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宇宙會比我們先消亡嗎?人類如何才能永久生存下去?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3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35927
華盛頓人 發表於 2018-1-12 11:3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2018年01月11日 07:59 新浪科技

  縮小字體放大字體收藏微博微信分享509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月11日消息,核戰爭,失控的氣候變化,全球性疾病,今天我們的世界正面臨諸多可能威脅到人類作為一個物種持續生存下去的機會。但在天文學界們的眼裡,以上這些或許都並非地球可能面臨的最大威脅,我們地球的終極命運其實早就已經註定。那就是被太陽吞噬,解體,消失。

  對於地球這樣的終極命運,我們人類是無能為力的。可是,讓人感到奇怪的,根據一些研究未來的科學,包括美國加州大學的天文學家格里高利·勞林(Gregory Laughlin)的說法,我們的未來前景卻是相當光明的。考慮到人類技術的飛速進步,即便在地球毀滅之後,我們人類也有很大的機會能夠繼續在宇宙中生存下去。

  但是,為了生存下來,我們的子孫後代們將需要採取一些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

  

  木衛一全球遍布火山口,受到潮汐摩擦作用,內部熱量豐富

  多行星時代

  在未來大約15億年內,我們預計將遭遇第一次嚴重的太空危機。根據英國東安格利亞大學的環境科學家安德魯·拉什貝(Andrew J。 Rushby)的說法,隨著太陽亮度逐漸增強,那時候的地球將開始面臨所謂「超級全球變暖」。地球將持續升溫,直到所有海洋都蒸發乾涸。

  到那時候我們該怎麼辦呢?放心,即便是現在我們都已經基本具備了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立基地的能力。那麼你想一想,按照目前的技術進步速度,在15億年之後我們的後代子孫們將掌握什麼樣的技術?有一點是絕對可以肯定的,那就是那時候的人類必然已經殖民了整個太陽系所有星球,甚至可以在整個銀河系內到處自由穿梭。

  隨著太陽變得越來越高溫,其他行星的環境條件可能會逐漸改善。在地球被逐漸炙烤燒焦的同時,火星上的氣溫將不斷升高,從而變得更加宜居。美國康奈爾大學的天文學家麗薩·卡爾滕內格(Lisa Kaltenegger)的模型計算顯示,從那時候起,火星上的宜居環境可以維持大約50億年。

  大約距今75億年後,太陽將耗盡全部的氫燃料,開始轉入氦聚變階段(註:原文如此,更多的科學家認為太陽將在距今50億年後便進入氦聚變階段)。此時的太陽體積將出現極大膨脹,進入紅巨星階段。火星和地球將被烤焦。但是另一方面,曾經那些木星和土星的冰凍衛星此時則將變成亞熱帶氣候的海洋世界,那將是人類的理想居所。我們將可以在那裡生存幾億年時間。

  距今大約80億年之後,太陽的熱量將讓整個冥王星軌道內的天體都變得高溫不堪,難以讓生命生存。卡爾滕內格表示:「精確的數據取決於太陽損失質量的速度以及行星軌道的變化情況。」擔憂一個信息是明確的,那就是太陽系最終將有一天變得不再適宜生命生存。

  造訪其他恆星

  不過,幸運的是,勞林提醒我們,在銀河系中至少存在著2000億顆恆星,其中絕大部分周圍都存在著行星。或許我們的後代早已掌握了接近光速進行星際旅行的手段和技術。事實上,即便是在當前的技術條件下,恆星際旅行也並非完全不可想象。

  比如人類迄今建造的飛行速度最快的探測器之一,旅行者1號飛船正在以每小時超過6萬公里的速度遠離太陽,但即便以這樣的高速,它也將需要大約7萬年時間才能抵達最近的恆星,這樣的時間遠遠超過了人類的壽命。

  但未來的人類或許將會建造特殊的恆星際超級飛船,我們可以很多人在上面生活,我們在飛船中生活,在飛船中老去,死亡,但我們的後代會繼續在飛船上生活,最終,他們將會抵達目的地。類似這樣的恆星間飛行在未來或許將變得非常普遍,人類將會擴散到整個銀河系,甚至在一些類地行星上面定居。

  我們的後人們或許會選擇那些和太陽類似的恆星周圍的行星定居。這樣的恆星正處於主序星階段,非常穩定,能夠保證我們過上比較長期的穩定生活。而一旦有朝一日我們所依賴的那顆恆星老去,我們就可以離開,去尋找另一顆恆星。

  距今500億到1000億年後,整個宇宙中能夠用於恆星形成的原材料物質將被基本全部耗盡。宇宙中最後一批類太陽恆星將結束它們的生命,到那時,人類將需要去找到一個全新的棲身之所。

  但是,或許有另外一類恆星的周圍要比太陽這樣的恆星周圍更加適合我們生活。那就是紅矮星。整個銀河系內到處遍布紅矮星,這是一類亮度和溫度都比太陽更小的小質量恆星。這類恆星的壽命極為漫長,幾乎到宇宙毀滅都不會抵達生命終點,因此這樣的恆星周圍或許可以考慮作為我們的未來家園。

  

  藝術示意圖,飛行在宇宙深處的旅行者飛船

  引力時代

  紅矮星將是最後的一代恆星。它們一旦死亡,整個宇宙都將陷入一片黑暗,但勞林卻並不認為這是宇宙中生命跡象的終結。他認為我們自那以後或許將進入一個他稱之為「引力時代」的嶄新階段。

  在未來的黑暗時代,我們將或許已經有能力在黑洞周圍建造巨型發電站,利用黑洞的強大引力場加速效應產生電力。或者我們可以採集行星內部的熱量,由於天體之間的潮汐作用,導致天體內部物質發生相互擠壓摩擦從而產生大量熱量,在這樣的情況下,即便沒有恆星存在,行星內部仍然會有大量能量集聚。

  但是,看到這裡前往不要腦海里浮現的是一群人聚在山洞裡的篝火旁取暖的景象。億萬年的進化早就改變了我們,或許我們早已與計算機融為一體,甚至我們或許不再有物理意義上的身體。對於那時的我們來說,血肉之軀並非生命核心,信息才是。

  勞林表示:「這是思考久遠的未來人類命運的過程中獲得的最佳思考。將我們的思維局限在今日地球生命和碳基生命的限制之內是天真而愚蠢的。」或許,基於信息的生命形式幾乎將能夠永存於世。

  宇宙會比我們先消亡嗎?

  然而,我們的永生計劃或許仍然將要面臨物理意義上的極限限制。

  物理理論認為,在距今10的34次方年至10的64次方年之間的時間尺度上,構成所有物質原子核的重要成分:質子,將發生衰變。這就意味著黑洞將成為宇宙中唯一仍然保持完整的物質形式。到這一步,我們未來的人類將無法保有任何物理實體了。

  在10的100次方年之後,即便是黑洞也將全部蒸發消失。這將意味著宇宙中從此不再存在任何能量或任何結構,所剩下的只不過是一個寒冷,空洞,永恆的粒子海洋。這將是真正的生命終點——或者,我們還能想想辦法。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保羅·斯坦因哈特(Paul Steinhardt)是現代宇宙學理論的奠基人之一。他正在發展一套宇宙循環的模型,也就是宇宙會不斷消亡並新生,周而復始。他最新的觀點認為,在黑洞全部消亡之後,宇宙將經歷一次新的「大爆炸」並開始新一輪的重生。

  假如事實果真如此,一次新的大爆炸事件將我們這個宇宙中的一切痕迹全部抹掉——除非我們能夠找到一種方法逃出現在這個宇宙,並進入新的一輪宇宙循環。但是如何才能做到這一點?現有的物理學理論還不能提供回答。(晨風)

時代小人物. 但也有自己的思想,情感. 和道德.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3-29 18:3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