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瘋狂與投機齊飛,影子與槓桿共存,再不治理就晚了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7-4-19 23:0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來源:華爾街見聞(ID:wallstreetcn)

  一、瘋狂的投機與影子

  先說幾件事,這幾件事表面看起來關聯不大,其實有內在的一致性:投機。

  1、雄安新區引發的瘋狂

  4月1日,設立雄安新區的消息一經公布,老百姓的第一反應就是連夜趕去炒房。當地政府不得不接連出台各項限制政策,甚至查封售樓處,抓了不少中價……多管齊下才能抑制炒房客的瘋狂。

  老百姓不能夠炒房就開炒車牌,4月10日以來,關於保定購車搖號的傳聞在社會上傳播,雄安新區三縣出現了購車異常現象。16、17日,雄縣、安新、容城三縣約談汽車經銷商和廣告經營企業,澄清搖號純屬虛假信息,對傳播者依法行政拘留,對於違規的相關人員將列入「黑名單」

  而在金融市場里,資金瘋狂炒作雄安概念,也惹得監管層行政性干預臨時停牌,甚至是警告某些機構。

  2、民生銀行30億假理財

  民生銀行北京航天橋支行80后女行長張穎向該行鯨鑽高爾夫俱樂部成員出售虛構理財產品,稱該產品保本保息,由於「原投資人急於回款,願意放棄利息,一年期產品原本年化收益率4.2%,還有半年到期,相當於年化8.4%的回報」。致使逾150名投資者被套,涉案金額或高達30億元,此事還牽涉「蘿蔔章」票據造假及銷售「飛單」兩大環節,涉及多家再貼現銀行。

  3、商品托盤又現了

  海外對沖基金管理人、華爾街見聞專欄作者付鵬表示,托盤堪稱商品界的股票配資加槓桿,漲得時候永遠缺貨,跌得時候都著急拋貨,人性貪婪反映在投機炒作上一覽無遺。

  現貨市場配資加槓桿助長助跌囤積扭曲市場供需,金融投機過度風險當兒戲,煙花之後都是一地雞毛。

  以上幾件事串起來,用付鵬的一句話說:潮水褪去,過度投機露出來,誰在裸游立刻見!

  還有一個問題,也到了不處理不行的時候:影子銀行。

  4、影子銀行高達60萬億

  至今官方並未公布過影子銀行的具體定義範圍和規模,因為如果能夠確切地知道影子銀行的形式和規模,那也就不用叫影子銀行了。

  市場上關於中國影子銀行的規模,有範圍非常廣泛的猜測,從20萬億到60萬億70萬億不等,比如瑞銀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汪濤就曾估算,2016年底影子銀行信貸規模在60-70萬億左右。

  二、再不治理就晚了

  中國金融體系這幾年頻繁的爆發這樣的投機情況究竟是源於什麼?

  付鵬認為,原因是過度的金融化,反饋的預期是所有人都不怕,不怕也就沒有了顧慮,資本和老百姓已經滋生了永遠要和政策對著乾的固化的投機思維,政策效率在博弈下急速的下降。

  他指出,「當下的破局需要真正的魄力實行壯士斷腕,堅定去槓桿、去金融化,看看現在各個層面的反饋機制,沒有多少退路了!」

  對於上述第4條中的影子銀行,見智研究所也認為,到了「再不治理就晚了」的時候。

  影子銀行本來並非猛虎,反而是小天使。因為對於創業公司和小企業來說,影子銀行為他們提供了銀行根本無法提供的資金,按理說影子銀行對於小企業就像天使一樣,對整個經濟而言也起到了不可取代的積極促進作用。

  但問題是,當銀行把影子銀行當作躲避監管、不斷擴張和創造利潤的工具時,隨著時間的推移,小天使就慢慢長成了邪惡的巨龍,將同樣指標與全球主要國家的歷史數據對比會發現,中國的影子銀行規模已到極限。

  

  目前中國金融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為8.3%,歷史上美國的巔峰極限是2001年的7.7%,日本的極限更有參考價值:是1990年的6.9%。

  除了風險防範的考慮之外,由於影子銀行的規模越來越大,其對經濟的「吸血效應」也越來越明顯。越來越多的資源在流向有銀行和政府背書的各類影子銀行產品,而這些產品將資源導向了殭屍企業和無效工程,資源的錯配越來越明顯,製造業也被擠壓窒息。

  中信證券秦培景、楊靈修、裘翔在報告中也指出,影子銀行再崛起是A股市場的核心風險。影子銀行的產品規模和收益率達到一定水平后,必然會產生明顯的資金分流效應,導致流入A股資金變少甚至出現凈流出。

  相信中國有能力處理好目前的影子銀行問題,但時間已經越來越緊迫,現在不屠龍更待何時!?

  三、監管風暴來襲

  事實上,在防風險、擠泡沫的背景之下,金融監管層已經在迅速出擊。

  比如,短短兩周,銀監會就火速發布了8個文件,內容涵蓋提升銀行業服務實體經濟質效、銀行業市場亂象整治、銀行業風險防控、彌補監管短板、開展「三違反」、「三套利」、「四不當」專項治理等方面,開創「史上最嚴銀行業監管季」。下圖是由華爾街見聞整理的銀監會近期發文匯總:

  

  就在密集發布文件的同期,銀監會還罕見地一次性公布了25項行政處罰決定,共涉及17家銀行業機構,共計罰款4290萬元。

  央行旗下《金融時報》周三報道,有金融監管機構人士表示,「前幾年在風險的化解上都默認了一種『以時間換空間』的思路,期待形勢好轉。近幾年問題不斷暴露,監管調整是必須的,現在無疑處在一個重大的轉型期。」一位商業銀行分行行長透露,監管機構已經入駐部分銀行開始進行現場檢查,部分銀行已經做出相應的業務調整。

  付鵬也表示,銀行對於聲譽風險是大於信貸風險的,民生30億假理財事件選擇暴露出來,意味著原來一些銀行可以用時間去解決的問題,現在不得不更快的暴露出來,銀行的核心現在是合規第一,必然會引起監管的連鎖反應,導致一個反向加強。

  一位地方金融監管人士指出,不只是銀監會,事實上「一行三會」都在全面加強監管,這是金融業今年的主旋律,「金融亂象,有病就要醫。」

  上周五證監會部署2017年專項執法行動第二批16起案件,重點針對炒作次新股等惡性操作市場的行為;上周六證監會主席劉士余在深圳證券交易所2017年會員大會上強調交易所要對擾亂市場秩序的行為堅決打擊、絕不手軟,再次表達了對維護市場健康發展的堅定態度,監管從嚴的預期不變。

  四、市場的恐慌和超調

  監管日漸收緊的背景下,市場反應較為強烈。

  以近期銀監會強監管為例,兩周之內,銀監會火速下發8個文件,要求防控風險,劍指委外業務,這引發了委外贖回潮以及債市下跌。

  有資管業務人士稱,近期委外贖回得比較厲害,最近兩個交易日債市均有大額賣盤出現,最近半個月明顯感受到部分商業銀行委外產品到期贖回的壓力。

  隨著證監會和上海證券交易所均對股市操縱行為做出嚴監管表態,堅決打擊惡性操縱,A股盤面年初以來的平穩被打破了。3月底以來,滬指多次出現盤中急跌,今日滬指盤中一度跌1.5%創下五個月來最大跌幅,最終收跌0.81%至兩個月低位,已經連續四個交易日收跌。

  

  不過,中國央行不希望監管政策致市場恐慌局面持續:

  周二,路透援引接近中國央行的權威人士稱,在政策轉折的時候,預期調整會導致市場恐慌和超調。和今年春節前後央行上調市場政策利率一樣,最近銀監會金融監管政策措施不斷,市場都做出了比較明顯的反應,央行並不希望這種局面持續。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5 03:0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