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德國入侵蘇聯后,斯大林有什麼賬要和日本算

[複製鏈接]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6-8-30 04: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斯大林說道,這一失敗給我們留下了痛苦的回憶,給我們的國家留下了污點。我國人民相信擊潰日本,洗雪污點的時間將會到來。我國人民,老一代的人們,等待這一天已經有40年了。

  

  ▲約瑟夫·維薩里奧諾維奇·斯大林, 前蘇聯政治家,蘇聯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蘇聯部長會議主席(蘇聯總理)、蘇聯大元帥,是蘇聯執政時間最長(1924-1953年)的最高領導人

  斯大林與日本簽訂了《蘇日中立條約》,但這只是蘇聯政府避免亞歐東西兩線同時作戰的權宜之計。因為他們知道日本是一個毫無信義且窮凶極惡的國家。《蘇日中立條約》簽署不久,這一惡劣印象就被強化:納粹德國入侵蘇聯后,代表日本政府在條約上簽字的日本外相松岡洋佑竟然公開鼓吹配合納粹行動,北犯蘇聯。所以斯大林一直強調:我們自己也有賬要和日本人算。他的這一思想對蘇軍最高統帥部、總參謀部的核心成員們多次表露過。後來,在蘇軍出兵中國東北后,斯大林於8月15日發表了《告蘇聯人民書》,陳述了需要和日本人清算的賬:

  第一,日本侵略中國及發動太平洋戰爭,不僅損害了蘇聯的盟國中國、美國、英國的利益,而且對蘇聯也造成了嚴重損害,包括掠取了蘇聯在歷史上形成的在東北的權益,即中東路權益。而且一直駐重兵於東北,威脅蘇聯的東部(東線)。這是要和日本人算的第一筆賬。

  第二,日俄戰爭的賬。1904年2月,當談判還在進行的時候,日本利用沙皇政府的軟弱,未經宣戰就向俄軍發動了進攻。打敗沙俄后,日本奪取了南薩哈林群島並在千島群島站穩了腳跟,從而封鎖了俄國通往北太平洋的出口。這次失敗給俄國造成了巨大的物質和精神上的損害,令俄國在全世界蒙羞。斯大林說道,這一失敗給我們留下了痛苦的回憶,給我們的國家留下了污點。我國人民相信擊潰日本,洗雪污點的時間將會到來。我國人民,老一代的人們,等待這一天已經有40年了。這個時刻終於來到了。這是最重要的一筆賬。

  

  ▲雙方簽訂《蘇日中立條約》

  第三,斯大林還提到,十月革命后,日本向蘇聯發動進攻,掠奪蘇聯遠東地區長達近4年之久[1918年夏、秋,日本趁蘇聯國內大革命造成的一定混亂之機,出兵海參崴,並不斷增兵,最多時達7萬之眾。一度佔領了海參崴(符拉迪沃斯托克)、布拉戈維申斯克、哈巴羅夫斯克、貝加爾湖以東的西伯利亞鐵路沿線,甚至深入了北薩哈林群島。當時,新生的蘇維埃政權無暇東顧,日寇在佔領區燒殺搶掠,恣意橫行。1920年始,蘇軍開始反攻,遠東各地的游擊隊也頻繁出擊,日軍節節敗退。嚴寒的氣候,疾病的蔓延,死傷人數劇增,官兵士氣低落,加之蘇軍的發展壯大,日軍在斃命5千多人、傷病5萬多人後,於1922年倉惶撤兵],這筆賬也要算。

  第四,日本關東軍在「二戰」全面爆發前夕在張鼓峰和諾門坎(哈拉哈河)的挑釁,其目的是想截斷蘇聯的西伯利亞鐵路幹線,切斷蘇聯西部對東部的增援,最終侵佔蘇聯遠東地區。這是必須和日本人算的第四筆賬。

  1945年5月,反法西斯戰爭的西線(歐洲—大西洋—北非—地中海)戰場勝利終結。為如期履約,蘇聯開始抓緊向東線(遠東)調兵遣將,回師東進。

  至1945年8月初,蘇軍在遠東共集結並展開了11個合成集團軍、兩個戰役集群、一個坦克集團軍、3個空軍集團軍、3個防空軍集團軍和4個獨立航空兵軍。此外,還有太平洋艦隊(包括北太平洋分艦隊)、阿穆爾河區艦隊,計劃還使用內務人民委員部的邊防支隊。

  

  ▲太平洋戰爭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以日本帝國為首的軸心國和以英美國為首的同盟國於1941年12月7日至1945年9月2日期間進行的戰爭,範圍遍及太平洋、印度洋和東亞地區

  根據蘇軍最高統帥部的決定,所有集中在遠東的部隊(海軍除外)編成3個方面軍:

  1、外貝加爾方面軍,轄1個坦克集團軍,3個諸兵種合成集團軍,蘇矇混合騎兵機械化集群,1個空軍集團軍及防空集團軍。這是兵力最多、裝備最好、戰力最強的方面軍,司令員為馬利諾夫斯基元帥。

  2、遠東第1方面軍即原濱海集群,8月初正式改為此序列名稱。轄4個諸兵種合成集團軍,機械化第10軍,1個空軍集團軍及防空集團軍。司令員為麥列茨科夫元帥。

  3、遠東第2方面軍即原遠東方面軍,亦於8月初正式改為此序列名稱。轄3個諸兵種合成集團軍,1個空軍集團軍及防空集團軍,以及堪察加防區。司令員為普爾卡耶夫大將。

  三大方面軍均由華西列夫斯基元帥協調、指揮。

  太平洋艦隊擁有427艘艦艇,其中大型艦隻34艘,潛艇78艘,還擁有1618架飛機,主要基地為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參崴)、蘇維埃港、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司令員為尤馬舍夫海軍上將。阿穆爾河區艦隊共有169艘艦艇,70多架飛機,主要基地為哈巴羅夫斯克(伯力)。除這些主力部隊外,蘇軍還有屬於內務人民委員會的邊防支隊和烏蘇里江巡邏艇支隊。

  

  ▲日俄戰爭是指1904年到1905年間,日本帝國與俄羅斯帝國為爭奪中國遼東半島和朝鮮半島的控制權,在中國東北進行的戰爭,以俄羅斯帝國的失敗而告終,圖為日俄戰爭形勢圖

  蘇軍總兵力,除海軍和邊防支隊外,達1577700餘人。這些部隊共計裝備火炮26137門,坦克5556輛,飛機3446架(不含海軍和邊防支隊的裝備)。外貝加爾方面軍的兵力最強,達60餘萬,還得到蒙古人民共和國8萬餘騎兵的配合、加強(蒙古人民共和國的騎兵全部編入該方面軍的蘇矇混合騎兵機械化集群,由蘇軍統一指揮),總兵力幾近70萬。

  與強大的蘇軍對峙的是號稱日本陸軍的最精銳部隊關東軍。計有:

  1、第1方面軍,又稱東滿方面軍,轄10個師團和1個混成旅團,部署於中蘇邊境的太平洋沿岸方向及地區。

  2、第3方面軍,又稱西滿方面軍,轄8個步兵師團,3個混成旅團,2個坦克旅團,部署於瀋陽西、北方向即中滿以及中蒙邊境一線。

  3、獨立第4軍,轄3個步兵師團和4個混成旅團,部署於北滿、中滿以北地區,居於上述兩個方面軍之間以隨時策應之。於上述部署可見,關東軍的戰略重心也是一直指向蘇聯的。

  4、第17方面軍,又稱朝鮮方面軍。原來並不受關東軍轄制,是一支獨立的方面軍。1945年7月底8月初,日軍大本營將其劃歸關東軍指揮,轄9個步兵師團。以及關東軍預備隊,轄1個步兵師團,1個混成旅團,1個坦克旅團。

  5、關東軍還轄有日本空軍第2軍,擁有飛機1200餘架,但大部分因被擊傷、零配件短缺等原因已不能作戰。日本空軍第5軍駐於朝鮮,隸屬朝鮮方面軍。隨朝鮮方面軍劃歸關東軍統轄,空軍第5軍也歸於關東軍指揮,其擁有飛機600餘架。

  

  ▲日本關東軍在瀋陽北陵合影

  關東軍總兵力75萬餘,其中,朝鮮方面軍10餘萬,駐於中國東北境內的達60餘萬。關東軍的兵力一直存在不同說法,即使華西列夫斯基元帥和什捷緬科大將(時任蘇軍總參作戰部長)的說法也不同,華氏言70餘萬,什氏稱100多萬,美軍曾經也估計達百萬,中國學者說法從六十餘萬(駐東北境內的)至八九十萬不等。綜合各方面資料(包括日方資料),華氏說法應較準確,駐朝鮮境內的與駐東北境內的,共計70餘萬。關東軍總司令是日軍大將山田乙三,參謀長是秦彥三郎中將。關東軍同時是日軍大本營的戰略總預備隊,是日寇的最後依靠和指望。其強悍性於此亦可見一斑。

  此外,隸屬於關東軍指揮的,還有偽滿洲國以及內蒙和綏遠的偽軍,計有8個步兵師,7個騎兵師,14個步兵旅和騎兵旅,總兵力近30萬。「這些軍隊不能和日軍相比,訓練和裝備都差」。

  蘇軍總參謀部(作戰部)根據蘇日兩軍態勢提出了基本戰略設想並擬定了具體的戰役計劃。然後提交給各方面軍司令員及其參謀部以及太平洋艦隊、阿穆爾河區艦隊研究、討論、修改、細化(具體化),經過若干次總參與各方面軍及兩大艦隊的反覆交流與修改,最後由蘇軍遠東總指揮部確定總戰略方案及總戰役計劃,然後報蘇軍最高統帥部批准。

  「經過總參與各方面軍司令員共同進行的創造性勞動的結果,1945年6月27日蘇軍最高統帥部批准了遠東戰略、戰役計劃,其基本內容就決定了下來。」

  

  ▲日俄戰爭期間的攝影作品

  蘇軍的總戰略意圖是:以三大方面軍構成蘇軍總的右翼(北方方向)、中路(東北方向)、左翼(東方方向)。

  右翼、左翼擔綱主力,擔任主攻,全力突破,實施相向突擊,鉗形攻勢,會師於長春、瀋陽一線,封閉、合圍除遼東半島外的全東北日軍,圍殲之。

  中路全力突進,配合策應左、右兩翼主力,分割、包圍、掃蕩上述大合圍圈內的日軍。

  三大方面軍的進攻務必使全東北(除遼東半島外的)日軍沒有逃路,沒有生路。

  華西列夫斯基元帥到任后,匆忙奔波於三大方面軍,進行視察、檢查戰備,並與各方面軍司令員研究實施進攻的具體戰術細節。經詳盡考察后,他相信蘇軍已在各方面都做好了充分準備,旋即飛往莫斯科,向剛剛開完波茨坦會議的蘇軍最高統帥斯大林建議,對日軍的宣(開)戰時間,可以定在8月5日至9日或10日之間,但不能遲於8月10日,以防天氣轉壞,惡劣,影響蘇軍的首輪突擊。斯大林很滿意地採納了他的建議。

  

  ▲華西列夫斯基,蘇聯傑出的軍事家,蘇聯元帥,第二次世界大戰蘇軍總參謀長,斯大林格勒反攻作戰的指導者

  另外在視察外貝加爾方面軍時,華西列夫斯基認為,原來由總參下達的近衛坦克第6集團軍務必於進攻發起之日起的10天內越過大興安嶺、前出至東北平原的命令不妥。根據近衛坦克第6軍的優秀素質和優勢裝備,5天內就可以、也應當達此目標。經與外貝加爾方面軍司令員馬利諾夫斯基元帥和近衛坦克第6集團軍司令員克拉夫欽科上將研討、商量后,他們也均同意將實現這一目標的時間縮短至5天內。

  這在客觀上也要求遠東第1方面軍加快進攻速度,以實現與外貝加爾方面軍及近衛坦克第6集團軍會師於長春—1瀋陽一線的戰略、戰役目標。他們迅速將這一調整報告了總參和最高統帥部,旋即獲得批准。這一變更,後來被證明大大加快了整個戰役的實施進度。遠東蘇軍蓄勢待發。

  1945年初,美軍在南太平洋地區展開強勢反攻,重新奪回菲律賓。蘇軍已深入波蘭、東普魯士,納粹垮台已指日可待。日本統治層、領導層亦自知命在旦夕,遂想請蘇聯充當中間人,勸說美、英、中與日本媾和。

  4月5日,因《蘇日中立條約》到期,蘇聯政府發表聲明,宣布不再延長、不再續簽,在實質上廢除了這一條約。

  5月15日,日本宣布1940年德意日三國簽訂的、代表法西斯三國結盟的三國公約已失效;三國於1936年簽訂的《反共產國際協定》也已失效。想以此取悅蘇聯及國際社會,蘇聯對此未作出任何錶示。

  隨後,日本外務省還制定了自說自話的《日蘇談判要領》,提出不僅要竭力防止蘇聯參戰,而且要爭取蘇聯以中立的立場成為對日本有利的調停者。要提醒蘇聯,若將來發生蘇美對抗,日本會對蘇聯有利。

  6月,日本稱《日蘇中立條約》雖停止了,但日本還是希望與蘇聯簽訂一個長期的友好協定。並說日本願意以橡膠、錫、鉛、鎢等戰略資源交換蘇聯的石油。日本還願意放棄在蘇聯水域的捕魚權等,蘇聯駐日本大師馬立克未予答覆。

  7月初,日本聽說蘇美英三國又將舉行首腦會議,決定派特使赴莫斯科請求蘇聯調停其與美、英、中的關係。裕仁決定派前首相近衛作為特使前往。莫洛托夫立即以將赴波茨坦開會為由而拒絕之。日本竟然表示可以等待。

  7月21日,日本外相東鄉電示日本駐蘇大使佐藤,強調近衛特使赴蘇的主要目的是想請求蘇聯充當調停者以結束戰爭。日本無論在什麼情況下都不會接受無條件投降。日本的狂妄無知以及心存僥倖於此暴露得淋漓盡致:無條件投降是反法西斯盟國達成的一致原則,三個法西斯國家必須無條件投降。否則,反法西斯盟國就會一直打下去,一直打到它們無條件投降。反法西斯盟國的任何國家均不會與任何法西斯國家單獨媾和,這也是明明白白寫在1942年1月的《華盛頓宣言》里的。

  ▌摘自《中國抗日戰爭史》全四卷精裝插圖典藏本,張憲文等(著)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17 03:1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