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溫州百歲老人生日不擺壽宴 發動子女捐款37萬造橋

[複製鏈接]

6167

主題

6227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164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ANTti 發表於 2015-7-2 09:1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在一些村民看來,擁有151名子孫後代的詹蓮妹,到時的壽宴一定熱鬧非凡。可老人卻做了一個決定,不擺壽宴,發動子女出資37萬元為村裡造一座橋。

  作為全村最長壽的一位老人,家住永嘉縣橋頭鎮的詹蓮妹即將迎來百歲生日。在一些村民看來,擁有151名子孫後代的詹蓮妹,到時的壽宴一定熱鬧非凡。可老人卻做了一個決定,不擺壽宴,發動子女出資37萬元為村裡造一座橋。

  百歲老人親自動手修補衣服

  連日來,永嘉縣橋頭鎮溪心村的村民,都在為一個百歲老人豎起大拇指。

  這位名叫詹蓮妹的老人,看起來一點不像100歲的人。

  老人的次子葉彥清拿出一件衣服,指著密密麻麻緊挨著的針線眼說:「母親有些耳背,不過,眼睛依然十分厲害。」衣服破了,或者穿著有些不舒服,她都親自動手,拆拆補補。

  面對將信將疑的記者,老人親自表演了穿針動作,只見她一手穩穩地握線,一手拿針,三下兩下就穿進來了。更讓人嘖嘖稱奇的是,老人幾乎從未感冒發燒,身上也沒有其他毛病。

  「我每天凌晨5點起床,午飯半小時后開始午睡,一口氣睡到下午3點,晚飯後看會兒電視就睡覺。」老人說,她每天的作息時間幾乎雷打不動,平時做得最多的動作是,用手指梳頭以及伸伸懶腰。

  最大一筆開銷是保姆費

  據葉彥清透露,他有兄弟姐妹共7人,他們這一輩,很多已經是曾祖父母這一級別。

  「小時候,我們家最多的時候,是18個人一起吃飯,母親永遠最後一個去盛飯。」葉彥清說,那時候因為子女眾多,家庭十分困難,每天為各種事情發愁,母親拚命節省,從未對他們發火,後來,他們逐漸長大,生活也慢慢得到改善,但母親勤勞節約的習慣一直沒有改變。

  目前,老人最大一筆開銷是每個月3000元的保姆工資。「這還是兩個月前,家人好說歹說,老人才同意的。」葉彥清說,沒請保姆前,母親燒飯、炒菜,都自己動手,即便請了保姆,有時母親依然自己動手。

  平時,什麼東西放哪裡,只要老人經手,她都記得一清二楚。「很多時候,我的記性都不如她。」葉彥清說,母親的百歲生日很快就要來臨,但母親念叨最多的是,村裡的橋什麼時候建好。

  「修路、造橋,歷朝歷代都是很好的一件事情。」老人說,擺壽宴,吃吃喝喝也就過去了,還不如把錢用來造橋有意義。

  鼓動子女捐款37萬造橋

  老人的建議,得到了子女的大力支持。昨天,記者在溪心村看到,一條溪流貫穿村莊而過,工人們正在緊張有序地施工,一座橫跨兩岸的大橋已經初現輪廓。

  橋樑修建費37萬元,悉數由老人的子女承擔。為了感謝老人善舉,村裡將該橋的名字取為百歲橋。

  老人的長子葉彥文告訴記者,他們已經支付第一筆建橋費用10萬元,後續將根據工程進度,繼續支付剩餘費用。葉彥文已經80歲,他自身沒有收入,資助母親建橋的費用,主要來自自己子女贊助。葉彥文說,母親80歲、90歲時,都有出錢做善事。

  受母親影響,葉彥文同樣熱心於公益事業。早在20年前,葉彥文就在村裡帶頭髮動成立了教育基金,為讀書困難的孩子出一份力。

  溪心村村支書黃大考告訴記者,以往,他們村裡一度流行一個做法,老人做壽時,在挨家挨戶分發糕點水果的同時,還要給其他老人分50元或100元的紅包。而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老人開始將原本用於做壽的錢拿出來做善事,但像詹蓮妹這樣,一下子拿出這麼多錢的還是第一個。

活著就要用力的笑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19 20:5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