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清朝真的「閉關鎖國」?| 知道明清史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7-5-24 05:3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李曉龍 文化有腔調

  一說起清朝,人們往往會想起近代那段屈辱的歷史,並總結出一大堆原因,其中「閉關鎖國」是扔給清廷的一個大帽子。然而,清朝就真的完全閉關鎖國嗎?

  

  撰文▼ 李曉龍 (「彰考局」專欄作者)

  1

  鴉片戰爭前,清代海禁政策只佔統治時間的25%,相當長時期內國門較開放

  「閉關鎖國」,一般針對的是清朝的海外貿易政策。然而近三百年清朝史,海外貿易政策並非鐵板一塊、一以貫之,清朝前期(鴉片戰爭以前)的海外貿易政策其實經歷了三個階段(有時也將二、三視為一個階段),各個階段都不相同。

  第一個階段是從順治初到康熙二十二年(1683)收復台灣這段時間。順治朝開始,清政府多次頒布禁海令,在沿海地區實行海禁,並將沿海居民遷往內地,史稱「遷界」,「片板不許下水,粒貸不許越疆」。①清初海禁的動機是政治性的,「因江南、浙江、福建、廣東瀕海地方,逼近賊巢,海逆不時侵犯,以致生民不獲寧宇,故盡令遷移內地」。②對付佔據東南沿海的南明勢力,孤立據守台灣的鄭成功,是遷界海禁的主要目的,成為這段時期海外政策的主軸。

  

  ▲清廷「遷界海禁」政策影響下的部分區域(福建)

  第二個階段是康熙二十三年(1684)開海禁到乾隆二十二年(1757)。康熙二十二年,台灣納入清朝版圖。第二年七月,康熙下令開放海禁,設海關,定關稅,「江南駐松江,浙江駐寧波,福建駐泉州,廣東駐廣州」。③沿海各地,「海禁既開,帆檣鱗集,瞻星戴月」,④一片繁榮景象。其間曾有過短暫的南洋貿易之禁。康熙五十六年,由於「愚民私聚呂宋、噶喇吧而盜米透漏」,害怕本國商人出南洋勾結海寇,康熙下令:「凡客商船隻,仍令照舊在沿海五省及東洋貿易外,其南洋呂宋、噶喇吧等處,一概不許商船前去貿易。」但仍允許外商來華,「其外國夾板船有來貿易者,照舊准其貿易」。⑤雍正五年「復開洋禁」。這一時期,清廷的國門是較為開放的。

  第三個階段是乾隆二十二年(1757)到1840年的鴉片戰爭。乾隆二十二年,清政府決定停止廈門、寧波、定海等港口的貿易,洋船「只許在廣東收泊交易,不得再赴寧波,如或再來,必令原船返棹至廣,不準入浙江海口」。⑥這就是以往常說的「標誌著全面閉關鎖國政策時代的開始」。此後乾隆至道光朝,又陸續頒定《防範夷商規條》、《民夷交易章程》和《防範夷人章程》,對交易商品、商船出洋和洋商活動都加以限制。

  

  ▲西人油畫中的廣州十三行碼頭倉庫。

  所以,有研究指出,清初採取「海禁」政策的時間只有40年,僅占鴉片戰爭前清朝統治時間的25%左右,而明朝的海禁政策要佔整個統治時間的72%左右。人們對明清兩朝海外貿易政策的評價有褒明貶清的傾向,可能是因為鴉片戰爭失敗的緣故。⑦

  2

  清代對外開放港口數一度達100多個,商品出口數逐年增長,貿易額比宋代、明代還要有所發展

  據黃啟臣統計,康熙二十三年開海禁以後,自遼寧至於福建、廣東沿海,開放給中外商人進行貿易的大大小小的港口計有一百多處。往來中外的商船數量也逐漸增多。

  郭松義也指出,康熙五十五年至六十一年,外國商船進入廣東的數目大體維持在十多艘或十艘上下的水平,乾隆十五年到乾隆三十四年,平均每年進入廣東外國商船在20艘左右。[eight]乾隆中期以後的70年間,中西貿易實際上有了真正的發展,整個海外貿易的商品總值不斷增加。如中國輸往日本、東南亞和歐美各國的絲、茶、糖、瓷器、土布、書籍等主要商品,在開海以後數量大幅度增長。如1689-1722年輸往歐洲等國的生絲為1833擔,1820-1829年增至51662擔,茶葉也由1722-1739年的102795擔增至1820-1829年的12209534擔。⑨詳細可見下表:

  表1 乾隆三十五年至道光十八年外國商船進入廣州港數額

  

  ▲資料來源:郭松義:《清代賦役、商貿及其他》。

  表2 粵海關貿易總值統計表

  

  ▲資料來源:黃啟臣:《清代前期海外貿易的發展》。

  除了列入官方記載的貿易情況外,清朝的民間貿易也十分發達。中國東南沿海向有「船不通則財用竭,米不足民多菜色,故憂在外洋」。⑩即便在康熙海禁期間,閩粵各省濱海人群為了生計,「走險竊出」一直沒有停止,「雖嚴海禁,其私自貿易者,何嘗斷絕」。⑪開海之後,貿易更是絡繹不絕。據兩廣總督稱,「出洋貿易者,惟閩、廣、江、浙、山東等五省之人,而其中閩省最多,廣省次之。此等之人,皆挾貲求利」。⑫僅乾隆十七年冬至次年春天,由閩海關「先後出口計六十五隻」。⑬「富家巨室爭造貨船,游手惰民竟充販客」,⑭「江海風清,梯航雲集,從未有如斯之盛者」。⑮

  因此,張彬村認為,用「閉關自守」來形容明清兩朝的海外貿易政策,即使適用於官方貿易,也決不適用於民間貿易。⑯黃啟臣指出,不能籠統地說清代前期的海外貿易是閉關鎖國政策,它實行的是開海設關、嚴格管理貿易的政策,海外貿易額比宋、明兩朝是有發展的。⑰

  3

  說明朝開放、清朝閉關,並不妥,清朝很多海外貿易政策承自明朝,對外商待遇好過明朝

  說清朝閉關鎖國,其中很重要的論據是,乾隆二十二年以後實行廣州一口通關。確切地說,廣州並不是當時唯一的通商口岸,所謂「只許在廣東收泊交易」,主要是針對歐美各國。

  乾隆二十年以後,英國等外國商人漸漸「舍粵趨浙」,「希圖避重就輕,收泊寧波,就近交易,便益良多」。⑱乾隆和浙江官員擔心寧波成為第二個澳門,便逐漸從限制到不許洋船停泊浙江,此舉在於「於粵民生計並贛、韶等關均有裨益,而浙省海防亦得肅清」。清朝這種限定歐洲各國在廣州一口貿易的舉措,或是延續了明朝貢舶貿易中指定某國在某特定港口貿易的傳統。⑲

  

  ▲陳慳油畫《遠航之夢·廣州十三行》(局部)

  至於南洋其他國家,清廷依舊准許其在閩粵兩省貿易。乾隆二十三年上諭:「如系向來到廈番船,自可照例准其貿易」。⑳據道光《廈門志》卷117記載,一直到嘉慶十四年(1809)年,廈門對外貿易依然極盛。而且,「只許在廣東收泊交易」只是限制商人外來,而中國商人依然可以從四個海關出海貿易。

  清朝海外貿易政策中的不少內容都是直接繼承於明朝。清朝由入關開始就基本繼承了明朝關於外國來華朝貢貿易的政策,即使海禁時也沒有完全斷絕與外國的往來。如《粵海關志》記載,廣東由鹽課提舉司兼管市舶提舉司事務,辦理貢舶事宜。清朝無論對於本國商民的出海貿易,還是外國商民的來華貿易,在具體待遇上也都比明朝有很大的改善。(21)

  4

  清代中國國家機器和官僚體制依賴大量進口白銀,拉美白銀一旦大規模減產,即波及清朝的貨幣體系和社會穩定,這反過來說明,清代中國與世界經濟聯繫很緊

  不可否認,清朝在對外貿易中的一些限定中外商人貿易的措施,某種程度上阻礙了海外貿易的發展。其中包括設定本國商人出海貿易的限制,如出洋「三年不歸,不準再回原籍」,(22)「只許乘載五百石以下船隻往來行走」等。(23)對進出口商品的品種和數量進行限定,如「禁商販米出洋」,(24)鼓勵洋米進口等。(25)以及制定了防範外夷的條例,對外商在華活動加以防範和限制,等等。

  但這並沒有減弱清代中國與世界的緊密聯繫。18世紀中國的國家機器和官僚體制,要依賴白銀的大量輸入才得以正常運作,平均每年流入中國的白銀約在180-768萬兩。(26)這些白銀主要來源於拉丁美洲,大量使用拉美白銀使中國日益捲入世界經濟。學者林滿紅指出,19世紀初的拿破崙戰爭和拉丁美洲獨立運動,引起全球白銀供應減少。白銀減產進而刺激了印度鴉片對中國的輸入,加之中國茶葉、生絲等在世界市場的蕭條,最終導致清朝爆發銀貴錢賤的危機,並引發一系列社會動蕩,(27)促成「中國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R

  EFERENCES

  參考文獻

  ①夏琳:《閩海紀要》卷上。

  ②《清聖祖實錄》卷4,順治十八年八月己未。

  ③ 王士禎:《北歸志》。

  ④《粵海關志》卷5.

  ⑤《明清史料》丁編,第八本。

  ⑥《清高宗實錄》卷550,乾隆二十二年十一月戊戌。

  ⑦ 陳尚勝:《明與清前期海外貿易政策比較——從萬明一書談起》,《歷史研究》2003年第6期。

  ⑧ 郭松義:《清代賦役、商貿及其他》,天津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

  ⑨ 黃啟臣:《清代前期海外貿易的發展》,《歷史研究》1986年第4期。

  ⑩光緒《漳州府志》卷7.

  ⑪《清聖祖實錄》卷116,康熙二十三年七月乙亥。

  ⑫《宮中檔乾隆朝奏摺》第8輯第138頁。

  ⑬《宮中檔乾隆朝奏摺》第5輯第8頁。

  ⑭吳震方:《嶺南雜記》卷上。

  ⑮ 乾隆《浙江通志》卷87.

  ⑯ 張彬村:《明清兩朝的海外貿易政策:閉關自守》,吳劍雄主編:《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第4輯,台北中研院,1991年。

  ⑰黃啟臣:《清代前期海外貿易的發展》。

  ⑱《清高宗實錄》卷549,乾隆十年十月戊子。

  ⑲ 陳國棟:《東亞海域一千年:歷史上的海洋中國與對外貿易》,山東畫報出版社2006年版。

  ⑳《清高宗實錄》卷553,乾隆二十二年十二月乙亥。

  (21) 陳尚勝:《明與清前期海外貿易政策比較——從萬明一書談起》。

  (22) 《清朝文獻通考》卷33.

  (23)《光緒大清會典事例》卷776.

  (24) 《清朝文獻通考》卷33.

  (25) 《光緒大清會典事例》卷630.

  (26) 陳春聲、劉志偉:《貢賦、市場與物質生活——論18世紀美洲白銀輸入與中國社會變遷之關係》,《清華大學學報》2010年第5期;並參見林滿紅、全漢升和貢德·弗蘭克的研究。

  (27) 林滿紅:《銀線:19世紀的世界與中國》,江蘇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4 04:0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