了。
回復 ryu 2014-10-30 16:12
徐福男兒: 文化前面冠一個黨字,就徒有虛名了。
虛、實都由黨來定奪,一吹定音。
回復 mwmblinds 2014-10-30 17:22
近100 年來,上海是全國出版業的重鎮,民國時的出版物何止是半壁江山,執思想文化藝術之牛耳,那時的北平 南京土的掉渣,南方稍好一些。及至政權轉換以後,業務骨幹大量被抽調到北京,可以說北京的現代文化機構框架幾乎都是由來自上海和江浙兩省的民國時的文化人搭建起來的。直到80年代,上海依然是中國的文化重鎮,她的刊物風行全國。可惜好景不再,江澤民主政之後,因權力的高度集中,所有資源被北京壟斷,扼殺了全國各地的文化表現形式,形成了北京一家獨大的奇怪現象,弄得春晚已然是為北中國人觀賞的節目。上海在所有文化領域裡也是每況愈下:幾乎沒有好看的電影;沒有一言九鼎的刊物、沒有領先全國的思想潮流;甚至沒有了獨領風騷的藝術表演家,那裡還看得出上世紀初到80年代初近80年輝煌歷史的影子吶。這30年來。上海的主政者把上海糟蹋得極其不堪,煌煌現代都市,曾經的東方明珠已然墮落成為了紙醉金迷又缺少文化厚重的且無靈氣的渾濁之地,論及於此,怎不使人扼惋嘆息。
回復 ryu 2014-10-30 18:34
mwmblinds: 近100 年來,上海是全國出版業的重鎮,民國時的出版物何止是半壁江山,執思想文化藝術之牛耳,那時的北平 南京土的掉渣,南方稍好一些。及至政權轉換以後,業務
謝謝你這麼認真、這麼翔實的評論。
你寫過的大作可否賜読一閲?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18 04:39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