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請不要過度消費「老一輩科學家」

作者:xqw63  於 2020-5-12 10:29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社會評論|通用分類:熱點雜談|已有44評論

請不要過度消費「老一輩科學家」

05/11/2020


假如咱有這種「造次」想法,肯定早就被前浪拍死在小溪里了(63語錄)


前幾天「54青年節」,有不少人對現代青年發出什麼後浪拍死前浪、後浪不如前浪、後浪代替前浪之類的議論,在這裡,咱不想去評價年輕人,只想就這個話題延伸一下。


百年前的54,咱從中學歷史書本上學到的是,那個年代的年輕人要求引入D先生和S先生,這裡的S先生,就是科學(Science),是希望科學能夠為國人普遍接受。


歷史翻過了百年,S先生來了嗎?


伴隨這個節日的,是另外兩個消息,一個是美國吉利德公司在國內臨床試驗,得出對「新冠無效」的結論,另一個是某個老科學家宣布:蓮花清瘟膠囊對「新冠有效」。


這兩則消息,讓普通人深深明白了,S先生離那個神奇的國度,還有多遠的距離。


這兩個消息帶來了吉利德公司股票市值當天大降,而生產蓮花清瘟膠囊的中國廠家賺得盆滿缽滿。


生產瑞德西韋的吉利德公司當天股票大跌,而兩天後,美國等國家對該葯試驗結果證明「有效」,股票又奇迹般地反彈


生產蓮花清瘟膠囊的廠家,股市中表現突出,據說,今年一個季度的銷售額就接近了去年全年的銷售額


記得國內疫情緊張的時候,某些磚家號稱「雙黃連」對病毒有效,結果,一夜之間,市面上的雙黃連一下告罄,連動物用藥也被搶光。這種現象告訴咱們一個事實:社會民眾的科學知識,還遠遠達不到現代文明社會的要求,S先生離咱們還有點距離。


由於普通民眾比較相信專家,而大陸的專家最代表「實力」的是頭銜,很多人都有「博導」、「院士」、「泰斗」、「首席」、「國務院特殊津貼」什麼的頭銜,這樣的磚(家),一出來足以砸死咱這樣的吃瓜群眾了,如果再在這些頭銜前面加上一個「老」,由於中華文化中有尊老傳統,普通民眾馬上會把這位「老」科學家抬到了神的高度,膜拜不已、相信不疑。


中國的老科學家真的那麼「神」嗎?


很多時候,當您走近一個「神」的時候,您才發現,這個「神」也是吃五穀雜糧、有七情六慾,和您一樣,睡覺打鼾、走路放P的普通人。假如您再一思考,更加發現,他們甚至遠遠不如您自己具有相關的專業知識和普通常識。


遠的不說,核物理學家錢學森曾經「通過研究」后宣稱:畝產萬斤是科學常識,他這樣的專家對農業的知識,怕是連普通農民也不如了。


還在國內的時候,咱組織一場專業會議,擬邀請行業內某位「泰斗」級專家前來捧場。


那天下午,和單位領導到泰斗的家裡。80多歲的老頭子,一個人住一個大套,穿得拉里邋遢,問清楚咱們來人後,顫顫巍巍,用鑰匙從裡面把反鎖的防盜門給咱們打開了。


帶著對泰斗崇拜的心情,和專家聊了一個下午,專家竟然沒有和咱聊科學,而是抱怨了一大堆現在年輕的領導對他如何「不公」,說不讓他參加國內舉辦的各種專業會議,說這些海龜的領導「瞎搞」,肚子里沒什麼貨,就會吹牛……


看到泰斗如此「受氣」,少不更事的咱「義憤填膺」,馬上越過領導表態:這次是咱們舉辦會議,您所有的費用咱們都幫您報銷,請您做大會發言。


老爺子很興奮,如期而至,領帶西服,和那天的拉里邋遢完全是兩個人。在大會做主題報告,把寫好的稿子念了一遍,卻原來,老爺子根本沒有什麼新東西,把人家多年前的一些研究思路,當作最新「研究動態」給攤出來了。


於是,咱開始對「老一輩科學家」有了新的認識。


在老一輩科學家群中,有一個人非常「聰明」,這就是楊振寧。這個老科學家,從來不在公共場合給後浪們談論物理「前沿知識」,他非常知趣,經常謙虛地表白:他已經不屬於前沿科學家了,也就是說,他的知識已經「過時」了。他很享受和年輕太太的幸福時光,給後浪灌輸「中華文化」和「愛國情懷」,這種知識永遠不會過時。


閑來無事,就把某些老科學家的簡歷進行了一番研究。那些光環罩滿全身的「首席」們,很多人的「科研成果」和發表的文章,連美國知名大學的助理教授(Assistant Professor)都不如。中國傳統中「學而優則仕」,而這些專家最後獲得的「終身頭銜」,絕大部分是先「仕途」后才顯「優學」的,也就是官有多大,學問有多高。


如果讀者對咱的判斷有歧義,您不妨請教一下這些頭銜從頭罩到腳底的「老科學家」們,他們一個月能看幾篇英文原文文章?他們一年中有多少時間在一線科研「事必躬親」?他們具有這麼多的頭銜,有這麼多的行政雜事,有這麼多的社交應酬,他們有多少時間來關心科研第一線的知識,來組織自己的科研隊伍進行攻關?


當然,這麼多頭銜的最大好處是:可以獲得更多的資源。


如果您在美國實驗室待過,您一定會了解,實驗室老闆,無論是系主任還是院長,他們頭銜所賦予的行政職務,絕大部分都是助理和秘書行使了,而他們,絕大部分的時間,無一例外地放在自己的專業領域裡,因為,即使您頭銜再高,一旦申請不到科研經費,任何單位都會讓你走人。


某哥們曾經向咱打聽,哪裡可以找到工作,因為,他的老闆沒錢了。


他的老闆70多歲,是美國科學院院士,咱覺得奇怪,一個科學院院士竟然要關閉實驗室?哥們告訴咱,老闆沒申請到經費,學校讓他退休了。


不僅僅是科學院院士,某大學一位90年代獲得諾貝爾獎的獲獎者,實驗室人數最多的時候,達到30多人(科研經費相當可觀),但因為申請不到經費,也不得不關閉了實驗室,到其它單位另謀高就了。


這就是美國,美國不相信眼淚,不相信「老一輩科學家」,因為,他們已經過了「當打之年」,被後浪拍死在沙灘上了。


美國一線「老」科學家自我學習的能力都是非常驚人的,他們真的是「活到老,學到老」。


疫情期間,單位只能進行網路會議。雖然咱們宅家,但老闆得到單位,把網路會議設施調製完畢(咱目前還不會調製那一套設備),給大家安排好連線會議室的設施和發出連接方法。


有一次,老闆讓咱給一份文件進行電子簽名,咱從來沒做過,上網查了一下籤名辦法,也沒找到正確辦法。60多歲的老闆見咱半天沒有反應,特地跑到咱的辦公桌前來,見咱上網找答案,馬上拉過來一張椅子,手把手叫咱電子簽名的辦法,其打字的速度和對電腦的嫻熟程度,一點看不出是個老年人了。


和美國一線科學家接觸時間長了以後,很容易發現,這些科學家對領域中的前沿知識,只會知道得比你多,而絕對不會比你少,因為,他們每天對科學的付出,遠遠超過咱們這些吃瓜群眾。


在美國的華人應該了解,如果您在科研一線,無論您有多大年齡,您幾乎需要不斷地「充電」。


單位買一台儀器,厚厚的一本英文說明書,也足可以讓您花上一個禮拜去摸索。如果要引進一種新的方法,您除了要接受培訓,還有不斷試驗,直到方法成熟,產生的數據穩定,才能展開課題。至於經常發明的新的軟體使用、儀器操作、數據分析、文件傳輸、定期彙報等等,雖然越老學習的難度越大,但幾乎每天都在「進步著」。


回國后曾經碰到一位「領導」,也帶著研究生,向咱炫耀他的手提電腦3萬多人民幣,但他連微軟的EXCEL軟體也不會使用,所有的文章和會議報告,都是手下幫忙「整理」出來的。他每年不缺科研經費,跟著他的研究生「不差錢」。


咱暗自思忱:假如咱是後浪,啥時候才能把這樣的前浪拍死在沙灘上呢?


啥?假如咱有這種「造次」想法,肯定早就被前浪拍死在小溪里了!


自然科學,實際上屬於個人對不斷更新知識涉獵的一種競技學科,就像運動科學一樣。下過圍棋的人知道,圍棋的最高段位是9段,一個人獲得9段頭銜,只是證明你曾經達到的高度,在AI進入圍棋領域后,一個剛入段的後生,都可以輕易地把「棋聖」聶衛平斬於馬下。如果因為你是9段選手,就佔據了任何比賽資源,這隻能用「寡廉鮮恥」來形容你了。


記得小時候語文學過一句話,「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在科技一日千里發展的今天,「老」,不是炫耀的資本,而是應該被淘汰的一個「代名詞」,因為,只有後浪不斷拍死前浪,這個社會才會不斷進步。


奉勸那些「老一輩」磚家,可以在炕上盤腿給孫子們炫耀著,「想當初,爺爺如何如何……」之類的話題,當後浪客氣地請您出來裝點門面,您不妨「恭敬不如從命」,切不可倚老賣老、為老不尊,如果再因為一點「蒼頭小利」而遺害百姓,則是無恥了。


一個人即使能擁有五湖四海,能飲的水也就一瓢矣。


當然,社會科學不同於自然科學,社會科學那是越老越值錢啊!


不信?川普和拜登,都是70多歲的老人了,他們還在社會一線,死掐呢!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10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10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44 個評論)

回復 TrumpD 2020-5-12 13:14
錢學森好歹是留學美國的,知道美國有畝產萬斤的傳統,所以說是畝產萬斤科學常識
回復 你懂的 2020-5-12 13:22
最近聽得較多的話是D先生沒來,S先生沒來,來了個痰得塞先生
回復 ohmygoodness 2020-5-12 15:47
天朝的人對專家吹捧和嚮往從我的大學同學群可見一斑~同學里有海歸教授,國務院津貼獲得者的總工,國家級專家名單上榜者,每每風光無限在群里亮出自己的頭銜和榮譽。能看出,他們自己很自豪,其他同學們也很羨慕和嚮往…
回復 都市小人物 2020-5-12 19:56
  
回復 xqw63 2020-5-12 20:23
TrumpD: 錢學森好歹是留學美國的,知道美國有畝產萬斤的傳統,所以說是畝產萬斤科學常識
美國沒有教給他這個知識吧
回復 xqw63 2020-5-12 20:23
你懂的: 最近聽得較多的話是D先生沒來,S先生沒來,來了個痰得塞先生
  
回復 xqw63 2020-5-12 20:24
ohmygoodness: 天朝的人對專家吹捧和嚮往從我的大學同學群可見一斑~同學里有海歸教授,國務院津貼獲得者的總工,國家級專家名單上榜者,每每風光無限在群里亮出自己的頭銜和榮
同學群現在變得非常勢利了,官員、富人和專家,次序排得很清晰
回復 xqw63 2020-5-12 20:25
都市小人物:   
  
回復 Polar_bear 2020-5-12 20:39
出國學習工作以後才發現,中國根本沒出過科學家啊
回復 tea2011 2020-5-12 21:01
都市小人物:   
好高興遇見你,好久不見,問侯
回復 xqw63 2020-5-12 22:27
Polar_bear: 出國學習工作以後才發現,中國根本沒出過科學家啊
有還是有,太少了,尤其是國際級的,目前海歸了不少
回復 青山浩然 2020-5-12 22:42
德先生不到的地方,哪裡來的賽先生。治學力不從心,何況治國?
回復 xqw63 2020-5-12 22:46
青山浩然: 德先生不到的地方,哪裡來的賽先生。治學力不從心,何況治國?
   是這個理
回復 sg2017 2020-5-13 00:17
一個本是街頭賣大力丸的被捧上神壇后的結果
回復 前兆 2020-5-13 00:47
啥時候才能把這樣的前浪拍死在沙灘上呢?我希望早一點被拍死!!!      


古今中外,世界上除了呂大炯教授之外還有哪一位科學家有這樣成功的預報?

---這個問題作者等待全中國,乃至全世界所有正直的人們的回答!!!---



1.    呂大炯教授舉世無雙的成功的預報智利7.9級地震的震例!

    1976年11月30日上午10:00 左右, 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與北京地震大隊約有20 ~ 30 人來參 觀呂大炯正在從事地震前兆觀測研究的密雲水庫台站. 當他們剛踏入前兆記錄實驗室時,恰好看到激光鎖相應變儀正在記錄著一次強烈遠震的地震波的尾部. 那時, 呂大炯指著正在被顫抖著的記錄筆記錄著的地震波說: 「昨天我向北京地震大隊密雲水庫地震台 預報了今天上午 9:04 左右會發生一次強烈遠震. 我指的就是現在正在記錄著的智利 7.9 級地震. 這次地震到達本台站的時間是今天上午9:00 , 到達本台站的時間與我所預報的發震時間僅差 4 分鐘.」 他們聽后感到十二萬分的驚訝, 並且難以置信. 就去問地震台的工作人員. 兩位工作人員 都給予了肯定的回答.

   這是呂大炯於 1976年11月29日晚首先根據激光鎖相應變儀所記錄到的突跳反向特性推算 出來的 (請參看」臨震預報」中文版 P.61, 英文版 P.45 及」震兆雲霞」 中文版P.72, 日文版P.??).  然 后再到基岩地電記錄儀的記錄圖上去尋找相應的只有強震才具有的特定的前兆模式. 發現用應 變及地電兩者所推算出來的發震時間(應變 9:04 AM 及地電8:58AM) 異乎尋常的接近. 於是才在 29 日晚向地震台發出了上述預報.

   呂大炯從唐山地震后第 12 天 (即 1976 年 8 月 9 日)開始研究地震預報,到同年11月29 日發 出這次預報, 兩者之間的時間間隔為 112 天. 這次預報是根據呂大炯所發現的遠震前兆信號所得 到的. 這次遠震離台站距離之遠(達 10000公里左右)及預報時間之精確(時差 4 分鐘),因此可以 說: 這些遠震前兆信號及其模式的發現是 20 世紀最偉大的發現之一.

所以說:呂大炯對智利地震震時的預報內涵著20 世紀最偉大的發現之一。



2.    呂大炯教授對於近震的精準預報:

1978年5~6月份,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業務負責人管惟炎先生對正在該所從事地震預報研究的呂大炯說:「你在外面的名聲已經很大了,總參也給你寫了預報成功的證明,你給咱們物理所也預報一個呀!」呂大炯回答說:「好吧!只要給物理所地震值班室的電話能打通,我就再給地震值班室預報一次。值班室會有記錄,這樣就可以有一個預報成功與否的憑據。」管也同意這樣的做法,並表示會請值班室作好記錄。

(這裡需要再一次說明:前面已經講過,呂大炯從密雲水庫地震台站打電話預報比較困難,所以總參管理局給呂架設了一條軍用電話線,從密雲水庫地震台站直通北京城內的總參管理局。這條軍用線比較便於發出預報,所以在管惟炎提出這一要求之前呂大多數是給總參預報的。)



1978年6月10日晚,呂大炯從地震前兆資料分析得出:一個近震將要在明天發生。於是在6月11日凌晨4點鈡再一次查看最新的臨震預報資料后,立即通過密雲水庫管理處電話接線員給物理所地震值班室打電話預報(感謝上帝,這次順利地打通了!也許是凌晨,電話容易接通吧!):「一個5級左右的近震將要在當天(1978年6月11日)13點18分發生。震中將位於離密雲水庫東南方向200 公里左右的地區…… 。」物理所的地震值班室立即向物理所的領導(黨委書記)報告,並詢問要不要向科學院報告。所領導回答說「當然。」科學院地震值班室又向院領導報告並請示要不要向地震局報告。院領導的回答是:「當然。」

屆時,地震局的工作人員在呂所預報地震將要發生的時間圍繞地震儀等候。結果:一個4.8級地震及一個4.4級地震分別於當日12點29分及當日13點52分發生在雷庄。這兩次地震的中間時間是13點10分,與呂所預報的13點18分僅相差8分鈡。兩次地震的能量總和相當於一次5級地震。為此,光明日報記者向中央發了內參,報告了這次極其成功的預報。



3.    呂大炯教授對於遠震的精準預報:



1978年3月6日呂大炯向總參謀部防震辦公室預報: 1978年3月7日(即第二天)上午10:00左右在日 本附近可能發生7級以上地震. 結果於3月7日上午10:48在日本附近的日本海發生了7.5級地震. 所預報的發震.時間與實際地震發生時間之差為48分鐘. .(請參看」臨震預報」中文版P.236,英文 P.173, 」震兆雲霞」中文版P.43, 日文版? 第48次預報)



這種臨震預報乾淨利落, 決無拖泥帶水. 沒有天天喊狼來; 這種臨震預報根本不需要知道震中 地區在臨震前的任何動物異常,地殼變動等具體情況;這種臨震預報實現了在時間方面比天氣 預報還要準確,在震中方面實現了對幾千公里(這次為1500 –2000公里) 之外的遠震進行遙測預 報,

因此這種臨震預報在科學上具有重要意義;若與其它可靠的臨震預報手段配合,可以使臨震預 報達到實用階段.

古今中外,世界上除了呂大炯教授之外還有哪一位科學家有這樣成功的預報?
回復 8288 2020-5-13 02:11
前兆: 啥時候才能把這樣的前浪拍死在沙灘上呢?我希望早一點被拍死!!!          


古今中外,世界上除了呂大炯教授之外還有哪一位科學家有這樣成功
你是小強百拍不死
回復 前兆 2020-5-13 02:17
8288: 你是小強百拍不死
如果是講道理, 講事實的話,那麼至今還拍不死!        
回復 都市小人物 2020-5-13 02:49
tea2011: 好高興遇見你,好久不見,問侯
謝謝靚女,想你們了,我很好,現在退休了,有空跟老師學習跳舞。你們一切都好嗎?
回復 xqw63 2020-5-13 02:54
sg2017: 一個本是街頭賣大力丸的被捧上神壇后的結果
更絕
回復 xqw63 2020-5-13 02:55
前兆: 啥時候才能把這樣的前浪拍死在沙灘上呢?我希望早一點被拍死!!!          


古今中外,世界上除了呂大炯教授之外還有哪一位科學家有這樣成功
那個年代,怎麼敢拍前浪
123下一頁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3 12:17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