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胡春華、孫政才…看高官們的學霸往事

[複製鏈接]

7812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606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小辣辣 發表於 2017-7-16 10:5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6年06月07日 18:41  來源:政知圈

  撰文| 趙婧姝編輯| 張偉

  今天又是一年一度高考的日子。

  因為工作的原因,政知圈(微信ID: wepolitics)對官員群體非常關注。發現高考對於現任高官而言,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他們中的不少人曾是知青,在第一屆高考中憑藉多年積累脫穎而出,而後成為專業功底深厚的官員;還有的人通過高考進入中國的最高學府,後來又從地方「父母官」逐漸升到今天的職務。

  人們常說「高考改變命運」,這是一句很實在的話。

  孫政才班裡考上大學的三四個人之一

  中央政治局委員、重慶市委書記孫政才的老家在山東。當地百姓回憶說,上小學時,孫政才就學習很好,性格平和,一直都是班長。上高中時,孫政才和同學們一起住校,當時的經濟條件都不好,每個周末同學們都結伴回家背乾糧。孫政才總要比其他同學早回校,學習也很刻苦,1980年高中畢業時,班上只有三四個人考上了大學,孫政才就是其中之一。

  孫政才讀大學期間,有一個著名的「粉筆的故事」,這被認為是認為影響孫政才研究態度的標誌事件。在萊陽農學院學習期間,孫政才與教授一起搞小麥品種實驗,不慎將一塊粉筆頭丟失在已翻過並做過土壤成分分析的試驗田裡,教授認為它改變了一部分土壤的成分結構,就有可能影響一顆或幾顆種子的發芽、生長,進而影響到整個實驗的效果。於是,老師硬是讓孫政才將試驗田認認真真地又翻了一遍。

  1984年,孫政才考入了北京市農林科學院,之後又獲得博士學位,在農林科學院工作並升任至副院長、副書記。1997年,33歲的孫政才因科研成就,成為國務院特殊津貼最年輕的獲得者之一。

  胡春華大學里的應屆優秀畢業生

  胡春華生於湖北五峰土家族自治縣。初中學校離家4公里,高中學校離家6.5公里,他都走讀。他腳板上的繭有銅錢厚,穿爛的草鞋有一大堆。

  1979年夏,胡春華以全縣文科狀元的成績考取了北京大學,成為五峰歷史上第一個考入北京大學的學生。為了湊夠去北京上學的錢,他背上背簍、撮箕和鍬,到一個水電站工地背河沙,一個暑假,掙下100多塊錢。加上父親東家挪、西家借,才湊齊路費和學費。

  在北大中文系,胡春華是班上年齡最小,個頭也最小的學生,但他的學習成績名列前茅,被評為應屆優秀畢業生。畢業時,組織上本來決定他留在北京工作,但他選擇遠赴西藏。20歲的胡春華赴西藏工作的消息先後被《光明日報》、《人民日報》、新華社、央視等報道。

  

  1983年,北大應屆畢業生胡春華

  1983年夏天,他在人民大會堂代表首都畢業生髮言:「胡春華在大會上發言說:「中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少數民族地區是大有作為的天地。我願意到艱苦的地方去,我要將自己的青春獻給西藏高原。」

  彭清華中學時已被老師發現有前途

  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書記彭清華的家鄉在大冶市茗山鄉。

  在小學和中學都曾教過彭清華的柯偉英老師對媒體回憶說:「我第一次改清華的作文時,就暗自叫好:『這個兒很有前途』。他的布局謀篇、審題立意、遣詞造句都與眾不同,有種特別的新意。」

  

  1970年,因父親工作調動,彭清華也轉學到大冶一中。那時,從彭清華的家到大冶市區的車很少,為了鍛煉意志,他每天步行20多公里上學。

  「我講課時,就會特意挑選他的作文進行閱讀、講評,慢慢地,同學們就對他另眼相看了。」彭清華高中時期的語文老師黃力川說。 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黃力川發現彭清華不僅作文寫得好,而且各科成績也很平衡,就連上課做的筆記也與其他同學不一樣,比如,老師講課的話,只要他覺得有用,都會自覺地記下來。

  後來, 經過五年的知青生涯,彭清華1979年參加高考,以優異成績考入北京大學哲學系,畢業後進入中共中央組織部工作。

  郭樹清插隊期間給知青講經濟名詞

  再來看山東省長郭樹清的例子。1974年,18歲的郭樹清作為知青到內蒙古紅格爾插隊,那裡到現在仍然與大城市保持著距離,人煙稀少,遠處草原連綿起伏。

  在那裡,一些知青用抽煙喝酒打發寂寞艱苦的時光,郭樹清是紅格爾公社為數不多的不抽煙不喝酒的知青之一。據當時的大隊書記回憶,當時只是中學畢業的郭樹清手邊就有成堆的書,其中很多書跟經濟有關。當年在公社工作的人還記得「挺瘦挺高、白白凈凈」的郭樹清給知青們講「剪刀差」這個經濟學名詞時「頭頭是道」的樣子。

  政知圈(微信ID: wepolitics)注意到,恢復高考後,郭樹清考入南開大學哲學系讀書。郭樹清的同學、現任西安交通大學中文系主任焦垣生對媒體回憶說,平日里,走得晚的學生能學到凌晨一兩點,經常還能看到郭樹清的身影,「一半時間都是小郭鎖門」。由於拿走了鑰匙,第二天一早,郭樹清要第一個來教室開門。

  那會兒,郭樹清已經顯露出對經濟學的濃厚興趣。焦垣生說,當時哲學系的同學整天捧著一些經典哲學著作看,而郭樹清除了讀哲學書,還經常捧著經濟學著作讀。

  王毅高考語文成績全班第一

  外交部部長王毅的大學本科是在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日語專業就讀的。

  王毅曾經在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當了8年知青,參加了第一屆高考,在25歲那年成為大學班上年齡最大的學生。大學期間,他每天上課前就把單詞都學會,成績一直名列前茅,王毅還在日語學界唯一核心期刊——《日語學習與研究》上發表過一篇論文《試論日本語的朦朧風格及翻譯上的處理》。

  「學外語,最後拼的是漢語功底,這東西是相通的,歷屆學生都是這樣,只要你漢語功底好,你的外語就能學好。」王毅在北二外的老師潘壽君對媒體表示,王毅漢語基礎非常好。

  

  「他寫文章不是一般的好,我作文一般4分,他從來都是5+,」王毅的一位同學說,「他高考語文考了八九十分,這是非常高的分數,是我們班第一。」

  政知圈(微信ID: wepolitics)注意到,高考語文的好分數也得益於王毅在兵團期間的練習。除了日常的農業勞動,愛好文學的王毅在業餘時間看了很多文學和歷史方面的書,不僅字寫得漂亮,也會搞文學創作,寫小說、寫詩,還在兵團和黑龍江的雜誌上發表過。

  陳吉寧清華首個獎學金的首屆獲得者

  「品質好、記憶力好、不善言談。」環保部部長陳吉寧上初中時的班主任,曾對媒體回憶說。

  當年的記分冊顯示著陳吉寧初中時的每次考試成績,他在全學年都是數一數二的優等生。1981年,他以531分的高考成績,成為母校歷史上第一個考上清華的學生。

  陳吉寧的大學同學回憶:「上大學還是表現很突出的人,學習成績非常好,好幾門成績都95分以上。」1986年,中國環境工程學科創始人陶葆楷,在清華設立以自己命名的清華第一個獎學金,陳吉寧是第一屆唯一的獎學金獲得者。

  除了學習成績好,陳吉寧在校期間還擔任過系團委書記,組織能力頗強。「上大學時,就有老師預測,陳以後會是環保局長。」這位大學同學說。

  1988年,清華碩士畢業的陳吉寧作為培養對象,被選送公派到英國留學,「公派出國,當年是非常難的。」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表示。在英國十年,陳吉寧取得博士學位,並在博士后工作站擔任助理研究員,1998年回到母校任教。

  陸昊保送上北大經管學院

  對於高中生們來說,能夠保送真是再幸福不過了。

  政知圈(微信ID: wepolitics)發現黑龍江省省長陸昊就是保送上的大學。

  出生於1967年的陸昊,有著一個不平凡的18歲。他在那一年入黨,成為「文革」后西安第一個也是當時唯一一個中學生共產黨員,同時在那一年被保送進入北京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就讀。

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4 09:0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