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都在關心楊振寧,其實姚期智加入中國國籍更值得思考

[複製鏈接]

7812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606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小辣辣 發表於 2017-2-26 11:2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7-02-25 19:16 2

  

  楊振寧與姚期智教授放棄美國國籍,成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圖片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近日,楊振寧與姚期智教授放棄美國國籍成為中國科學院院士的新聞引起了巨大的爭議,其中最熱鬧的一種聲音就是兩人是回國養老來了。真是這樣嗎?當然不是!就兩人的學術成就、學術地位和回國前在國外的職位和收入來說,想到哪裡舒服地養老都是沒有任何懸念的事情。跑到北京吸霾養老是回國的動機,你就是打死我我也堅定地說,你是來自火星吧?

  毫無疑問,竭盡全力為中國的發展做出最大的貢獻才是他們這麼做的動機,也許是唯一的動機!

  除了他們本人身體力行地為中國做貢獻之外,也有人認識到了他們此舉對於中國吸引海外華人回國的示範效應。比如,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寧傳剛在接受採訪的時候說:楊振寧是目前健在的20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他放棄外國國籍的決定可能會為其他華裔科學家作出榜樣。

  我贊同寧教授的觀點,但是,我認為姚期智教授全職回國並且放棄美國國籍的示範作用更大。讓我們首先看看姚期智教授何許人也?

  這是網上在姚期智教授全職回國前對他的介紹:

  

  姚期智

  (AndrewChi-Chih Yao),世界著名計算機學家,

  2000年圖靈獎得主,美國科學院院士,

  美國科學與藝術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姚期智先生於1967年獲得台灣大學物理學士學位,

  1972年獲得美國哈佛大學物理博士學位,

  1975年獲得美國伊利諾依大學計算機科學博士學位。

  1975年至1986年曾先後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數學系、斯坦福大學計算機系、

  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

  計算機系任助教授、教授。

  1986年至2004年在普林斯頓大學計算機科學系

  擔任Wiliam and Edna Macaleer

  工程與應用科學教授。

  「圖靈獎」是計算機與信息科學領域的國際最高獎,也被稱為計算機與信息科學領域的諾貝爾獎。在信息時代的今天,獲得如此大獎的意義就不言而喻了。因此把姚期智教授稱為計算機與信息科學的國際領軍人物之一是不過分的。

  然而,這位首位獲得「圖靈獎」的華人科學家2004年辭去普林斯頓終身教職,正式加盟清華大學高等研究中心。57歲的他放棄了美國的一切,全職回國工作。「57歲」是什麼概念?美國的終身教授是可以不退休的,即使他選擇在70歲左右退休養老,他仍然有十幾年在國際學術界叱吒風雲的時光。然而他放棄了,回國了!回國之後的這十多年,姚先生在清華大學培養人才、學科建設和科學研究的成果有口皆碑,我就不在此贅述。

  到了國內工作的退休年齡,我猜想姚先生可以選擇回美國繼續做他的終身教授或者乾脆拿著高額的美國教授退休金享受生活。如果是這樣,也算是儘力盡責,沒有什麼遺憾,更不會有人指責。然而,2017年2月,在放棄外國國籍成為中國公民的一年半之後,70歲的姚期智教授正式轉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加入中國科學院信息技術科學部。很顯然,姚先生絲毫沒有退休的意思,就想這樣幹下去了,好樣的!

  那麼,姚先生這麼做,會帶來什麼不一樣的示範效應?

  

  姚期智院士在澳門大學進行演講。圖片來源:pconline.com

  大家都知道楊振寧先生的學術成就和在國際學術界以及華人中的影響的確是遠大於姚期智先生。我本人和學術界很多人都認為楊先生是目前健在的20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而在現世的物理學家中,我認為他穩排第一。順便講一個小故事。前一段在一個物理學家的群里忘記了是什麼原因,有人說楊先生在現世的物理學家中的學術成就可以排前三名,我就提議大家想想誰能夠排前兩名,結果我們一個都提不出來,只好承認楊先生排第一。這就是楊先生在學術界的地位!

  但是,也正是因為楊先生崇高的學術成就和學術地位,他全職回國以及加入中國國籍的示範效應反而並不大——因為沒有可比性。不僅僅在華人中,就是全球也就只有這一個楊振寧,他做什麼對別人也難說有什麼實際影響。即使不像他一樣做也不算錯兒,跟隨了他的步伐也不一定能夠取得同樣的效果和作用,所以我認為楊先生的行動說不上有什麼真正的示範效應。

  但是姚期智先生就不同了。且不說在這個年齡還可以真刀真槍地大幹好多年,國際上和姚先生同一個量級的華裔科學家實際上有不少,包括文革后出國留學然後留在海外的很多傑出華人學者。這些學者也一直和國內保持密切的聯繫。雖然有像施一公、潘建偉、饒毅等一批傑出學者全職回國了,但是大部分還都在觀望,有很多的顧慮。很多人名義上是全職回國了,其實在國外科研院所的位置還保留著,甚至根本就是兩邊兼職、甚至以外面的職位為主,國內這邊就是跑回來幫幫忙。大部分人也是持有外國護照,一方面的確旅行方便,另外也是一種「保險」或者」自我保護「吧。處於這樣的狀態雖然對國內科學的發展也起了正面的作用,但畢竟是「外人」的身份,自己的責任感和國內單位的信任程度與全職回國、甚至放棄外籍回國做「主人」相比肯定會有實質的不同。

  但是姚先生能夠做的,很多其他華人科學家原則上也能夠做。政府能夠對姚先生有這樣的態度和信任,對其他華人科學家也不會有太大的差別。這就是姚期智先生全職回國以及放棄外籍的示範作用。

  最後還是應該說一下,姚期智先生回國在很大程度上是楊振寧先生做工作的結果。記得清華剛剛開始引起海外人才的時候,國內還沒有出台後來的一批引智計劃,比如引進了很多人才的「千人計劃」(前面說的施一公、饒毅和潘建偉等就是第一批入選者)。所以當時引進海外人才很困難,楊先生就和清華的領導說,你們看上了誰,如果引進有困難,我親自去做工作,後來很多傑出人才就是這樣被引進到清華的。這也是楊振寧先生對中國科研做出的貢獻之一。

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19 23:4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