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皈依是一切戒律的根本。如果沒有皈依,就不能受戒--——達真堪布仁波切

[複製鏈接]

765

主題

1367

帖子

8101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810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悅音海螺 發表於 2018-2-24 21:4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皈依的功德與利益

  我首先為大家傳講戒律的內容。三學「戒定慧」,有戒才有定,有定才有慧。這裡的「定」是禪定,「慧」是智慧。智慧從哪裡來的?從禪定里來。禪定從哪裡來?從受戒持戒里來。有清凈的戒律了,才有禪定,有禪定才有智慧,有智慧才沒有煩惱和痛苦,才能解脫。所以,解脫的境界不是隨隨便便就能得到的。



  戒,大概地說簡單,詳細地講很複雜,但是只要真正弄明白了,受持起來也不是什麼難事。戒律有別解脫戒、菩薩戒和密乘戒,別解脫戒有居士戒、沙彌(尼)戒和比丘(尼)戒。居士戒是在家佛弟子受的戒,共五條。沙彌戒是十條,比丘戒有二百五十三條,比丘尼戒有三百六十多條,這三種是出家佛弟子受的戒。



  皈依是一切戒律的根本。如果沒有皈依,就不能受戒;即使受戒了,也得不到戒體。受什麼戒都一樣,居士戒、八關齋戒、沙彌戒、比丘戒、大乘菩薩戒、密乘戒,都要有皈依的前提,才能得到這些戒體。僅僅受持一天八關齋戒,也必須要先皈依。所以,我們首先來學習皈依的基礎、皈依的分類、皈依的方法、皈依的學處以及皈依的功德。



  皈依的前提條件是對上師三寶的信心,這也是皈依的基礎。沒有信心,皈依也只是表面上、形式上的皈依,不是真正的皈依。信心分為清凈信心、欲樂信心和勝解信心。



  清凈信心是最本初的信心。現在很多人都容易對上師三寶生起歡喜心,比如喜歡佛像、佛塔、佛經和佛歌,喜歡僧人,喜歡上師,這些都是清凈信心。不僅如此,你還對上師三寶的功德生起歡喜心了,你喜歡上師三寶無偽的慈悲心、廣大的智慧,你還喜歡有無偽的慈悲心、廣大的智慧的人,這些由清凈心引發而生起的信心稱為清凈信心。



  欲樂信心是對上師三寶的功德生起歡喜心,自己也想得到這些功德。上師三寶所有的功德都包含在無偽的慈悲心和廣大的智慧里——大慈大悲和大徹大悟。你喜歡上師三寶無偽的慈悲心、廣大的智慧、清凈的戒律、精通顯密的學問。不僅喜歡,還想得到,想把自己的相續也變成上師三寶的相續,在自己的相續中也生起那些功德,這些都是欲樂信心。



  勝解信心是從心裡做個決定:我一定要把自己的相續變成上師三寶那樣的相續,我一定要在自己的相續中也生起無偽的慈悲心、廣大的智慧,我一定要得到諸佛菩薩、上師三寶的一切功德和福德。在相續中有了這樣堅定不移的信心,就是勝解信心。



  皈是歸投,依是依靠。皈依上師三寶,就是依靠上師三寶。不管在什麼處境中,順利的時候也是,受挫折的時候也是,快樂的時候也是,痛苦的時候也是,都不離開上師三寶、不捨棄上師三寶。從內心裡立下真實不虛、堅定不移的決心:從今以後認認真真、老老實實地跟隨上師三寶學佛修行。這種決心才是真正的皈依。



  皈依分因地的皈依和果地的皈依。以佛為導師、以佛法為道路、以僧眾為道友、以上師為真正怙主,這是因皈依。上師三寶的相續中有很多無漏的、圓滿的功德,你希望得到這些功德,也願意獲得上師三寶究竟的果位,這是果皈依。



  上師三寶有世俗的上師三寶,也有勝義的上師三寶;因皈依的對境是世俗的上師三寶,果皈依的對境是勝義的上師三寶。最後的皈依處是一個——是佛,也是上師。上師是佛、法、僧的總體,也可以說就是佛。



  皈依的對境是上師三寶。自己的根本上師,還有很多傳承上師,所有的具德上師都是師寶。佛的法身、報身、化身都是佛寶。法身具足圓滿、無量、無漏的功德,佛圓滿的智慧就是法身。報身是佛為了度化眾生,從法身里化現出來的。十地菩薩所見的無量光佛、金剛薩垛等五部佛都是報身佛,十地以下的菩薩和凡夫都見不到。釋迦牟尼佛等十方三世的佛陀都是化身佛,也是從法身里顯現出來的。三身佛,就是三寶中的佛寶。法寶是教證二法,三藏十二部一切顯密經典和續部都屬於教法,戒定慧三學是證法。在小乘里,僧寶是四位比丘以上的僧團,單獨一個人不能稱為僧寶;在大乘里,僧寶是登地以上的菩薩,單獨一個人也可以是僧寶。以上這些就是皈依的對境——上師三寶。



  皈依分為下士道、中士道和上士道的皈依。下士道的皈依是為了逃避三惡趣的一切痛苦,為了享受富貴名利、健康長壽等三善道的福報。中士道的皈依是為了擺脫三界輪迴的一切痛苦,獲得寂靜涅槃的安樂,為了獲得聲聞、緣覺的果位,為了自己的解脫。上士道的皈依是為了救度一切有情眾生脫離三界輪迴,而證得圓滿無上正等正覺的果位。



  皈依的本體是對上師三寶的四種決心:以佛為導師的決心,以法為道路的決心,以僧為道友的決心,以上師為真正怙主的決心。想皈依上師三寶,先觀察自己相續中有沒有對上師三寶生起這四種決心。如果有,你才算是皈依上師三寶了。修持皈依時,首先要觀想皈依境。我們必須通過如下的觀想方法,才能真正皈依到上師三寶。



  觀想,自己所在的地方,是七寶嚴飾而成的清凈剎土。面前有一棵如意寶樹,五條枝幹遍滿東西南北整個虛空界。正當中的樹枝上,有鋪著日月座墊和各種蓮花的八大獅子寶座,上面端坐著蓮花生大士,其本體為三世諸佛的總體——自己的根本上師,這是皈依最重要的對境。上師的上方,大圓滿法十八代傳承上師層層安坐。前方的樹枝上有釋迦牟尼佛等十方三世諸佛;右面的樹枝上有觀世音菩薩等所有菩薩摩訶薩;左面的樹枝上有阿難等所有聲聞緣覺;後方的樹枝上是所有的經藏和續部。一切善神護法圍繞在上師三寶的周圍。全部男相護法朝著外面,阻止一切違緣障礙進入皈依境里;全部女相護法朝向裡面,使佛菩薩的事業永不失散。一切上師三寶、善神護法身上都放射出無量的光芒,徹照整個法界。



  再觀想,父親在自己右邊,母親在自己左邊,前面是所有的冤親債主、怨敵魔障,後面是一切父母眾生,他們與自己一起跪在皈依境前,身語意恭敬頂禮。身恭敬,磕頭禮拜;語恭敬,念誦皈依偈、讚歎文;意恭敬,下決心:從今以後,無論何時何地、何種處境,都完全地依止你們,虔誠地祈禱你們,直至證得無上正等覺的果位;不管是順境還是逆境,不管是快樂還是痛苦,我唯一的皈依處就是上師三寶,唯一的怙主就是上師三寶;我要跟隨上師三寶修學無上法門,為救度一切眾生而早日圓成無上佛道!同時,心裡還要立下前面所說的四種決心。



  皈依以後,相續中就有了皈依的戒體,我們一定要認認真真地修持皈依的學處,護持戒律。皈依的學處,有三所斷之學處、三所修之學處、三同分之學處、五共同之學處。



  (一)三所斷之學處



  三所斷之學處是皈依三寶以後要斷除的三種行為。



  1、皈依佛,不皈依天魔外道、世間鬼神。



  皈依佛以後,不能皈依天魔外道、世間鬼神。不是佛有傲慢和嫉妒,而是因為天魔外道、世間鬼神不能讓你解脫、成佛,他們自己還有煩惱和痛苦,他們不是不想斷除這些,而是因為沒有方法。我們皈依佛的目的是為了解脫、成佛,誰能讓你解脫、成佛,你就可以皈依誰。只有佛才有這個方法,因為佛已經解脫了,功德福慧已經圓滿了。佛講的是佛法,佛法是脫離痛苦的方法。鬼神沒有脫離痛苦的方法,所以不能以他們為導師。



  佛和鬼神的區別是什麼?佛有饒益眾生的菩提心和救度眾生的能力,鬼神只有神通和神變,不會斷除煩惱,也不會救度眾生。如果你跟他們學,只能學會神通、神變,只能學會世間八法,你相續中的慈悲心、菩提心也會慢慢退失,剩下的都是自私自利,這樣你的相續不是毀了嗎?你用這些神通、神變、世間八法去造業,死後就會變成鬼,這樣你要永遠輾轉輪迴,永遠痛苦下去,永遠也解脫不了。



  2、皈依法,不惱害眾生。



  皈依法以後,縱遇命難也不能做出惱害眾生、傷害眾生、捨棄眾生的事。這樣的要求雖然有點難,但也一定要盡心儘力,做錯了要立即懺悔。佛法本身是饒益眾生的,如果你讓眾生起煩惱、讓眾生痛苦,那個時候你已經違背佛法了,已經犯了皈依戒,皈依戒體就沒有了。



  對一切眾生,包括自己的親人和敵人,都不僅不能惱害、不能捨棄,甚至連這個念頭都不能有。那些不好的念頭,要慢慢斷除,我們只能饒益眾生,好好地對待人,好好地處理事。佛會待人,對所有的眾生都一樣對待;佛會處理事,所有的事情都會處理好。我們會待人、會處理事的時候,就是會學佛了。



  現在還有很多學佛的人,用佛法來傷害眾生。「我學佛了,我要修行!」然後把自己關在佛堂里念經拜佛,家也扔了,孩子也不管了,給親人帶來很多煩惱。這就是拿佛法來傷害眾生,這個罪過特別嚴重!你念佛就應該在自己的實際行動中念,在日常生活中念。多做好事,讓他們高興、滿意,這都是念佛,都是誦經。另外,也不能傷害那些惱害我們的鬼神,你總想讓他們離開,這都是捨棄眾生,都是傷害眾生。



  3、皈依僧,不與外道、誹謗上師三寶的人交往共處。



  皈依僧以後,不能跟修習外道、誹謗佛法、誹謗上師、誹謗密法的人有太多交往。他們的相續中有邪知邪見,他們的行為都是造惡業的。如果你跟他們接觸久了,就會逐漸被他們影響,慢慢你也隨順他們了,這樣會給自己的修行造成障礙和違緣,甚至退失道心。



  (二)三所修之學處



  三所修之學處是我們應該做的。



  1、皈依佛以後,要恭敬佛像。甚至佛像的碎片,也應該當成真正的佛寶,供養在高處、清凈的地方。



  2、皈依法以後,要恭敬佛經。佛經里的字字句句都要當成法寶,信受奉行。佛經、佛書都不能隨便壓、隨便跨,要恭敬地放在高處頂禮供養。



  3、皈依僧以後,要恭敬僧人。僧人的法衣、用具都要當做真正的僧寶,恭敬頂禮供養。



  (三)三同分之學處



  1、皈依佛,把自己的上師當作真正的佛陀,要恭敬。



  2、皈依法,把上師所有的開示都當作真正的法寶,不能違背。



  3、皈依僧,把上師的眷屬和弟子、自己的同修金剛道友們都當作真正的僧寶來恭敬、尊重,和睦相處。



  (四)五共同之學處



  1、縱遇命難也不能捨棄上師三寶。如果有人讓你選擇捨棄上師三寶還是捨棄生命,那個時候你寧可捨棄生命也不能捨棄上師三寶。



  2、縱使獲得大利也不能捨棄上師三寶。如果你捨棄上師三寶就能成為轉輪聖王,也不能捨棄上師三寶;如果你捨棄上師三寶就能得到巨大的財富,也不能捨棄上師三寶。



  3、遇到危難的時候,不尋求別的依靠,只祈請上師三寶加持;處在逆境中也不能忘記上師三寶,祈禱上師三寶遣除自己的違緣,消除自己的業障,不能求助於算命之類的世間的方法。如果有病需要治療,要把吃藥、打針、手術這些醫療方法,都觀想成上師三寶的化現和加持。



  4、去任何地方,都要禮敬、祈禱那個方向的上師三寶。比如說你要去西方,就要禮敬、祈禱西方的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



  5、常常憶念上師三寶,要時刻想著上師三寶的功德。走路時把上師三寶觀想在右肩上,做為繞佛的對境;吃飯時把上師三寶觀想在喉間,做為供養的對境;安坐時把上師三寶觀想在頭頂,做為祈禱的對境;睡覺時把上師三寶觀想在心間,做為增長智慧的對境。任何時候都不離開上師三寶的光明,任何時候都不忘記憶念上師三寶的功德,一切好的意樂都供養給上師三寶。



  這些都是皈依的學處,這是簡單地說,詳細說起來還有很多。很多人雖然暫時做不到這些,但是一定要儘力去做。逐漸能做到了,那個時候我們就成為真正的佛門弟子了。重要的是任何時候都祈禱上師三寶,憶念上師三寶的功德,好的時候要觀想成是上師三寶的加持,不好的時候要觀想成是上師三寶給我們的考驗,幫我們消業。



  現在,我們的相續中都有人我執和法我執,不用特意去想,它們就自然而然地存在,剎那都沒有離開過我們的相續。所以我們所有的念頭、所有的行為都不離開這兩個執著的本性,都超不出這兩個執著的範圍。



  皈依也一樣。我們真正能從內心裡皈依了,那個時候皈依的心和為眾生的心自然而然地在我們的相續中存在,我們一切起心動念都是祈禱上師三寶,我們一切所作所為都是饒益眾生。現在有的人懷疑:不是每時每刻都不能忘記上師三寶嗎?那我吃飯的時候怎麼辦?我肯定有吃飯的念頭啊!那個時候的心是不是發錯了?不是的。現在你吃飯的時候也沒有特意去想兩個我執,但是它們在你吃飯的時候也存在,因為你的相續中有這些。如果你的相續中有了皈依上師三寶,那個時候一切行為都會被這樣的心攝持。



  皈依是佛教和外道的界限。皈依了,才是進入佛門,才屬於佛教徒,才能成為佛弟子,之前無論你心地有多善良、善根有多深也不是佛門弟子。



  皈依是一切正法的基礎。沒有皈依就不能修持正法,其他的修法暫時都不重要,首先看看自己有沒有真正皈依到上師三寶的門下,對上師三寶有沒有四種決心?如果有,你就已經皈依上師三寶了;如果沒有,即使在形式上做過皈依,但實際上還是沒有皈依,沒有進入佛門,也根本得不到佛法中的這些功德和福德,更不可能解脫、成佛。



  皈依是一切功德的來源。佛法里講的所有的功德都是從皈依里來的,真正能夠皈依到上師三寶,這些功德都能產生在你的相續中。首先,皈依就代表你進入佛門了;第二,哪怕是僅僅皈依了,別的什麼也沒有做,也能播下解脫的種子,一定會逐漸遠離惡業,增長善業,死亡以後也不會墮落惡趣,一定會投生為人,遇到佛法,最終一定能解脫、成佛;第三,時時刻刻都能得到上師三寶的加持,隨時隨地能得到善神護法的幫助,一切惡魔都會恭敬、頂禮你,都會遠遠地離開你,而不會給你製造障礙。皈依上師三寶的人不用怕一切鬼魔。


——達真堪布仁波切


願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同發菩提心,往生安樂國。
G+: https://plus.google.com/u/0/109241080891964801403/posts
Face Book: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08030749249&fref=ts
Twitter: https://twitter.com/TamgrinKhenpo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19 11:5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