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大唐三藏究竟是誰的御弟?

[複製鏈接]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7-4-21 02:1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九之尾 青閱讀

  凡看過老版《西遊記》電視劇的人,無不對女兒國王左一個「御弟哥哥」、右一個「御弟哥哥」印象深刻,也無不為「大唐御弟」與「西涼御姐」這樁門當戶對的美好姻緣未能實現而感到惋惜。惋惜之餘,卻少有人深究,這「大唐御弟」的身份從何而來。

  我們都知道歷史上的玄奘法師是獨自前往天竺取經的,雖然求法歸來后,唐太宗對法師備極禮遇,但其人並沒有如此顯赫的身份,甚至沒有官方的支持。貞觀元年,玄奘法師曾上表自請西行求法,但未獲得朝廷批准,法師這才不得不於次年,私自越關西行。到了小說《西遊記》里,三藏才與唐太宗有了兄弟之約:

  (唐太宗)當時在寺中問曰:「誰肯領朕旨意,上西天拜佛求經?」問不了,旁邊閃過法師,帝前施禮道:「貧僧不才,願效犬馬之勞,與陛下求取真經,祈保我王江山永固。」唐王大喜,上前將御手扶起道:「法師果能盡此忠賢,不怕程途遙遠,跋涉山川,朕情願與你拜為兄弟。」玄奘頓首謝恩。唐王果是十分賢德,就去那寺里佛前,與玄奘拜了四拜,口稱「御弟聖僧」。

  從歷史的角度看,僧人願意去取經,皇帝竟然高興得與其結拜為兄弟,可稱得上是奇文非常了。但從小說的情節看,太宗的這番行為卻也不是不可理解。因為太宗游地府時曾許願,要建一場水陸大會超度地獄中的眾多亡魂(小說暗示,這些亡魂都是在唐朝開國戰爭和太宗登基的血雨腥風中的戰死者),但玄奘在水陸大會上只能宣講小乘佛法,觀音菩薩點化說:

  你這小乘教法,度不得亡者超升,只可渾俗和光而已。我有大乘佛法三藏,能超亡者升天,能度難人脫苦,能修無量壽身,能作無來無去。

  正因為法師自告奮勇前往求取的真經恰是皇帝所需,太宗這才感恩激奮,與法師結拜為兄弟。並且直到小說最後三藏取回真經,唐太宗確實也如約履行承諾,「就於雁塔寺修建水陸大會,看誦大藏真經,超脫幽冥孽鬼」,照應游地府時的情節。所以從整個小說的情節來看,其敘事邏輯是圓融自洽的。

  第三個層面,從故事的歷史淵源,或者小說創作的素材來說,玄奘法師與皇帝約為兄弟之事,卻是有史可依的,只是這位皇帝卻不是唐太宗。

  

  據玄奘法師的弟子慧立、彥悰所作的《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記載,法師幾經生死獨身穿過沙漠來到伊吾國(今新疆哈密),臨近的高昌國(今新疆吐魯番)聽聞法師佛學修為精湛,便遣使迎接法師前去講經。高昌國王鞠文泰對於法師穿越沙漠、孤身求經的壯舉宏願欽佩不已,勸法師停止西行,受高昌全國上下供養。法師幾次想要繼續西行都沒有成功,不得已絕食明志。直到絕食第四天,鞠文泰才答應其西去,並在佛前結為兄弟:

  (鞠文泰)乃稽首禮謝云:「任師西行,乞垂早食。」法師恐其不實,要王指日為言。王曰:「若須爾者,請共對佛更結因緣。」遂共入道場禮佛,對母張太妃,共法師約為兄弟,任師求法。

  不僅如此,鞠文泰認為「法師既許為兄弟,則國家所畜,共師同有」,於是為法師招收了四名弟子,準備了大量的物資和隨從,又向沿途諸國國王寫信,請求其保護法師西行:

  為法師度四沙彌,以充給侍,製法服三十具。以西土多寒,又造面衣、手衣、靴襪等各數事;黃金一百兩,銀錢三萬,綾及絹等五百匹,充法師往還二十年所用之資;給馬三十匹、手力二十五人……又作二十四封書,通屈支等二十四國,每一封書附大綾一匹為信。又以綾絹五百匹、果味兩車,獻葉護可汗,並書稱:「法師者是奴弟,欲求法於婆羅門國,願可汗憐師如憐奴,仍請敕以西諸國,給鄔落馬遞送出境。」

  

  不僅對其取經事業大力資助,玄奘在高昌期間,鞠文泰對他的看奉和供養也是無微不至的。這並非出於女兒國王對大唐御弟那樣的兒女之情,而是基於信仰的感佩之情,雖非一往情深,卻也足稱義氣深重。正因為鞠文泰對法師的資助,從高昌國開始,玄奘的西行之路就是梁啟超所謂的「闊留學」了。所以,《西遊記》小說中,唐僧的「御弟」之名確是於史有徵,只是此「御弟」非大唐皇帝之御弟,而是高昌國王之御弟。受到如此尊崇貴重的優遇,玄奘法師仍然未改初衷,矢志向西,這又讓人想起小說里,唐太宗捧酒送三藏法師出發時說的那句話:

  (三藏)接了酒,方待要飲,只見太宗低頭,將御指拾一撮塵土,彈入酒中。三藏不解其意,太宗笑道:「御弟呵,這一去,到西天,幾時可回?」三藏道:「只在三年,徑回上國。」太宗道:「日久年深,山遙路遠,御弟可進此酒:寧戀本鄉一捻土,莫愛他鄉萬兩金。」三藏方悟捻土之意,復謝恩飲盡,辭謝出關而去。

  法師確實做到了「寧戀本鄉一捻土,莫愛他鄉萬兩金」,歷盡艱險,把真經取回了大唐。歷史上的玄奘法師,經過了十七年才返回長安,《西遊記》小說里說是十四年,而三藏此處突然說出一句「只在三年,徑回上國」的話來,不僅讓人覺得法師言過其實,把取經偉業看得太過輕易了,並且無憑無據地做此判斷亦甚屬武斷。

  細按玄奘法師生平,原來這個三年之約也是想鞠文泰許下的,他答應放法師繼續西行求經是有條件:

  任師求法,還日請住此國三年,受弟子供養。若當來成佛,願弟子如波斯匿王頻婆娑羅等,與師作外護檀越。

  讓法師取經歸來后,仍然回到高昌國,接受其供奉三年;不僅如此,倘若玄奘成佛,國王還自願要做法師的護法弟子。

  

  本文插圖選自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連環畫《玄奘取經》

  那麼玄奘法師後來有沒有履行與鞠文泰的三年之約呢?

  歷史不同於小說的弔詭之處在於,它永遠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不以情節的邏輯為準的。貞觀十三年(公元639年),也就是玄奘離開高昌的第十二年,唐太宗李世民發兵討伐高昌,次年鞠文泰驚懼無計,病發而死,高昌至此國滅。

  法師取經歸來再次行經高昌時,此地已是大唐國土,而鞠文泰也已經去世四年了。回到長安以後,雄才大略的千古一帝李世民對他備極禮遇,寵信有加。十七年的取經歲月如煙雲一樣掠過了,深夜舉著燭火攜手走入高昌皇宮的記憶何其遙遠,如果說出家人真的四大皆空,當面對這位討滅高昌國、致死鞠文泰的大唐皇帝時,玄奘會不會想起自己那位義氣深重的義兄呢?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3-29 06:2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