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十進位:手指到底有多重要?

作者:kylelong  於 2012-3-22 06:42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科普知識|通用分類:文史雜談|已有16評論

 

 

    世界上不同國家有不同的數字寫法和計數方式,但人類在其發展過程中,卻有一個十分驚人的相同,就是在計數上,幾乎都不約而同地使用了「十進位」。

 

    在秦以前,中國各個諸侯國的度量衡並不統一。秦滅六國統一中國后,也統一了度量衡,統一后都是採用十進位。度是寸、尺、丈:十寸一尺,十尺一丈。量是升、斗、石:十升一斗,十斗一石。衡是錢、兩、斤:十錢一兩。貨幣,也是十進位:十厘一分,十分一角,十角一元。時間的「旬」:上旬、中旬、下旬,一旬是十天,也是十進位。

 

    但是,十進位主要還不表現在這裡,而表現在計數到十,便進一位,然後二十、三十……再到十的時候,又進一位到百。百到十,進一位到千。千到十,進一位到萬。然後十萬、百萬、千萬,始終都是十進位。我們可以大致收集一下信息,地球上的人類,好像被某種神秘力量統一了計數,基本上都採用十進位!

 

為什麼會有這種驚人的相同呢?

 

    原來,古人在發明數字之前,一般就是用手來數數,除了繩結和石頭之外。中國古代最大的數字是「三」,為了超越「三」這個數字,人運用了自己的手指,而人的手恰恰具備了計數的優越性。從食指到小指,四個手指都是平行的(這就是漢字數字的起源),只有大拇指與這四個手指相對,它自然成了基數五的標誌。五在羅馬數字中的符號是V:正是大拇指和食指構成的角度。基數十就是兩隻手,人在兩隻手之外再加上兩隻腳的腳趾頭,就是二十。

 

另外,說起「五」,還有一個故事。在中國古代軍事中,《周禮·地官·小司徒》中有「五人為伍,五伍為兩,四兩為卒,五卒為旅,五旅為師,五師為軍,以起軍旅」的古代軍隊的編製。所以,人們計數常用漢字「正」的五筆劃,一隻手而已。為何只有卒是「4」呢?原來,「卒」是古代兵制單位,古制「百人為卒」。所以,「五人為伍,五伍為兩,四兩為卒。」也就是5 X 5 X 4=100。如果「五兩」的話,就是5 X 5 X 5=125了,不符合「百人為卒」的定義。這還是十進位。

 

可以推測,如果我們人類兩隻手不是十個指頭,而是八個或者十二個,那就會是八進位或十二進位;如果我們人類是三隻手,十五個指頭,則很可能就是十五進位。也許不同手指數目的外星人就是這樣的,誰知道呢?或許有人問:我們人類是兩隻手、兩隻腳、兩隻耳朵、兩個眼睛、兩個鼻孔,那為什麼不用二進位呢?其實道理很簡單,因為人們數數要用手和指頭,即靈活又方便。見過有人用耳朵數數的嗎?

 

偶蹄目(Artiodactyla)是地球上的哺乳動物中最大的一個目,大約有220幾種,其中包括很多對人類生活十分重要的動物,比如豬、牛、羊等等。如果地球由某一種偶蹄目的動物主宰,恐怕現在要使用四進位、六進位、八進位了。恐龍的腳趾大多是三個腳趾,也有四個腳趾,五個腳趾,還有兩個腳趾的。想象一下,如果當年恐龍就一直主宰地球至今,度量衡如何統一啊!

 

世界上的計數中還有一種以十二為單位的。計年中有「紀」這樣一個量詞,一紀是十二年。英語則有「打」(dozen),一「打」也是十二。為什麼會有這種十二為單位的計數?顯然同一年有十二個月這個數字有關,而且還有一天24小時、一小時60分鐘、一分鐘60秒(例外的是,一秒鐘100毫秒)。另外,中國有十二屬相,國外也有十二星座,《聖經》中也講十二門徒、十二部落等等。在中國古代的曆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稱為「十天干」,子、丑、 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雖然天干是十進位,但地支卻是十二進位,而且「六十花甲」也是十二進位。顯然,十二進位是源自地球與太陽之間的互動關係。

 

但還有一個例外,即過去十六兩是一斤,所謂「半斤八兩」。為什麼呢?

 

關於秦朝制定斤兩的十六進位制,還有個傳說: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負責制定度量衡標準的是丞相李斯。李斯很順利地制定了錢幣、長度等方面的標準,但在重量方面沒了主意,他實在想不出到底要把多少兩定為一斤才比較好,於是向秦始皇請示。秦始皇寫下了四個字的批示:「天下公平」,算是給出了制定的標準,但並沒有確切的數目。李斯為了避免以後在實行中出問題而遭到罪責,決定把「天下公平」這四個字的筆畫數作為標準,於是定出了一斤等於十六兩。誰知這一標準在此後兩千多年一直被沿用。好在這四個漢字一直沒有被簡化,秦始皇厲害啊!

 

那時十六兩秤叫十六金星秤,是由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加「福祿壽」三星組成十六兩的秤星,告誡做買賣的人要誠實信用,不欺不瞞,否則,短一兩無福,少二兩少祿,缺三兩折壽。

 

到了1959年,625日國務院發布《關於統一計量制度的命令》,確定米製為中國基本計量單位,在全國推廣使用,保留市制,「市制原定十六兩為一斤,因為折算麻煩,應當一律改為十兩為一斤。」中藥計量仍襲舊制不變,因為古代醫書上都是十六兩為一斤,這個要改正,那就麻煩大了。

 

相關閱讀:

 

世界各地的數字手勢

https://big5.backchina.com/home.php?mod=space&uid=250647&do=blog&quickforward=1&id=45840

 

 

1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4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5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16 個評論)

回復 武宜三 2012-3-22 17:01
先生原來這麼有學問,佩服。
回復 遠行翱翔 2012-3-22 19:20
手指的奧秘。
回復 kylelong 2012-3-22 19:34
武宜三: 先生原來這麼有學問,佩服。
自學中
回復 kylelong 2012-3-22 19:34
遠行翱翔: 手指的奧秘。
祝你開心
回復 隨意隨緣 2012-3-22 22:58
請教,為啥在英語裡面,數字是1-12呢。
回復 白露為霜 2012-3-23 05:05
偶蹄目用二進位很合適。可以直接用在電腦上。
回復 kylelong 2012-3-23 07:30
隨意隨緣: 請教,為啥在英語裡面,數字是1-12呢。
在英國使用1-12等阿拉伯數字之前,羅馬數字是歐洲(包括英國)最早的數字錶示方式,比阿拉伯數字早2000多年。

阿拉伯數字起源於印度,大約700年前後,阿拉伯人征服了旁遮普地區,771年,印度北部的數學家被抓到了阿拉伯的巴格達,被迫給當地人傳授新的數學符號和體系,以及印度式的計算方法(即現在用的計演演算法)。後來,阿拉伯人把這種數字傳入西班牙。公元10世紀,又由教皇熱爾貝·奧里亞克傳到歐洲其他國家。公元1200年左右,歐洲的學者正式採用了這些符號和體系。

不是太明白你的問題,不知道這個回答是否滿意。
回復 kylelong 2012-3-23 07:31
白露為霜: 偶蹄目用二進位很合適。可以直接用在電腦上。
這個說法不錯啊,地球生物可以更早使用電腦?
回復 遠行翱翔 2012-3-23 11:45
kylelong: 祝你開心
恩,謝謝,也祝您一切勝意!
回復 越湖 2012-3-23 13:03
有個小男孩被考問五加五,他一時算不過來,就把兩手放在褲袋子里慢慢數……
答案很快就有了。小男孩大聲喊:等於十一。
回復 隨意隨緣 2012-3-23 14:35
kylelong: 在英國使用1-12等阿拉伯數字之前,羅馬數字是歐洲(包括英國)最早的數字錶示方式,比阿拉伯數字早2000多年。

阿拉伯數字起源於印度,大約700年前後,阿拉伯人 ...
呵呵,我的意思就是英文的數字是從1數到12的,而不是和雙手的十指有直接關係。也許英國佬很久以前長著12根手指,哈哈,玩笑玩笑,不當真。
回復 kylelong 2012-3-23 19:22
隨意隨緣: 呵呵,我的意思就是英文的數字是從1數到12的,而不是和雙手的十指有直接關係。也許英國佬很久以前長著12根手指,哈哈,玩笑玩笑,不當真。
古英語與現代英語有些差異,至於具體古英語是如何數數的,我也不太清楚。至少不是羅馬數字。

後面一個銜接,有一些關於歐洲人的數字手勢。

http://my.backchina.com/home.php?mod=space&uid=250647&do=blog&quickforward=1&id=45840
回復 kylelong 2012-3-23 19:26
遠行翱翔: 恩,謝謝,也祝您一切勝意!
  
回復 kylelong 2012-3-23 19:26
越湖: 有個小男孩被考問五加五,他一時算不過來,就把兩手放在褲袋子里慢慢數……
答案很快就有了。小男孩大聲喊:等於十一。
  
回復 隨意隨緣 2012-3-23 22:25
kylelong: 古英語與現代英語有些差異,至於具體古英語是如何數數的,我也不太清楚。至少不是羅馬數字。

後面一個銜接,有一些關於歐洲人的數字手勢。

http://my.backchin ...
呵呵,謝啦謝啦,管他英文為啥是12個數字呢,反正現在都用10進位。
回復 kylelong 2012-3-24 05:25
隨意隨緣: 呵呵,謝啦謝啦,管他英文為啥是12個數字呢,反正現在都用10進位。
   的確,很多事情,找不到緣由的。隨緣啊。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3 23:48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