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武志紅:依賴與反依賴的雙重奏

作者:素問  於 2010-9-27 00:32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健康生活|已有1評論

關鍵詞:

依賴與反依賴的雙重奏 (

    關係就是一切,一切都是為了關係。
    心理學中的這句話的意思是,我們的一切言行和心理變化都發生在種種關係中,而我們做任何事情都是為了獲得關係中的某些東西。
    關係如此重要,但關係又容易成為一團迷霧,令我們很容易在關係中迷失。

 

    英國老師弗蘇摩迪 Vasumati hancock 的話說,我們的心有三層結構,最外面一層是保護層,中間一層是傷痛,而最深處一層是真我。
    保護層太厚,是我們絕大多數人的共同問題,因為這個厚厚的保護層,我們觸碰不到自己的真我,也觸碰不到別人的真我,結果就是,我們不僅常常感覺到要命的孤獨感,我們也無法建立真正親密的關係,因為真正的親密,是兩個人真我與真我的相遇。
    保護層之所以太厚,是因為有太多的傷痛。我們懼怕這些傷痛,不敢去面對它們,於是使用了種種自欺欺人的辦法,將這些傷痛包裹起來,並由此形成了保護層。
    在研究生快畢業時,我給自己人生立下三個目標,第一個是與孤獨達成一個默契,第二個是在最可珍惜的人面前毫不猶豫的真誠。假若第一個目標達到,那麼我將不再懼怕孤獨,反而可以安於孤獨,而假若第二個目標達到,我就可以擁有深度的親密關係,那時所謂的心靈感應都會自然發生。
    我想,這或許也是每個人需要的功課,因為我們都懼怕孤獨,同時親密關係也是絕大多數人最頭疼的事情,似乎不管我們怎麼努力,就是難以建立真正親密的關係。
    真要安於孤獨並享受親密,就必須揭開自己的保護層。對此,我們會本能地感到懼怕,因為那時就得面對心中隱藏的傷痛。
    不過,如果能從一個旁觀的角度看看自己內心的傷痛是什麼,對它先有一個了解,那會幫助我們更有勇氣地去面對它。

 

3歲前極易產生被拋棄的創傷
    弗洛伊德曾說,人的兩大動力是性與攻擊。
    弗洛伊德的這個說法引起了很多人的反駁,而現在的新精神分析學派、客體關係理論將其修正成,人的兩大動力是親近與疏遠。
    可以看出,客體關係理論完全是從關係的維度是去審視人心的動力的。與人親近,尤其是與自己喜歡的人親近,是我們一大動力。但同時,有時適當地與人疏遠,保持一種孤獨,給自己一個空間,這也是我們一大動力。
    如果親近的需要得不到滿足,我們就會產生創傷。如果疏遠的需要得不到滿足,一樣也會產生創傷。
    既然心理學稱,關係就是一切,一切都是為了關係,那麼也可以說,人類的創傷基本都可以歸為這兩類:親近需要沒有滿足的創傷,疏遠需要沒有滿足的創傷。
    前一種創傷,即被拋棄的創傷,后一種創傷,即被吞沒的創傷。
    客體關係理論還稱,我們成年後的人際關係模式,其實是童年時的人際關係模式的再現。同樣也可以說,我們成年後容易襲來的創傷,其實是童年時早就被襲擊過的創傷。
    被拋棄的創傷,是極其常見的,它主要表現在,孩子與父母,尤其是媽媽的關係上。
    這種創傷,簡直可以說是我們民族的一種文化,一種普遍現象。因為,自從新中國以來,孩子們想與媽媽親近的需要普遍沒有得到滿足。
    首先是,媽媽們的產假太短了,原來只有一個多月時間。產假結束后,城市裡媽媽們就要上班,而農村裡的媽媽就要下地幹活。這個產假的設計,似乎只是用來給媽媽們恢復身體,而根本沒有考慮到嬰兒們的需要,結果導致我們國家的孩子們在生命最早期就先有一個與媽媽分離的巨大創痛。
    心理學研究發現,孩子們3歲時才能形成「客體穩定性」的概念。這時,一個事物從他眼前拿走,他不會太慌,因為他知道這個事物仍然存在。但在客體穩定性的概念沒有形成前,他要麼會很慌,要麼根本不在乎,因為他會認為,這個事物一旦在他眼前不存在了,那就是徹底消失了。
    因為這一特點,孩子們對與媽媽的分離極其敏感。如果媽媽不見了,他們會非常恐慌,因為在他們看來,媽媽暫時的不見就意味著徹底消失,而媽媽是他們生命中最重要甚至唯一重要的,所以媽媽暫時的分離會造成相當的創痛。
    研究還發現,如果3歲前媽媽與孩子分離達兩個星期以上,由此造成的創痛就是不可逆轉的。所謂不可逆轉,即這一創痛不會因為媽媽回來后好好安慰他而消失,它會一直留在孩子的心裡,留待他以後自己去處理。
    所以,比較完美的做法是,在孩子3歲前,媽媽與孩子沒有重大分離。
    最起碼,在嬰兒3個月大前,媽媽不要離開孩子。因為這3個月是至關重要的3個月,假若這一階段媽媽對孩子很親,將孩子照顧得很好,這個孩子就有了一個最基本的心理健康的基礎。
    最好這一階段要延續到6個月時,因為心理學研究發現,像精神分裂症、嚴重的人格障礙等重性的精神疾病,常常可以發現是當事人在6個月大之前造成了嚴重創傷,而這是相當難治療的。
    現在,媽媽們的產假已有一百多天,這個延長是極為關鍵的,原來一個多月的產假實在是太短了。我有多名來訪者,他們都是在出生一個多月後就與媽媽分開了,甚至立即就被送到了全托幼兒園,這是極其巨大的被拋棄的創傷。
    再次是,我們很習慣由老人帶孩子,這種普遍現象,對孩子而言一樣是一種創痛,因為沒有誰比媽媽更重要。
    尤其是,假若孩子在很幼小的時候不斷在媽媽和老人或其他撫養者之間來來去去的話,那也會造成巨大的創傷,因為每一次和撫養者的分離,都是一次被拋棄的創傷。
    我自己想,像邱興華、馬加爵和李磊等惡性案件,也許都可以在這一方面找到根本原因,他們很可能都在嬰幼兒時遭遇過與媽媽嚴重分離的創傷,於是等他們成年後,他們很難與女性和諧相處,同時也很難與其他人相處。

 

抱得太緊,會導致被吞沒的創傷
    媽媽與孩子的關係太疏遠會給孩子帶來創傷,而媽媽與孩子的關係太過於親近也一樣會帶來創傷。
    這后一種創傷,可以稱之為被吞沒的創傷。
    一天,我帶我們家的加菲貓「小白」去我的工作室,它非常惹人喜愛,所有去我工作室的朋友都忍不住要抱它,而它也有些粘人,所以幾乎來者不拒。
    但很有趣的是,我發現它對兩位女士很是抗拒。她們抱它時,都將它抱得特別緊,而且憐愛得不得了,但我發現,小白這時在用它的前爪用力在它和這兩位女士的身體間撐出一個空間,而其他人抱它時,它都是很放鬆地躺在擁抱者的懷裡,非常享受。
    看上去,她們將小白抱得太緊了,而其他人抱得沒有那麼緊。
    並且,其中一位女士不斷地將小白抱過來玩,最後它怕了她,乾脆經常藏在沙發地下不出來了,而有意思的是,這位女士似乎完全沒意識到小白對她的這種抗拒,還認為小白很喜歡它。
    類似這一畫面,我在波蘭古都克拉科夫的一個廣場也見過,當時,一個年輕的媽媽緊緊地抱著女兒親吻,而女兒將臉向外扭去,並用手用力地推開媽媽,但這位媽媽對女兒親了一下又一下,也是完全沒看到女兒對她的排斥。
    每個孩子都渴望與父母親近,假如父母對自己極親近,那麼孩子一方面會很喜歡這種感覺,但另一方面又覺得自己被吞沒了,就像小白的故事和克拉科夫的故事,擁抱者似乎完全接收不到被擁抱者的抵觸,而這意味著,擁抱者看不到對方的真實存在,所以這真的是一種吞沒。
    並且,被吞沒的創傷,常常是被拋棄的創傷連接在一起的。假若一位媽媽自己小時候有過嚴重被拋棄的創傷,那麼她對親近的渴求就非常重,但她的渴求是如此之重,以至於她的伴侶會被嚇跑,會感覺到厭煩,會想辦法與她拉開一段距離。這樣一來,她的親近的渴求就在伴侶身上得不到滿足,轉而在孩子身上去尋求滿足了。
    孩子也會感覺到媽媽的渴求太重了,他抗拒,但他的抗拒沒有力量,而且因為種種微妙的心理,他甚至連抗拒的信息都傳遞不出去,最嚴重時,他甚至意識上對媽媽完全沒有了抗拒,但那時就會有更嚴重的問題發生。
    被拋棄的創傷,也被稱為分離焦慮。通常,我們在分離時都會傷心,這是輕度的分離焦慮,而有過嚴重被拋棄創傷的人,可能會在任一分離時都會體驗過嚴重的分離焦慮,就像是心臟病發作,呼吸變得很艱難,空氣似乎都了重量,讓自己喘不過氣來,嚴重時會覺得生不如死。
    分離焦慮的概念,學過心理學的人可能多少都有了解,但對於與這個概念相對的另一個概念——分離攻擊——可能就完全沒有了解。
    所謂分離攻擊,即當你覺得關係太過於親近時,你得發出攻擊性的信號,以此與對方暫時有一定程度的分離。
    然而,假若面對一個人的吞沒時,你完全發不出攻擊性的信號,甚至完全意識不到自己有分離攻擊的傾向,那麼這種分離攻擊就可能會變成極具破壞力的攻擊行為。
    四川發生過一起惡性事件,一位40多歲的男子將60多歲的媽媽砍死。親人和鄰居對此百思不得其解,因為這位未婚男子對媽媽極為孝順,而這位媽媽對兒子也照顧得無微不至,她每天都要去兒子家為他做一日三餐,旁人覺得這位媽媽為了兒子可以付出一切。
    但是,這對母子的關係,可能就是小白故事的超級版。這位媽媽無微不至的照顧,令這個兒子有窒息感,但要麼是他發出的拒絕信息媽媽收不到,要麼是他自己根本發不出這個信息,結果,媽媽和他的關係一直都過於緊密,以至於他的世界真的被吞沒了,他沒有婚姻,也沒有朋友,他的世界里只有媽媽一個人。最後,他內心隱藏著的分離攻擊變成了殺死媽媽的犯罪行為。

 

親密關係中的頭號難題
    被拋棄的創傷和被吞沒的創傷,幾乎總是在一起出現。它們先是一同出現親子關係中,而等這個關係中的孩子長大后,它們就會一併出現在情侶關係中。
    我的多數女性來訪者,都可以發現有嚴重的被拋棄的創傷,而她們來找我做諮詢的關鍵原因,都是她們的先生開始逃避她們。再仔細了解,她們的先生則是有典型的被吞沒創傷,那也就是說,她們的先生沒能力發出分離攻擊的信號,或者發出了太太也接受不到。
    我一個來訪者非常憤怒的是,她的男友有了第三者,於是她逼問他,你愛我不愛我,你是要和在一起,還是要和我分手,快說,我只要你一句話。
    她男友給了很經典地回答:打死我也不說。
    她難以理解這個男人這句話的意思,而在我看來,這個男人無法說出「我想和你分手」或「我想離你遠點」這樣的分離攻擊的話來,他不允許自己發出這樣的言語,但他通過行動來表示這個意思。
    很有趣的是,那個第三者和我這位來訪者一樣是有過嚴重被拋棄創傷的女子,所以她們兩個都將他抓得很緊。
    後來,這個男人又對她說過一句話「這種局面也不是我想要的」。對於這句話,我的來訪者認為是,他拒絕不了女人。
    同樣的,來到我工作室的男性,多數是有過被吞沒創傷的,他們也一樣為親密關係而深深苦惱。
    之所以男人和女人都如此苦惱,一個關鍵原因是,我們沒有意識到,配偶不是我們情感缺失的答案。這是一個很深的道理,我將在以後的文章中詳述。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0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1 個評論)

回復 老阿姨 2010-10-10 12:36
很有道理,謝分享。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5 15:32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