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文|有一種東西,比時間更寶貴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7-3-28 00:4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文 | 游游

  我們以前常聽到一句話:「時間就是金錢。」在網際網路時代,還有一種比時間更寶貴的東西,那就是注意力。

  就拿寫文章這件事兒來說吧。如果正值自己靈感迸發,思如泉湧,興奮敲擊鍵盤的時候,朋友一個電話打過來:「咱們的晚餐在哪兒吃?」我可能只花一兩分鐘就能與她確定好晚餐。可是,掛了電話,回過頭來,之前想好的一大段文字都忘了,靈感再也無法順利對接上。為了捕捉回剛才的思路,我不得不從頭將文章瀏覽一遍又一遍,試圖找回剛才寫作時的情境。

  短短一兩分鐘電話的中斷,卻可能白白浪費我半個小時甚至更長的時間,重新將注意力恢復到先前的創作狀態,這與被打斷時間的長短無關。

  著名跨領域經濟學家陳雲博士則認為:「未來30年誰把握了注意力,誰將掌控未來的財富。」

  注意力的潛在價值帶動了「注意力經濟」,使之成為當下熱門的商業模式。各類社交軟體、娛樂、遊戲、廣告、新聞無不試圖爭搶我們寶貴的注意力資源,我們也正遭受著前所未有的信息轟炸。打開手機,有太多新穎有趣卻又無關緊要的內容在誘惑著我們,而這些碎片化的信息將我們的注意力分割成了碎片。越來越龐大的信息量使得我們在搜尋目標知識的同時,徒增辨別信息優劣真偽所需的注意力損耗。我們正面臨著巨大挑戰。

  那麼,我們怎樣保護我們的注意力不流失,怎樣合理分配我們的注意力,以及怎樣更好地專註於更有價值的事情上呢?

  

  1.打造隔離的環境

  如果周圍環境很嘈雜,最簡單的方式就是關上門,直接製造一個隔離的環境屏蔽外界的干擾。這大概是我們最先能想到和最常用到的方式了吧!

  關上門可以幫助我們暫時阻擋周圍令人不快的噪音。不過,在信息嘈雜充斥的社會環境中,我們該如何打造隔離的空間呢?

  斯坦福大學的哈索普萊特納設計學院有一個名為「黑色隔間」的隱藏空間。這個空間不過是一間小屋子,沒有窗戶,完全隔音,有意地去除了一切會分散注意力的因素,且故意設計得只能容納下1~3個人。在這樣一個空間里,人們得以暫時拋卻生活中的各種忙碌、慾望、紛擾,唯一能做的就是思考。

  在這裡,你需要重新撥開生活中干擾視線的雲霧,重新正視生命的主線,聚焦於對關鍵問題的思考,讓自己看得更清楚。

  當一個人能夠分清主次時,也就更能避免將注意力浪費在不重要的事情上了。

  2.設置你的個性化模式

  說到個性化模式,最耳熟能詳的例子莫過於蘋果公司創始人喬布斯和臉書(Facebook)的創始人扎克伯格了。

  每次登台亮相,喬布斯永遠是一身黑色高領毛衣、牛仔褲,再加上一雙運動鞋的固定搭配。他說,三宅一生為他製作了一百件黑色高領羊毛衫,夠他穿一輩子的了。

  而馬克·扎克伯格的標配則是黑色休閑外套或灰色T恤,配上牛仔褲。他在接受採訪時說,他的衣櫥里有20件同樣的灰色T恤,「我真的很幸運,每天醒來都能為全球逾10億用戶服務。如果我把精力花在一些愚蠢、輕率的事情上,我會覺得我沒有做好我的工作」。

  兩位科技界的大佬有著同樣的共識:將注意力放在最重要的事情上,而不必浪費在思考每天穿什麼衣服這種小事上。

  「心流」理論的提出者米哈里·希斯贊特米哈伊就曾採訪過近百位富有創造力的傑出人士,從大量的訪談中,他發現了一個現象:大多數富有創造力的人很早就發現了自己最好的生活節奏,比如什麼時候睡覺、吃飯和工作。而且他們會嚴格遵守這種節奏,即使受到其他事情的誘惑也不會輕易改變。

  分清主次,將不重要的事情模式化,不僅能讓我們不至於因為過多的日常事務分散注意力,更專心致志地做重要的事情,說不定還能因此成為自己個性化的標籤。

  

  3.化注意力為直覺

  還記得剛開始學用電腦的時候,每輸入一個字,都要在鍵盤上忙活半天。隨著不斷練習,打字越來越熟練,我們可以將自己的注意力更多地放在文本上,打字從一項要消耗精力的工作,變成了一種書寫方法。

  在《學習之道》中,身為美國象棋大師和太極推手大師的作者維茨金形容這個從生疏到熟練的過程為「用數字擺脫數字」「用形式擺脫形式」。在書中,維茨金就國際象棋的學習過程有一段很精彩的描述:

  「所有的棋手都清楚地明白一點,棋子在數量上是相等的。象和馬都等於三個兵,車等於五個兵,后等於九個兵。初學者會用手指或者在心裡默默地計算它們之間數量上的變化。但用不了多久,他們就不會再數了。這些棋子會構成一個流動性和完整性更強的體系。它們在棋盤上移動,就如同軍隊在戰地行軍作戰一樣。以前被認為是數學方面的難題,現在都成了一種直覺。」

  由此可見,維茨金所說的「用數字擺脫數字」「用形式擺脫形式」就是先熟練運用數字再擺脫數字,先熟悉形式再擺脫形式的方法。這個過程需要大量練習,直至技巧內化成直覺,讓直覺幫助你自動完成這件事情。之後,我們便能釋放出這部分注意力,轉而去關注更重要、更遠大的局面。這也是人能不斷進步的原因。

  4.適度的雜訊

  完完全全的安靜有時並不能如願讓我們進入百分百的高度集中狀態。

  《反脆弱》一書的作者塔勒布就認為,有一點點背景雜訊的地方能更好地集中精力,就好像對抗這些雜訊的行為可以幫助我們集中注意力。他提到,演講時適當降低一點音量,使得聽眾為了聽清必須稍稍費點兒勁才行。這樣反倒促使他們必須集中精力,更加投入地聆聽演講者所說的內容。

  同理,稍稍需要費點兒心思才能理解的文章,閱讀者必須加以思考琢磨,反而促進了他們意識上的主動參與。參與感增強了,讀者也就更樂於融入作者所設置的情境當中,就越能夠品出其中真味。

  同樣地,不少作家喜歡坐在咖啡館里寫作,而他們選擇咖啡館的目的正是為了「躲避干擾」。這就像是利用咖啡館的背景雜訊為自己與外界隔離一道虛擬的牆一樣。

  當然,一定要把握好背景雜訊的限度,有些時候過猶不及。

  朝九晚五的工作,從表面上看是公司購買了我們八個小時的時間,但其中還有很多可以任由我們支配的東西,注意力就是其中之一。假如我們能夠培養起迅速集中注意力的好習慣,每次都能很快地進入工作的最佳狀態,那我們就能儘可能快速地完成任務,並且還能提升任務的完成質量,甚至超額完成指標。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利用剩餘的時間投入自我學習中,提高業務水平的同時,也加快了自我成長的進程。何樂而不為呢?

  拒絕成為注意力的奴隸,我們可以比想象中更能把握人生。

  

  主播:楊柳,一個做起事兒來果斷幹練,遇著事兒時會胡思亂想,往往由理性主宰抉擇但又經常感性大爆發,看似高冷實則親和的90后雙魚女。在《讀者》和你一起分享那些好的文章,和生活的點滴。

  文章選自《餘生太短,要和有趣的人在一起》,麥子熟了編,紫圖圖書&北京聯合出版公司合作出版,選文有刪改。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5 16:4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