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斷所知障者能真實說

[複製鏈接]

1635

主題

2471

帖子

8711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871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開心樹 發表於 2017-7-26 16:0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斷所知障,在教下說是登上菩薩歡喜地(初地)的境界,在宗門說是明心見性或見到本地風光的境界,六祖形象地稱之為「忽遇風吹雲散(浮雲),上下俱明,萬象皆現」之境。
  
  依《華嚴經》,進入歡喜地境界的修行者的根本標誌是與「不動相應」。此所謂不動,約法說是諸法空性的根本特點,約眾生說乃眾生本心本性的根本特點,眾生與此「不動」相應,實即與佛教所說宇宙的真實本性相應。換句話說,從對世界的認識來講,如果此前認識到的是虛假性相,那麼現在才洞察到了真實性相。這是佛教迷悟或聖凡的分水嶺,此下直至地獄界眾生是凡夫,此上直至佛是聖人。禪宗也在此處區分迷悟或凡聖,六祖即云:「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
  
  明心見性者既然見到宇宙萬法的真實性相,所以能夠稱性說法。為什麼呢?六祖講得很清楚:「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三世諸佛、十二部經,在人性中本自具有」。只要明心見性,就能夠如實說法,如大意禪師讚歎真歇清了禪師時就說:「爾看他真歇說禪,都不計較,據學人間處,信口便說,更無滯礙,自然如風吹水,只為他實見實說。如普賢菩薩從佛華莊嚴三昧起,普慧菩薩如雲興緻二百問,普賢菩薩如瓶瀉以二千酬,又何曾思量計較來?蓋得法自在,稱法性說。」
  
  當然,由於煩惱習氣尚未斷盡,儘管初地以上的聖者能夠稱性說,九地菩薩能夠「樂說無礙」,等覺菩薩甚至能夠「如瓶瀉水」,但只有如來才是圓滿的「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大般涅槃經》雲,如來有八種自在,其中有說法自在內容如下:「如來演說一偈之義,經無量劫,義亦不盡,所謂若戒、若定、若施、若慧。如來爾時都不生念『我說彼聽』,亦復不生一偈之想,世間之人四句為偈,隨世俗故說名為偈。」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19 21:4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