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良文師先生
8日上午,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遇刺身亡。
聽到消息后我的第一反應是:打了一輩子太極,最後還是死在了夾縫裡。
三天前,歐佩克秘書長巴爾金多剛剛離奇死亡,那人也是個打太極的高手,安倍晉三是在中美之間打太極,巴爾金多是在美國和歐佩克之間打太極。
俄烏戰爭爆發后,美國曾多次要求歐佩克增產壓油價,但巴爾金多一直設法推託,令拜登大為惱火。
於是巴爾金多死了。
巧合的是,他前腳剛死,美國就宣布拜登將訪問中東,顯然意在趁熱打鐵,強行施壓增產,配合美聯儲加息收割。
說白了,我要割你家韭菜,你不讓我割你家韭菜,我偏要割你家韭菜。
當北美匪幫的鐮刀,已經割不動中俄的時候,只能對歐洲、歐佩克組織、和日韓等國下手。
作為奴才,既然為虎作倀,就要有以身飼虎的心理準備。
老邁的北美紙老虎,看了眼日本經濟這棵還勉強鮮嫩的亞洲韭菜,咽了咽口水。
然而它突然發現菜地里站著一個皮笑肉不笑的安倍晉三,雖然嘴上千秋萬歲喊個不停,但臉上每個毛孔卻似乎都在透著一個聲音:人在菜在,人亡菜亡,想割日本的韭菜,除非從我身上踏過去。
據日媒報道:安倍之前一直是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的有力支持者。一旦失去這一支持,日本央行政策很可能有變。
紙老虎稍作權衡,毫不猶豫地踏了過去。
公元2022年7月8日,安倍晉三卒。
想起了《讓子彈飛》里那句經典台詞:沒有你,對我很重要!

安倍到底是個怎樣的人?
這些年來,他頻繁拜鬼、在台灣問題上指手畫腳、打著修憲旗號替軍國主義招魂、更是侵華日軍甲級戰犯岸信介的外孫,怎麼看都像個妥妥的親美派。
但我以前說過,他骨子裡實際上既不親美,也不親中,他就是個妥妥的親日派,是個窮盡畢生之力想要推動日本修憲的危險分子。
他的政治目標,以及他的門閥屬性,都決定了他並不會完全屈從於美國的意志,當一條澤連斯基那樣的無腦獵狗。
相比之下,韓國現任總統尹錫悅,才更像澤連斯基那種既沒政治背景也沒從政經驗的小白,他們代表了美國未來選擇代理人的傾向,就是沒有家國情懷、唯命是從的政治素人,如此才便於掌控。
比如美國以烏制俄,給司機畫張餅就夠用。
但想以日制華,安倍絕對不見兔子不撒鷹。
換句話說,如果不拿出點乾貨,那麼你讓安倍叫幾聲可以,但要真讓他衝上去咬,他躲得遠遠的,除非美國同意日本修憲。
對於安倍的職業精神,我表示肯定,作為日本政壇在位時間最長的首相,安倍此生的三板斧:經濟上弄了個安倍經濟學,外交上搞了地球儀外交,此外就是畢生都在積極推動修憲,企圖把失去的東西拿回來,讓日本重新變回一個正常的男人。
但對於安倍遇刺這件事,我既沒有幸災樂禍的欣喜,也毫無假仁假義的慰藉。
在我眼裡,安倍之死於他自己而言最大的便利,就是以後去拜鬼的時候更加方便,僅此而已。
站在民族大義的層面,我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此前的話,或許更適合送給安倍當作人生總結。
去年12月1日,安倍晉三在台灣智庫線上演講時稱,台灣有事即日本有事,也就是日美同盟有事。
對此,我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在當天的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任何人膽敢重走軍國主義老路、挑戰中國人民底線,必將碰得頭破血流!
話應剛落,一語成讖。
關於安倍的死因,網上主要有四種猜測:
一、美國人殺了不太聽話的狗
二、有人殺了太聽美國話的狗
三、黨派內鬥,安倍祭天
四、自導自演,以退為進
關於我的意見,在上文中已經非常明確,但還是給大家分析一下其他說法。
首先可以排除第四種可能,因為截至發文的時候,已經確認身亡,沒人會拿自己的生命演戲。
之所以仍然要把第四種可能拿出來說幾句,是因為白天的時候,媒體在安倍到底走沒走的報道上,出現了一定反覆:先是在中午11點多的時候,安倍被爆已經失去生命特徵,但下午兩點半左右部分媒體又宣稱仍在搶救,所以當時局面有些撲朔迷離。
如果人搶救過來,那以安倍的老謀深算,還真不能排除自導自演的可能,早在當年安倍辭職之際,我就說過這個人非常善於以退為進。
安倍當年為何要辭職?
主要原因是彼時美國想要在日本部署中導,安倍如果同意,則面臨跟中國徹底決裂,以及將日本拖入未來中美熱戰中充當炮灰的風險;而倘若堅決反對,又會得罪美國,極有可能被特搜科請去喝茶,畢竟從田中角榮到鳩山由紀夫,那些把親華標籤貼在臉上的前任無一例外都是短命首相。
眼見無法兩全,於是安倍託病請辭,看似急流勇退,實則是退居幕後,意在以退為進。
卸任之後,安倍仍在日本政壇發揮著重要作用,無論對菅義偉政府、岸田文雄政府,還是日本的經濟政策,都繼續發揮著舉足輕重的影響。
那麼,安倍會死於第二種假設嗎?絕無可能!
雖然過去一段時間,安倍拜鬼、親美、甚至不斷在台灣問題上跳腳;雖然安倍之死,恰好發生在七七事變85周年紀念日第二天;雖然我國外交部曾嚴厲斥責安倍「敢走軍國主義老路,必將碰的頭破血流」,但這件事絕無可能是東方大國所為。
因為安倍之死,非但解決不了中日間的分歧,反而有可能被日本右翼加以利用,從而激起更加強烈的民粹和軍國主義浪潮。
進一步假設,幕後黑手選擇在七七事變85周年紀念日次日動手,甚至不排除有故意轉移視線,將禍水東移之目的。
至於毛熊,雖然人狠話不多,但在俄烏戰爭焦頭爛額之際,在日俄沒有激烈衝突的情況下,更是沒有任何理由和動機,畢竟,連澤連斯基都還活蹦亂跳呢。
那麼也就剩下了一、三兩種假設,即:美國人所為,或者黨派內鬥。
那麼會是黨派內鬥嗎?
基本不會,可能性微乎其微。
因為日本雖受控於美國,但內部是門閥政治,講究斗而不破。
安培家族作為日本最強大的門閥之一,在日本首相在位時長排行前十當中,安倍家族獨佔三席。
第十名岸信介,是安倍的外公;第三名佐藤榮作,是岸信介的弟弟。
另外安倍的父親本來要在1991年擔任首相,但在就任前夕意外病逝,不然安倍家族就是祖孫三代三首相。
所以安倍家族政治底蘊極其深厚,是名副其實的政壇望族,縱觀日本百年政壇,也只有父子首相福田赳夫和福田康夫,以及祖孫首相鳩山一郎和鳩山由紀夫那種門閥巨頭,可以與之媲美。
日本首相,本就是門閥之間輪流坐莊的遊戲,既然如此,彼此間完全沒有必要冒著巨大的風險去撕破臉。
綜上所述,也就只剩下第一種可能最符合邏輯。
過去三天,世界政壇波瀾詭譎:7月5日,歐佩克秘書長巴爾金多離奇死亡;緊接著當地時間7日,英國首相約翰遜突然辭職;然後就是今天安倍遇刺。
這一系列緊鑼密鼓的大事件,難道純屬巧合嗎?
關於巴爾金多之死,推特上眾說紛紜,有人說他是被CIA送走的,也有人說他是自殺的。
說起自殺,我突然想起了昔日的蘿莉島島主愛潑斯坦,在民主黨麾下那座安保森嚴、號稱最難自殺的紐約曼哈頓監獄里,超高難度離奇自殺的壯舉。
陽光底下沒有新鮮事。
老讀者應該還記得幾年前我那篇介紹「柯林頓死亡名單」的文章,《世界新聞周刊》曾推出過一份調查報告稱:在柯林頓執政的8年時間裡,與柯林頓和希拉里夫婦有關係的人接二連三地神秘死亡,人數超過了90人。
這還不包括之後2016年希拉里競選時,大量跟她作對的異見人士的離奇死亡或「自殺」。
其中最被人」津津樂道「的,是48歲的原總統副顧問福斯特的謎之死亡。有報道說:希拉里與福斯特長期保持著不正當男女關係。
還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實際上,美國對國際組織負責人進行威脅早已發展到了不加遮掩的地步。
比如2001年,「國際禁止化學武器組織」總幹事何塞.布斯塔尼堅持宣稱在伊拉克的實地勘察中沒有發現任何大殺器的相關證據。
時任美國助理國務卿博爾頓直接去布斯塔尼辦公室公開威脅他,稱「我們知道你的孩子住在哪兒,我們知道你的兩個兒子都在紐約。」
巴爾金多和安倍晉三,二人的共同點就是都擅長跟美國打太極,尤其是安倍。
多年來,安倍遊走在中美之間,力求左右逢源,如今還是遇刺身亡,說明對日本政客而言,在中美間迴旋的餘地已經越來越少,幾乎已無立錐之地。
同時,也再次印證了日本作為美國實際上的殖民地那種絕望和悲哀。
你永遠無法揣測北美匪幫的下限,你以為總得兔死才會狗烹吧?
殊不知如果主人餓急眼了,不等兔死就先烹狗,先填飽肚子救命再說。
昔日仗劍經商的美利堅,早已淪落到帶刀要飯。
對日而言,在這場註定失敗的韭菜保衛戰當中,無論是誰,只要想捍衛本國利益,都必須死。
為虎作倀,以身飼虎。
這就是,韭菜的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