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撒下2: 1-32>

[複製鏈接]

3248

主題

3268

帖子

5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Rank: 6Rank: 6

積分
5118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霞步思 發表於 2025-7-15 05:2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撒下2: 1-32】【此後,大衛問耶和華說:『我上猶大的一個城去可以嗎?』耶和華說:『可以。』大衛說:『我上哪一個城去呢?』耶和華說:『上希伯侖去』……。】在撒母耳記下第二章中記載了,掃羅死亡后大衛沒有立刻擅自登王位,而是求問神,當他從神那裡得到指示去希伯侖后,他就順服神去希伯侖並在那裡住下;之後大衛在希伯侖受膏作猶大王;而掃羅軍隊的將領押尼珥,在瑪哈念擁立掃羅的兒子伊施波設作以色列王,於是內戰發生了。本章首先說到:【此後,大衛問耶和華說:『我上猶大的一個城去可以嗎?』耶和華說:『可以。』大衛說:『我上哪一個城去呢?』耶和華說:『上希伯侖去。『】「此後」是指大衛為掃羅和約拿單哀悼期滿后。既然掃羅死了,大衛想知道他該怎樣做,於是他求問神:「我上猶大的一個城去可以嗎?」因那時他還在非利士地。「耶和華說:』可以。『大衛說:』我上哪一個城去呢?『耶和華說:』上希伯侖去『」。大衛連「上哪一個城去」,都要求神決定。「希伯侖」位於耶路撒冷南方,位於猶大支派產業的中心地帶,那裡的長老對大衛友好(撒上30:31)。【於是大衛和他的兩個妻一個是耶斯列人亞希暖,一個是作過迦密人拿八妻的亞比該都上那裡去了。大衛也將跟隨他的人和他們各人的眷屬一同帶上去,住在希伯侖的城邑中。猶大人來到希伯侖,在那裡膏大衛作猶大家的王。】「於是大衛和他的兩個妻:一個是耶斯列人亞希暖,一個是作過迦密人拿八妻的亞比該,都上那裡去了」。大衛順服神,就帶著兩個妻子往希伯侖去。「大衛也將跟隨他的人和他們各人的眷屬一同帶上去,住在希伯侖的城邑中」。「希伯侖的城邑」原文是複數,包括附近的許多城鎮。神吩咐大衛回到希伯侖,不久「猶大人來到希伯侖,在那裡膏大衛作猶大家的王」。大衛第一次受膏是在父親家裡,受到撒母耳私下所膏為王(撒上16:13)。如今他被膏是公開登基作猶大的王。「作猶大家的王」是指在以色列十二支派中,僅猶大支派承認他是王。當時大衛作以色列王的時機似未成熟,因為除猶大支派之外,其他十一支派仍擁立掃羅的兒子伊施波設作以色列王。直等到七年半后,以色列人轉向大衛,他才到耶路撒冷作全以色列的王。

【有人告訴大衛說:『葬埋掃羅的是基列雅比人。『大衛就差人去見基列·雅比人,對他們說:『你們厚待你們的主掃羅,將他葬埋,願耶和華賜福與你們!你們既行了這事,願耶和華以慈愛誠實待你們,我也要為此厚待你們。現在你們的主掃羅死了,猶大家已經膏我作他們的王,所以你們要剛強奮勇。『】「有人告訴大衛說:『葬埋掃羅的是基列雅比人『」。「基列雅比」位於約但河東,掃羅登基以前曾對那地的人有恩,解救他們不受亞捫王拿轄的迫害(撒上11:9)。所以基列雅比人曾經冒生命危險去埋葬掃羅的屍體。「大衛就差人去見基列雅比人,對他們說:『你們厚待你們的主掃羅,將他葬埋,願耶和華賜福與你們』」。大衛因基列雅比人把掃羅的屍體葬埋,就祝福他們。「你們的主掃羅」是指你們的先王掃羅。「你們既行了這事,願耶和華以慈愛誠實待你們,我也要為此厚待你們」。「願耶和華以慈愛誠實待你們」,就是願他們蒙神恩待;「我也要為此厚待你們」,就是像從前掃羅王待你們一樣,善待你們,做你們的保護。「現在你們的主掃羅死了,猶大家已經膏我作他們的王,所以你們要剛強奮勇」。大衛就是要告訴基列雅比人,雖然掃羅死了,但他希望基列雅比人支持並接受他作王,就像他們過去對掃羅一樣,所以他們要作剛強英勇的人,擁護大衛。【掃羅的元帥尼珥的兒子押尼珥,曾將掃羅的兒子伊施波設帶過河,到瑪哈念,立他作王,治理基列、亞書利、耶斯列、以法蓮、便雅憫,和以色列眾人。】「掃羅的元帥尼珥的兒子押尼珥,曾將掃羅的兒子伊施波設帶過河到瑪哈念」。「押尼珥」是掃羅的堂兄弟(撒上14:51),也是軍隊的元帥;「掃羅的兒子伊施波設」是掃羅僅存的兒子,其他三個兒子都與掃羅一起死在基利波山(撒上31:6);「帶過河」是指帶過約但河到河東;「瑪哈念」位於雅博河北岸,是迦得支派和瑪拿西半支派之間的邊界城(書13:26),又是划給利未支派的逃城(書21:38)。「立他作王治理基列、亞書利、耶斯列、以法蓮、便雅憫和以色列眾人」。「基列」泛指約但河東瑪拿西、迦得、流便二支派半;「亞書利」指亞設支派;「耶斯列」泛指西布倫、以薩迦、拿弗他利三支派;「以法蓮」指以法蓮山地,包括以法蓮支派和瑪拿西半個支派;「便雅憫」指便雅憫支派;「以色列眾人」指其餘的西緬、但兩個支派,以及分散在前述各支派境內的利未人。這樣,除了猶大支派擁護大衛之外,其他的以色列眾支派仍在伊施波設的治理之下。但在掃羅家族勢力還沒有完全剷除以前,大衛沒有輕舉妄動,他仍然繼續等候神。這表示他對神有十足的信心和把握,即使等候的過程又長又苦,他仍然知道,神絕對不會耽誤他一分鐘。他更深深知道,神是信實的神,神既然膏立了他,必讓他作王,因此神說大衛是合祂心意的人!

【掃羅的兒子伊施波設登基的時候年四十歲,作以色列王二年;惟獨猶大家歸從大衛。大衛在希伯侖作猶大家的王,共七年零六個月。】「掃羅的兒子伊施波設登基的時候,年四十歲,作以色列王二年」。掃羅死後,他的元帥之子押尼珥從基利波逃出來,他在外約旦的瑪哈念,立掃羅的兒子伊施波設為王,來治理基列、亞書利、耶斯列、以法蓮、便雅憫和以色列眾人。但由於伊施波設庸碌無能,所以押尼珥用了近五年時間才能取得少數支派的同意,讓他登基作王,因此伊施波設作以色列王只有二年。「惟獨猶大家歸從大衛」。就是只有地處迦南地南部的猶大支派擁護大衛作王。「大衛在希伯侖作猶大家的王,共七年零六個月」,然後作整個以色列的王(5:3)。大衛在猶大作王「七年零六個月」,他沒有發動內戰來爭奪以色列的王位。因為他知道,既然神已經把他送上猶大家的寶座,神也會負責把他送上以色列的寶座,大衛真是個敬畏神的人。【尼珥的兒子押尼珥和掃羅的兒子伊施波設的僕人從瑪哈念出來,往基遍去。洗魯雅的兒子約押和大衛的僕人也出來,在基遍池旁與他們相遇;一班坐在池這邊,一班坐在池那邊。押尼珥對約押說:『讓少年人起來,在我們面前戲耍吧!』約押說:『可以。』就按著定數起來:屬掃羅兒子伊施波設的便雅憫人過去十二名,大衛的僕人也過去十二名,彼此揪頭,用刀刺肋,一同仆倒。所以,那地叫作希利甲哈素林,就在基遍。那日的戰事兇猛,押尼珥和以色列人敗在大衛的僕人面前。】「尼珥的兒子押尼珥,和掃羅的兒子伊施波設的僕人,從瑪哈念出來,往基遍去」。於是就引起了南部大衛軍隊的注意,因此「洗魯雅的兒子約押和大衛的僕人也出來,在基遍池旁與他們相遇。一班坐在池這邊,一班坐在池那邊」。這裡所說的「僕人」,實際上就是指他們兩方面的軍隊。也就是說,他們雙方都到了基遍池,而且相對而坐,情勢是很緊張的。當時押尼珥,就率先起來挑釁,建議讓雙方各派十二個代表,出來肉搏。這裡的「僕人」,實際上就是指他們兩方面的軍隊。他們雙方都到了基遍池,而且相對而坐,情勢是很緊張的。這時「押尼珥對約押說:『讓少年人起來,在我們面前戲耍吧!』約押說:『可以』」。「戲耍」是指格鬥比武。「就按著定數起來:『屬掃羅兒子伊施波設的便雅憫人過去十二名,大衛的僕人也過去十二名」。「定數」指約定的人數,兩方各十二人。「彼此揪頭,用刀刺肋,一同撲倒」,第一回合結果這二十四個人全都死了,非常可憐。所以那個地方叫「希利甲哈素林」,意思就是「鋒刀之野」,或者「刀鋒之地」。既然第一回合不能決定勝負,那麼一場大戰是在所難免的了。「那日的戰事兇猛」,這是指第二回合不受規則的開打,戰事進行得非常激烈又兇猛。「押尼珥和以色列人敗在大衛的僕人面前」。結果猶大人大獲全勝,這是決定性的一役。這件事情可能發生在大衛作猶大王的最後兩年。

【在那裡有洗魯雅的三個兒子,約押、亞比篩、亞撒黑。亞撒黑腳快如野鹿一般;亞撒黑追趕押尼珥,直追趕他不偏左右。押尼珥回頭說:『你是亞撒黑嗎?』回答說:『是。』押尼珥對他說:』你或轉向左轉向右,拿住一個少年人,剝去他的戰衣。『亞撒黑卻不肯轉開不追趕他。押尼珥又對亞撒黑說:『你轉開不追趕我吧!我何必殺你呢?若殺你,有什麼臉見你哥哥約押呢?』亞撒黑仍不肯轉開。故此,押尼珥就用槍
「創25: 1-34」「亞伯拉罕又娶了一妻,名叫基土拉。基土拉給他生了心蘭、約珊、米但、米甸、伊施巴和書亞……。」在創世紀第二十五章中記載了,亞伯拉罕的晚年,包括他的再婚及逝世,還有以撒的後代。這裡說亞伯拉罕「又娶了一妻,名叫基土拉」,別處聖經稱她為「妾」(代上1: 32),所以她在神面前的地位不能與撒拉相題並論。「基土拉給他生了心蘭、約珊、米但、米甸、伊施巴和書亞…。」基土拉的後代也是阿拉伯各族的祖先,他們並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22:0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