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螺螄進了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那還能「嗦粉」嗎?

[複製鏈接]
匿名
匿名  發表於 2020-3-25 17:29 |閱讀模式
  這段時間,聞起來臭,吃起來香的螺螄粉不知道饞哭了多少愛「嗦粉」的網友們,「你的螺螄粉到貨了嗎?」更是登上微博熱搜引發廣泛熱議。雖然聞起來臭,但看起來鮮紅油亮、色澤誘人的螺螄粉能輕而易舉俘獲廣大食客的味蕾,在美食地圖上擁有一席之地。

  

  

  地道的螺螄粉離不開掌握著味覺密碼的湯底,可以說每一家屹立不倒的老店都有自己獨特的熬湯秘方。跟魚香肉絲里沒有魚不一樣,一碗地道的螺螄粉,湯里一定要有新鮮的螺螄。

  

  入選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還能吃嗎?

  然而前段時間,細心的網友在《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中看到了螺螄也在其中,有人在社交網路上問,是不是再也不能合法地「嗦粉」了?

  經過一番了解,原來這是一個由於學術界使用的正式名稱和民間俗名重合所造成的誤會。擬定入保的螺螄/Margarya melanioides是分佈地僅限於雲南高原冷水湖泊的一種珍稀螺類。螺螄/Margarya melanioides過去也曾經被雲南當地人作為食物,但目前的生存狀況堪憂。由於它們生性乖戾,對環境和食物要求嚴苛,僅以硅藻為食,加上青魚和福壽螺等的入侵,加之湖泊的開墾和水質被污染,破壞了它們的生存環境,還有人類的過度捕撈,使螺螄屬成員已經處於滅絕邊緣,一些物種甚至已經在這幾年間走向了滅絕。可以想見,螺螄/Margarya melanioides進入《野生動物保護名錄》已經是迫在眉睫。

  但此螺螄非彼螺螄。螺螄粉中的螺螄實際上是民間所說的「螺螄」,它們基本上都在田螺科石田螺屬的範圍之內,包括耳河螺、中國圓田螺、銅銹石田螺、方形石田螺、梨形石田螺等。這些螺螄野外數量極大,並不是名錄中被保護的品種。吃它,並沒有違反相關法律法規的風險。

  

  螺螄粉忠實粉絲們一顆懸著的心終於可以落地了。這場烏龍除了物種名稱的分類較為複雜外,還與人們對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不太熟悉有關。實際上,名錄上還有更多的野生動物並不為大眾所熟知,所以極有可能出現,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保護動物出現在不該出現的地方,而人們可能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買賣傷害了它們。無知者無畏,往往就有可能演變成無知者犯錯。

  野生動物保護不應該成為一句空話,相關法律法規的出台是眾望所歸,人們也迫切需要指導性的意見。但是在政策落地的過程中,又會涉及到更多人的命運。

  野生動物保護的相關規定和法律亟須完善

  禁食野生動物,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成為大眾焦點。不久前,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表決通過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引發了社會各界的討論。

  關於龜、鱉、蛙等兩棲動物是否屬於野生動物,人工養殖的能否繼續銷售、食用等問題,時刻牽動著養殖戶的心。等待著政策落地、梅花鹿不知如何處理的養殖戶,已經做好最壞打算。準備將虎紋蛙做成有機肥無害化處理的養殖戶,心繫竹鼠養殖脫貧致富的養殖戶,這些人的命運一下子匯聚在「禁野令」下。所以,如何禁,該禁哪些,這些問題亟須回答。

  令人稍感欣慰的是,一些地方性的法規正在徵求意見,但是否能解答養殖戶心中的疑問,對野生動物養殖行業給予規範指導,還要看最後結果。

  2月25日在深圳人大網上發布的《深圳經濟特區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動物條例(草案徵求意見稿)》共23條,列出禁食「黑名單」,禁食範圍從野生動物擴大到其他非保護類陸生野生動物,包括人工繁育、飼養的野生動物和寵物等。除了「黑名單」,還列出了可食用動物及其製品的「白名單」。3月19日,綠會政研室針對北京市園林局2019年12月19日公布的《北京市野生動物保護條例(徵求意見稿)》遞交建議稿,提出13項建議,囊括了嚴格規範人工繁育非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落實全面禁食野生動物的規定等內容。

  

  目前看來,各地的條例規定以綱領性意見為主,更為詳細具體的禁食「黑名單」還未確定。有網友表示,被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的動物是絕對不允許吃的,這個容易識別。但同樣不能吃的,列入有益的、有重要經濟價值的、有科學研究價值的「三有野生動物」,老百姓有時很難識別。這「三有動物」不僅種類有數千種,而且有些是人們平時常吃的。

  普通老百姓一頭霧水,養殖戶們焦灼等待,這其中有可能是因為某些環節並未打通,比如,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與公眾的認知和理解之間,政策引導特色養殖脫貧致富與禁食野生動物的邊界之間,還有很多課需要補上。

  「當全球40萬種鞘翅目昆蟲都被人們當成是屎殼郎,並以此教育下一代時,人類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未來將會再遙遠一點。」一位熱心於昆蟲科普的網友在自己的作品中呼籲。可以想象,談野生動物保護,如果不從認識說起,就宛如無源之水。

  無論是中國的傳統文化,還是如今的生命教育,都可以給野生動物保護的科普教育帶來豐富的內容和新穎的視角。當科普教育跟上了,普通老百姓就有機會從「我也想保護,但我不認識它們」的困境中解脫出來,而生命教育更是可以從最根源的層面,傳遞著萬物有靈,生命平等的樸素道理。

  關注與了解永遠是抵達保護的第一步。

  

  (作者:肖琪)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19 08:2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