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Moshe Shoham:未來機器人進入人體后可進行自組裝

[複製鏈接]

6224

主題

1萬

帖子

3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30731
瘋瘋顛顛 發表於 2018-8-19 06:5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2018年08月18日 11:11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訊 8月18日消息,2018世界機器人大會擬於8月15日至19日在北京亦創國際會展中心舉行。大會以「共創智慧新動能 共享開放新時代」為主題,由「論壇」、「博覽會」、「大賽」、「地面無人系統展示活動」四大版塊構成。 本屆大賽匯聚了來自美國、俄羅斯、德國、日本、以色列等全球近20個國家和地區的1萬餘支賽隊和數百名頂尖專家,共計超過5萬多名參賽選手同台競技。

  以色列理工大學教授、以色列Mazor手術機器人公司創始人、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Moshe Shoham進在論壇上發表了題為「醫療機器人市場現狀及未來前景」的演講。

  以下為演講全文:

  非常榮幸來到這裡參加世界機器人大會,我來自一個非常小的國家,昨天我了解到中國是以色列面積的340倍,希望我們的發明和想法會對你們有吸引力。

  醫療機器人主要包括三個方面:外科手術、康復和體內設備,即非常小的可進入體內的機器人。比如外科手術方面,大家都知道達芬奇系統可通過屏幕看到具體動作,這是阿爾戈醫療技術公司打造的可令人重獲行走能力的康復機器人,可以幫助殘疾女孩完成馬拉松,雖然花了三天的時間。這是著名的達芬奇系統,也是一個多向安裝系統,每年大概有100萬的外科手術量,市場價值是400億美元,主要應用領域是微創手術,但有很多的競爭對手,而且有數千項的自有和授權專利,但目前也有很多的競爭對手。有些對手很有可能進入達芬奇系統同樣的領域當中,可以看到它的一些競爭對手。

  商用醫療機器人在神經外科、整形外科、心臟外科、放射療法等等,這些都是目前這個領域的一些系統。現在有些機器人可以進入腔內工作,但現在沒有太多的公司真的能夠把醫療機器人商用,沒有太多的公司能夠把這種機器人用在全世界每日的工作當中。

  達芬奇系統是遠程操作,實際上是複製外科醫生的手部動作,它的動作和力量都是可以調節的,所以就是遠程操作,其它的系統可能是以影像為基礎的,也就是在做手術之前已經做完了規劃,在做手術的過程當中機器人會引導遵循你的事先規劃。

  這是基於影像和圖像的,或者是基於事前規劃的操作,不是遠程操作。來自法國的MediTech ROSA是用於神經外科,也是在大腦當中進行精確定位。這是膝關節置換手術,外科醫生和機器人進行協作,如果出現了外科醫生的手術工具超出了合理範圍的話,機器人會做出制止。

  怎麼來看過去、現在和未來的醫療機器人?過去首先要把人的身體切割開來,然後才能進行手術,今天我們首先要用影像學的方法進行觀察,然後再進行切割。我們的想法是未來首先觀察,然後做計劃,讓機器人事先你的計劃,事先的方式會比人手更好,這是我們的願景。

  下面給大家看一看我們開發的機器人:左邊是達芬奇系統,右邊是MACO系統。

  這裡做的是臀部置換手術,我們開發的是一個很小的機器人,相比其它的相關機器人要小一些,因為可以握在一個人的手裡。為什麼要做得這麼小呢?我們要讓機器人進入脊柱,脊柱有很多神經血管不能輕易碰到,要想讓機器人做這樣的工作,會比外科醫生的手做得更好一些,所以這是我們的一個應用。

  這是脊柱融合手術,可以看到裡面打入了一些螺絲釘,它的空間是非常小的,如果超出這個範圍的話就會破壞脊柱,病人就會癱瘓。可以看到這個人因為植入根釘錯誤導致癱瘓,也就是說如果是徒手植入這種根釘大概有10%的概率錯位,3%-5%的病人會因此終身癱瘓,所以要讓機器人把根釘放入正確的位置,相信機器人會比人更精確。

  這個系統左邊叫做工作站,下面的是Spine Assist。希望這種植入首先做好計劃,右邊是由機器人來引導。可以看到機器人有一個手臂,根據之前計劃好的軌跡引導外科醫生。

  機器人在應用中主要有三個優點:更加精確、微創,侵入是非常少的,而且大量減少了輻射,因為機器人只要在手術開始的時候使用X光,手術過程當中是不需要X光的,因為知道它的位置和它的軌跡。目前全球的臨床應用很多國家都安裝了,包括在中國,已經有超過3.5萬例,同時也有22萬的植入物,我們要看的是大概一半都是做的微創手術,平常只有12%是微創的方法。

  下面介紹一下我們的天機,到了2018年1月已經完成了2,000多項整形手術,做的和我們公司是一樣的。這是針對帕金森症的患者治療,安裝於頭部的機器人,我們已經做了幾千個這樣的案例,另外也有很多的文獻是關於這個系統的精確度。另外一個系統是在臨床實驗當中,效果是很好的,這是適用於筋皮療法的靈活導針。

  大家知道每天我們都需要把一根針放到精確的位置,比如這是脊髓麻醉和應急麻醉,但即便把針向著你所確定的方向插入,由於人體組織器官的靈活度,可能因為變形導致不能刺中,所以必須要非常精確。這是人的肺部的例子,可以看到插入的例子,理想的外科手術醫生希望能夠進入,因為裡面會有骨骼和其它組織,這種針是無法彎曲的,所以必須確保取出來再去插入另外一根針達到理想的位置。

  這裡我們需要使用一種柔性的針,和傳統的不同,屬於非常靈活的、柔性的針,並且能夠驅動針頭的部分,甚至可以實現彎曲,遇到任何組織、任何骨骼的時候都沒有問題,能夠達到預計的目標。CT掃描下的例子可以看到整個手術過程,綠色部分標出了想要碰觸的地方,紅色的是不想要碰觸的地方,機器人可以使用這樣的一種彎曲的模式實現,並且躲避所有的障礙物達到目標。這並不是直覺性的,一些人類的外科手術醫生也無法去做,可能你想讓它去左邊,但它去右邊了,所以取決於組織的柔軟度以及插入的深度,做起來是非常複雜的事情。

  這裡可以看到其中的一些結果,比如可以達到這個目標,誤差是低於1毫米的,有些時候肺癌的治療過程當中癌細胞太小了,所以沒有辦法進行活檢樣本的抓取,需要等到稍微長大一點才能進行活檢,患者的存活率也是和癌症發現是否及時非常相關,希望能夠通過機器人進行抓取活檢,更早地發現這種疾病。

  綠色部分是目標進入的地方,不希望進入的是紅色部分,也可以看到整個軌跡,也可以看到機器人如何把針插入進去。目前已經碰觸到了這個目標,而且目標是在移動的,可以一直跟隨、追蹤這個目標,這也是人類做不到的,只能是由機器人來完成。

  這是另外一個例子,就是可以到達2毫米的目標。要是看整體手術過程的演進,過去是開放型的手術,現在想做微創型的手術,未來我們希望機器人能夠做這種很小的機器人,機器人能夠進入人的身體進行手術。昨天也有講到小型、微型機器人如何完成這種手術,未來前景非常大,因為可以做活檢,包括進行輻射檢查等等很多任務。

  下面給大家看一個非常小的機器人,現在已經有一家企業在做這個產品了,大概是有1毫米直徑的大小。如果對比人的手指尖,或者對比人的眼睛,可以看到這是非常小的。好像一個小蟲子,只有1毫米大小,但可以通過非常小的人類體內管道,如果是這麼小的東西在體內,加上一些想象力,達到可以進入人體的大小。

  這是腦積水的疾病,很多時候都是小孩,就是在他的大腦內存在腦脊液非正常累積,可能需要去置換這部分的腦脊液。有些人要在十五年當中更換十次,每次都要進行開顱手術,我們需要做的是植入一個非常小的機器人,進入到腦室當中,從而能夠保持不會出現這種堵塞的問題,現在也仍然處於臨床實驗的階段。有些已經是商業產品了,還有一些是孵化器和研發階段,再就是科幻項目,類似接近科幻非常小的產品,也可以進入人的體內。這是歐洲撰寫的,醫療機器人方面有很大的機會能夠領先世界,也會在這個部分大量投資,以色列和歐洲一共有15個合作夥伴項目,我們也是其中之一,希望能夠推進這個項目。

  這是美國從網際網路到機器人的路徑圖,要到2019年實現,包括列舉的大學。文章中提及五年的時間將更好地使用機器人進行微創,那個時候是2009年,現在我們可能已經實現了這個目標,十年以後就會有游泳式的微型機器人,現在可能還沒有實現,十五年以後就會有完全自動化的外科手術輔助機器人,現在還達不到完全自動化,但這是我們前進的方向。

  未來可能會有自組裝的機器人,能夠進入人體進行自組裝,這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目標,就是從非常小的,並且在體內自己形成機器人來完成工作。

  總結一下,現在有大量的研究機構都有關於醫療機器人的項目,這個數字還在不斷增加,上百家的大學和高校都在這樣做,只有一些做到了真正能夠放到手術室當中,可能不超過十家公司,很少有公司能夠主導市場,這些新的企業正在等待專利繼續開發,也有一些成功的體外機器人的應用,比如Notes,還有很多體內機器人的研究,就是能夠進入身體內,但還沒有任何一款正在商用。結論就是,現在這個領域是敞開的,未來也會有很大的發展,非常希望大家能夠加入進來。

世人皆醉我獨醒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18 19:4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