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瞭望智庫:中國有必要建10艘航母嗎?

[複製鏈接]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7-3-21 21:2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近年來,中國海軍新銳戰艦像下餃子一樣迅速建造服役,很使人振奮。這是應該的,僅僅在二十年前,只有兩艘的「中華第一艦」052級才相當於歐洲70年代水平,只有點防空能力;現在已有裝備相控陣雷達和垂髮防空導彈的052C加上052D在艦隊服役,另有多艘052D在不同階段的建造和海試中。更加強大的055級也在建造中。這只是純肉餃子,還有大量的菜肉餃子和素餃子在爭先恐後地下鍋出鍋。中國海軍的起點低,任務重,迅速擴充實力是理所應當的,但這樣的建造速度是否可持續,是否應該持續,是一個問題。

  文︱晨楓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觀軍」(guanchamil),不代表瞭望智庫觀點

  

  112艦「哈爾濱」號,曾經的「中華第一艦」

  海軍(還有更廣義的軍事力量)的可持續發展由兩個因素決定:

  1、國家的負擔能力

  2、國家的安全需要

  國家的負擔能力當然是決定海軍規模的因素,但不是全部。這就和吃餃子一樣,肚子餓、吃不飽的時候,買得起多少吃多少,還嫌不夠;但有了點錢后,就不應該也不會買得起多少吃多少了,而是想吃多少吃多少。換句話說,繼續像餓肚子時那樣吃,不僅會把剛有的一點錢不必要地都用到吃上面,還可能因為暴飲暴食而不利於健康。

  海軍建設也是一樣,在承受能力不再是主要限制的時候,應該以需要決定海軍規模。「中國難道不可以超過美國嗎?」這根本不是問題,只要經濟上能承受得起,中國的艦隊需要多大就可以多大。

  問題是,中國是否需要一支超過美國的海軍。

  

  美國海軍強大實力的象徵:航母戰鬥群

  美國海軍依然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其能力遠遠超過保衛美國國家安全的需要,但不足以100%地保衛無所不在、無所不包、甚至無中生有的美國利益。

  中國海軍的存在是為了保衛中國的國家安全和保衛中國的海洋利益。從保衛中國國家安全的角度出發,中國海軍的規模不需要超過美國。從保衛中國海洋利益的角度出發,這與中國的崛起戰略關聯更加密切,而不單是軍事問題。中國奉行和平崛起的基本國策。中國崛起不排斥軍事崛起,但更重要的是經濟政治文化崛起。

  有了幾個錢,急不可待地打造貌似泰山壓頂的軍力,試圖用軍力「榨」出更多經濟利益,這是霸道,終究是死胡同。維持足夠保衛自己的軍力,但在經濟上形成可持續的壓倒優勢,以我為主地共同繁榮,這才是王道。

  美國會坐視中國崛起嗎?美國會不惜發動戰爭以阻止中國崛起嗎?這個問題沒有容易的答案。據說有頭號大國必然會以武力阻止二號大國超過自己的說法,但這是一個偽命題。沒有頭號大國會坐視二號大國超過自己,也沒有三號大國會坐視四號大國超越自己。小動作是必然的,但大國之間的戰爭並不是僅僅因為「不能坐視」而打起來的。

  發動戰爭是要達到特定的目的,而目的的實現取決於戰爭能否以對自己有利的情況結束,中國的軍事現代化正是要把美國武力阻止中國崛起的門檻抬高到美國難以接受的地步,使得美國難以在有利的情況下結束戰爭,但什麼才是美國難以接受的地步?這個問題更難回答。

  不爭的事實是:1996年台海導彈危機的時候,美國軍事干預的門檻大大低於現在,此後門檻穩步而且顯著升高。儘管存在各種右翼叫囂,美國至今沒有跨過動武的門檻,而是遠離門檻。隨著中國軍事現代化的加速,在可預見的將來,美國對中國發動戰爭的門檻還將加速提高。美國由於誤判而錯誤地估計門檻確實是有過的。在朝鮮戰場上,美國由於誤判,使得朝鮮戰爭多打了3年,成為歷史上第一場美國沒有贏得戰爭就被迫簽訂停戰協議的戰爭。

  此後的幾十年裡,美國力圖避免再次出現這樣的誤判,在越南戰爭期間地面部隊不越過17度線,在1996年台海導彈危機中航母保持在台灣以東,強力要求建立美中熱線,即使在近日的南海的挑釁行動中,也是口頭便宜賺足,但行動上十分謹慎小心。這不是美國急於跨過門檻的表現。

  但要是中國過激反應,走上軍國主義道路,成為地區霸凌,引起世界公憤,美國肯定非常樂意「領導自由世界反制中國軍國主義」,因為力量天平的傾倒使得門檻大大降低了,再強大的中國也無力挑戰全世界。

  

  經過多年的建設,中國海軍也擁有了第一個初具規模的航母戰鬥群

  時間節點也不是加緊打造龐大艦隊的理由。時間節點有兩種說法,一種是趕在美國還沒有完成亞太轉移之前完成海軍建設,這是似是而非的。海軍是機動兵力,美國海軍從大西洋往太平洋調動永遠比中國造艦更快。更重要的是,在核時代,在決定民族生存的戰爭中,幻想中美艦隊在海上對轟以決定國運,這隻能說是自己被自己誤導了。如果中國面臨迫在眉睫的生存危機,首要任務是迅速打造強大的核打擊力量和導彈防禦力量,海軍狂下餃子是不頂用的。

  第二種說法是要在某一年(各種說法都有,從2022-25年到2049年不一而足)之前解決台灣問題。北京從來沒有說過解決台灣問題有一個時間表,過時不候。台海兩岸都是中國人,中國已經存在至少5000年了,台灣又不是可以划走的小船,相煎何急?

  用強大海軍保護南海權益,這是錯誤的思維。海軍後盾當然是必要的,威懾甚至武力是使得對方沖昏的頭腦冷靜下來的有力手段,但南海問題最終需要的是政治解決。事實也證明,南海問題靠軍事威懾並不有效。中國海軍絕對比越南海軍更加強大,但越南只要政治上不肯收斂,哪怕只有武裝漁船可用,也不放棄對中國南海主權的挑戰。

  這對更加強大的美國海軍也一樣,在波斯灣,伊朗海軍的實力微不足道,但美國海軍並沒有形成有效的威懾和制約,依然不斷受到伊朗小艇的騷擾和挑戰。用強大的存在迫使對方「不敢」挑戰,這是一廂情願的。和平時代畢竟是和平時代,政治解決才是正道。

  對於一帶一路,用軍事干預迫使別國政治向有利於中國的方向發展,更不是和平崛起的中國之所為。事實上,就是美國,在伊朗霍梅尼革命、古巴卡斯特羅革命和委內瑞拉查韋斯革命時,照樣無能為力。

  全球武裝護航更不可能成為主題。如果發生大規模戰爭,中國海上貿易通道的對象很可能就是戰爭的對手或者對手的盟國,真正能頂著國際反華政治經濟壓力而堅持與中國大規模海上貿易的國家難說到底有多少。在這種情況下侈談護航至少是不著邊際的。再說,護航總是被動的,全球護航對任何海軍都是不可承受之重,真的到了那個時候,只有在海上尋求決戰,打垮攔截中國海上貿易通道的勢力,單靠護航是不頂用的。

  

  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閱兵上展出的DF-21D反艦彈道導彈,被視為中國在島鏈內遏制美國航母優勢的重要手段

  那海上決戰需要多少兵力呢?這要看什麼樣的決戰,和誰決戰,在哪裡決戰了。美國海軍現有10艘航母、80多艘宙斯盾戰艦,還有近50艘核動力攻擊潛艇,如果中國建成世界上僅次於美國海軍的第二強大海軍,比任何其他國家都要強大得多。如果需要海上決戰,有把握在常規海戰中擊敗美國之外的任何對手。那要是對手是美國怎麼辦呢?

  儘管很難想象這樣的戰爭的目的,假定中美之間只是點到為止,不威脅對方的生存,因而能夠把衝突維持在核門檻之下,在可預見的將來,不存在中國海軍在全世界追著美國海軍去決戰的問題。但在中國近海的話,中國海軍不需要也不會單獨面對美國海軍,海航、空軍和火箭軍的打擊力是有力的補充。

  戰術意義上的近海是一個相對的概念,只要在岸基火力和空中力量的打擊半徑之內,都可算作戰術意義上的近海。一般認為,DF-21D的射程可達1500公里以上,戰術飛機掛載遠程反艦導彈的打擊半徑也與此相當,換句話說,中國有信心打敗海岸線1500公里以內的任何對手。

  有說法中國需要打造遠洋作戰艦隊、遠洋巡邏艦隊、堡壘作戰艦隊、堡壘巡邏艦隊,這是很過時的概念。戰爭的第一要訣是集中兵力,這首先是要所有的兵力都派得上用場。現代海戰沒有前方、後方、遠洋、近海,戰場是整體的、連貫的、同時的。只有所有兵力在所有時刻都能投入戰鬥,這才是最有效的兵力。

  炮灰兵力是浪費資源,而且並不能起到有效消耗敵方的作用,兩次伊拉克戰爭雖然是陸地戰爭,但證明的事情是一樣的。現代軍事力量要求全員精銳,如果在技術和經濟上還一時難以全部做到,至少要向這個方向努力,而不是刻意割裂,打造只有在特定時間、特定戰場才能投入使用的兵力。

  

  美國海軍大量裝備的「阿利伯克」級驅逐艦具備強大的作戰能力,然而其大部分行動是低威脅任務,嚴重浪費資源

  美國海軍確實有用高性能、高價值戰艦執行低威脅任務的問題,浪費資源,美國空軍的問題更大。這些其實是警察行動,不是軍事行動,動用精銳軍事力量執行海外警察任務是美國外交軍事化的結果,也是充當世界警察的必然,畢竟國內警察在海外動用起來不方便。中國沒有這個問題。中國不做世界警察,近海的主權巡邏、護漁、護井等則是海警的任務,就像不會動用野戰軍來警衛水電站、充當機場安檢一樣。

  

  我國國防經費開支增長示意圖,雖然總量在不斷增加,但是佔據的GDP比重幾乎沒有不變,多年來一直維持在GDP1.3%左右

  「中國不差錢」的思維要不得。當作說笑可以,要是認真了,就把自己繞進去了。中國永遠差錢,因為對於任何有點追求的國家、家庭、個人來說,要做的事情永遠比口袋裡的錢多。中國離發達國家還相差很遠,需要用錢的地方還很多。醫保、社保、退休、教育等社會開支將隨國家發展和社會文明程度迅速提高,科研、製造業、基礎設施投資也需要不斷更新,維持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這些開支不是一次性的,而是常年的,遞增的。這關係到國家發展和人民福祉。

  在國家安全受到威脅甚至戰爭臨頭的時候,當然會暫時為軍隊建設讓路,但從長期來說,反而應該是軍隊建設讓路,因為強大的軍隊本來就是為了保障國家發展和人民福祉的,反過來就本末倒置了。

  軍隊建設以需要為度,而不是以經濟承擔能力為度,這才是正道。中國過去30年的經驗表明,在可能的情況下,軍隊建設適當為經濟建設讓路,不僅在短期是顧大局,在長期也能達到放長線釣大魚的效果。今日中國的國防投入力度大大超過80-90年代,但國防開支佔GDP的比例反而比那時更低,就是得益於極大增加的GDP基數,而這與80-90年代軍隊為國民經濟建設讓路是分不開的。

  特朗普一上台,就大發豪興,一舉增加軍費開支10%。但誰都明白,這樣的增加是不可持續的,因為美國的GDP增速太低。如果按照GDP增長的同比增長,美國軍費只能增加1.5-2.5%。近年來的軍費在削減預算赤字和控制國債總量的壓力下,實際上還在扣除通脹因素后縮減了。但老是這樣一年增加10%,對其他政府開支的擠占就不可忍受,這也是美國兩黨在預算問題上惡鬥的原因。相比之下,中國今年增加軍費開支7%,只是大體隨GDP同步增長。

  只要有必要,中國可以把軍費佔GDP的比例上調到美國水平,當年軍費增幅可以輕易達到15%甚至更高,然後繼續以6-7%的穩定增幅隨GDP同步增長,並無不可承受的壓力。另一方面,特朗普豪言壯語要投資一萬億美元重建美國的基礎設施,這是奧巴馬上台就開始琢磨的事,只是特朗普的調門更高而已,但到現在錢從哪裡來都沒有著落,什麼時候能啟動和完成更加不確定。

  而中國近些年每年的基礎建設投資都超過10000億美元,如2015年基礎建設投資(不包括電力)為86667億人民幣,2016年為118878億,按照匯率折算都顯著超過10000億美元,在可預見的將來也不期望明顯降低。可持續發展潛力的對比不言而喻。

  反過來,一味以國家經濟承受能力為度的話,中國的GDP已經達到印度的5倍,中國是否就此應該打造5倍於印度的軍事力量?中國的GDP已經達到美國的60%,中國是否應該打造60%的美國軍事力量?如果按照購買力等價GDP,中國已經超過美國而居世界第一,由於中國軍隊建設主要來源與國內,是否應該現在就打造全面超過美國的世界第一軍事力量?答案顯然是否定的,因為中國並不需要這麼做。具體到海軍造艦、下餃子,造艦開支只是作戰艦艇全壽命開支的40-50%,大量新造戰艦使得海軍的日常運作和訓練、維護、升級開支急劇增加,這也是必須考慮的。

  

  相比中國,印度的國防經費比例顯然更「窮兵黷武」,然而由於採購體制和國防工業的差距,印度的國防費用效率相比中國低了不少,圖為印度海軍的「雙航母戰鬥群」,其中右側的「維蘭特」號航母已經退役

  回到海軍造艦,在突破最初數量、質量同時缺失的困境后,中國海軍應該轉入質量建軍的軌道。既然在可預見的未來和平與低烈度衝突是主流,作戰艦艇就要當耐用品而不是消費品來建造。只有較短的技術保鮮期和缺乏升級空間的作戰艦艇必然導致頻繁的重複投資。就近期而言,應該極大強調通用垂髮的普及化和作戰系統的網路化,使得作戰艦艇便於升級、整合。

  另外,嚴格的軍標是十分重要的,用歐洲民標軍船作為參照缺乏意義。艦艇軍標是戰爭經驗的凝聚,抗沉性、防火性、適航性等要求特別嚴格,適合安裝武器系統反倒是次要的。民標對這些只有高烈度戰爭時代才用得上的要求大大放寬,造價也隨之降低。這是歐洲國家軍費拮据不得已的結果,也是歐洲國家自我取消參與高烈度大規模戰爭資格的結果,這樣民標自然夠用。

  美國當然是知道民標的好處的,但堅持使用軍標,正是出於立足於高烈度戰爭的考慮。事實上,有人比較過,針對同樣的作戰要求,按照美國軍標設計的驅逐艦比按照英國軍標要大好多,英國軍標比歐洲大陸還要嚴格些,美國軍標更加嚴格。

  

  撞上海底山脈的「舊金山」號核潛艇,整個艇首撞得面目全非

  嚴格的軍標也確實顯示了令人刮目相看的抗沉性,在波斯灣被伊拉克「飛魚」導彈擊中的「斯塔克」號護衛艦、在亞丁被恐怖攻擊炸出大洞的「科爾」號驅逐艦、在海底撞山的「舊金山」號核潛艇等都在受到巨大損壞的情況下生存了下來,換成歐洲或者蘇聯軍標,這樣的損失幾乎肯定導致沉沒。

  美國軍標當然也有五角大樓煙灰缸要50000美元一個的荒唐,但要做的是剔除荒唐,而不是因此而否定其合理性和先進性。中國軍標是否需要達到這樣高的標準,這是可以討論的,但用民標造軍艦不可取,對立足高烈度戰爭的中國海軍尤其如此。

  另一方面,海警建設是與海軍建設很不相同的事情,海警船艇是可以採用民標建造的。在配備適合海上執法的基本武備和臨檢、搜索救援的直升機、小艇之後,並不需要過高的性能和過高標準的武備,但適航性和耐用性要求可能比海軍作戰艦艇還高。這是另外一個話題了。

  回到現在與未來中國海軍需要下多少餃子的問題:應該以需求為度,而不單是以承受能力為度;應該以質量為追求,而不單是以數量為追求。

瞭望智庫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16 17:4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