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沈影:蘇聯領土行為背後的思想根源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6-11-30 23:4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期作者:沈影(《俄羅斯領土變遷史》作者)  

  蘇聯時期發生過兩次大規模的領土變遷,第一次是蘇聯成立伊始,蘇聯的領土面積較俄羅斯帝國時期有所減小。第二次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到1991年波羅的海三國獨立前,蘇聯的領土面積較蘇聯成立之初有所增大。歷史證明,蘇聯的確在反法西斯戰爭中作出了巨大貢獻。但同時,蘇聯作為世界上第一個也是最大的社會主義國家,在繼承了沙俄遼闊的疆土后,所拓展的領土也是引人深思的。在蘇聯領土行為的背後有著深刻的思想、歷史、經濟、地緣政治根源。

  一、「俄羅斯與東正教,共同的歷史,共同的母親」

  

  俄羅斯東正教壁畫——主顯節,東正教信徒通常在每年的1月18日至19日夜間慶祝主顯節的來臨。

  一部俄國史,就是一部不斷對外殖民、進行領土擴張的歷史。長期的對外擴張和爭奪世界霸權已經成為俄羅斯國家發展史的一個重要特徵。縱觀俄羅斯的歷史,對外擴張的思想和行動一直貫穿於俄羅斯發展的全過程。俄羅斯是個篤信東正教的民族,俄羅斯歷史是俄羅斯國家與東正教相互融合與滲透的歷史。從東正教傳入俄羅斯之日起,東正教就與俄羅斯國家、俄羅斯民族、俄羅斯民族文化和民族思想緊密聯繫在一起。1988年在紀念東正教傳入俄羅斯一千年的慶典活動中,人們喊出了「俄羅斯與東正教,共同的歷史,共同的母親」的口號。可見,東正教對於俄羅斯傳統文化的形成乃至國家發展道路的選擇發揮了重要作用。因此,要了解俄羅斯的歷史,包括其對外擴張史,宗教的分析視角是不可缺少的。回顧俄國史與俄羅斯東正教的發展史會發現,在俄國以擴張求安全政策的背後,有其強大的思想根源,這就是東正教的救世意識。從彼得大帝開拓波羅的海的努力到蘇聯領導人紅旗鋪滿世界的理想,再到日里諾夫斯基的「向南方的最後衝刺」,無不反映出「救世意識」的重要影響。

  二、「俄羅斯人肩負著拯救已經腐朽沒落的歐洲和世界的重大責任」

  「第三羅馬」思想是俄羅斯東正教救世意識的基礎。俄羅斯文化傳統是建立在東正教基礎上的。東正教起源於基督教,而基督教本身就是拯救的宗教,拯救整個人類和整個世界的宗教。基督的漢語音譯為彌賽亞,就是救世主的意思。基督教的教義認為:人生來是有罪的,但人不能自己解救自己,只有上帝派到人間的救世主——耶穌基督才能幫助人們贖罪,拯救人的靈魂。俄羅斯東正教繼承並完全發展了這一思想。

  在基督教的歷史上,羅馬曾長期被認為是基督教的中心。從9世紀的基輔羅斯起,就受到拜占庭文明的影響。基輔羅斯大公弗拉基米爾執政后,「把北方征服者的軍事統治同拜占庭皇帝後裔的神權專制制度結合為一體,從而同時成為它的臣民在地上的主人和在天上的庇護者」【馬克思:《十八世紀外交史內幕》,人民出版社,1979,第65頁。】988年,羅斯大公娶拜占庭公主安娜為妻,並將東正教定為國教,在其後數百年的融合中,東正教文化成為羅斯各國的主導文化。

  1461年,當以第二個羅馬自居的東羅馬帝國拜占庭滅亡后,俄國東正教提出了「第三羅馬帝國」理論。根據這一理論,俄羅斯是一個與眾不同的民族,是上帝的選民,是真正的上帝意志的體現者和捍衛者;俄羅斯應該是基督教世界的中心,是基督教的希望所在;俄羅斯人肩負著取代那些曾經發揮過領導作用的民族、展示得到神啟示的靈魂、拯救已經腐朽沒落的歐洲和世界的重大責任,而俄國沙皇也將成為全部基督教國家的皇帝,因為一切基督教統一於俄國。由此可見,俄國的救世主思想正是由「莫斯科—第三羅馬」的古老思想而來,是「基督教的救世主義俄羅斯化的產物」【柳豐華:《「鐵幕」消失之後——俄羅斯西部安全環境與西部安全戰略》,華齡出版社,2005,第43頁。】

  

  別爾嘉耶夫被譽為是二十世紀最有影響的俄羅斯思想家

  俄國思想家別爾嘉耶夫寫道:「很久以來就有一種預感,俄羅斯註定負有某種偉大的使命。俄羅斯是一個特殊的國家,它不同於世界上的任何其他的國家,俄羅斯是神選的,是賦有神性的。這種情況起自莫斯科是第三羅馬的古老觀念,衍經斯拉夫,而綿延至陀思妥耶夫斯基,弗拉基米爾·索洛維約夫,再延續到今天的斯拉夫主義。」〔俄〕尼·別爾嘉耶夫:《俄羅斯的命運》,雲南大學出版社,1999,第1頁。這種救世的觀念,特別是「莫斯科─第三羅馬」的理論已經深深滲透到俄羅斯人的意識當中,形成了俄羅斯人強烈的救世意識。「在俄羅斯人心目中,俄羅斯不僅是一個地理意義上的大國,而且還因為肩負著某種神聖使命而註定要成為一個精神意義上的大國」【姜毅主編《葉利欽時代的俄羅斯》(外交卷),人民出版社,2001,第265頁】。因此,「俄羅斯民族是帶有神性的民族。富有世界性同情心是俄羅斯民族的特徵」【〔俄〕尼·別爾嘉耶夫:《俄羅斯思想》,雷永生等譯,三聯書店,1996,第67頁。】這種強烈的救世意識為大俄羅斯主義思想奠定了理論基礎,並為沙皇俄國的侵略擴張提供了依據。1922年,有人在回顧俄國歷史時指出:「『俄羅斯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國家思想、帝國思想與超級大國的軀體相應的有思想上的俄羅斯救世論。正是這種俄羅斯救世論思想,無論以官方的意識形態出現,還是以經過加工后的知識分子的理論出現,或者是作為群眾的『大國』心理,過去是、現在仍然是領土擴張的思想基礎,也是嚮往在世界上的特殊作用的思想基礎。」

  三、把莫斯科當成世界革命的中心和根據地

  蘇聯時期,救世意識逐漸融化在了世界革命思想中。世界革命理論最早是由馬克思和恩格斯在19世紀中葉提出來的。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了「全世界無產階級聯合起來」的口號,但他們所說的革命指的是西方發達國家,而且在他們看來,這種革命將在一切文明國家,至少在英國、法國、德國同時發生。但歷史沒按經典作家的預測發展,列寧領導的俄國無產階級革命首先在一個經濟文化相對落後的國家取得了勝利。從布爾什維克黨在俄國取得勝利起,列寧等布爾什維克領導人就把消滅資本主義當成了自己的歷史使命,真誠地想推進世界革命。列寧認為,在帝國主義掠奪戰爭期間,「革命無產階級的代表的任務,就是準備世界無產階級革命,因為這是擺脫世界大廝殺慘禍的唯一出路」【《列寧全集》第35卷,人民出版社,1985,第288頁】。布爾什維克的任務就是「儘力做到在一個國家內所能做到的一切,以便發展、援助和激起世界各國的革命」【《列寧全集》第35卷,人民出版社,1985,第249頁。】斯大林提出一國建成社會主義的理論,但是他並沒有放棄世界革命的思想。斯大林指出,「在一個國家內取得勝利的革命不應當把自己看做獨立自在的東西,而應當看做用以加速其他國家無產階級勝利的助力和工具」【《斯大林全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56,第95頁】。「社會主義在一個國家內的勝利並不是目的本身,而是發展和支持其他國家革命的手段」【《斯大林全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58,第140頁】。

  

  斯大林認為,對鄰國領土的兼并是對這些國家「共產黨與群眾」援助的最好形式。

  在一國建成社會主義和支援世界革命的過程中,蘇聯領導人的思想認識逐漸發生了偏差:一方面要支援世界革命,「解放全人類」,當救世主;另一方面,把莫斯科當成世界革命的中心和根據地。因此,蘇聯的利益就是世界革命的利益。為了加強世界革命的中心和根據地的地位,有時犧牲世界革命的局部利益和其他國家的利益也是必要的。這樣就把蘇聯的利益置於世界革命的利益和其他國家的利益之上了。斯大林認為,對鄰國領土的兼并是對這些國家「共產黨與群眾」援助的最好形式。1939年10月25日,斯大林在與季米特洛夫格奧爾基·季米特洛夫,著名國際共產主義運動活動家,共產國際執委會總書記,保加利亞共產黨中央總書記,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任保加利亞人民共和國總理的談話中說:「不要把實現和平問題建立在推翻資本主義的基礎上,這一口號會使共產黨與群眾脫離……在考慮存在蘇維埃聯盟的同時,逐漸引導群眾接近革命口號。我們想,在(蘇聯與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簽訂的)相互援助的公約中,可以找到這種形式,即我們蘇維埃聯盟對一系列國家施加影響的範圍」【費拉索夫:《共產國際:經驗、傳統、教訓》,莫斯科,1989,第22頁,轉引自《近現代史》1995年第5期。】1940年4月17日,斯大林在中央委員會召開的討論對芬蘭的戰爭的會議上發言時,談到對芬戰爭結束的原因時講:「當時,芬蘭政府面臨兩種選擇:或者你們這些芬蘭資產階級先生們作出讓步;或者我們給你們一個庫西寧政府,這一政府將把你們分光,他們選擇了第一種」【俄羅斯科學院歷史所、芬蘭歷史學會:《冬季戰爭(1939~1940)》第2卷,莫斯科,1999,第275頁】。

  本文摘自沈影《俄羅斯領土變遷史》(社科文獻出版社2013年版)第7章「蘇聯領土拓展動因分析」第1節「思想根源」。文章標題和小標題、圖片為編者所加。編輯:李大白、張寧。

  作者簡介

  

  沈影,女,1979年出生於遼寧黑山縣。現於四川大學政治學院工作,四川大學當代俄羅斯研究中心研究人員。1997—2004年就讀於四川大學俄語系,分別獲文學學士與文學碩士學位。2006-2009年就讀於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系,獲法學博士學位。2011-2012年在俄羅斯烏拉爾聯邦大學國際關係系作訪問學者。研究領域為蘇聯、俄羅斯對外政策。在《俄羅斯中亞東歐研究》《Вестник УГТУ-УПИ,Серия.экономика и управление》《西伯利亞研究》等刊發論文多篇,主持並參研多項國家、省部級及校級課題,參編了若干書稿的翻譯與寫作。

  圖書簡介

  

  

  

  本書是系統研究俄羅斯領土變遷歷史的專著。本書在回顧沙皇俄國領土擴張歷史的同時,重點分析了蘇聯領土和疆界的變遷。提示蘇聯解體后新俄羅斯——俄羅斯聯邦的領土變化和面臨的新邊界形勢,這是本書的另一個重點。作者在研究俄羅斯領土變遷歷史的基礎上,還就解決當今國家間領土和邊界爭端問題提出了若干建議。本書由社科文獻出版社出版。

  

  

0

主題

1209

帖子

3600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3600
沙發
北極天翁 發表於 2016-12-1 11:46 | 只看該作者
鵝國人本來是匈奴人的奴隸叫斯拉夫人就是奴隸的意思,被匈奴人遷到北方的斯拉夫人就是鵝螺絲。鵝螺絲被蒙古帝國統治時期莫斯科就是金帳汗國對抗蒙元國的指揮所,後來波蘭與立陶宛聯姻合併,攻下莫斯科,不久一個蒙古與中東人混血的貴族繼承蒙古帝國莫斯科公國大公,他的兒子娶了被突厥人滅掉的東羅馬國王的女兒,從此鵝國正式成立,立國之誓就是以第三羅馬國的名義奪取君士坦丁堡並統治歐洲,通過聯姻芬蘭鵝國政治和經濟重心全面西遷到古芬蘭南部,改古芬蘭舊都為彼得堡。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1209

帖子

3600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3600
3
北極天翁 發表於 2016-12-1 12:03 | 只看該作者
鵝國的軍事能力不強,但西遷后鵝王不斷與周圍王國聯姻,不斷擴大地盤,對地盤的渴望完全繼承了蒙古帝國的精神。使鵝國軍事能力大增的秘訣是鵝王控制住了兩支野蠻狼族,在歐洲蒙古帝國時代的自由民昄依東正教形成的哥薩克人和在亞洲西伯利亞的蒙古帝國舊部,明朝將蒙元舊部烏拉和韃靼打敗后,烏拉主力成為助鵝王西遷的主要力量。鵝王在與普魯士達成聯盟后南下主要依靠哥薩克人和韃靼人攻佔烏克蘭,又靠他們抵禦住准格爾慕斯的進攻,與中國的清國聯盟剿滅准格爾國。二戰時鵝軍被德軍打垮,關鍵時又是500萬哥薩克人被詔安加入鵝軍使鵝國人轉敗為勝。研究鵝國不能離開蒙古帝國,鵝國的軍隊在蒙古帝國時代叫赤軍,後來叫紅軍,根本都是土匪出身。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5 07:0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