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在20年代的十字路口 蘇聯走錯了

[複製鏈接]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6-12-3 03:1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本期方家:鄭異凡(著名歷史學者)

  採訪者:李大白(騰訊思享會)

  在騰訊思享會對蘇聯史研究專家鄭異凡的第一篇採訪中(鄭異凡:當年蘇聯官員的工資有多高?),鄭異凡認為,由於列寧發動「十月革命」,作為民主革命的「二月革命」沒有完成它本該完成的「現代化」任務,沒來得及為社會主義革命創造必要的經濟物質前提,是蘇聯經濟問題最初的根源之一。

  那麼,在蘇聯近80年的社會主義實踐中,是否存在某個機會,能夠彌補自身的「先天不足」,蘇聯幾任領導人的改革,為什麼都沒有實現扭轉,而最終讓這個龐大的帝國走向了無可挽回的崩潰?在鄭異凡看來,20年代的蘇聯,曾經有過這樣一個「十字路口」,很顯然,蘇聯走錯了。

  以下是對鄭異凡的採訪實錄:

  騰訊思享會:在我們所知道的蘇聯歷史中,對列寧的新經濟政策似乎是給予最多肯定的。

  鄭異凡:蘇聯時期有三次改革。列寧實施新經濟政策是第一次改革;第二次是赫魯曉夫改革;第三次是戈爾巴喬夫的改革。現在我們國內一般只講后兩次改革——赫魯曉夫和戈爾巴喬夫改革。實際上搞得好的,是列寧這次改革。一個標誌:本來全國各省農民起義蜂起,實施新經濟政策,改收糧食稅以後,農民起義基本上平息下來了,工農業生產很快得到了恢復。

  列寧這次改革是對軍事共產主義制度的改革。從1921年起,列寧的改革堅持了八年,1929年年底被斯大林打發「見鬼去了」。這一年斯大林打倒了布哈林派,在黨內鬥爭中取得了全面勝利。

  

  斯大林、列寧、托洛茨基

  二十年代的黨內鬥爭,起先是和托洛茨基斗。在社會主義建設上,托洛茨基的某些看法是對的。例如他說蘇聯的經濟不能脫離世界市場,蘇聯經濟是世界經濟的一部分。他反對閉關鎖國。

  騰訊思享會:新經濟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的成功,是不是就已經說明了經典作家對於取消市場,計劃經濟這些判斷的失誤?

  鄭異凡:按照傳統社會主義觀念,社會主義一要消滅私有制;二要搞計劃經濟。為什麼呢?因為馬、恩那個時代,差不多每10年發生一次經濟危機。馬恩認為這是由於資本主義無政府狀態造成的,如果制定一個計劃,按照計劃生產,這不就避免危機了嗎?這是很理想的方案,但是實施起來會遇到很多困難,蘇聯的實踐證明,它的計劃經濟是不成功的。

  其實按照我的理解,經濟危機不完全是壞事,也是一個解決經濟運行中各種矛盾的辦法,儘管損失很大。在危機中,整個工業生產進行了調整,然後慢慢復興,最後又繁榮起來。經濟危機是資本主義社會調節生產關係的一個手段,儘管是相當野蠻的手段。

  

  列寧與「電氣化計劃」的郵票(蘇聯·1980)

  20年代初,列寧搞了個「電氣化計劃」,這是一個遠景規劃,不是很具體的計劃。到20年代末期,斯大林開始制訂「五年計劃」。剛開始是專家制定的,比如說第一個「五年計劃」,專家制定了兩個不同的方案:一個叫最低方案,一個叫最佳方案,兩個指標不一樣。後來開展反對布哈林的右傾集團的運動以後,就指責「最低方案」是「右傾投降主義」的方案,於是選用了最佳方案。最佳方案整個指標是比較高的,但是也還是比較現實。但斯大林覺得這還不夠,給指標層層加碼。結果第一個五年計劃根本就沒有完成,我們國內有些人寫文章還講第一個五年計劃「四年零三個月超額完成」,根本不是這麼回事,其實連最低方案都沒有完成。

  20年代處於十字路口。如果列寧的新經濟政策能夠繼續下去,是存在往市場經濟發展的可能性的。十字路口的另一邊就是斯大林模式——翻版的「軍事共產主義」。我國把它翻譯成「戰時共產主義」,實際上是用軍事手段搞的社會主義,「戰時」加上了一個時間概念,似乎戰爭時才會弄這個東西。實際上斯大林30年代搞的所謂共產主義,跟戰爭沒有關係,是採用軍事手段搞的,所以這個詞譯作「軍事共產主義」比較準確。

  騰訊思享會:「戰時」會給人一種錯覺,把政策的實行歸結為客觀原因,變成必須得這麼搞,是被迫的。

  鄭異凡: 30年代斯大林實際上是回到革命初期實施的軍事共產主義,這就是馬克思所說的「軍營共產主義」。

  騰訊思享會:如果斯大林在與布哈林的鬥爭中失敗了呢?

  鄭異凡:如果布哈林贏了,30年代走的不會是這條路。布哈林曾經設想利用商品貨幣市場來建設社會主義。20年代發生過兩次危機:一次是1923年秋天的「銷售危機」,工業品大量積壓,賣不出去。為什麼會出現這個危機呢?當時主管工業生產皮達可夫主張盡量提高工業品的價格,以便從農民手上賺取更多的錢。與此同時,國家卻用低價收購的農民的農產品,農民手頭沒有錢,自然買不了高價的工業品。

  托洛茨基把這個叫做價格的「剪刀差」。農民不買工業品,出現了工業品的銷售危機。後來當局不得不下令把工業品的價格降下來,把農產品的價格提上去,這樣解決了銷售問題。當然這主要還是藉助於行政命令,但價格的調整是符合市場規律的。1923年的銷售危機就通過這個辦法解決了。

  第二次危機是1928年年初爆發的「糧食收購危機」,國家收購不上糧食,農民有糧食不賣給國家。問題在什麼地方呢?當時棉花、畜產品等經濟作物的價格高,糧食作物的價格壓得很低。這就逼得農民把糧食拿去餵養牲口,然後出售畜產品,直接賣糧食給國家不合算啊!所以糧食就收購不上來。這兩次危機都是違背經濟規律的結果!布哈林就此同斯大林發生了爭論。

  

  布哈林(右)與斯大林最終分道揚鑣

  布哈林認為,糧食收購危機通過價格調整是可以解決的,把糧食的價格調上去嘛!但是這種方法解決起來比較慢。而斯大林當時到西伯利亞去了一趟,是去收購糧食的。他發現了一種簡單有效的辦法:你有糧食不賣給國家,我就按照投機倒把罪處置你,一下子把糧食收上來了。

  用行政命令、刑罰的辦法去解決問題,在短時間內是有效的,但不能常態化。那時有一些領導人是支持布哈林的,如人民委員會主席即政府總理李可夫,全蘇工會中央理事會主席托姆斯基,莫斯科市委書記烏格拉諾夫等等。

  起先雙方力量差不多,後來斯大林拉攏了一些人,在中央委員會佔了多數,就先後把布哈林等人開除出政治局了。1929年12月,斯大林把20年代的幾個反對派——托洛茨基派、季諾維也夫和加米涅夫「新反對派」、布哈林「右傾集團」全都打倒了,斯大林終於大權獨攬了,於是宣告:「讓新經濟政策見鬼去吧!」

  1929年年底斯大林發表文章——《大轉變的一年》。這篇文章實際上宣告了新經濟政策的終結。這一年斯大林剛好50歲,利用50壽辰大舉慶祝自己的勝利!

  騰訊思享會:所以這時候蘇聯就已經在十字路口上選了一邊了。

  鄭異凡:是的。蘇聯在十字路口上走上了斯大林選擇的那條路,這就是斯大林模式。他採取的第一個措施是搞農業的集體化。集體化過程中說是消滅了富農階級,實際上是消滅了整個農民階級。集體化對農村的生產是個大破壞。集體化運動把農民強制趕進集體農莊,而農民知道他的所有財產要被剝奪充公,就殺雞宰牛把自己的家禽耕畜全都宰了。那時候拖拉機的數量還非常少,耕作靠馬匹,談不上農業的機械化。毛澤東說蘇聯是「先搞機械化,后搞集體化」,並不符合事實。缺乏農機具,缺乏耕畜,農民沒有生產積極性,這樣的集體化是對農村生產力的大破壞。與此同時,為了取得外匯,購買西方的機器設備,國家出口的糧食不但沒有減少,反而逐年增加,這就造成了1932-1933年的大飢荒,這是蘇聯發生的第二次大飢荒,到現在烏克蘭還在算這筆老賬,說是對烏克蘭搞「種族滅絕」!

  

  蘇聯農業集體化招貼畫——集體農莊不要神職人員和富農/1930年

  騰訊思享會:這是出於什麼原因呢?

  鄭異凡:斯大林搞的工業化實際上是重工業化,軍事工業化,這需要大量資金,只有用農產品到西方去換取外匯,以購買機器設備。這樣只好不顧老百姓的死活了!

  騰訊思享會:在工業方面的改革如何呢?

  鄭異凡:從奪取政權以後,從「社會主義的角度」看,蘇聯是靠「國有化」來創造國有企業的。所謂國有化就是把大中企業以至小企業收歸國有,那時認為這樣它們就成為社會主義工業了。但國有化的企業並不一定是社會主義工業。西方不是也搞過國有化嗎?「國有化」本身並不一定是社會主義措施,因為歸國家所有,並不一定是歸全社會所有。所以馬、恩主張的是「社會化」。蘇聯龐大的國有資產,跟老百姓有一點關係嗎?實際上都淪為那些叫做「在冊權貴」的官僚所有了。

  

  庫茲涅茨克鋼鐵聯合企業一期工程(1932年)

  騰訊思享會:能說新經濟政策就是整個蘇聯時期最符合客觀實際、最有成效的經濟體制嗎?

  鄭異凡:可以這麼說。比較起來,新經濟政策是整個蘇聯時期比較符合國情的政策,也得到了工人、農民和知識分子的擁護。列寧本來是希望通過新經濟政策,經過幾代人的努力,在蘇聯建成社會主義,希望「新經濟政策的俄國」能夠變成「社會主義的俄國」,但是,20年代末斯大林執掌大權后改變了發展方向,用斯大林模式取代了新經濟政策,埋下了後來崩潰的伏筆。

  當然,新經濟政策也不是十全十美的,其中也存在缺陷,最主要的政治改革沒有與經濟改革同步,經濟上採取了比較自由開放的政策,但在政治上沒有同步改革,在許多領域反而加強控制,沒有能夠實施「工人民主制」,使黨內生活民主化,沒有把任命制改成選舉制,反而逐步向個人集權方向發展。列寧在生前的最後時日,曾經提出改革政治體制的建議,但隨即病倒不起,出師未捷身先死,留下了永恆的遺憾。經濟體制的改革缺乏政治改革作為保障,那些公開或者隱蔽的新經濟政策的反對者一旦上台,就很容易地打發新經濟政策「見鬼去」了。斯大林就是一個內心並不贊同新經濟政策的領導人,他一旦大權在握,在發展的十字路口上拋棄新經濟政策,實行他的高度集中的僵化的計劃經濟體制,搞個人專政獨裁,就是不可避免的了。

  (本期方家:鄭異凡;編輯:李大白、張寧。本文系騰訊思享會獨家稿件,未經許可,其它媒體不得轉載。)

  學者簡介

  

  

  鄭異凡,1935年生,浙江江山人,1952年進入復旦大學中文系學習,1954-1959年就學於蘇聯列寧格勒大學歷史系。 中央編譯局研究員、 俄羅斯研究中心顧問, 俄羅斯東歐中亞學會常務理事,北京大學兼職教授。

  

  

0

主題

385

帖子

1685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685
南冰洋 發表於 2016-12-4 00:51 | 顯示全部樓層
說蘇聯只有三次改革, 與歷史不符。 事實上, 蘇聯歷史上最大的改革發生在上世紀三十年代, 也就是所謂集體農莊式的農村改革。這次改革, 其規模和影響都是另外的幾次改革, 包括十月革命所不能相比較的。 總所周知, 蘇俄是所謂半農奴制半封建的農村結構。 其落後,按蘇聯教科書的定義, 連中國都比不上。 因為, 俄國農村還存在真正的農奴, 這些農奴, 等同於商品, 是可以被買賣和擁有的。 雖然俄國官方在1861年就廢除了農奴制。1930年代的集體農莊改革, 徹底消滅了地主和農奴主, 但取而代之的集體農莊制度並不成熟。 若不是同時發生的衛國戰爭緩和了國內矛盾, 並將斯大林塑造成了民族英雄, 俄國的赫魯曉夫改革也許會早一些發生。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18 19:1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