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探秘蘇州小巷深處的私密園林

作者:瘋瘋顛顛  於 2017-7-2 12:00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熱點雜談|已有10評論

蘇州古城,像是一個挖之不盡的寶庫,在那些不起眼的小巷深處,藏著許多你聞所未聞的精緻小巧的園林住宅,容易被忽略,也更容易讓人眼前一亮。它們因為少人問津而更保持著一份原有的清凈與悠遠,而欣賞它們的最佳時節,卻正是這春和景明之時。暖陽高照,惠風和暢,煮一壺茶,吟讀半潭碧水一房山,與誰同坐?

1.鶴園

鶴園位於韓家巷。找到韓家巷不難,打聽「鶴園」卻無人知曉。原來它已被政協作為老幹部活動中心,曰「政協聯誼會」,早就不對外開放,且大門緊閉。叩門許久,看管的工作人員,從門縫裡露出半個臉,解釋了不開門的原因。好說歹說,總算感動了這位好心的中年人,同意進去逛十分鐘。

鶴園的文物保護石碑鑲嵌在門廳右牆上,難怪路人只知「政協」不知「鶴園」。按照記載,「鶴園」是清光緒年間道員洪鷺汀開始建造的,近代詞人朱祖謀(1857~1931)曾寓居於此,因俞樾(1821~1907,清末樸學大師)書有「攜鶴草堂」匾而取名「鶴園」。

可是,管理員的解釋截然不同,他說「鶴園」的名稱來源於園內的池子形狀象一隻仙鶴,有頭、有頸、有身子、有腿,並一一指給筆者。姑妄聽之,無需考證。只可惜必須從池子上空鳥瞰才能看清全貌。

2.聽楓園

「聽楓園」離「鶴園」不遠,位於慶元坊12號。石庫門口有赫然在上的「聽楓園」大字,一打聽即找到地方。不過,又是大門緊閉。

從大門兩側的牌子上知道,「聽楓園」已成「國畫院」和「茶館」。想來,既然是茶館,肯定可以入內。叩門許久,卻毫無聲響。一位過路的老者告知,敲邊門或許有人。繞到右側,算總敲開了邊門。

清同治光緒年間,曾署蘇州知府的湖州人吳雲築宅園於此,因園內有古楓婆娑,名「聽楓園」。吳自稱:「宅居不廣,小有花木之勝。」與自居曲園之「微」相評量。吳雲善書法,好收藏鑒賞金石,園中左圖右史,鐘鼎羅列。

書畫家吳昌碩早年與園主交誼甚厚,曾應聘住在園中教授童子,得以觀摩所藏書畫金石,藝事大進。光緒九年(1883年)吳雲卒后,園漸衰微。宣統二年(1910年),詞人朱祖謀曾寓居此園。1928年,園歸陳氏,曾獲修治。

聽楓園位於住宅東北部,佔地1200平方米。主廳「聽楓仙館」(現改名「聽楓山館」)居園之中心,南北各有庭院一區。南院花木茂盛,山石多姿,主要建築有味道居、紅葉亭(現名待霜亭)、適然亭等。北院有清池一弘,半亭林池花木映照。

館東昔為吳雲書房「平齋」。其前疊山,循蹬道而上有「墨香閣」,閣下層隱伏山中,上層突兀山巔。齋、閣自成院落,為全園精華所在。

3.可園

可園又名「近山林」、「樂園」,位於蘇州城南三元坊(人民路48號),與滄浪亭僅一巷之隔。園門朝南,與滄浪亭隔水相望。1963年被列為蘇州市文物保護單位。可園現存面積5000平方米,水池居中,建築疏朗,檻曲廊回,水木明瑟,庭宇清曠。數十年來曾幾度維修。

一道小門,門楣上的「可園」二字是書寫的,而非朝「滄浪亭」那道門上的磚雕,藝術性差多了。據介紹,「可園」在北宋時是滄浪亭的一部分,歷代均有修葺。曾名「樂園」,本是取孔老夫子「智者樂水,仁者樂山」之意,有人誤以為是行樂之「樂」,受到「行樂不可訓」的批評后更名為「可園」。

進園后第一感覺就是樹茂林密,以柳樹為主,還有香樟、桂花、芭蕉、夾竹桃、棕櫚,以及許多叫不出名字的植物,將「可園」圍個嚴實。園子北高南低。南有一泓水,池周繞以廳堂廊舫,北側山阜逶迤。池南黃石崚峋,花木參差;粉牆之南(朝「滄浪亭」的方向),綠樹掩映,古木參天。

池北為主體建築「挹清堂」(現在改名「杏林堂」,說是取古代行醫不收傭金只種杏樹的典故,寓意醫德高尚,與醫學院的宗旨相得益彰。旁邊豎有木牌,不過太破舊了,有損於形象,就不在這裡展示了),兩側有廊棚相連。堂前有平台臨水而築。堂后的山阜上有方亭一座,名曰「浩歌」。

4.袖珍園林「殘粒園」

殘粒園位於人民路旁的裝駕橋巷,而非旅遊圖上標的挨著北寺塔的南部。年初,曾經在北寺塔附近打聽過,無人知曉。

找到裝駕橋巷,從巷頭走到巷尾,向多人打聽,均不知「殘粒園」(也可能筆者福建腔的普通話,與蘇州人溝通有困難)。有一處供居民休閑的小公園,一位中年人告曰:巷內開放的就這麼個小公園。不死心,沿著門牌一間間查找,看到這棟建築外形像座園林。

細看它的左側,一棟破舊的房屋(裝駕橋巷34號)門楣上有一塊木匾,上書「吳待秋故居」,正是「殘粒園」(哦,園名來自李商隱的「紅豆啄殘鸚鵡粒」)!問住戶,說是「就沒見它開放過」。至於為何將木匾掛在這裡,而非它的正門口,亦無人知道,一位婦女戲言「那得問園林局了」。

至於網上對「殘粒園」的介紹不知出自何人之手,錄於此,來個「神遊」,少些遺憾:由住宅經圓洞門「錦窠」入園,迎面有湖石峰為屏障。中央建水池,緣岸疊湖石和石磯。沿牆置花台,種桂、薔薇等花木,壁面亦布滿藤蘿。

園西依山牆疊黃石山,最高處在西北隅,山頂有括蒼亭。此亭為園內唯一木建築,兩面臨池,一面依住宅山牆,並辟門與樓廳交通。亭內設坐榻、壁櫃、博古架和鵝頸椅,而通下部石洞的磴道,宛轉穿越坐榻之下。此園平面之緊湊,空間利用之充分,景物比例之恰當,可謂曲盡匠心。

5.朴園

朴園位於平門內人民路高橋8號,1991年被列為蘇州市文物保護單位。園址原為荒地,1932年為上海蛋商汪氏購得,建造宅園,佔地1萬平方米,造價10萬銀元。日偽時期,園被日軍軍官佔住。抗戰勝利后,又為國民黨軍隊駐紮。

1953年,國家公路總局第三工程隊購得此園,開辦療養院,增建三層樓房。1974年歸市衛生局,設防疫站。1985年曾整修假山。

朴園四周圍以花崗石牆,採用傳統造園布局,以山水為主景,石包土假山,峰巒起伏,池架曲橋,聚分兼得。有四面廳、花廳、亭、廊等建築。花木茂盛,有白皮松、羅漢松、廣玉蘭、櫻花、杜鵑等。最為珍貴的是兩株地栽五針松,高約2米,生長健旺。

6.五峰園

五峰園在閶門西街47號(現由閶門內下塘街五峰園弄出入),1963年被列為蘇州市文物保護單位。今五峰園弄,佔地2.5畝。是蘇州園林中的精品。

看到像像樣樣的石庫門,不由得感嘆:總算來到了一處不留下遺憾的小園林。門票兩元,售票員不知何處去,等了幾分鐘未見人影。接受一位老者建議,先進園後補票。

之所以稱「五峰園」,有兩種說法。一說園主文伯仁(文徵明侄子)號「五峰老人」,故名;另一說,園中有屹立五座太湖石峰,並峙於高阜上,形似老者,起名「五老峰」,因此得名。不管怎麼說,後者更形象、更容易被遊人記牢。

園內五峰,分別名為「丈人峰」、「觀音峰」、「三老峰」、「慶雲峰」及「擎雲峰」。按太湖石「皺、漏、瘦、透」的標準,峰峰均為珍品。

全園以五峰為主景,輔以假山、水池、建築。小小的假山上築有微型的峭壁、峽谷、山洞(可走人),還有一座石板橋。站在水池旁,小山或建築倒映在水中,魚游、水晃、山抖、房顫。

園的西南面、正對著大門有一土墩,傳說是唐柳毅的墳冢,上築亭名「柳毅亭」,旁邊有棵高約十餘丈的古樸樹。此外,園內築有「五峰山房」、旱船「柱石舫」等古建。

7.暢園

暢園是清代宅園,園位於住宅東側,面積約1畝左右。從園門步人,即是桂花廳,廳后小院中原植有桂樹、梧桐。小院對面是桐華書屋,穿過書屋,全園景物盡在眼前。暢園位於蘇州城西廟堂巷22號,面積約一畝余。暢園為蘇州小型園林的典型,建於清末,園主姓潘。該園造園手法細膩,面積雖小而布局巧妙,園景豐富而多層次,具有精緻玲瓏特色。

整個園林面積大約一畝余,中間靠北是一泓水池。水池上架一座五折的石板橋。沿池岸圍疊湖石,曲折參差。岸邊種有各色花木,認得出來的有香樟、白皮松、石榴、廣玉蘭等。

水池面積約佔全園的四分之一,緣岸圍疊湖石,曲折參差。南端架一五折石板橋,把池面一分為二。岸邊疏值白皮松、紫藤、石榴、木樨等花木。

沿東園牆向北,走廊蜿蜒起伏,傍水依垣。中間有兩亭,一為六角形的延暉成趣亭,一為方形的憩間亭,兩亭之間,點綴著竹石小品,淡雅清新。越過方亭,即至園中主廳留雲山房。房以雲名,有散淡脫俗之意。

廳前設平台,下臨池水,亦為園中主要觀景點。暢園雖小,亦可駐足觀賞,一暢胸懷。該園平面布局是中央鑿池,周邊環以建築,是蘇州中小園林常用手法,空間配置緊湊,景物層次豐富,在同類園林中具有代表性。

8.柴園

柴園位於蘇州市醋庫巷44號,1982年被列為蘇州市文物保護單位。此地初為清道光年間潘曾琦宅園。光緒年間,由浙江上虞柴安圃購得,重修擴建后,人稱「柴園」。東宅西園,園中前有鴛鴦廳,寬敞豪華,後有楠木廳,典雅淳樸。其間布置庭園四區,以中園最佳,水池清幽,船廳怡然,山石奇巧,丘壑自具。抗日戰爭爆發后,漸散為民居。

50年代,南區人民政府曾駐此。1957年後為學校使用。1978年拆除池北樓廳,建三層教學樓。1985年市文管會、民政局共同出資重點維修鴛鴦廳、船廳。

柴園現存面積2150平方米,園中尚存鴛鴦廳、船廳、水榭、曲廊、半亭、假山、水池、花木等。東部住宅存門廳和堂樓,樓前是庫門上有怡園主人顧文彬題「嘉門善祥」磚細門額。

9.師儉園

師儉園位於馬大籙巷37號,現為蘇州市控保建築。「師儉園」只是蘇州古城深藏小巷裡的眾多私家宅院里的一座,此宅原為季宅。師儉園始建於清道光年間,主人姓季,因門樓有馮桂芬題字,取'師儉'二字而名師儉園。

園內有紗帽廳、花籃廳,兩個漂亮的門樓,及東西花園、亭台樓閣等。現此園已賣給私人。

10.天香小築

天香小築是一處中西合壁式花園別墅,位於人民路80號,1991年被列為蘇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天香小築現有面積2400平方米,建築面積1033平方米,分住宅和園林兩部分。住宅在西部,坐北朝南,前部大門已拆除,現存建築呈"回"字形格局,有大廳(鴛鴦廳)、主樓及東西兩廂樓。三幢樓組成「品」字形。

主樓面闊三間,各樓上下相互以廊貫通,中為略呈方形的庭院,往來方便,井然有序。屋頂為硬山式,覆以綠色琉璃筒瓦,使建築顯得富麗。各樓間隙以湖石叢竹點綴,富有生氣,地面鋪築花街。

各樓有「蘊玉」、「涼香」、「真趣」、「滌塵」、「選勝」、「清源」、「正本」等磚刻門額。內部結構均採用傳統形式,門窗格扇裙板雕刻花卉、古錢、鳥獸等圖案,以及王羲之、蔡襄、趙子昂、董其昌、王文治、翁方綱、鄭板橋、鄧石如、曾國藩、李根源等歷代文人書法。

園在主樓東側,作橫長方形,佔地1000平方米,園中堆土疊石為山,砌石階小徑,山上建有六角涼亭,樹木蔥蘢。偏東設平台,可居高眺望。山周繞以水池,綴以湖石、花徑,池北亭廊曲折蜿蜒,為休憩賞景最佳處。

舊時園內山石奇形怪狀如動物,故稱百獸園。該宅園以蘇州傳統第宅庭園布局和結構形式為基調,吸收了北方建築風格,同時又融合了西洋建築的某些特徵,在外觀、裝飾等方面較為別緻協調,富有當時的時代氣息,具有獨特風格。1993年,在園內曲廊東北角廢棄的下房基址上,增建了一座中式小樓。

2015-01-28 10:41 來源:蘇州新聞網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13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13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10 個評論)

回復 笑臉書生 2017-7-2 12:28
圖片看不了
回復 sissycampbell 2017-7-2 15:02
我看見了,很好!
回復 徐福男兒 2017-7-2 21:41
此文大好!這些精緻的小園在文革中沒有遭到破壞,亦屬幸事。
回復 瘋瘋顛顛 2017-7-2 21:57
徐福男兒: 此文大好!這些精緻的小園在文革中沒有遭到破壞,亦屬幸事。
文革中多少受到破損,由園主部分修復。也已不如原來了。
回復 新鮮人 2017-7-2 22:10
蘇州這些小私家園林甚多,我中學同學好幾個家中多有園林,有的根本沒有名字。可園離我的中學大概也僅百米之遙,當時是江蘇省立圖書館。我經常去。很漂亮。近年回去也去探訪過,已大為遜色了。
回復 SAGFS 2017-7-2 23:34
===不寒而慄,不寒而慄呵...從前都是私人的,都是私家花園 . 都先後被充公啦,都被充公啦 . 當地蘇州原住民們,幾乎從不去那裡的,大多反而從不去那種地方遊玩. 外表面粉刷再漂亮,也毫無感覺啦 ...蘇州市委市府周邊水泥樓房民居,長期內里不少上下漏水啦,視而不見,漠視民情 ...

閱讀詳情: http://big5.backchina.com/forum/20170702/info-1478178-1-1.html#ixzz4lgkf7766
回復 shen_fuen 2017-7-3 01:10
好!只去過暢園
回復 異域堂 2017-7-4 00:27
古園多情趣,流連尋故人。
回復 華盛頓人 2017-7-16 06:12
別有一番滋味!
回復 SAGFS 2017-8-1 10:01
===不寒而慄,不寒而慄呵...從前都是私人的,都是私家花園 . 都先後被充公啦,都被充公啦 . 當地蘇州原住民們,幾乎從不去那裡的,大多反而從不去那種地方遊玩. 外表面粉刷再漂亮,也毫無感覺啦 ...蘇州市委市府周邊水泥樓房民居,長期內里不少上下漏水啦,視而不見,漠視民情 ...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18 00:09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