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烏有之鄉:富人的圈子與窮人的民意

[複製鏈接]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7-3-21 02:2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耿來意 烏有之鄉網

  如今很流行一種圈子文化或曰觀點,人們津津樂道於圈子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我經常聽到和看到這樣的言論和煞有介事的文章,那誰誰因為在一個什麼什麼的圈子裡,結果身家大增,功成名就,最讓人怦然心動的是關於馬雲的例子,瞧瞧人家的「華夏同學會」都是些什麼人物:萬達王健林,騰訊馬化騰,百度李彥宏,復星郭廣昌,萬通馮侖,個個都是行業翹楚,人界麟瑞。所以說你看看一個人的圈子,就知道他是成功的還是窩囊的,圈子決定著一個人的高度,圈子多高人就有多高,人有多高圈子就有多高,你再看看王林,人家一個練氣功的,交往的都是名星大腕,達官顯貴,人也就跟著名聲大振,財源滾滾了。

  無論從思想基礎還是現實基礎,中國正在加速形成一個富人的圈子。

  關於圈子,由來以久,中國自階級社會形成以來,這個圈子文化就蓬勃發展起來。「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自以為有點身份的人,也以「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為榮。圈子逐漸固化,進而形成了無法憾動的社會階級分野。這圈子和圈子之間見了面是不說話的,或者說是不能好好說話的,是需要門要當戶要對的,高等級圈子惟恐沾了低等級圈子的晦氣,避之惟恐不及的。美國時代雜誌記者白修德二戰時期被派往中國戰區,很是見識了中國的圈子文化和現實,他在後來的《中國的驚雷》中這樣描寫了鄉村裡的富人圈子:「通常大鎮市上總有『小康』之家組成的一個嚴謹的社會圈子。他們的田地產業給他們以威嚴的氣概和文明的外表。當傳統主義者說起中國鄉村民主的時候,他們總提到『父老』,大家的事情是由父老決定的。父老差不多總是有錢有地的人,或有錢有地之家的商業上的同盟者。中國少數的『博學之士』,即出得起錢受教育的人,也是這些人家出身;中國各級政府的人員,是受教育的人之中挑出來的。這些人由於對自己階層的忠實感,從根起就有官僚主義。在鄉村裡,富有土地的人家和地方政府的統一性顯而易見。政府指派保長和甲長,負責收稅、徵兵和維持公共秩序,這些保甲長一定差不多全是有錢人。」

  象這種根深蒂固的「社會圈子」,代表的是不同的利益和訴求,邊界分明,各說各話。上世紀之初,在民族危亡之時,一些背叛本階級的革命者,寄望於打破這種圈子,實現國家的興旺,人民的幸福。他們的做法,是跳出自己固有的圈子,並將形成這個圈子的精神及物質基礎砸個稀巴爛,比較有代表性的被毛澤東稱為「農民運動大王」的彭湃,出身富商之家,家裡有「鴉飛不過的田產」,據他自述,這個家庭「被統轄的農民男女老幼不下千五百人。我的家庭男女老幼不上三十口,平均一人就有五十個農民做奴隸。」要跳出這樣的圈子是非常不容易的,需要非凡的勇氣和堅毅的品格,他年輕時留學歸來曾被任命為海豐縣教育局長,可他卻在教育局內畫了一幅馬克思巨像懸掛起來,要以社會主義改造中國,這對海豐的上流圈子無疑帶來了嚴重的威脅,他的官職隨之就被圈子給圈掉了。他到農村去考察農民生活的時候,開始穿著比較考究的具有圈子標誌性的衣服,就象現在富人們穿的價格昂貴的名牌服裝,農民以為他是來收租的,都躲著他,不跟他說話,於是他換上農民的粗布衣服,戴上竹笠,光著腳板來到田間,用鄉間俗語跟農民說話,才被農民接納。他做的另一個舉動就是把自己變成無產者,他當眾燒毀了自己的田契,並跟佃戶們說:「日後自耕自食,不必再交租谷。」他成立農會,「圖農民生活之改造、圖農業之發展、圖農民之自治、圖農民教育之普及」,成了農民之友,被農民們稱為「彭菩薩」。

  另一位農民運動的領袖毛澤東,同樣也經歷了類似的情感「叛逆」,他在延安整風時期的文藝座談會上曾跟文藝工作者們談了自己的轉變,他說:「我是個學生出身的人,在學校養成了一種學生習慣,在一大群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學生面前做一點勞動的事,比如自己挑行李吧,也覺得不像樣子。那時,我覺得世界上乾淨的人只有知識分子,工人農民總是比較髒的。知識分子的衣服,別人的我可以穿,以為是乾淨的;工人農民的衣服,我就不願意穿,以為是髒的。革命了,同工人農民和革命軍的戰士在一起了,我逐漸熟悉他們,他們也逐漸熟悉了我。這時,只是在這時,我才根本地改變了資產階級學校所教給我的那種資產階級的和小資產階級的感情。這時,拿未曾改造的知識分子和工人農民比較,就覺得知識分子不幹凈了,最乾淨的還是工人農民,儘管他們手是黑的,腳上有牛屎,還是比資產階級和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都乾淨。這就叫做感情起了變化,由一個階級變到另一個階級。我們知識分子出身的文藝工作者,要使自己的作品為群眾所歡迎,就得把自己的思想感情來一個變化,來一番改造。沒有這個變化,沒有這個改造,什麼事情都是做不好的,都是格格不入的。」毛澤東家裡雖然沒有彭湃「鴉飛不過的田產」,但在當地也算殷實之家,也算得上是個大戶人家,為了自己解放中國人民的凌雲壯志,他也毅然分掉了自己的田產,脫離了原來的那個社會圈子,帶著兄弟妹妹,幹革命去了。從彭湃、毛澤東這些時代英雄的故事可以明白,要真正為另一個圈子裡的利益服務,就要在情感上或身份上成為那個圈子的一份子,要決絕地告別曾經的圈子,毫不吝惜自己的付出和犧牲。

  毛澤東對中國幾千年來形成的「圈子文化」是極度反感和憤恨的,他不但自己義無反顧地拋棄了高高在上的社會圈子,而且在革命的過程以及後來的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都積極倡導和致力於打破形形色色的圈子。他在建軍過程中推行「官兵一致,官民平等」,他在文藝上提出文藝為工農兵服務,例如他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說:「一切革命的文學家藝術家只有聯繫群眾,表現群眾,把自己當作群眾的忠實的代言人,他們的工作才有意義。只有代表群眾才能教育群眾,只有做群眾的學生才能做群眾的先生。如果把自己看作群眾的主人,看作高踞『下等人』頭上的貴族,那末,不管他們有多大的才能,也是群眾所不需要的,他們的工作是沒有前途的。」他對那些來自大城市的文藝工作者說:「同志們很多是從上海亭子間來的;從亭子間到革命根據地,不但是經歷了兩種地區,而且是經歷了兩個歷史時代。一個是大地主大資產階級統治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會,一個是無產階級領導的革命的新民主主義的社會。到了革命根據地,就是到了中國歷史幾千年來空前未有的人民大眾當權的時代。我們周圍的人物,我們宣傳的對象,完全不同了。過去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因此,我們必須和新的群眾相結合,不能有任何遲疑。」這是對文藝工作者的期望,希望他們從思想上與過去的「上等人」的圈子裡走出來,與工農交朋友,相結合,成為工農階級的一員,成為工農階級的代言人。1957年3月,毛澤東在中國共產黨全國宣傳工作會議上專門提到知識分子同工農結合的問題,他說:「我們提倡知識分子到群眾中去,到工廠去,到農村去。如果一輩子都不同工人農民見面,這就很不好。我們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文學家、藝術家、教員和科學研究人員,都應該儘可能地利用各種機會去接近工人農民。有些人可以到工廠農村去看一看,轉一轉,這叫『走馬觀花』,總比不走不看好。另外一些人可以在工廠農村裡住幾個月,在那裡作調查,交朋友,這叫『下馬看花』。還有些人可以長期住下去,比如兩年、三年,或者更長一些時間,就在那裡生活,叫做『安家落戶』。」毛澤東在執掌中國的二十幾年裡,做了很多至今都令一些目光短淺的人所詬病的事情,比如他提倡幹部要與工人農民「同吃同住同勞動」,驅逐帝王將相才子佳人出舞台的「樣板戲」創新,城市知識青年「上山下鄉」,機關工作人員定期到工廠 農村「下放」勞動,這必然會讓一些自視高人一等的人感到不爽,他們說城市知識青年有文化,應該去教育農民,再么會是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呢?這不是把邏輯搞反了嘛。音樂家傅聰就很抵觸參加勞動這種事,他說:文藝工作者都去參加勞動,我的手如果勞動兩個月,就不能彈鋼琴了。文革時期,全國各地還建立了許多「五七幹校」,即是讓幹部和知識人子們參加勞動的農場,毛澤東希望「這個大學校,又能從事群眾工作,參加工廠、農村的社會主義教育運動……又要隨時參加批判資產階級的文化革命鬥爭。」「幹校」從60年代中期開始,到1979年國家正式下文停辦,存在了十年之久,現在一些人認為「幹校」是對幹部和知識分子的迫害,一些參加過「幹校」勞動的知識分子還經常在文章里回顧控訴曾經在幹校遭受到的非人折磨,而實際上這些措施的實施,跟毛澤東打破中國封建官僚「圈子文化」的思想密不可分,是實現人人平等思想的延續,而對此的不理解甚至控訴,只不過是認識上的差距,甚或是中國封建傳統「圈子」糟粕在思想上的對抗。如果結合當今富人圈子的迅速興起,就完全能夠理解毛澤東時代為打破圈子所付出的努力。

  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講過一句現在看來非常獨道的話:「資產階級領導的東西,不可能屬於人民大眾。」這個世界上沒有超階級的東西,什麼階級說什麼話,毛澤東是深諳這個道理的,為了維護工農階級的利益,要由工農來為自己說話。所以毛澤東時代的中國,人民代表是嚴格按各個階層的人口比例來確定的,1975年第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工農兵代表的比例高達67.95%,這才是真正的無產階級領導,這才是真正的工農聯盟為基礎。而近幾十年來,工農代表的身影已經很少見了,僅有的工農代表也並非完全意義上的工農了,而那些代表人民的,幾乎是清一色的「富人圈子」,最多的是各級官員、企業主以及形形色色的富豪、明星們,他們能夠代表人民嗎?正如毛澤東所深刻指出的:資產階級領導的東西,不可能屬於人民大眾。富人的圈子與窮人的民意是兩條平行線,不能說一點交集沒有,但交集的時候是極小的概率,如果他們能代表人民,那怎麼可能出現大面積漠視大眾利益的情況存在?怎麼可能出現世界上都少見的貧富懸殊現象存在?怎麼會出現收入分配不公長期無 人問津而且愈演愈烈的情況存在?怎麼會出現農民工干一年工錢拿不到手討薪還要被打的現象出現?如果他們能代表人民,遼寧怎麼會出現大面積賄選的情況發生?難道他們花錢賄選是為了代表人民的利益?那這樣的高風亮節真可以跟散盡家財的早期革命者彭湃、毛澤東比肩了,可惜不是。

  富人的圈子正在以驚人的速度固化和擴大,正在走出中國,走上世界,其財富的積累令世人驚愕,然而無論財富榜上有多少中國富豪的名字,都跟窮人的民意無關,他們的財富越多,意味著窮人的財富減少,所以我總感覺到,讓那麼多的富人顯貴來代表最廣大的人民的利益就是個笑話,富人們看不起窮人,認為窮人只所以沒有發達要麼因為懶要麼是因為沒頭腦;而窮人們呢,也很少執意要融入什麼富人圈子的雄心壯志,但求一點,富人們別整天堂而皇之地代表人民,好不好?好不好!

  歡迎訪問烏有之鄉——

  投稿信箱:wyzxsx@163.com

  網址:http://www.wyzxwk.com/

  手機版:http://m.wyzxwk.com/

  烏有之鄉微信公眾號:wyzxwk0856

  烏有之鄉小編微信號:wyzxwk101

  烏有之鄉讀者交流群:336022198

  微博:@烏有日刊

  QQ號:951172898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3-29 00:4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